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叶优良 包兴国 +5 位作者 宋建兰 孙建好 李隆 张福锁 李庆江 周丽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对连续14年施用不同肥料后,春小麦 春玉米间作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作物产量及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120t hm2(M)、绿肥45t hm2(G)、秸杆10 5t hm2(S)、N375kg hm2(N)、农家肥60t hm2+N187 5kg hm2[1 2... 对连续14年施用不同肥料后,春小麦 春玉米间作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作物产量及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120t hm2(M)、绿肥45t hm2(G)、秸杆10 5t hm2(S)、N375kg hm2(N)、农家肥60t hm2+N187 5kg hm2[1 2(M+N)]、绿肥22 5t hm2+N187 5kg hm2[1 2(G+N)]、秸杆5 25t hm2+N187 5kg hm2[1 2(S+N)]和CK等8个处理中,土壤剖面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以N处理最高,地上部N浓度和吸N量以N、1 2(M+N)和1 2(G+N)处理较高,但3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间作小麦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M、G、1 2(M+N)和1 2(G+N)等处理较高,间作玉米子粒产量和生物学产量以1 2(G+N)、N、G和1 2(M+N)等处理较高。氮肥利用率以1 2(S+N)处理最高,1 2(M+N)和1 2(G+N)低于1 2(S+N)、S和N处理,但高于M、G处理。说明氮肥与农家肥或绿肥配合施用,既能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又可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间作 产量 吸收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累积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63
2
作者 姜慧敏 张建峰 +3 位作者 杨俊诚 宋效宗 刘兆辉 江丽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38-2345,共8页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农民习惯施氮量(N1,尿素,纯氮10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N2,尿素,纯氮7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N3,尿素,纯氮700kg...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农民习惯施氮量(N1,尿素,纯氮10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N2,尿素,纯氮7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N3,尿素,纯氮700kg·hm-2)、5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N4,尿素,纯氮500kg·hm-2)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相比,减施氮肥处理(N2、N3和N4)的番茄产量没有降低,N4处理产量最高,比N1增产9.7%。N2和N4处理氮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的产投比均显著高于N1处理(P<0.05),其中N4处理最高,为28.9kg·kg-1和12.6,施肥效益最高。不同施氮肥处理间果实Vc含量虽没有显著差异,但N4处理是N1处理的1.2倍。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307,P<0.05),N3和N4处理果实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N1处理(P<0.05)。0~100cm土层累积的硝态氮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1处理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减施氮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对硝态氮的累积。土壤硝态氮多累积在0~40cm土层,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约为50%,这部分残留的氮素可被下季作物吸收利用。果实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累积的硝态氮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0.8003,P<0.05),说明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能够增加果实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在寿光设施蔬菜生产条件下,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基础上减氮30%~50%既可以保证较高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同时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从产量、肥料效益和土壤可持续利用角度来看,N4处理更具优势,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减施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72
3
作者 李晓欣 胡春胜 程一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42,共5页
通过4a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硝态氮(NO3--N)在土壤中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NO3--N的累积,且土体NO3--N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土壤空间差异不... 通过4a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硝态氮(NO3--N)在土壤中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造成土壤NO3--N的累积,且土体NO3--N的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在土壤空间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NO3--N在400cm土体中的分布呈一定的规律性,分别在60cm和200cm左右存在累积峰;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可以降低土壤剖面NO3--N的含量,尤其是钾肥可显著降低土壤上层NO3--N的含量,但作物无法吸收的NO3--N却有整体下移的趋势。提出华北山前平原高水肥投入地区NPK合理施用量为:N肥200kg/(hm2·a),P肥32.5kg/(hm2·a),K肥150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硝态氮累积 施肥处理 磷肥 钾肥 平衡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模式对番茄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姜慧敏 张建峰 +3 位作者 杨俊诚 刘兆辉 宋效宗 江丽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23-2630,共8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不同施氮模式:农民习惯施肥(N-farmer)、减施化肥氮26%(74%N-farmer)、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74%N-farmer+S)、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74%N-farmer+S+D)、减施化肥氮4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不同施氮模式:农民习惯施肥(N-farmer)、减施化肥氮26%(74%N-farmer)、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74%N-farmer+S)、减施化肥氮26%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74%N-farmer+S+D)、减施化肥氮45%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55%N-farmer+S+D)的集成模式对设施番茄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55%N-farmer+S+D模式下番茄产量最高为108349kg.hm-2,产投比最高为26.1;与N-farmer模式相比,74%N-farmer、74%N-farmer+S、74%N-farmer+S+D和55%N-farmer+S+D模式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效率均有增加,其中55%N-farmer+S+D模式的氮素当季利用率为9.56%,氮素农学效率为43.67kg·kg-1,均显著高于N-farmer模式(P<0.05);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在各施氮模式间没有显著差异,55%N-farmer+S+D模式的效率最高为598.06kg·kg-1;55%N-farmer+S+D模式的氮素果实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分别为493.81kg·kg-1和53.84%,均高于N-farmer模式。氮平衡结果表明,N-farmer模式的表观损失最高,55%N-farmer+S+D模式显著低于N-farmer模式;相同土壤剖面中不同模式硝态氮含量随番茄生育进程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番茄盛果期和拉秧期,74%N-farmer+S、74%N-farmer+S+D和55%N-farmer+S+D模式在0~100cm剖面累积的硝态氮含量均低于N-farmer模式,拉秧期N-farmer模式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高达705.24kg.hm-2,74%N-farmer+S+D模式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低为453.75kg.hm-2;番茄在3个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多累积在0~40cm土层,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约为50%。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集成模式55%N-farmer+S+D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提高氮肥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 滴灌 土壤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18
5
作者 王朝辉 李生秀 田霄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2-28,共7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使蔬菜的生长量提高1.1~6.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氮肥用量较高时,蔬菜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有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蔬菜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使蔬菜的生长量提高1.1~6.1倍,但增长并不与氮肥用量同步。氮肥用量较高时,蔬菜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量有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33~0.957)。蔬菜各器官、部位的硝态氮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不施氮肥时,根的硝态氮含量大于茎叶,茎又大于叶;施氮后根的含量小于茎叶,茎小于叶;无论施氮与否,叶柄的含量均高于叶片。把蔬菜的生长、硝态氮吸收及还原转化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增加氮肥用量虽然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但硝态氮的还原作用仍小于吸收,从而导致蔬菜体内出现硝态氮累积。而且,随氮肥用量增加,硝态氮累积量的增加远超过了生长量的提高,使硝态氮含量迅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用量 蔬菜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与间套绿肥对果园水热特征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温美娟 郑伟 +3 位作者 赵志远 王贵 翟丙年 王朝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9-1128,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与覆盖措施下苹果园水热特征及硝态氮累积量,于2012—2015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白水县田家洼村进行了田间试验,探究单施化肥(农户模式FM)、推荐施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现有模式EM)、增施有机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行间种植小油...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与覆盖措施下苹果园水热特征及硝态氮累积量,于2012—2015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白水县田家洼村进行了田间试验,探究单施化肥(农户模式FM)、推荐施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现有模式EM)、增施有机肥配合树盘覆黑色膜行间种植小油菜(优化模式OM)对果园水分含量、温度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式、农户模式相比,优化模式能显著提高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分别平均增加6.1%、14.6%;优化模式能提高0~60 cm土层含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稳定性,缓解深层(140~300 cm)土壤干燥化现象,降低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变异,提高土壤剖面水分垂直分布的稳定性;优化模式的三年平均产量较现有模式、农户模式分别增加20.1%、33.6%,水分利用率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提高42.6%、28.9%;不同果园管理措施对土壤热量状况的影响差异显著,优化模式较现有模式能显著降低极端高温,缓冲不同时间段温度变异性,提高土壤的保温性。此外,优化模式能增加成熟期0~12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增加277.9、183.7 kg·hm^(-2),优化模式可降低120~3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分别降低71.3、30.0 kg·hm^(-2)。综上所述,优化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水热状况,降低深层硝态氮的累积量,是渭北旱地果园缓解水分和温度胁迫、改善果园生态环境、获得高产的最优果园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有机肥 二元覆盖 土壤水分 温度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园氮素投入特点及硝态氮累积和迁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晶波 路永莉 +1 位作者 陈竹君 周建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2-328,共7页
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及合理评价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014年对该区域的陕西省周至县俞家河小流域氮素投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猕猴桃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评价了猕猴桃园土壤硝态氮(NO_3^--N)累积及降雨对坡地猕猴桃园NO_3^--N迁移特性的... 为指导果园科学施肥及合理评价施肥对环境的影响,2014年对该区域的陕西省周至县俞家河小流域氮素投入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集猕猴桃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评价了猕猴桃园土壤硝态氮(NO_3^--N)累积及降雨对坡地猕猴桃园NO_3^--N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猕猴桃园氮素投入量过高,盈余量高达1195 kg·hm^(-2),0~200 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量高达827kg·hm^(-2),且52.1%的NO_3^--N累积在100~200 cm土层;对于坡地猕猴桃园,坡下部0~200 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量明显高于坡上部,在经过一个雨季后,0~200 cm土壤剖面NO_3^--N发生明显的向深层土壤淋溶现象且坡下部与坡上部0~200 cm土壤剖面NO_3^--N累积量差异增大。俞家河小流域猕猴桃园大量氮素盈余,造成土壤NO_3^--N过分累积,在集中降雨条件下,NO_3^--N出现明显的向深层土壤淋溶且可能存在顺坡向下迁移的趋势,不仅造成氮肥的损失,而且对地表及地下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麓 猕猴桃园 硝态氮累积 雨季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叶优良 李隆 孙建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8-823,共6页
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以甘肃省河西灌区为试验地点,在0和225kg(N)·hm^-2氮水平下,探讨了蚕豆、豌豆、大豆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蚕宜收获后... 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过量施用氮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本文以甘肃省河西灌区为试验地点,在0和225kg(N)·hm^-2氮水平下,探讨了蚕豆、豌豆、大豆3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土壤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蚕宜收获后,间作的蚕豆、大豆、豌豆和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在两个氮水平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蚕豆、大豆、豌豆的间作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也低于相应的单作,但表现的土层深度各异。玉米收获后,蚕豆和豌豆的间作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低于单作;不施氮条件下,大豆间作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低于单作,与蚕豆、豌豆和大豆间作的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均高于单作玉米;在225kg(N)·hm^-2氮水平下,与蚕豆和豌豆阔作的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低于单作玉米,间作大豆和与大豆间作的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高于相应的单作。玉米收获期,不施氮条件下3种豆科作物间作0~60cm土壤硝态氮含量均低于单作;225kg(N)·hm^-2氮水平下,蚕豆、豌豆间作0~60cm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单作,而间作大豆0~100cm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单作。对不同深度土壤硝态氮相对累积量分析表明,蚕豆收获期间作0~60cm土层相对累积量高于单作,而100~180cm土层则低于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作物 玉米 单作 间作 硝态氮累积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黄土旱塬区黑垆土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云英 谢永生 郝明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3-1279,共7页
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塬区黑垆土大田对比试验和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和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养分,氮磷和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和1984年土壤养分状况相比,大田对比... 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黄土高原旱塬区黑垆土大田对比试验和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和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增加土壤养分,氮磷和有机肥配施效果显著;和1984年土壤养分状况相比,大田对比试验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7.1%,全氮和全磷提高了84.2%和34.8%,有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增加了46.9%、540.0%和10.2%,养分水平与长期定位试验中氮磷配施相近。长期定位试验中氮磷配施或与有机肥配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剖面中硝酸盐的累积和淋溶,氮肥单施硝态氮累积量最大,为1006.4kg/hm2,大田对比试验土壤硝态氮总累积量较长期定位试验中施用氮肥处理的总累积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黑垆土 土壤肥力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太湖地区新增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陆扣萍 谢寅峰 +1 位作者 闵炬 施卫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3-909,共7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大棚蔬菜不同施N量对土壤NO3--N累积及其土壤电导率、pH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3--N的累积与施N量呈正比,种植两季蔬菜后,农民习惯施N下的土壤NO3--N从35 mg/kg上升到221.35 mg/kg;土壤...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大棚蔬菜不同施N量对土壤NO3--N累积及其土壤电导率、pH和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3--N的累积与施N量呈正比,种植两季蔬菜后,农民习惯施N下的土壤NO3--N从35 mg/kg上升到221.35 mg/kg;土壤电导率、pH与NO3--N含量显著相关,其中电导率与NO3--N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关系数达到0.832。NO3--N的累积导致蔬菜的产量与品质下降,与莴苣、芹菜施N量分别为312、384 kg/hm2的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莴苣和芹菜产量分别下降了11.8%和33.9%,Vc含量下降了17%和36.6%,而硝酸盐含量增加了22.3%和32%,农民习惯施N处理下的两季蔬菜硝酸盐含量均达到三级污染,可危害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设施土壤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氮肥对设施栽培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秦巧燕 贾陈忠 +2 位作者 同延安 曲东 田应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2-153,共2页
研究施用氮肥对蔬菜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土壤NO3^--N的累积量影响较大,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各层硝态氮累积量呈递增趋势。其中对0~1m土层NO3^--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设施栽培0-2m土层硝态氮累积... 研究施用氮肥对蔬菜设施栽培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土壤NO3^--N的累积量影响较大,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各层硝态氮累积量呈递增趋势。其中对0~1m土层NO3^--N累积的影响尤为突出。设施栽培0-2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远远高于相邻粮田,硝态氮的大量累积和高迁移能力对环境所造成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肥用量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与小麦硝态氮累积的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朝辉 田霄鸿 +1 位作者 李生秀 赵向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30,共6页
在菜园土壤上进行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小白菜、菠菜和小麦硝态氮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小麦的硝态氮含量小于小白菜、大于菠菜。但就整个生长期来看,小白菜的硝态氮含量大于菠菜,两种蔬菜的含量明显大于小麦。随生长期延长,菠菜... 在菜园土壤上进行的大田试验,研究了小白菜、菠菜和小麦硝态氮累积的差异。结果表明,苗期小麦的硝态氮含量小于小白菜、大于菠菜。但就整个生长期来看,小白菜的硝态氮含量大于菠菜,两种蔬菜的含量明显大于小麦。随生长期延长,菠菜和小白菜的硝态氮含量呈波动型升高,而小麦则呈波动型下降。从不同器官部位来看,根系的硝态氮含量在生长前期大于、后期小于茎;地上部分茎的含量又大于叶,叶部的叶柄(小麦叶鞘)大于叶片。在生殖器官部分,两种蔬菜的花和幼嫩的果实及小麦的幼穗硝态氮含量极低或不含,但在成熟的果实中,两种蔬菜的果壳硝态氮累积较多,而小麦的颖和芒及三种作物的种子却不含硝态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累积 蔬菜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激清 韩宝文 刘社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在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对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免耕2(玉... 在冀西北春玉米种植区,对不同施氮量和耕作方式春玉米产量和土体硝态氮累积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常规耕作相比,免耕对春玉米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建立的施氮量和春玉米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求得免耕1(玉米和大豆间作)、免耕2(玉米单作)和常规耕作(玉米单作)3种处理的适宜氮推荐用量分别为192~209 kg/hm2、192~212 kg/hm2和196~216 kg/hm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3种处理0~90 cm土层和90~180 cm土层的硝态氮累积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春玉米整个取样期,免耕处理0~9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高于常规耕作处理的累积量,而且这种趋势在高施氮量下表现得更明显,春玉米收获后,免耕处理0~9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常规耕作的累积量,而常规耕作处理90~18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免耕处理的累积量,这说明免耕措施更有助于硝态氮累积在0~90 cm土层,而减少向下淋失进入地下水,产生环境污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用量 土壤耕作 春玉米产量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姗姗 刘文菊 +3 位作者 贾良良 张国印 茹淑华 张桂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41-1445,共5页
[目的]研究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块具有代表性的农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适宜施氮量可显著提高... [目的]研究白洋淀沿湖农田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选择2块具有代表性的农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该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结果]适宜施氮量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其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移,0~90 cm土体中硝态氮累积量呈下降趋势。成熟期,当施氮量分别高于其适宜施氮量时,土体中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硝态氮下移的风险。[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环境效益,在该试验条件下,马堡和张六试验点冬小麦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5、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利用率 硝态氮累积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新老苹果产区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翠霞 刘占军 +1 位作者 陈竹君 周建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1-175,共5页
以陕西省新、老果区(分别为洛川及礼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两县各15个成龄果园的施肥现状,计算了果园氮素表观平衡,并测定了这15个果园的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分析了树龄、施氮量与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老... 以陕西省新、老果区(分别为洛川及礼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两县各15个成龄果园的施肥现状,计算了果园氮素表观平衡,并测定了这15个果园的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分析了树龄、施氮量与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老果区苹果园均过量施用氮肥,平均施氮量分别高达1287±244 kg·hm^-2(洛川)和1193±300 kg·hm^-2(礼泉),导致土壤中盈余了大量的氮素。新、老果区土壤0~200 cm硝态氮累积量分别达2724 kg·hm^-2和5226 kg·hm^-2,老果区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新果区。相关分析表明,果园土壤剖面累积的硝态氮与树龄和施氮量呈正相关,与树龄的相关系数为0.641,与洛川、礼泉果园施氮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2和0.306。因此,建议研究区域采取措施控制果园施氮量,减少果园土壤硝态氮累积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累积 苹果园 树龄 陕西省新老苹果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山前平原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李晓欣 马洪斌 +1 位作者 胡春胜 张桂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9-1114,共6页
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定位试验,应用土钻取土和土壤溶液取样器取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变化,计算了不同氮肥处理通过根系吸收层的硝态氮淋失通量。结果表明,小麦... 本文依托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长期定位试验,应用土钻取土和土壤溶液取样器取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变化,计算了不同氮肥处理通过根系吸收层的硝态氮淋失通量。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生长季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和淋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相同氮肥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增加了作物的收获氮量,施磷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可达123 kg.hm-2.a-1,施钾肥增加的作物收获氮量最高为31 kg.hm-2.a-1。不同灌溉水平下0-400 cm土体累积硝态氮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降低,控制灌溉(小麦季不灌水,玉米季灌溉1水)、非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2-3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充分灌溉(小麦季灌溉4-5水,玉米季按需灌溉)各处理剖面累积硝态氮量分别为1 698 kg.hm-2、1 148 kg.hm-2和961 kg.hm-2。与非充分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相比,控制灌溉在100-2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层次,2003-2005年间控制灌溉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3%;非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22%;充分灌溉处理剖面增加的硝态氮量占施肥总量的47%。免耕措施降低了作物产量,影响土壤水的运移,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风险。根据作物所需降低氮素投入(N 200 kg.hm-2.a-1),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溉量是减少华北山前平原地区硝态氮淋失,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硝态氮累积 淋失 水量平衡 施肥 灌溉措施 免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旱塬塬面生态系统土壤硝酸盐累积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17
作者 樊军 邵明安 +1 位作者 郝明德 王全九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研究了渭北旱塬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特征,并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有植物生长与氮肥投入显著影响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土壤0-400 cm硝态氮累积含量顺序是:苹果园>高... 研究了渭北旱塬塬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特征,并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有植物生长与氮肥投入显著影响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土壤0-400 cm硝态氮累积含量顺序是:苹果园>高产粮田>裸地>刺槐林地>荒草地>人工草地。苹果园土壤剖面硝态氮在深层累积严重,累积层在80-160 cm,最高含量达201.9 mg/kg。高产农田也发生了硝态氮的淋溶累积,累积峰出现在120-140cm土层,最高含量为44.1 mg/kg。林草地因为没有氮肥投入,剖面硝态氮含量处于很低水平。由于塬面土地大部分为高产农田与苹果园,土壤中累积的大量硝态氮既浪费了资源又可能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建议降低氮肥用量,特别是果园,并建议对大量施用化肥对区域生态环境与苹果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塬 土地利用方式 苹果园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土壤剖面矿质态氮的含量、累积及其分布特性 被引量:23
18
作者 周建斌 陈竹君 +4 位作者 唐莉莉 翟丙年 许安民 冯武焕 韩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5-680,共6页
测定了西安郊区和杨凌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生长期间及收获后土壤剖面矿质态氮(铵态氮及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番茄的生长,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降低的幅度因土壤层次不... 测定了西安郊区和杨凌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生长期间及收获后土壤剖面矿质态氮(铵态氮及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番茄的生长,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逐渐降低,降低的幅度因土壤层次不同而异;土壤剖面铵态氮以3月份含量最高,11月份与5月份相近.番茄收获后土壤剖面残留矿质氮以硝态氮为主,约占土壤剖面矿质氮的比例为80%~90%;残留的铵态氮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相对较为一致.蔬菜生长期间及收获时日光温室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均表现出在土壤表层相对累积现象,且温室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残留量仍高于露地及高产农田.为减少硝态氮淋失带来的环境问题,除合理施用氮肥外,如何减少日光温室蔬菜作物收获后残留硝态氮的淋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矿质 硝态氮累积与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土层硝态氮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梦娇 吕新 +2 位作者 侯振安 陈剑 张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5-881,共7页
【目的】对于农田指定地头模拟滴灌施肥,研究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下硝态氮的分布规律。【方法】设置4种灌水方式:27(W1)、54(W2)、81(W3)、108(W4)mm;4种施氮方式:0(N0)、52.5(N1)、105(N2)、157.5(N3)kg/hm2。【结果】常规施氮(52.5 kg/... 【目的】对于农田指定地头模拟滴灌施肥,研究不同灌水和施氮处理下硝态氮的分布规律。【方法】设置4种灌水方式:27(W1)、54(W2)、81(W3)、108(W4)mm;4种施氮方式:0(N0)、52.5(N1)、105(N2)、157.5(N3)kg/hm2。【结果】常规施氮(52.5 kg/hm2)时,灌水量达81和108 mm会引起硝态氮在70 cm土层大量积累,容易造成淋失;常规灌水(54 mm)时,施氮量低于或高于常规处理(52.5 kg/hm2)同样引起硝态氮在同一土层深度的显著降低。【结论】常规灌水条件下不同氮肥处理硝态氮平均含量在垂直方向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70 cm处硝态氮残留量为N1<N2<N3;水平方向0~30 cm硝态氮平均含量逐渐减小,在湿润峰处未发现硝态氮累积现象。常规施氮条件下,W1(27 mm)和W2(54 mm)处理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当灌水量达W3(81 mm)和W4(108 mm)时硝态氮含量沿土层竖直方向逐渐增大,70 cm处残留量大小为W3<W4,发生了严重的淋洗下渗;增大灌水量在水平方向湿润峰附近同样出现硝态氮累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施肥 灌水施肥量 土层剖面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绿洲灌区土壤硝态氮运移及甜瓜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薛亮 马忠明 杜少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在地处沙漠绿洲的甜瓜种植区,研究不同水、氮输入量对土壤氮素平衡和运移的影响,为当地甜瓜生产的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009、2010连续两年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1500、2100、2700、3300m3/hm2,以W1500、W2100、W2700和W... 在地处沙漠绿洲的甜瓜种植区,研究不同水、氮输入量对土壤氮素平衡和运移的影响,为当地甜瓜生产的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009、2010连续两年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1500、2100、2700、3300m3/hm2,以W1500、W2100、W2700和W3300表示)和施氮量(N 0、120、240、360 kg/hm2,以N0、N120、N240和N360表示)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累积和甜瓜的水、氮吸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收获后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在0—40 cm土层最高,0—200 cm土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且施氮量越大,硝态氮在80—120 cm土层大量累积的趋势越明显。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灌水量超过2700m3/hm2时,仅有不到53%的硝态氮留存在0—100 cm土层。甜瓜产量和果实氮素吸收量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在W3300N360处理略有下降。氮素回收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持续降低,氮收获指数以处理W2700N240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以W1500N240处理最大。W2700N240处理能够兼顾甜瓜产量,平衡氮素吸收运移与土壤中硝态氮的留存空间3个方面,是绿洲灌区甜瓜种植的高产高效的水氮输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灌水量 硝态氮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