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表达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对烟草硒酸盐胁迫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姚新 陈大清 +1 位作者 肖春 李亚男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1-1553,1557,共4页
研究了硒酸钠(Na2SeO4)对转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生长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均高于普通烟草,一定浓度范围内转基因烟草的GSH-Px活力受硒... 研究了硒酸钠(Na2SeO4)对转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生长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均高于普通烟草,一定浓度范围内转基因烟草的GSH-Px活力受硒影响的程度低于普通烟草。方差分析表明,在20 mg·L-1硒处理下,转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的鲜重、株高差异显著,转基因烟草的鲜重和株高分别是普通烟草的1.96倍和1.80倍;在10 mg·L-1、20 mg·L-1硒处理下,普通烟草的GSH-Px活力均极显著地高于转基因烟草,前者GSH-Px活力分别是后者的1.65倍和2.48倍。显示SMT基因的转入改善了烟草对硒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烟草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 胁迫 生长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薯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亚飞 黎丹 +3 位作者 黄东益 符晓 夏薇 吴文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87-1092,共6页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是植物硒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硒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毛薯中SMT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优质富硒毛薯Ds148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到了毛薯SMT基...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SMT,Selenocysteine methyltransferase)是植物硒代谢的关键酶,在植物硒积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毛薯中SMT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优质富硒毛薯Ds148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到了毛薯SMT基因,命名为DsSMT。DsSMT(登录号:MH046782)包含1038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预测编码345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w)为37.24 kD,等电点(pI)为5.01,编码的蛋白与其他植物的SMT蛋白同源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毛薯与海枣和菠萝的SMT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同一类。利用PSORTⅡ在线软件对DsSMT蛋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其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DsSMT基因在毛薯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的根、茎、叶、块茎以及块茎的皮组织中均有所表达,其中在毛薯的根和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从毛薯中克隆出了硒代谢相关酶DsSMT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又对DsSMT基因在毛薯块茎形成的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对定量的研究和分析,为深入研究DsSMT基因的调控机理提供分子依据,同时也为毛薯硒吸收、同化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薯 硒代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THP-1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陈丹 袁林 +4 位作者 高星星 夏燕 张宗星 李玮怡 汪莲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8-2225,共8页
目的:探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MSC)抑制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先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再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CCK-8法和流式细... 目的:探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L-SeMSC)抑制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巨噬细胞泡沫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先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再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L-SeMSC对THP-1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的沉积;并通过qRT-PCR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溶质载体家族27成员4(SLC27A4)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相关蛋白水平。结果:25~200μmol/L的L-SeMSC增加细胞活力,不同浓度的L-SeMSC对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与ox-LDL组相比,LSeMSC组细胞脂滴沉积明显减少;CD36、SLC27A4、IL-1β和ICAM-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同时抗氧化酶SOD1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IL-1β、IL-6、TNF-α、MMP9及磷酸化p65(p-p65)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结论:L-SeMSC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通过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抑制泡沫化的发生、减少巨噬细胞脂滴的形成,相关抗炎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脂滴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橙汁渣生产甲基硒代半胱氨酸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4
作者 丁武亿 刘瑞平 +8 位作者 郭晓波 林小翠 胡艳 连海 郭婧 方圆 钟全洪 黄美峰 曾庆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15,共4页
文章旨在以橙汁渣为基础底物,添加适量的小麦粉和菌种活化物,探索复合菌发酵对亚硒酸钠转化有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为1.0%亚硒酸钠+小麦粉组;5个试验组用57%橙汁渣代替小麦粉,并分别添加0.2%、0... 文章旨在以橙汁渣为基础底物,添加适量的小麦粉和菌种活化物,探索复合菌发酵对亚硒酸钠转化有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影响,试验共分6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为1.0%亚硒酸钠+小麦粉组;5个试验组用57%橙汁渣代替小麦粉,并分别添加0.2%、0.6%、0.8%、1.0%、1.2%亚硒酸钠。各组添加1%的复合菌与橙汁渣、小麦粉等底物混合后,在37℃恒温发酵96?h,测定其有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转化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添加57%橙汁渣为基础底物进行复合菌发酵对亚硒酸钠转化为有机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转化率显著提高(P <0.05),有机硒转化率超99%,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转化率超72%,其中处理5组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转化率最高,为93.4%。结论 :本研究为以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为主的有机硒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思路,充分实现农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为满足动物生理需要和生产富硒保健食品提供优质硒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橙汁渣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ATP硫化酶和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林 江昌俊 +4 位作者 叶爱华 李叶云 余梅 邓威威 房婉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25,共5页
采用能有效转化双子叶植物的表达载体pBI121构建植物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将原载体中GUS基因用茶树ATP硫化酶基因(APS1和APS2)替换,将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CsSMT)连接到pBI121载体上直接与GUS基因相连,分别构建了目的... 采用能有效转化双子叶植物的表达载体pBI121构建植物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载体,将原载体中GUS基因用茶树ATP硫化酶基因(APS1和APS2)替换,将硒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基因(CsSMT)连接到pBI121载体上直接与GUS基因相连,分别构建了目的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APS1、pBI-APS2和pBI-CsSMT。通过三亲杂交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获得转化工程菌,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获得富硒农产品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ATP硫化 甲基转移 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 被引量:13
6
作者 瞿祥虎 黄开勋 +1 位作者 高中洪 徐辉碧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74-278,共5页
真核生物将硒代半胱氨酸插入蛋白质必需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SECIS)的参与,后者位于硒蛋白mRNA的3′非翻译区.采用RNA折叠程序对15个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进行计算机处理发现,其可能的SECIS中都具有3段保... 真核生物将硒代半胱氨酸插入蛋白质必需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SECIS)的参与,后者位于硒蛋白mRNA的3′非翻译区.采用RNA折叠程序对15个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进行计算机处理发现,其可能的SECIS中都具有3段保守碱基AUGA-A(G)AA-GA.根据A(G)AA位于顶环或者顶环上游5′臂的突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肽 过氧化物 插入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合成与拆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建群 刘芳 +1 位作者 张小平 寇晓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2-Acetamidoacrylic acid or methyl 2-acetamidoacrylate is reacted with solution of sodium of methylselenol to give N-acetyl-Se-methylselenocysteine.The L(and D)-Se-methylselenocysteine have been prepared in high optica... 2-Acetamidoacrylic acid or methyl 2-acetamidoacrylate is reacted with solution of sodium of methylselenol to give N-acetyl-Se-methylselenocysteine.The L(and D)-Se-methylselenocysteine have been prepared in high optical purity by treating N-acetyl-Se-methylselenocysteine in water using acylase I from porcine kidney as a catalys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resolution reaction are discuss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including pH value,reaction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of Co2+ and amount of acylase I.Under the optimizing resolution conditions,L(and D)-Se-methylselenocysteine are obtained with>96 % optical purity in about 40%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2-乙酰基丙烯 2-乙酰基丙烯甲酯 合成 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中老年奶粉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被引量:8
8
作者 廖且根 李伟红 罗林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1-494,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中老年奶粉中的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样品经三氯乙酸和乙腈提取后,用氯甲酸乙酯在乙醇吡啶介质中衍生,衍生物经HP-5MS色谱柱分离并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甲...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对中老年奶粉中的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进行定性确证和定量分析。样品经三氯乙酸和乙腈提取后,用氯甲酸乙酯在乙醇吡啶介质中衍生,衍生物经HP-5MS色谱柱分离并使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线性范围为0.005~1.0 mg/L,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1、0.05 mg/kg。奶粉样品在0.05、0.2、0.4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9%~86%,相对标准偏差为2.8%~4.0%。该方法能满足中老年奶粉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质量控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中老年奶粉 氯甲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肝癌HepG_2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史传兵 卢航青 郑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 目的:研究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MSC)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SC处理培养的HepG2细胞,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其对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软琼脂生长试验观察瘤细胞恶性表型的变化,并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的表达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结果:25μmol.L-1的MSC处理HepG2细胞24 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出现S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软琼脂生长试验显示MSC抑制HepG2细胞在软琼脂上的生长能力。RT-PCR和Caspase-3的活性检测显示,25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38%和47%,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39.61±6.65)%和(118.73±6.48)%;50μmol.L-1MSC处理HepG2细胞244、8 h后,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了53%和82%,而Caspase-3活性分别升高(80.66±9.31)%和(152.67±7.95)%。结论:MSC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减弱,这种表型变化与Cyclin D1的表达减弱和Caspase-3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HEPG2细胞 细胞 凋亡 细胞周期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合成及中试工艺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津 杨佩玲 +5 位作者 李艺菲 刘珏 戴扬晓 郑洁 欧仕益 周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961,共11页
针对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合成存在操作安全系数低、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合成方法。通过小试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设计并搭建中试生产线,以验证合成工艺稳定性。小试研究结果表明:L-丝氨酸经氯化获得3-氯-L-丙氨酸盐... 针对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合成存在操作安全系数低、后处理成本高的问题,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合成方法。通过小试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设计并搭建中试生产线,以验证合成工艺稳定性。小试研究结果表明:L-丝氨酸经氯化获得3-氯-L-丙氨酸盐酸盐(产率:89.7%)、再与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法制备的二硒化二钠反应生成L-硒代胱氨酸(产率:73.0%)、最后在反应物L-硒代胱氨酸、碘甲烷、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物质的量比=1.00:4.02:1.58条件下经还原、甲基化获得目标产物(产率:78.3%)。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中试可以获得与小试接近或更高的产率,为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L--甲基 L- 还原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少如 孙伟 +9 位作者 周男 赵开 李文健 迟增鹏 王莹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C细胞系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不加入siRNA)和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应用荧光组(荧光基团Cy3标记siRNA)检测siRNA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沉默Icmt后各组细胞的Icmt、RhoA mRNA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组作为实验组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Icmt、RhoA的蛋白表达及RhoA膜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APC/碘化丙啶(PI)荧光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采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Icmt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RhoA mRNA和总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但RhoA膜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下降,p21表达升高;同时检测到实验组ERK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CAL-27及SCC-4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比例在G1期增加,S期降低,G2期无明显改变,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0.05);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凋亡能力增加。结论体外沉默TSCC细胞Icmt基因,可降低RhoA膜靶向定位,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提示Icmt在TSCC增殖和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TSCC基因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羧基甲基转移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2
作者 周男 迟增鹏 +8 位作者 李文健 赵开 王少如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王莹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8-335,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iRNA转染至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ICMT-siRNA组),并设阴性... 目的通过构建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ICMT,研究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siRNA转染至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ICMT-siRNA组),并设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仅加转染试剂,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中ICMT、RhoA的mRNA表达并明确沉默效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ICMT、总RhoA、膜RhoA、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结果CAL-27和SCC-4细胞转染ICMT-siRNA后,实验组相较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ICMT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RhoA基因和总蛋白表达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oA膜蛋白、ROCK1、MMP-2、MMP-9表达降低(P<0.05)。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ICMT-siRNA可显著抑制人TSCCCAL-27和SCC-4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羧基甲基转移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及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田丹丹 张程达 +5 位作者 王连珂 葛梦颍 侯全亮 吴越 李媛媛 张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6-1400,1407,共6页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住院HHcy患者51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5 mg/d)治疗90 d。治疗中期(叶酸补充45 d)行第1次电话随访,治疗结束(叶酸补充90 d)行第2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遵循医嘱服药,并在治疗结束后到医院复查血浆Hcy水平。按照复查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失败组(Hcy≥15.0μmol/L)和成功组(Hcy<15.0μmol/L)。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选取MTHFR上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MTR上1个SNP位点,分别为: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5087;采用Sequenom公司的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Mass Array系统)检测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采用多因素降维法(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随访结束后,剔除服药依从性差或者失访患者131例,剔除两次服药依从性均一般的患者125例,剩余259例。其中失败组115例,成功组144例。失败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生率、高血压病史发生率、冠心病病史发生率、基线血浆Hcy水平均高于成功组(P<0.05)。成功组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1801133:χ2=0.11,P=0.170;rs1801131:χ2=0.00,P=1.000;rs1805087:χ2=0.01,P=0.860)。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有回归关系(P<0.05)。MDR软件结果显示,最优模型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rs1801133的三因素交互模型(P<0.05)。结论 MTHFR 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可增加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可降低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MTR rs180508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无回归关系。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rs1801133位点对叶酸治疗HHcy的疗效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四氢叶还原(NADPH) 5-甲基四氢叶-高S-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对MCF-7细胞抗氧化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罗雅婕 徐璐 +2 位作者 邵继红 黄秋 谢蒙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200μmol/L)MSC作用于MCF-7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MS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 目的探讨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对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200μmol/L)MSC作用于MCF-7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MS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氮蓝四唑(NBT)显色法检测MSC对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检测MSC对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细胞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MSC对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荧光染色可见,MSC干预组细胞变圆、胞核皱缩、染色质浓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降低MCF-7细胞内SOD的活性,升高细胞内MDA水平(P<0.01);同时,MSC能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MSC可通过调节乳腺癌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及Survivin基因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值和诱导凋亡,MSC作为一种新型营养强化剂有望开发其预防和辅助乳腺癌治疗的新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人乳腺癌MCF-7细胞 Sur-vivin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XM2-9流加发酵生产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江 洪文荣 +1 位作者 苏敏 洪晓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3-111,共9页
以高产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M2-9为生产菌株,采用双流加发酵工艺生产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通过分批发酵优化了培养基,并且计算出在不同的初始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下菌体细胞的比生长速率,同时也分别计... 以高产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XM2-9为生产菌株,采用双流加发酵工艺生产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methylselenocysteine)。通过分批发酵优化了培养基,并且计算出在不同的初始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下菌体细胞的比生长速率,同时也分别计算出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镁培养基下菌体的比硒消耗速率,得到最高比硒消耗速率为0.47 mg/(g·h)。发酵过程采用双流加工艺,即首先以葡萄糖培养基作为补料,以菌体的比生长速率为依据选择了3个流量进行恒速流加试验,同时以比硒消耗速率为依据,控制亚硒酸钠溶液的流加量。实验表明,当葡萄糖培养基流量为0.8 L/h时,得到了最大的有机硒生产强度(organic selenium productivity),其值为10.16 mg/(L·h)。通过对葡萄糖流加的研究发现,指数流加模式比恒速流加模式更佳。结果表明,当以设定的比生长速率μ=0.08 h-1所计算出的流量进行指数流加时,得到了最大的有机硒生产强度,其值为12.55 mg/(L·h)。在此优化条件下,最终的酵母菌体质量浓度达到35.6 g/L,细胞中有机硒质量分数为4937μg/g,其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中的硒质量占总硒72%,即为3555μg/g。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换算,甲基硒代半胱氨酸质量分数达到818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有机生产强度 流加发酵 消耗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SI-MS法检测香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硒代蛋氨酸 硒代半胱氨酸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超 李琎杰 +2 位作者 毛自欣 袁波 刘塞纳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24期59-62,共4页
建立一种提取和测定香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thyl selenocysteine,MeSeCys)、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比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香菇样品中硒代氨... 建立一种提取和测定香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thyl selenocysteine,MeSeCys)、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比3种不同前处理方法对香菇样品中硒代氨基酸的提取效果,选Agilent ZORBAX SB-AQ型亲水色谱柱(柱长100 mm,内径3.0 mm,粒径1.8μm),1%甲酸水和甲醇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量0.2 mL/min。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中,酶解提取法提取效率最高,能较好地提取香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采用HPLC-MS检测3种氨基酸在质量浓度0.2~20.0 ng/mL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3%,93.0%,92.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1%,2.14%,1.8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香菇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解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拟南芥和葡萄中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载励 丁晨 +4 位作者 王爽 梁明朗 李涛 苏来曼·买买提 胡康棣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6-71,共6页
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HMT)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在植物合成甲硫氨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已有所研究,但该家族在其他植物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同源比对,获取番茄、拟南... 同型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homocysteine S-methyltransferase,HMT)普遍存在于被子植物中,在植物合成甲硫氨酸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已有所研究,但该家族在其他植物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同源比对,获取番茄、拟南芥和葡萄中共8个HMT家族基因的信息,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8个HMT蛋白形成2个分支;利用蛋白motif分析、蛋白结构域分析、基因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分析,发现HMT蛋白在进化上较为保守。通过对拟南芥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HMT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多个AtHMT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尤其是冷胁迫、盐胁迫、干旱胁迫产生应答,表明HMT家族基因在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调控作用。另外,通过对番茄各组织在发育的各个阶段中HMT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发现HMT基因可能在番茄种子发育、开花、果实成熟方面发挥作用。综上,本文对番茄、拟南芥和葡萄中HMT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数据进行了挖掘,对深入研究HMT基因在番茄、拟南芥和葡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S-甲基转移(HMT) 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 番茄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半胱氨酸在平滑肌细胞中介导DNA甲基化及机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18
作者 姜怡邓 张建中 +5 位作者 黄英 苏娟 张敬各 王丽珍 韩晓群 王树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9-489,共11页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一个重要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以引起基因DNA甲基化表型改变和蛋白质表达失调,但是基因甲基化表型改变的特点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及其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清楚.在平滑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研...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一个重要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以引起基因DNA甲基化表型改变和蛋白质表达失调,但是基因甲基化表型改变的特点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及其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清楚.在平滑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DNA甲基化的影响,高半胱氨酸诱导DNA甲基化表型改变的特征及潜在的机制.高半胱氨酸加入人脐静脉平滑肌培养24h后,高效液相检测SAM和SAH的浓度,实时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SAH水解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通过内源性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变化、基因组DNA接受甲基的能力、甲基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高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SAH水平增加,SAM和SAM/SAH比率下降,SAH水解酶水平下降,但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增加,用不同甲基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发现C↓CGG序列更容易甲基化.由此可以推测,不同剂量的高半胱氨酸引起细胞损害效应的机制也不同,在低、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半胱氨酸主要通过干扰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影响基因表达表型修饰,在高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氧化应激、凋亡、炎症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 DNA甲基 SAM SAH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谷劲松 谭晓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1-525,共5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核苷酶(SAHN)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SRHH)的基因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表达纯化得到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基于SAHN和SRHH重组酶建立了一种酶偶联分析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依...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S-腺苷-L-高半胱氨酸核苷酶(SAHN)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SRHH)的基因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转化宿主细胞,表达纯化得到带有组氨酸标签的重组蛋白,基于SAHN和SRHH重组酶建立了一种酶偶联分析S-腺苷甲硫氨酸(AdoMet)依赖的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甲基转移酶的共同产物S-腺苷-L-高半胱氨酸(AdoHcy)首先被SAHN酶水解生成腺嘌呤和S-核苷高半胱氨酸,后者进一步被SRHH酶裂解生成高半胱氨酸,最后高半胱氨酸与Ellman’s试剂反应生成5-硫代-2-硝基苯甲酸(TNB).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获取的2种酶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酶偶联反应生成的TNB与初始AdoHcy浓度呈现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该检测方法克服了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的甲基转移酶的共同产物AdoHcy的反馈抑制,使甲基化反应进行完全,从而保证了对甲基转移酶活性准确有效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L-高 S-腺苷-L-高核苷 S-核糖基高 S-腺苷甲硫依赖甲基转移 偶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新策略 被引量:38
20
作者 耿彬 常林 +1 位作者 杜军保 唐朝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present, the main therapeutic provision is to supply vitamin B 6, B 12 and folic acids, and the toxic and ill effect have been reporte... Hyperhomocysteinemia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 present, the main therapeutic provision is to supply vitamin B 6, B 12 and folic acids, and the toxic and ill effect have been reported. Homocysteine, taurine, hydrogen sulfide and metallothionein are metabolic products from methionine. Homocysteine induces necrosis of endothelium,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vascular fibroblast cells and mitochondrial structural destruction and dysfunction of myocardium cells. Taurine, an end metabolic product of homocysteine, obviously reduces cardiovascular injury induced by homocystein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ntagonism by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has been proved. Hydrogen sulfide, another end metabolic product of homocysteine, obviously reducing cardiovascular injury of homocysteine by scavenging oxidative radicals has been found. Metallothionein a derivant production of homocysteine metabolism, antagonism to homocysteine injury to cardiovascular system been discussed. Homocysteine, taurine, hydrogen sulfide and metallothionein, as a metabolic product of methionine, interactive antagonism and interactive biological influence have been reviewed. Induced endogenous or exogenous supply of taurine, hydrogen sulfide and metallothionein might resist cardiovascular injury induced by hyperhomocysteinemia. According to the methionine metabolic cycle, using endogenous antagonistic substances might be a new clinical preventive and treatment target of homocystine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血症 新策略 防治 能量谢障碍 维生素B12 甲基化反应 Hcy 甲基转移 谢产物 中间产物 疾病发生 动态平衡 辅助因子 甜菜碱 谢性 机体内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