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硅-硅键合界面氧化层模型与杂质分布的模拟 |
陈新安
黄庆安
刘肃
李伟华
|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
|
硅-硅直接键合后硅片的机械减薄过程 |
陈晨
杨洪星
何远东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3
|
基于外部激活表面高温状态下的硅-硅键合 |
王亚彬
王晓光
郑丽
王成杨
宋尔冬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4
|
用于MEMS器件芯片级封装的金-硅键合技术研究 |
刘雪松
闫桂珍
郝一龙
张海霞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
2003 |
1
|
|
5
|
基于湿法与氧自由基活化工艺的低温硅-硅键合技术 |
张林超
李玉玲
尚瑛琦
宋尔冬
马壮
陈婧
佟春雨
|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6
|
基于Si-SOI键合工艺的CMUT二维面阵研制 |
王月
何常德
张文栋
|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7
|
在图像传感器和存储产品中应用硅通孔工艺的300mm光刻与键合技术(英文) |
Margarete Zoberbier
Stefan Lutter
Marc Hennemeyer
Dr.-Ing. Barbara Neubert
Ralph Zoberbier
|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
2009 |
0 |
|
8
|
一种采用圆片级真空封装的全硅MEMS三明治电容式加速度计 |
胡启方
李男男
邢朝洋
刘宇
庄海涵
徐宇新
|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9
|
一种控制硅深刻蚀损伤方法的研究 |
阮勇
叶双莉
张大成
任天令
刘理天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
2007 |
2
|
|
10
|
晶圆键合技术与微电子机械系统新进展 |
葛劢冲
赵晓东
|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
2004 |
4
|
|
11
|
纳米集成电路用硅基半导体材料 |
屠海令
石瑛
肖清华
马通达
|
《中国集成电路》
|
2003 |
0 |
|
12
|
嵌入微流道硅基转接板工艺及散热性能研究 |
朱家昌
周悦
李奇哲
张振越
王刚
吉勇
|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
2022 |
1
|
|
13
|
我国第一片20cm键合SOI晶片研制成功 |
|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
2008 |
0 |
|
14
|
MEMS封装技术及标准工艺研究 |
关荣锋
汪学方
甘志银
王志勇
刘胜
张鸿海
黄德修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15
|
一种基于SOI技术的MEMS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
卞玉民
杨拥军
|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6
|
薄膜SOI上大于600 V LDMOS器件的研制 |
王中健
夏超
徐大伟
程新红
宋朝瑞
俞跃辉
|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7
|
双框架解耦微陀螺原理样机研制 |
唐海林
刘显学
周浩
郑英彬
张茜梅
施志贵
吴嘉丽
|
《信息与电子工程》
|
2010 |
0 |
|
18
|
MEMS压电超声换能器二维阵列的制备方法 |
富迪
陈豪
杨轶
任天令
刘理天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9
|
一种新型岛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
余成昇
展明浩
胡芳菲
李凌宇
何凯旋
许高斌
|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0
|
SOI材料片缺陷研究 |
孙建洁
吴建伟
陈海峰
|
《电子与封装》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