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玻璃聚合酶链式反应微芯片对β-葡糖苷酸酶基因的扩增 被引量:6
1
作者 邹志青 周天 +1 位作者 赵建龙 徐元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6,共6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微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制作 ,在微芯片上进行PCR反应 ,实现生物样品扩增的一项新技术 .介绍了硅 玻璃PCR微芯片的设计和制作、微反应腔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借助外置温度控制系统进行PCR扩增反应以及扩增产...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微芯片是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制作 ,在微芯片上进行PCR反应 ,实现生物样品扩增的一项新技术 .介绍了硅 玻璃PCR微芯片的设计和制作、微反应腔的清洗和表面处理、借助外置温度控制系统进行PCR扩增反应以及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下的检测分析 ,实现了对 β 葡糖苷酸酶 (GUS)基因的有效扩增 ,扩增时间由原来的 90min缩短到现在的 37m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微芯片 MEMS技术 表面处理 硅-玻璃聚合酶链式反应 生物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曹际娟 徐君怡 +3 位作者 曹冬梅 张丕桥 栾凤侠 刘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59,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的鉴定方法。方法:以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为研究对象,在转基因小麦外源片段与小麦染色体重组的边界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以其他多种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小麦为对照进行特异性实验,以B73-6-1样品模拟制备10个含量梯度的添加样品进行灵敏度实验。结果: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小麦B73-6-1、B72-8-11b和B102-1-2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麦 B73-6-1 B72-8-11b B102-1-2 品系鉴定 实时荧光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品种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双雅 张津 +2 位作者 陈伟玲 徐敦明 周昱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7-680,共4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了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特定片段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系统建立了台湾海峡常见石斑鱼和鲷鱼的分子生物学品种鉴定新方法。首先提取鱼的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进行细胞色素b基因特定片段的PCR扩增,然后用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在Agilent DNA1000芯片上对酶切片段进行分离。该方法成功鉴定了台湾海峡常见的8种石斑鱼品种和5种鲷鱼品种,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鱼类品种鉴定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石斑鱼 鲷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和鉴别犬瘟热病毒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司微 崔尚金 +1 位作者 张洪英 刘立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CDV强、弱毒株间有区别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P1和P4,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CDV强毒株特异性引物P2及弱毒株特异性引物P3,用引物P1/P4进行RT...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CDV强、弱毒株间有区别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P1和P4,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CDV强毒株特异性引物P2及弱毒株特异性引物P3,用引物P1/P4进行RT-PCR,然后用引物P2/P3/P4进行复合套式PCR,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DV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从CDV强、弱毒株的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与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的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对照组进行复合RT-nPCR扩增时均为阴性。对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采集的20份疑似CDV病料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有15份类似CDV强毒,5份类似CDV弱毒。本研究建立的复合RT-nPCR可以有效检测CDV感染,能够将强、弱毒株区分开,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流行病学监测以及追踪疫苗免疫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链式反应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纪其雄 彭昕 +1 位作者 吴晓菁 杨雄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2-566,共5页
目的建立浙江和江西产的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SRAP-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方法应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以三叶青基因组DNA为模板,研究了Mg2+、dNTP、引物和模板DNA 4种PCR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根据梯度PCR... 目的建立浙江和江西产的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SRAP-PCR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方法应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以三叶青基因组DNA为模板,研究了Mg2+、dNTP、引物和模板DNA 4种PCR反应组分浓度变化对扩增结果的影响,根据梯度PCR仪引物的条带数量及清晰度选择退火温度。结果优化后的25μL反应体系包含:10×PCR buffer2.5μL,2.5mmol/L MgCl2,0.15mmol/Ld NTP,0.15μmol/L引物,1.0U Taq DNA聚合酶,50ng DNA模板。扩增程序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并筛选出8对扩增产物丰富,多态性好的引物。结论正交设计优化的三叶青SRAP反应体系,经过10份样品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多态性好,可用于三叶青遗传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链式反应(SRAP-PCR)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肉串源性成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与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颖颖 李莹莹 +3 位作者 范维 齐婧 李慧晨 王守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7,共8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分别对北京市场中的200个烤肉串样品进行源性成分分析。其中PCR方法按照出入境标准进行操作,LC-...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分别对北京市场中的200个烤肉串样品进行源性成分分析。其中PCR方法按照出入境标准进行操作,LC-MS/MS方法为自建方法,原理是基于测定物种的特异性多肽链进行物种鉴别。结果表明:2种检测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一致,肉串总体掺假比例为21%,其中羊肉串掺假比例为28%,牛肉串掺假比例为14%,主要掺假物种为猪和鸭;通过大批量样品实验对比,LC-MS/MS方法的准确性更高,实验操作也更为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可用于日常食品的肉源性成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串 聚合链式反应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肉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潇 曲焱焱 +4 位作者 张丕乔 张津 张丽华 黄大亮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3-676,共4页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聚合酶链式反应抑制作用的实时定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银花 王玮 +1 位作者 王海滨 李志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3-206,共4页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硅表面对乙肝病毒(HBV)DNA扩增过程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采用HF处理的H终止硅和与自然氧化的硅片作为样品,按照1.0mm2/μL和5.2mm2/μL的面体比(硅片总表面积与PCR反应液的体积之比)与PCR反应液预混合(未加DN... 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研究了硅表面对乙肝病毒(HBV)DNA扩增过程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采用HF处理的H终止硅和与自然氧化的硅片作为样品,按照1.0mm2/μL和5.2mm2/μL的面体比(硅片总表面积与PCR反应液的体积之比)与PCR反应液预混合(未加DNA样品,同时,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分别为0.2U/35μL和1.0U/35μL),充分混合预设的时间后,取出硅片,汲取上清液与DNA样品混合后采用实时定量PCR仪SlanTM进行扩增。扩增结果的荧光曲线表明:自然氧化的硅样品对PCR抑制作用更强,其对Taq聚合酶的抑制效果大于4.4mU/mm2;高面体比条件下,即使在初始扩增阶段,也达不到理想的指数形式;缩短芯片反应时间有利于降低材料对扩增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作用 聚合链式反应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歇马杏”李矮缩病毒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义龙 于亚军 +2 位作者 张立娟 赵洋 于大永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6-627,共2页
为选择不携带主要病毒的植株,利用作者已建立的PDVRT-PCR检测体系对辽宁省大连市地方特产“歇马杏”田间植株携带PDV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被检植株PDV的感染率达90%,但程度不同。
关键词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PDV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1 基因多态性 聚合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ε-己内酯的微米硅球固定化猪胰脂肪酶促合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迎霞 贺枫 +2 位作者 李峰 冯俊 卓仁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2-984,共3页
Porcine pancreas lipase(PPL) immobilized on narrow distributed micron glass beads was employed successfully fo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CL).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enzyme con... Porcine pancreas lipase(PPL) immobilized on narrow distributed micron glass beads was employed successfully for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CL).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enzyme concentration,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_n of the resulting PCL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catalyzed by PPL.Higher temperature and longer reaction time both contributed to gaining PCL with a higher molecular weight,while the yield had almost no change.In addition,for evaluating the recyclibilty of immobilized PPL on narrow distributed micron glass beads for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L,we adopted the most severe reaction conditions(180 ℃,(240 h)) in the recycling experiments.It was found that the recovered immobilized PPL could be used again with a compatible high catalytic activity.The highest M_n of 21 300 of PCL could be obtained at a mass fraction of 5.18% of the reused immobilized PPL at 180 ℃ for 240 h,which is the highest M_n of PCL catalyzed by PPL.The excellent recyclability of immobilized PPL on narrow distributed micron glass beads is very helpful to its further industry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胰脂肪 固定化 微米 促开环聚合 聚Ε-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Ⅰ型和Ⅱ型PCR-RFLP鉴别方法的建立
12
作者 孙仁杰 徐慧玲 +6 位作者 孙思琪 柴娟 虞一聪 谢荣辉 李肖梁 赵灵燕 张传亮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7-1028,共12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基因Ⅰ型和Ⅱ型的PCR-RFLP鉴别方法。通过对ASFV基因Ⅰ型与基因Ⅱ型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针对B385R基因和B125R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PCR-RFLP引物,与其他临床上常...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基因Ⅰ型和Ⅱ型的PCR-RFLP鉴别方法。通过对ASFV基因Ⅰ型与基因Ⅱ型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针对B385R基因和B125R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特异性PCR-RFLP引物,与其他临床上常见的9种猪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通过该引物扩增获得覆盖B646L基因全长的DNA片段作为检测靶标,结合BmgBⅠ酶切进行RFLP图谱分析,即可实现对B646L基因全序列的快速检测,有效区分ASFV基因Ⅰ型和Ⅱ型,最低检测DNA质量浓度可达到5 pg·mL^(-1)。模拟临床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还能够有效应对实际检测中基因Ⅰ型和Ⅱ型的混合感染。综上,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基层兽医技术人员开展非洲猪瘟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聚合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Ⅰ型 基因Ⅱ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酶切连接法合成全长sFat1基因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贵明 陈宏 +4 位作者 卢建申 周艳荣 吴晓洁 陈红星 邓继先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人工合成基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基因合成是一项常用技术。长片段基因的合成比较困难,常常因为合成中碱基序列的错配、突变等原因而导致失败。研究者们所熟知的几种现行的方法仍然难以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在作者自身的... 人工合成基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基因合成是一项常用技术。长片段基因的合成比较困难,常常因为合成中碱基序列的错配、突变等原因而导致失败。研究者们所熟知的几种现行的方法仍然难以解决该问题。本研究在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中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合成方法,即PCR-酶切连接法。应用该方法成功地将化学合成的27个寡聚核苷酸片段(每个片段长60~68bp)拼接组装起来,获得了完整的总长为1226bp的基因sFat-1。整个过程仅采用3轮PCR(共7个反应)、2轮的酶切连接(3个反应),而且未曾出现任何偏离预期基因序列的差错。该方法步骤较少,技术简单,出错极少,是合成长基因序列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合成 聚合链式反应 ω-3脂肪酸去饱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解析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反硝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孟春 梁方圆 +5 位作者 杨丽娟 杨瑒 李冰 朱玉姣 顾雯 徐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4,共6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考察了进水NO3-浓度变化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O3-浓度从47.01 mg/L逐渐增加到168.55 mg/L的过程中,出水中NO3--N浓度满足... 通过扫描电镜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考察了进水NO3-浓度变化对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NO3-浓度从47.01 mg/L逐渐增加到168.55 mg/L的过程中,出水中NO3--N浓度满足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小于10 mg/L的要求。电镜扫描图显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样品进行PCR-DGGE图谱和相似系数分析,发现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微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演替变化,证实污泥微生物生态能够迅速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调整内部微生物种群结构,从而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硝酸盐 微生物群落结构 阴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根皮苷-2-O-糖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冉军舰 梁新红 +3 位作者 陈晓静 李向阳 焦凌霞 赵瑞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207,共6页
目的:根皮苷-2-O-糖基转移酶(phloridzin 2’-O-glycosyltransferase,P2’-GT)是根皮苷合成最后一步关键酶,可以把根皮素转化成根皮苷,本研究在富士苹果中克隆出P2’-GT基因,对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方... 目的:根皮苷-2-O-糖基转移酶(phloridzin 2’-O-glycosyltransferase,P2’-GT)是根皮苷合成最后一步关键酶,可以把根皮素转化成根皮苷,本研究在富士苹果中克隆出P2’-GT基因,对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方法:以苹果皮为材料,提取RNA反转录合成c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和测序,利用Pro Param tool、TMHMM等在线软件对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uorescence qua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析P2’-GT在苹果不同部位、不同苹果品种和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P2’-GT cDNA全长1 452 bp,编码48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53.6 kDa,等电点5.76,该基因编码蛋白是不稳定蛋白,不具有明显的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无规卷曲和延伸链组成,三级结构结果显示P2’-GT蛋白模型与对苯二酚葡萄糖基转移酶相似度最高(41.32%),进化分析表明P2’-GT与白梨糖基转移酶同源性最高。RTFQ-PCR分析发现P2’-GT在3种苹果皮中均高效表达,在叶和根中微量表达,在果肉中不表达;P2’-GT的转录表达受苹果发育调控,在生长初期几乎不表达,随着苹果发育表达量逐渐增加,在生长中期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减少,至苹果成熟期下降到最高值的50%水平。此外,P2’-GT在3种苹果品种中表达不同,在澳洲青苹中表达量最高,在嘎啦中表达量最低。结论:本研究明确了P2’-GT的生物信息学特性及P2’-GT基因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为调控根皮苷合成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苷 根皮苷-2-O-糖基转移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刀豆素A及机械损伤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292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照升 钟南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受到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刀豆素A(ConA)及机械损伤刺激时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金属蛋白酶功能测定法(gelatinzymograhpy) ,观察肿瘤... 目的 :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受到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刀豆素A(ConA)及机械损伤刺激时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和金属蛋白酶功能测定法(gelatinzymograhpy)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刀豆素A(ConA)及机械损伤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2 92后 4个时点 (2、6、12h及 2 4h)MMP - 9表达和分泌的动态变化。结果 :TNF -α、ConA及机械损伤刺激均可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2 92表达和分泌MMP - 9,无刺激时则不表达 ;单纯机械刺激后 2h ,MMP - 9mRNA开始表达 ,12h达高峰 ,2 4h仍有表达 ,但有所降低 ;ConA与机械损伤联合刺激时 ,MMP - 9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同时显示 ,仅在刺激后 2 4h表达MMP - 9活性 ,且以ConA与机械损伤联合刺激组MMP - 9活性为最高。结论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在受到TNF -α、ConA及机械损伤刺激时 ,可表达分泌MMP -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9 支气管 上皮细胞 刀豆球蛋白A 机械损伤 明胶B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苹果酸对大鼠转运蛋白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晓琮 吴军林 +3 位作者 肖春 吴清平 徐明芳 张菊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6-281,共6页
对12月龄SD大鼠给予L-苹果酸30d后,采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对肝脏和心脏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中的两种转运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AGC)与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运蛋白(OMC))以及两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 对12月龄SD大鼠给予L-苹果酸30d后,采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对肝脏和心脏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中的两种转运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AGC)与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运蛋白(OMC))以及两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研究L-苹果酸增强线粒体抗氧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苹果酸组中大鼠心肌细胞AGC、OMC、CAT、GSH-Px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5、1.39、1.12、1.01倍。苹果酸组中大鼠肝脏细胞AGC、OMC、CAT、GSH-Px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33、1.02、1.25、0.94倍。由此推测,L-苹果酸可能通过促进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蛋白以及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实现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氧化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实时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研究
18
作者 龚树生 丁娟 常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47,共1页
测定环氧化酶-2(COX-2)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的含量,并分析COX-2 mRNA与喉鳞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喉鳞癌和癌旁组织中COX-2mRNA表达,采... 测定环氧化酶-2(COX-2)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的含量,并分析COX-2 mRNA与喉鳞癌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30例原发性喉鳞癌和癌旁组织中COX-2mRNA表达,采用GAPDH作对照。结果,30份标本的扩增产物经熔解曲线分析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均为COX-2。COX-2mRNA在喉鳞癌中的阳性率是100%,而在癌旁组织阳性率为40%(12/30例),NCOX分别为(16.54±13.27)、(9.24±6.91),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喉癌组织中的COX-2mRNA表达水平与喉癌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果表明,应用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的实时定量PCR技术能够对COX-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COX-2基因表达的上调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且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喉癌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2(COX-2) 实时定量PCR技术 基因表达水平 喉癌组织 PCR研究 聚合链式反应(PCR)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mRNA表达 COX-2MRNA 序列特异性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7-309,312,共4页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 本试验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 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 %。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RT_PCR技术可应用于猪瘟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技术诊断猪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罗廷荣 莫扬 +7 位作者 吴文德 黄玉华 黄伟坚 秦爱珍 刘芳 温荣辉 陆芹章 余克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9-222,共4页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 应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对猪瘟进行诊断应用研究。应用RT_PCR对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 135份疑似猪瘟病料进行检测 ,84份诊断为阳性 ,阳性率 6 2 .2 %。从百色、柳州地区等采集的健康猪扁桃体和淋巴结共 2 76份 ,经RT_PCR检测 ,37份为阳性 ,阳性率为 13.4 %。其中健康猪扁桃体带毒较高 ,2 4 6份扁桃体中有 35份阳性 ,占 14 .2%。采自柳州健康猪的 2 6份淋巴结材料全为阴性 ,只有邕宁县的 1份健猪淋巴结阳性。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反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