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1
作者 刘少伟 姜欢 +4 位作者 王晓龙 李梦红 陈玉 唐中元 胡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1-666,共6页
目的:采用已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oc)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性能。方法:将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 目的:采用已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纯化重组蛋白,制备兔抗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oc)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性能。方法:将构建的pET28a-ΔPTP-oc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DE3)中,应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过Q柱阴阳离子交换和Ni柱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PTP-oc重组蛋白,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PTP-oc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成功纯化出PTP-oc重组蛋白。间接ELISA法检测,采用纯化诱导后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获得了兔抗PTP-oc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2 000以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所得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成功纯化了PTP-oc重组蛋白,制备出PTP-oc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多克隆抗体 鉴定 骨细胞 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的克隆表达及其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蕾 张师桃 +5 位作者 曾晛阳 张小平 郝凡凡 王丰 李婉南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1,431,共5页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PTPMEG2)的克隆表达及其对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PTPMEG2蛋白,应用免疫学技术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5),采用维甲... 目的:探讨巨核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2(PTPMEG2)的克隆表达及其对骨质疏松症发展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后的PTPMEG2蛋白,应用免疫学技术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5)和对照组(n=15),采用维甲酸灌胃给药的方法构建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检测2组大鼠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各组织中PTPMEG2的表达水平,并对比PTPMEG2在骨髓细胞(BMCs)、红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成功制备PTPMEG2的多克隆抗体。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CP和AL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模型组大鼠的骨脆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PTPMEG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却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PTPMEG2在模型组大鼠BMCs中表达量显著增加,而在红细胞和BMSCs中其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质疏松症大鼠BMCs中PTPMEG2表达水平增加,且多发生在骨髓内分化成熟的骨细胞中;PTPMEG2可能在骨质疏松症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蛋白质磷酸酶2 多克隆抗体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红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P)的研究Ⅰ·PTPP在红细胞胞浆和膜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茂祥 吴国利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通过测定红细胞胞浆及膜中的PTPP活性,发现人正常血红细胞中胞浆PTPP活性约占红细胞PTPP总活性的70-80%,膜中只有约20-30%的PTPP活性。很多因素诸如:病变、PH值、温度、离子强度、细胞贮存时间以及药... 通过测定红细胞胞浆及膜中的PTPP活性,发现人正常血红细胞中胞浆PTPP活性约占红细胞PTPP总活性的70-80%,膜中只有约20-30%的PTPP活性。很多因素诸如:病变、PH值、温度、离子强度、细胞贮存时间以及药物等,对PTPP在胞浆与膜中的分布有影响。可以推测:膜上的PTPP能通过某种机制解离下来,进入胞浆;相反的过程,胞浆中的PTPP也能通过某种机制与膜结合。这种偶联与去偶联的具体机制及其生理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胞浆 蛋白质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调节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
4
作者 杨冰 周慧 +1 位作者 黄晓斌 孙元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69-871,858,共4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对破骨细胞活性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破骨细胞相关的,能够使c-SrcPY527去磷酸化起到关键作用的PTPs有:SHP-1、胞质PTP-ε、PTP-PEST以及PTP-oc。其中SHP-1对破骨细胞进行负调节,其它三种为正向调节。
关键词 骨细胞 磷酸酶 PTP-oe CYTOSOLIC PTP-ε PTP-PEST SH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与正畸移动牙牙根吸收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跃 姜欢 胡敏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1,共5页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正畸牙牙根吸收的因素十分复杂。牙根吸收的过程与骨吸收过程相似,由与破骨细胞形态相似功能相仿的破牙骨质细胞发挥主要作用。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oc)主要在破骨细胞中表达,...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正畸牙牙根吸收的因素十分复杂。牙根吸收的过程与骨吸收过程相似,由与破骨细胞形态相似功能相仿的破牙骨质细胞发挥主要作用。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oc)主要在破骨细胞中表达,且对破骨细胞具有正调节作用。本文探讨PTP-oc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防治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吸收 骨细胞蛋白磷酸酶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辰 王沥 杨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41-946,共6页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1B(PTP1B)是一种在体内广泛表达的胞内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抑制PTP1B可增加胰岛素和瘦蛋白 (leptin)的活性 ,为寻找 2型糖尿病。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IB(PTP1B) 2型糖尿病 肥胖 胰岛素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帆 姜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0-782,共3页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steoclastic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PTP-oc)是一种特异性表达于破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本文从PTP-oc调节破骨细胞活性、分...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steoclastic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PTP-oc)是一种特异性表达于破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本文从PTP-oc调节破骨细胞活性、分化、粘附3个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PTP-oc的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以PTP-oc为靶点防治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骨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5 位作者 郑国旭 周聪雅 金桂花 何晨琛 蔡梦娇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PTPN14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TPN14蛋白阳性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PTPN14在胆管癌组织低表达,且PTPN14低表达与胆管癌的良性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体蛋白质磷酸酶14 胆管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的中药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婉南 李莹 +4 位作者 庄妍 李贺 陈颖丽 赵志壮 付学奇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1-1216,共6页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 用含有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SHP-1催化结构域(ΔSHP-1)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得到ΔSHP-1的高效表达,经分离纯化后,以ΔSHP-1为靶标,通过体外酶反应动力学实验,对157种中药水提液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筛选出两种对ΔSHP-1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中药:山茱萸和蒲公英,并对其IC50及抑制类型做了进一步研究.为建立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和中药在治疗免疫疾病和糖尿病上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含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磷酸酶1(SHP-1) 中药 抑制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及相关疾病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婉南 姜轶群 +1 位作者 范晓迪 董洪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6-1108,共3页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本文作者概述了几种重要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SHP-1、SHP-2、MEG2及PRL3等的功能,并介绍了其在许多人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及...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是细胞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控。本文作者概述了几种重要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1B、TC-PTP、SHP-1、SHP-2、MEG2及PRL3等的功能,并介绍了其在许多人类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及代谢失调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在PC12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
11
作者 李贤慧 王刚 +1 位作者 窦贺荣 牛云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1,200,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 PC12细胞 蛋白激酶 磷酸蛋白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缺氧复氧处理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活性和表达的影响
12
作者 宋慧文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0-660,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脱氢酶活性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新生大鼠 一氧化氮 PTP-1B 合成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PTPLAD1调控的结肠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阳 杨杰 +1 位作者 余汝媛 汪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标记细胞,用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免疫沉淀富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用LTQ-Orbitrap XL质谱鉴定因敲低PTPLAD1所出现的差异表达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一步利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用real-time PCR筛选得到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Western blot验证其干扰效果及有效干扰时间。质谱鉴定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共20个,其中显著上调的8个,显著下调的10个,主要为转录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相关蛋白。IPA软件的结果表明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主要与器官发育分化、维持组织分化类型及细胞凋亡、增殖相关。结论:成功鉴定出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可以为后续研究PTPLAD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 HCT-116细胞 小干扰RNA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磷酸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和内皮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文鹏 刘艳 +5 位作者 魏灿 于建刚 陈爱民 丁云龙 管清华 王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非受体2型 多态性 单核苷 脑出血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红细胞酪氨酸蛋白磷酸酶(PTPP)的研究Ⅱ·胞浆PTPP的分离纯化及其主要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茂祥 吴国利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174-179,共6页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 ̄(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_3VO_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油及DTT、巯基乙醇等则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而氟化物、酒石酸等对PTPP活性基本无影响。此外,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及抗肿瘤药物等对PTPP活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PKs及PPs在体外对PTPP活性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胞浆 蛋白质 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16
作者 陈月 邹大进 +2 位作者 张征 王淼 吴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8-842,共5页
目的:观察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PTP1B与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及RT-PCR... 目的:观察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PTP1B与脂肪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第1~10日),采用油红O染色及RT-PCR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β2(PPARγ2)基因表达评价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情况,RT- 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PTP1B mRNA表达及其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脂肪细胞诱导分化逐步深入,油红O染色显示其中脂滴形成逐渐增多,至占全视野90%以上;同时PPARγ2基因表达逐步增多,均提示脂肪细胞分化逐步成熟,至最终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PTP1B mRNA和蛋白水平在前脂肪细胞中表达较高,随着脂肪细胞的逐步成熟,其表达逐渐降低,至分化成熟时表达水平降至最低。结论: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PTP1B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减低,PTP1B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3T3-L1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玲娟 程洪强 +1 位作者 柯越海 王临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肿瘤防治的一个潜在靶点分子。本文就SHP2与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质磷酸酶 非受体11型 肿瘤转移 耐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洪科 邓甬川(综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5,共5页
SHP-2作为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包含2个SH2结构域,由PTPN11基因编码,参与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其突变与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及实体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研究SHP-2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对临床抗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类/药理学 信号传导 磷酰化 肿瘤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霍寅萍 储著朗 +3 位作者 余科科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2、2.0、10.0ng/ml)诱导比较两组髓系细胞形成集落数的差异。从髓系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肥大细胞,MTS法观察肥大细胞在IL3诱导下的细胞增殖性,Westernblot比较肥大细胞中Erk、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blot检测肥大细胞中SHP-2与Gab2结合能力。结果 SHP-2D61G/+组比WT组的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增强;IL3诱导下的肥大细胞在SHP-2D61G/+组显示了更高的增殖活性;SHP-2D61G/+组肥大细胞中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较WT组明显升高;SHP-2D61G/+杂合突变后与Gab2结合能力增高。结论 SHP-2D61G/+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D61G/+与Gab2的结合能力增强,从而进一步参与对IL3介导的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的正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细胞介素3 非受体Ⅱ型 肥大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促进白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凤英 余科科 +4 位作者 李菲菲 霍寅萍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采用已经建立的SHP-2 D61G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SHP-2激活突变是否对白细胞的黏附、侵袭及细胞因子分泌产生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分离小鼠白细胞,Fibronectin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并用结晶紫染色定量,Tra... 目的采用已经建立的SHP-2 D61G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SHP-2激活突变是否对白细胞的黏附、侵袭及细胞因子分泌产生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分离小鼠白细胞,Fibronectin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并用结晶紫染色定量,Transwell小室分析细胞迁移,半定量RT-PCR分析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及TNF-α浓度,凝胶阻滞实验分析白细胞内NF-κB核内转移情况。结果 SHP-2D61G/+激活突变的小鼠白细胞黏附、迁移能力较对照小鼠的白细胞明显增强;突变小鼠白细胞IL-2及TNF-α mRNA表达丰度明显增高,其培养上清中IL-2、TNF-α浓度也相应升高;突变小鼠白细胞NF-κB核内转移明显增多。结论 SHP-2激活突变后可能通过增强的NF-κB信号途径,促进白细胞黏附并侵袭;同时增强其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可能介导多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酶 非受体 细胞迁移分析 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