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电液体射流破碎长度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英 王军锋 支良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6,116,共5页
基于表面波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建立了荷电液体射流色散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应用高速摄影技术测量荷电液体射流破碎长度,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在讨论的射流速度、荷电电压范围内,随着射流速度或荷电电压的增加,0阶、1阶表面波最大... 基于表面波线性不稳定性理论建立了荷电液体射流色散方程并进行数值计算,应用高速摄影技术测量荷电液体射流破碎长度,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在讨论的射流速度、荷电电压范围内,随着射流速度或荷电电压的增加,0阶、1阶表面波最大增长率不断提高,但0阶表面波最大增长率始终大于1阶表面波,主导射流破碎过程;提高射流速度,射流破碎长度先增加至一个极值之后逐渐减小,荷电电压总是促进射流破碎,减小射流破碎长度;提高液体电导率,射流破碎长度增大。实验结果表明,线性不稳定性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射流速度、荷电电压和液体电导率对射流破碎长度的影响,但在预测射流破碎长度极值对应的临界射流速度时存在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射流 射流破碎长度 荷电电压 射流速度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法在钠冷快堆熔融物水力学破碎行为中的数值模拟
2
作者 王文鹏 张斌 +2 位作者 曹胜 任前永 单建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8,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钠冷快堆堆芯熔融物水力学射流破碎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熔融物射流破碎形态、穿透深度和破碎机理,基于改进最小二乘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对熔融物射流在冷却剂钠中的破碎行为进行了模拟。首先,通过将模拟结果与... 为了进一步研究钠冷快堆堆芯熔融物水力学射流破碎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熔融物射流破碎形态、穿透深度和破碎机理,基于改进最小二乘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对熔融物射流在冷却剂钠中的破碎行为进行了模拟。首先,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其次,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金属熔融物与冷却剂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熔融物射流的破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大量数值实验结果;最后,基于模拟实验结果,发现在低Weber数下,射流前端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主导破碎,在高低Weber数下,射流破碎主要是由射流侧表面上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引发的波状剥离机制驱动,分析了射流直径和射流初始速度等参数对射流破碎长度的影响,拟合出针对冷却剂钠的破碎长度关联式,并与实验值和其他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误差控制在±30%以内,从而建立了新的射流破碎模型。研究工作可为钠冷快堆压力容器改进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对于评价钠冷快堆堆芯熔融物射流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射流破碎长度 最小二乘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喷嘴液膜破碎过程实验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娟 李清廉 +1 位作者 刘卫东 王振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9-543,共5页
为了研究离心式喷嘴出口液膜破碎以及雾化锥角变化规律,对直径2.5~6 mm之间6个不同直径、不同几何特性参数的离心式喷嘴运用高速阴影设备进行实验,喷注压降从0.1~3 MPa,每次实验间隔0.2 MPa。通过实验,得到液膜破碎长度、液膜锥角随喷... 为了研究离心式喷嘴出口液膜破碎以及雾化锥角变化规律,对直径2.5~6 mm之间6个不同直径、不同几何特性参数的离心式喷嘴运用高速阴影设备进行实验,喷注压降从0.1~3 MPa,每次实验间隔0.2 MPa。通过实验,得到液膜破碎长度、液膜锥角随喷注压降、喷孔直径以及几何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液膜破碎长度减小,液膜锥角增大,该种类型喷嘴破碎长度在40 mm左右,液膜锥角不大于60°;随着几何特性参数A值增加,同一喷注压降下的液膜破碎长度增大,液膜锥角增加;将液膜锥角实验结果与Abromvich,Lefebvre等理论公式进行了比较,在常用的喷嘴特性参数范围内,液膜锥角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公式相吻合,但实验值远小于公式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喷嘴 高速阴影 破碎长度 液膜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射流不同喷嘴参数及压力下破碎过程实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蒋跃 李红 +1 位作者 向清江 陈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2,72,共6页
研究了不同低压下喷头喷嘴直径和喷嘴锥角对射流破碎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低压圆柱射流的射流核心长度和射流破碎长度进行实验,测量了不同喷嘴结构的流量、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当喷嘴锥角不变时,随着喷嘴直径... 研究了不同低压下喷头喷嘴直径和喷嘴锥角对射流破碎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对低压圆柱射流的射流核心长度和射流破碎长度进行实验,测量了不同喷嘴结构的流量、射程和末端水滴直径。结果表明:同一压力下,当喷嘴锥角不变时,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喷头流量、射程和喷头末端水滴直径都变大,射流核心长度和破碎长度均增大;当喷嘴直径不变时,随着喷嘴锥角的增大,喷头流量逐渐减小,而喷头射程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喷头末端水滴直径也变大,射流核心长度逐渐减小,射流破碎长度先减小后增大。综合考虑射程和雾化效果,直径为5 mm、锥角为45°的喷嘴为最优选择。同时通过对不同Re数和We数的实验和分析,给出了适合低压喷嘴的两种射流特征长度的拟合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 圆柱射流 破碎过程 核心长度 破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式射流破碎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振炎 李珍妮 +1 位作者 李建军 田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0-776,共7页
基于自行搭建的撞击式射流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对称射流撞击和非对称撞击射流液膜的破碎特性.分析研究了射流撞击夹角及喷嘴内径对射流撞击破碎的破碎模式和破碎特征(破碎长度、液膜长度、液膜宽度、液膜长宽比)的影响规律.对... 基于自行搭建的撞击式射流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对称射流撞击和非对称撞击射流液膜的破碎特性.分析研究了射流撞击夹角及喷嘴内径对射流撞击破碎的破碎模式和破碎特征(破碎长度、液膜长度、液膜宽度、液膜长宽比)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3种不同流体——水、甘油、卡波姆凝胶(非牛顿流体)的破碎特性.在实验的韦伯数范围内,喷射模式可分为3种破碎模式,即封闭液膜模式、开边界模式、液线液滴模式;破碎长度随韦伯数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减小撞击夹角可以减小液膜的长宽比,喷嘴内径的大小不会改变液膜长宽比的值;与对称撞击相比,非对称撞击更能加剧液膜的破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射流 破碎长度 封闭液膜模式 开边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律流体撞击式射流破碎特征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青 马永翠 +2 位作者 白富强 常青 陈世兴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基于自行搭建的撞击式射流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非对称条件下幂律流体黏度对撞击式射流破碎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幂律流体黏度的增加,射流破碎模式种类增加;除弓形液线模式外,其余模式开始出现的速度与流体黏度成正比;... 基于自行搭建的撞击式射流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非对称条件下幂律流体黏度对撞击式射流破碎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幂律流体黏度的增加,射流破碎模式种类增加;除弓形液线模式外,其余模式开始出现的速度与流体黏度成正比;在射流速度v较低时,破碎长度Lbu与流体黏度成反比;两股不同黏度流体撞击时,Lbu随v呈'双峰模式'且在较高v时与流体黏度成正比;相同黏度撞击时,则呈'单峰模式'且在较高v时Lbu最大;喷雾锥角α随v增加而增大,最后趋于的稳定值与流体黏度成反比;v较高时,α与流体黏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撞击式射流 破碎长度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喷注对气液同轴离心喷嘴雾化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兰天 方刚毅 +1 位作者 杜思远 邢菲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30,共13页
为研究二次喷注对原有喷雾形态影响的动态过程,针对具有二次喷注结构的气体中心式同轴离心式喷嘴,通过高速摄像获取二次喷注以及中心气流对离心液膜雾化锥角、破碎长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将喷雾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判断依据... 为研究二次喷注对原有喷雾形态影响的动态过程,针对具有二次喷注结构的气体中心式同轴离心式喷嘴,通过高速摄像获取二次喷注以及中心气流对离心液膜雾化锥角、破碎长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将喷雾变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提出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无气体作用时,二次喷注首先破坏原离心液膜,再发展成穿孔锥形液膜。当二次喷注流量增大,液膜稳定时的锥角逐渐减小,破碎长度逐渐增加。中心气体的加入加速了液膜的破碎过程,相比于无气体时,锥角波动振幅增大,频率降低,其主导频率逐渐集中在低频一侧。在距离喷嘴出口2 cm与4 cm平面上,随着二次喷注流量的升高,通过相位多普勒干涉仪(PDI)采集数据分析,索特平均直径(SMD)均值先升高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离心式喷嘴 二次喷注 雾化锥角 破碎长度 S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压力下幂律流体撞击射流破碎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勒 白富强 +2 位作者 杨子明 郭瑾朋 杜青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3,共8页
基于自行搭建的射流系统和定容弹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了高环境压力下幂律流体对称撞击式射流的喷雾形貌,提取了射流特征参数破碎长度L与表面波长λ,研究了环境参数(环境压力)、射流参数(韦伯数We)、结构参数(喷孔直径)与物性参数... 基于自行搭建的射流系统和定容弹系统,采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了高环境压力下幂律流体对称撞击式射流的喷雾形貌,提取了射流特征参数破碎长度L与表面波长λ,研究了环境参数(环境压力)、射流参数(韦伯数We)、结构参数(喷孔直径)与物性参数(流体黏度)对射流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对称撞击式射流共有封闭边界模式、开边界模式、无边界模式、弓形液线模式和完全发展模式共5种破碎模式;在大气环境压力下,L随着We的增加呈"双峰"模式变化;而在有环境压力的情况下,L与We则呈"单峰"模式变化;与大气环境压力相比,高环境压力更有利于幂律流体对称撞击式射流破碎;而喷孔直径与流体黏度的增大均不利于撞击式射流破碎.提出了预测幂律流体对称撞击射流破碎表面波长的破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律流体 撞击式射流 破碎模式 破碎长度 表面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作用下的液膜初始破碎可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宇 王航 +1 位作者 程泽宇 郭志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217,共11页
利用背光照明和高速相机,对强剪切气动雾化喷嘴出口雾化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探究旋流中的液膜初始破碎特性及一二级旋流对液膜初始破碎的影响。唯象描述了液膜破碎过程和模式,并分析图像获得表征液膜初始破碎特性的物理量:液膜破碎长... 利用背光照明和高速相机,对强剪切气动雾化喷嘴出口雾化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探究旋流中的液膜初始破碎特性及一二级旋流对液膜初始破碎的影响。唯象描述了液膜破碎过程和模式,并分析图像获得表征液膜初始破碎特性的物理量:液膜破碎长度和径向拍振频率。实验结果表明:旋流作用下液膜破碎主要为液袋破碎和液丝破碎模式,这与平面液膜相似,且受工况的影响规律也相同,但旋流作用使得破碎过程和模式叠加,更为复杂。液膜破碎长度主要由一级旋流决定,二级旋向的影响可忽略。径向拍振频率认为是由Kelvin-Helmholtz(KH)和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机理共同主导,且受一二级旋流共同影响;此外,在大气流流量时,同旋更有利液膜失稳破碎,即径向拍振频率更大,而小流量时反旋更利于破碎。进一步由实验数据得到拟合经验公式,两者吻合良好,且发现径向拍振频率可能与旋流数之间存在关联。最终认为旋流作用下液膜更易失稳破碎,且一级旋流决定了液膜初始破碎的基本形态,二级旋流起强化剪切和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液膜破碎 可视化实验 液膜破碎长度 径向拍振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丙烷混合燃料的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志豪 黄佐华 +2 位作者 李冲霄 王锡斌 苗海燕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共4页
利用高速摄像和纹影成像系统研究了柴油溶解丙烷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研究了不同比例柴油/丙烷混合燃料的喷雾发展过程,归纳出柴油溶解不同比例丙烷在不同环境背压下喷雾的喷射距离、破碎长度、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高速摄像和纹影成像系统研究了柴油溶解丙烷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研究了不同比例柴油/丙烷混合燃料的喷雾发展过程,归纳出柴油溶解不同比例丙烷在不同环境背压下喷雾的喷射距离、破碎长度、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溶解不同比例丙烷混合燃料与纯柴油的喷雾特性在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别,但是在喷射距离、破碎长度和喷雾锥角与时间及背压的关系上规律相同,即喷射距离与时间呈指数关系,破碎长度与时间呈负指数关系。喷雾锥角随背压及柴油中溶解的丙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然机 柴油/丙烷混合燃料 喷雾 喷射距离 破碎长度 喷雾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电解射流喷射装置研制与工艺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巍 赵建社 +2 位作者 李昞晖 张立鑫 徐坤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
为提高微细电解射流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研制了专用喷射装置,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初步工艺试验。结果证明该装置保证了电解液在其腔体中能够得到充分"负极化",且能获得满足加工要求的稳定破碎长度,满足了电解射流加工试验要求。
关键词 电解射流加工 喷射装置 负极化 破碎长度 微细电解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成形静电作用下雾化过程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迎东 姜憧 +2 位作者 李荣德 曹秀英 于成超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4,共5页
静电雾化技术可以提高喷射成形雾化质量,但由于雾化过程涉及气液固三相流、流场和电场等多场联合作用等,给试验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深入了解静电作用对喷射成形中金属液射流破碎的雾化过程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静电作用对喷射成形雾... 静电雾化技术可以提高喷射成形雾化质量,但由于雾化过程涉及气液固三相流、流场和电场等多场联合作用等,给试验研究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深入了解静电作用对喷射成形中金属液射流破碎的雾化过程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静电作用对喷射成形雾化中射流破碎长度、雾滴表面张力和雾化液滴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电电压的增加,射流破碎长度将缩小,雾化液滴直径减小;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破碎长度和雾滴直径趋于稳定.静电力降低了液滴的表面张力,使得雾化动力相对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雾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雾化 喷射成形 雾化质量 破碎长度 表面张力 液滴粒径 充电电压 雾化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凯 宁智 +2 位作者 赵晋 吕明 孙春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2-561,共10页
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对射流的破碎雾化具有重要作用。搭建了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实验研究。通过激光衍射方法获取射流振荡频率信息,并以射流振荡频率表征射流的稳定性;利用高速... 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对射流的破碎雾化具有重要作用。搭建了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压力旋流喷嘴射流稳定性实验研究。通过激光衍射方法获取射流振荡频率信息,并以射流振荡频率表征射流的稳定性;利用高速摄影方法采集射流图像并分析射流破碎长度、锥角等形态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射流形态与射流流量、射流液体物性以及射流喷嘴内径密切相关;射流振荡频率分别与射流流量和射流液体黏度成近似线性关系;喷嘴出口内径与射流振荡频率之间的关系则比较复杂,相同流量时出口内径较小喷嘴的射流振荡频率大于出口内径较大喷嘴,流量超过一定值后,不同出口内径喷嘴的射流振荡频率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旋流喷嘴 射流稳定性 实验 射流振荡频率 射流破碎长度 射流锥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盐碱地玉米秸秆腐解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少东 汪春 +1 位作者 姜薇 刘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0-25,共6页
秸秆腐解受环境因素影响,针对在松嫩平原高寒气候及盐碱土条件下玉米秸秆翻埋腐解规律问题,选取腐解时间、秸秆破碎长度及翻埋深度为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用网袋法进行大田试验,测试秸秆腐解速率和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 秸秆腐解受环境因素影响,针对在松嫩平原高寒气候及盐碱土条件下玉米秸秆翻埋腐解规律问题,选取腐解时间、秸秆破碎长度及翻埋深度为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用网袋法进行大田试验,测试秸秆腐解速率和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及pH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碱土条件下,不同翻埋深度和不同破碎程度的玉米秸秆150d平均腐解率达到66.8%,整体腐解程度较高。秸秆腐解速度与多项因素有关,秸秆长度短于6cm、埋深10cm可达到较好的腐解效果。秸秆翻埋还田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有较大幅度增加,秸秆翻埋早期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增加较快,土壤碱解氮后期增加较快,但土壤有机质提升及pH改善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玉米秸秆 腐解时间 破碎长度 翻埋深度 腐解规律 养分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旋锥形液膜表面波不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昕昕 沈赤兵 康忠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93-1899,共7页
为了研究针栓式喷注器无旋锥形液膜表面波不稳定特性,采用高速摄影获得了不同压降下表面波波动图像,测量了液膜表面波破碎点波长、振幅以及破碎长度等特征信息。利用试验结果修正了无旋锥形液膜色散方程中的参数C和ln(η_bη_0),并求解... 为了研究针栓式喷注器无旋锥形液膜表面波不稳定特性,采用高速摄影获得了不同压降下表面波波动图像,测量了液膜表面波破碎点波长、振幅以及破碎长度等特征信息。利用试验结果修正了无旋锥形液膜色散方程中的参数C和ln(η_bη_0),并求解了色散方程。研究了喷注压降对液膜破碎长度、破碎时间以及破碎点波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液膜破碎长度和破碎时间均降低,并且降低趋势越来越缓,液膜表面波发展的非线性增强,理论值与试验值的偏差由3.9%增大到29.2%;液膜破碎位置处扰动波长随喷注压降的增加而降低,并且试验值比理论值偏大50%左右,无旋锥形液膜破碎模型可定性分析针栓式喷注器液膜表面波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栓式喷注器 锥形液膜 色散方程 破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宏观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涛 王福顺 +4 位作者 况付毫 李润东 贺业光 官吏男 李维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168,共12页
为掌握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的雾化规律并优化其雾化效果,本文以液态水为工质,对新型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雾化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研究了改变气、液进口压力对雾化液滴速度场、雾化锥角和液膜破碎长度的影响,通过分析... 为掌握燃气轮机燃烧室喷嘴的雾化规律并优化其雾化效果,本文以液态水为工质,对新型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雾化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法研究了改变气、液进口压力对雾化液滴速度场、雾化锥角和液膜破碎长度的影响,通过分析雾化图像对喷嘴的雾化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液体进口压力不变时,气体进口压力增加可使雾化状态由空心锥状向实心锥状过渡,同时液膜破碎依次经历了表面波主导破碎、波动雾化破碎以及气动雾化破碎三种模式。液体进口压力为0.7MPa时,气体进口压力增大,雾化模式由表面波破碎向波动雾化破碎过渡,雾化液锥收缩,液膜受气动力作用向下游展开,液膜破碎长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雾化处于气动雾化破碎模式时,雾化锥角逐渐稳定。对喷嘴下游40mm处液滴速度值分析表明,随着液压增大,有/无气旋对雾化液滴速度增幅稳定在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 粒子图像测速法 液膜破碎长度 雾化锥角 液滴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激结构频率锁定振动的发生机理及简单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屈衍 黄子威 +2 位作者 邹科 尹昊阳 张大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8-739,共12页
冰激结构频率锁定振动是冰区海洋工程结构的危险工况.对频率锁定振动过程的传统机理解释没有体现这一过程的全部物理特征,导致现有的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分析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现场测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海冰韧性损伤-破碎过程与结... 冰激结构频率锁定振动是冰区海洋工程结构的危险工况.对频率锁定振动过程的传统机理解释没有体现这一过程的全部物理特征,导致现有的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分析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对现场测量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海冰韧性损伤-破碎过程与结构振动耦合导致频率锁定振动的机理.该机理认为,海冰在直立结构频率锁定振动过程中发生韧性损伤-破碎行为,海冰的韧性损伤-破碎与结构运动相位耦合,导致了频率锁定振动.海冰对结构作用产生的载荷为锯齿形,作用过程可以分为加载和卸载两个阶段,其中加载阶段时间长度约为卸载阶段3倍以上.在加载阶段,结构从平衡位置先与海冰运动方向相反振动到反向最大振幅位置后回摆,然后与海冰同向运动到正向最大振幅位置,这段过程中海冰与结构接触部位内部产生裂纹并扩展但未发生主要的破碎,在此阶段海冰发生韧性损伤;在卸载阶段,结构从最大振幅位置向平衡位置回摆,结构与海冰运动方向相反,这一过程中应变速率的突然增大导致裂纹加速扩展并失稳开裂,此时带有韧性损伤的海冰发生破碎.基于这一新的机理解释,本文提出了一种冰激结构频率锁定振动幅值的简单分析方法.该方法认为海冰破碎长度是频率锁定振动的关键参数.理想状态下,海冰破碎长度约为结构水线处振动幅值的2.2倍.当冰速接近海冰破碎长度与结构自振周期的比值时,结构会发生频率锁定振动.该方法对评估海洋工程结构频率锁定振动的发生概率及疲劳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激振动 频率锁定 韧性损伤-破碎 海冰破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离心式喷嘴宏观喷雾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祺 夏津 +2 位作者 黄忠 钱勇 具德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为探究航空发动机离心式喷嘴的喷雾宏观特性,通过将该喷嘴在高温高压定容弹中进行喷雾过程的实验,并结合阴影法与纹影法进行光学测量。首先以水作为射流工质,观察不同喷射压力下水进入大气环境中的雾化角变化,发现喷嘴结构对雾化角有着... 为探究航空发动机离心式喷嘴的喷雾宏观特性,通过将该喷嘴在高温高压定容弹中进行喷雾过程的实验,并结合阴影法与纹影法进行光学测量。首先以水作为射流工质,观察不同喷射压力下水进入大气环境中的雾化角变化,发现喷嘴结构对雾化角有着重要影响,最大雾化角与喷嘴出口的导流结构夹角相等。其次以正癸烷作为工质,通过不同环境压力和温度下的多组实验测量其它喷雾宏观特性如液膜破碎长度,结果表明在背压大于1.75MPa的工况下,该离心式喷嘴无法形成清晰稳定的锥形喷雾结构,此外还揭示了高背压加强了气动力而高环境温度减小了表面张力和粘性力,两者都起着促进雾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喷嘴 液膜破碎长度 雾化角 阴影法 纹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雾化空气对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陈忠良 范育新 +1 位作者 肖锋 马宗伯 《推进技术》 2025年第10期158-169,共12页
为提高离心喷嘴在低流量下雾化性能,并降低喷嘴的结焦风险,提出一种双路单喷口离心喷嘴+空气旋流器组合式气动离心喷嘴结构,研究了辅助雾化空气对双路单喷口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供油压力为0.03 MPa时,辅助雾化空气... 为提高离心喷嘴在低流量下雾化性能,并降低喷嘴的结焦风险,提出一种双路单喷口离心喷嘴+空气旋流器组合式气动离心喷嘴结构,研究了辅助雾化空气对双路单喷口离心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供油压力为0.03 MPa时,辅助雾化空气会改变液膜的形态,使得喷雾的雾化锥角增大,喷嘴的雾化范围增大,液膜的破碎长度缩短,液膜表面的波动增强,辅助雾化空气从0 kPa增大至0.1 MPa,索特平均直径(SMD)从198.98μm减小到56.75μm,减小了71.5%。喷雾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大幅度降低,喷嘴的雾化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当供油压力为0.3 MPa时,辅助雾化空气几乎不会影响雾化锥角的大小,辅助雾化空气从0 kPa增大至0.1 MPa,SMD从71μm减小至43μm,减小了39.4%。喷雾的SMD小幅度减小,也能提高喷嘴的雾化质量。通过少量的辅助空气就能实现离心喷嘴燃油流量和雾化质量的独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单喷口离心喷嘴 气动辅助双油路离心喷嘴 液膜形态 破碎长度 S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