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煤-水协调开采下矿区水资源异位回灌-存储技术思路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亚军 李鑫 +3 位作者 冯琳 徐智敏 陈歌 刘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47-3560,共14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不断增大,为缓解矿井水深度处理成本持续增加、矿井水难以较大规模处理等问题,立足于煤-水协调开采、保水采煤等科学理念,提出在研究区内开展矿井水深井回灌试验性研究。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煤层开采过程中矿井涌水量不断增大,为缓解矿井水深度处理成本持续增加、矿井水难以较大规模处理等问题,立足于煤-水协调开采、保水采煤等科学理念,提出在研究区内开展矿井水深井回灌试验性研究。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层开采与水资源保护间的矛盾问题,包括矿井水害防治、区域水资源保持、矿区生态环境保护3者间的关系;结合对研究区38座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的调研统计,阐明了煤-水协调开采下的矿井水处理的瓶颈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矿井水常规离子超标占比68.4%,铁、锰超标占比20%,且高盐高氟,导致矿井水处理无法同时满足较低成本、大规模的需求。提出了煤矿区“三减一治”的水资源异位回灌保水技术思路,包括充水含水层水资源异位回灌、采空水异位回灌、露天矿坑水异位回灌及含特殊组分矿井水异位回灌,并对其试验性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定性比较。然后,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某矿超深回灌存储的工程案例,总结得出了超深存储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框架、技术内容、技术难点,建成了研究区高矿化度矿井水超深回灌-存储的示范工程。基于对全国87座煤矿TDS和133座煤矿pH的统计分析,提出将弱酸弱碱(44%)、高矿化度矿井水(69%)进行超深回灌存储,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浪费及对煤矿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矿井水治理成本,指出矿井水深井回灌在华北区甚至全国煤矿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异位回灌-存储 矿区水资源 煤-水协调开采 鄂尔多斯盆地 高矿化度矿井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水资源集成利用途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任一鑫 钟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在对矿区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利用系统、集成等原理设计了矿区水资源处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携带能量利用等集成系统,规划了水资源的具体利用领域,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区水资源开创了一条可行之路,也为矿... 在对矿区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情况,利用系统、集成等原理设计了矿区水资源处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携带能量利用等集成系统,规划了水资源的具体利用领域,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区水资源开创了一条可行之路,也为矿区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寻求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水资源 矿井水 集成体系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唐山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海波 《矿业快报》 2007年第3期41-44,共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递阶结构多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众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相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目标的权重,从而得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递阶结构多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指标众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相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目标的权重,从而得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最后以唐山市为例,进行了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应用实例表明,该理论方法简洁、严谨,评价结果合理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不确定性机会约束规划的矿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真 张光明 张盼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61,共9页
以矿区水资源配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生态恢复过程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构建多目标不确定性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对矿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基于生态优先的配水原则,以碳排放最小化目标代替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 以矿区水资源配置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矿区生态恢复过程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模糊、不确定性的特点,构建多目标不确定性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对矿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基于生态优先的配水原则,以碳排放最小化目标代替传统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小化目标,兼顾碳排放最小化、系统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缺水量最小化,建立矿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型,统筹分配地下水、地表水、矿井水以及再生水。对实际情况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采用区间参数的方法表示,并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模型应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羊场湾矿区,结果表明:以碳排放为目标的不确定性机会约束规划多目标模型能够很好地统筹矿区经济发展目标与水资源节约目标,配置方案可保证各个用水部门的需水满足度达到100%,而以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的优化方案存在区域缺水的情况。系统可带来年碳净吸收量(CO_(2))为533.7~702.4 t,预期年经济效益为162.3×10^(4)~163.7×10^(4)元,区域年供水富余量为43.5×10^(4)~49.7×10^(4) m^(3)。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为羊场湾矿区尽快实现绿色矿山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可为其他干旱地区煤矿区的水资源配置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不确定性机会约束规划 遗传算法 矿区水资源配置 碳排放 矿区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要安 刘芳芳 张海波 《矿业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相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目标的权重,从而得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结果。该理论分析方法简洁、严谨,评价结果合理实用。
关键词 矿区水资源 综合评价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福洞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6
作者 金国成 《吉林水利》 1996年第8期34-35,共2页
谈福洞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龙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金国成福洞矿区位于和龙市城区东偏北25华里处,东部与龙井市永新乡为邻。总面积为188.67平方公里,总人口互.9万人,是一个煤碳矿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矿区。多年来,... 谈福洞矿区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龙市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金国成福洞矿区位于和龙市城区东偏北25华里处,东部与龙井市永新乡为邻。总面积为188.67平方公里,总人口互.9万人,是一个煤碳矿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矿区。多年来,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皆以地下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水资源 保护与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 矿区地下水 地下水降落漏斗 水资源管理 开采量 水资源危机 地下水位 节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与保护方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华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1期160-161,共2页
部分矿区在能源开采过程中使用粗放的开采方式,未关注其他可利用资源,导致矿区地下水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矿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并且提出了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方案,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分析借鉴,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 部分矿区在能源开采过程中使用粗放的开采方式,未关注其他可利用资源,导致矿区地下水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矿区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并且提出了保护矿区地下水资源的方案,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分析借鉴,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下水资源 动态监测 进口保护 梯度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晓燕 鞠萍 +1 位作者 任一鑫 刘丽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155,共5页
以协同、集成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温丰水矿区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构建以矿区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为发展目标、土地为基础、种养殖为核心、水生态处理-利用为纽带、能源利用和肥料利用为辅助的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在对资源特... 以协同、集成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温丰水矿区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构建以矿区为依托、生态有机农业为发展目标、土地为基础、种养殖为核心、水生态处理-利用为纽带、能源利用和肥料利用为辅助的分布式矿区生态集成体系;在对资源特性及利用领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土地复垦利用、水资源生态处理及利用、生态养殖种植、能源利用、有机肥加工5个子系统,对各系统的特征、作用以及关系进行研究与界定,对功能进行划分,利用集成原理将其有机整合,并对体系运行进行分析。该体系通过内部与外部循环(矿业与农业循环是外部,生态农业自身为内部循环)协同运行,有效利用煤炭生产活动及生态农业自身产生的静脉资源,为矿区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丰水矿区 矿区复垦 矿区水资源 生态集成体系 矿区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防治煤矿矿井水害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东生 《能源与节能》 2013年第6期7-9,共3页
对如何正确处理煤矿安全生产与矿井水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供可供选择的、正确的处理方法,使煤矿生产与矿井水达到和谐,保证煤矿的安全有效生产,最大程度的保护矿井水,实现生产与环境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 矿区水资源 煤矿生产 防治措施 环境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power control system for AUVs probing for underwater mineral resources 被引量:1
10
作者 Young Jin KIM Hyung Tae KIM +1 位作者 Young June CHO Kang Won LEE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9年第4期259-266,共8页
Valuable mineral resourc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seabe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are preferable to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s (ROVs) when probing for such mineral resources as the extensi... Valuable mineral resourc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seabe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are preferable to remotely-operated vehicles (ROVs) when probing for such mineral resources as the extensive exploration area makes it difficult to maintain contact with operators. AUVs depend on batteries, so their power consumption should be reduced to extend exploration time. Power for conventional marine instrument systems is incorporated in their waterproof sealing. External intermittent control of this power source until termination of exploration is challenging due to limitations imposed by the underwater environment. Thus, the AUV must have a power control system that can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maximize use of battery capacity. The authors developed such a power control system with a three-step algorithm. It automatically detects underwater operational states and can limit power, effectively decreasing power consumption by about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control underwater prober submarine mineral resources power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