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M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秋计 胡振琪 +1 位作者 刘昌华 谢宏全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68,87,共3页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DEM(D igital E levation Model)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基于DEM应用于土地复垦,可以方便地分析复垦... 土地复垦是保证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开展较晚,新技术和新理论研究较少,将DEM(D igital E levation Model)应用于矿区复垦土地中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基于DEM应用于土地复垦,可以方便地分析复垦区土地资源的状况,为合理制定复垦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基于DEM建立起复垦后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景观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形式,反映土地复垦前后的景观变化,对评价规划方案、展示规划效果,提高各方面人士的参与复垦的积极性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DEM 景观模拟 矿区土地复垦 应用 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维可视化 技术支持 规划方案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冬 吴侃 杨永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7-120,共4页
为满足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际需要,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水平,重点解决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程量计算和土地复垦相关图件制作等问题,应用GIS、RS和三维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 为满足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际需要,提高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水平,重点解决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程量计算和土地复垦相关图件制作等问题,应用GIS、RS和三维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借助ArcGIS Engine、Visual Studio 2008、ENVI/IDL,将GIS、RS、数学模型和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具有较强科学性和通用性,集土地损毁预测、土地复垦评价、规划、监督检查等功能于一体的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通过构建矿区土地复垦辅助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信息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GIS RS ARCGIS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概况 被引量:33
3
作者 凌婉婷 贺纪正 高彦征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年第4期34-36,共3页
矿区土地复垦工作与土壤科学、植物营养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有着密切关系 ,是关系到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矿山开采中的环境问题 ,并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复垦类型、复垦工艺和复垦技术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复垦类型 复垦工艺 复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空间数据库的E-R建模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宏全 陈秋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需要构造概念模型,E-R模型是构建数据库概念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GIS需求分析和GIS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的特点... 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需要构造概念模型,E-R模型是构建数据库概念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已广泛应用于GIS需求分析和GIS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的特点对E-R模型进行了修改和扩充,阐述了适合表达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特点的空间E-R模型。为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库 E-R模型 逻辑模型 物理模型 地理实体 实体类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与土地生态重建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越岩 刘成付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54-156,共3页
矿区土地复垦是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诸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在对矿山土地损毁机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划分了矿业前、矿业中和矿业后3个阶段研究土地损毁类型,根据不同的损毁机理及类型,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所涉及的主要学科... 矿区土地复垦是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诸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在对矿山土地损毁机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划分了矿业前、矿业中和矿业后3个阶段研究土地损毁类型,根据不同的损毁机理及类型,提出了矿山土地复垦所涉及的主要学科、理论及规划的原则,初步研究采空区、废石场、尾矿库等几种不同类型的复垦工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土地损毁 复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整合与法益衡平: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的理念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谦 毛屏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33,共12页
我国土地复垦与美国矿区土地复垦在行为宗旨与方式上基本趋同,各自的复垦理念亦存在一定的互通与共性。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凸显了一种涵摄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与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的生态衡平复垦理念。可借鉴其有益经验,尝试厘清我国... 我国土地复垦与美国矿区土地复垦在行为宗旨与方式上基本趋同,各自的复垦理念亦存在一定的互通与共性。美国矿区土地复垦立法凸显了一种涵摄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与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的生态衡平复垦理念。可借鉴其有益经验,尝试厘清我国土地复垦立法在复垦理念面向的规范完善进路。应当基于自然环境要素平衡化理念,推动我国所涉整体生态效益规范和局部环境要素规范的平衡化功能整合;应当基于人文环境利益调适化理念,促进我国所涉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和公民个体利益规范的调适化法益衡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 复垦理念 自然环境要素 人文环境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系统的研究
7
作者 屈雯雯 吴祥云 +1 位作者 曲兆宇 宋亚琴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5期12-14,共3页
矿区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开发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例的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实现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的自动定级,相关数据的存... 矿区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是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实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开发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例的土地复垦成效评估专家系统,实现了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的自动定级,相关数据的存贮、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为用户提供土地复垦成效评估的各种数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成效评估 层次分析法 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剂配施有机肥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内稳性——以内蒙矿区排土场中药复垦模式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郑笑影 王东丽 +5 位作者 赵晓亮 连昭 王东 邰姗姗 谢伟 郭建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2-362,共11页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施肥制度对植物—土壤—微生物连续体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可为揭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实现矿山复垦农业系统元素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施肥制度对植物—土壤—微生物连续体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可为揭示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实现矿山复垦农业系统元素平衡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武家塔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微生物菌剂配施不同有机肥(A1B0、A2B0、A3B0、A1B1、A2B1、A3B1)6个施肥处理,结合苦参的种植,研究其植物—土壤—微生物碳氮磷特征及内稳性。结果表明:(1)与单施有机肥相比,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茎叶磷、土壤碳氮磷和微生物量氮影响显著(p<0.05),但对根系养分影响不显著。其中,微生物菌剂与A1有机肥配施下对土壤全磷影响最大,增加90.06%;与A2有机肥配施下,对土壤有机碳和生物量氮影响最大,分别增加104.60%和71.95%;与A3有机肥配施下,对茎叶全磷和土壤全氮影响显著,茎叶全磷减少183.96%,土壤全氮增加29.14%。(2)施肥处理下,相比于茎叶和微生物,苦参根系内稳性较弱,对于外源养分的输入比较敏感。(3)施肥处理下,植物根系养分与土壤及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较强,因此可通过根系敏感协调各组分的养分平衡,以维持植物体的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复垦农业系统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地复垦 微生物菌剂 有机肥 化学计量学 内稳态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数和法和极限条件法的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孟家窑煤矿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叶萍 毕如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36-441,共6页
对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土地复垦研究的基础。以山西省宁武县孟家窑煤矿为例,对该矿拟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形地貌、土壤图等相关资料,从损毁程度、有效土层厚度... 对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土地复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土地复垦研究的基础。以山西省宁武县孟家窑煤矿为例,对该矿拟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结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形地貌、土壤图等相关资料,从损毁程度、有效土层厚度、地形坡度、有机质等因素对矿区损毁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采用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将研究区的复垦土地划分为宜农用地、宜林用地、宜草用地,根据评价的结果,将各适宜地类划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地类。其中,宜农一等地面积为134.41hm2、宜林一等地面积37.78hm2、宜草一等地面积96.3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指数和法 极限条件法 矿区复垦土地 孟家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煤施用对复垦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武瑞平 李华 曹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55-1861,共7页
针对黄土高原气候特征以及露天矿区复垦土壤存在的土壤土体松散、抗蚀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等问题,利用风化煤为修复介质,通过室内模拟分析试验,研究了种植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后,冻融交替作用和水分状况对矿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 针对黄土高原气候特征以及露天矿区复垦土壤存在的土壤土体松散、抗蚀能力弱、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等问题,利用风化煤为修复介质,通过室内模拟分析试验,研究了种植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后,冻融交替作用和水分状况对矿区复垦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风化煤对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有明显的改良效果。各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有机质含量的提高能够促进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的改善,团聚体百分含量最大达到95.80%,较对照增加1.20%;脲酶活性最高达到0.181(NH4-Nmg·g-·124h-1),较对照增加88%。土壤水分状况对复垦土壤性质影响显著,含水量10%处理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含水量5%和15%的处理,适当的水分条件,对改良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历冻融交替作用后,施用风化煤对紫花苜蓿种植区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均有显著的良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施用风化煤可有效促进矿区土壤的结构改良及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矿区土地复垦 土壤理化性质 酶活性 紫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北电胜利一号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勇祥 《内蒙古林业》 2012年第12期10-11,共2页
煤炭资源开采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破坏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变化、水土流失严重、周围大气和水体污染等。要恢复与重建矿区生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煤炭资源开采已成为我国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破坏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变化、水土流失严重、周围大气和水体污染等。要恢复与重建矿区生态,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必须立足实际,科学指导,分步实施矿区土地复垦,建立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工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垦模式 露天煤矿 排土场 生态环境问题 矿区土地复垦 华北 区域环境质量 工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的人工植被分布识别与重建效果评价
12
作者 何继 崔瑞豪 +3 位作者 李虎民 王磊 马飞 王培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52,共11页
人工植被重建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人工植被重建效果是评价生态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土地复垦示范区为主要研究区,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并应用3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综... 人工植被重建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人工植被重建效果是评价生态修复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煤矿土地复垦示范区为主要研究区,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进行数据采集,并应用3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综合地物光谱、纹理的差异提取人工植被。在此基础上,选取植被生物量指标,分析研究区坡顶人工植被生长状况,并评价其植被重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超参数调优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分类精度,超参数调优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82.11%,Kappa系数为0.77;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获得的反演结果精度最高,其R^(2)为0.93,均方根误差为13.97。示范区坡顶的草本植被重建效果欠佳,有接近66.6%面积区域生物量等级处于0~50 g/m^(2)的范围;灌木重建效果较好,有接近61.4%面积区域生物量等级处于100~150 g/m^(2)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人工植被重建 矿区土地复垦 超参数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方法初探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伟涛 张志 +1 位作者 王焰新 张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7-462,共6页
针对中国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需求,分别就重要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滑坡危险性评估、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尾矿库监测与安全性评估4个目标提出了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加... 针对中国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需求,分别就重要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滑坡危险性评估、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研究、尾矿库监测与安全性评估4个目标提出了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能够进一步加强中国矿山地质环境监管的时效性,并以此促进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地质遥感 滑坡 矿区土地复垦 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山刺槐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振琪 张光灿 +1 位作者 毕银丽 魏忠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1-628,共8页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 ,对煤矸石山 9年生刺槐林分 (株行距 1 .5 m× 2 .0 m)的生长规律、生产力水平和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分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不同的生长节律 ,树高的速生期出现最早 ,生长高峰出现在 1年...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 ,对煤矸石山 9年生刺槐林分 (株行距 1 .5 m× 2 .0 m)的生长规律、生产力水平和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分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不同的生长节律 ,树高的速生期出现最早 ,生长高峰出现在 1年生 (年生长量 1 .6 5 m) ,以后逐渐下降 ;胸径速生期出现在 2~ 4年生 (年生长量 0 .6~ 1 .0 cm) ,4年生以后便明显下降 ;材积速生期出现在 3~ 6年生 (单株材积年生长量 0 .0 0 1 m3以上 ) ,7年生以后明显下降。林分胸高直径分布的顶峰极度偏左 (偏度 SK达 0 .5 889) ,细小林木个体数量偏多 ,林分密度偏大 ,应进行间伐调整。刺槐林分具有明显减小煤矸石山渗透速率、提高持水、供水能力的作用 ,林地植树带初始入渗率为 7.4 1 mm· min- 1,稳渗率为 1 .75 mm· min- 1;而对照坡面初始入渗率高达 1 3.0 3mm· min- 1,稳渗率为 2 .1 8mm· min- 1。林分能防止矸石山酸化、增加矸石山全 N量并促进 N素的有效化 ,刺槐林地的 p H值为 7.6 8,比裸露矸石山 ( p H5 .4 7)高出 34 .7% ;林地有机质含量为 2 6 .1 2 % ,比裸露矸石山( 1 9.2 0 % )高出 36 % ;全 N量和速效 N量分别为 0 .33%和 5 2 .95 mg·kg- 1,分别比裸露矸石山高出 4 3.5 %和 2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山 刺槐林 生态效应 林分生产力 矿区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生物学
1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7-15,共9页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环境生物学 环图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遗传毒性 生物降解 中科院 南京土壤研究所 污染物含量 矿区土地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16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空间数据 洪水泛滥 矿区土地复垦 土地利用 环图 中科院 河川 河流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发布实施
17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09,共1页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近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根据《规划》,钨、锡、锑、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开采总量、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近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并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根据《规划》,钨、锡、锑、稀土等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开采总量、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矿区土地复垦率等一些重要指标为约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规划 环境恢复治理 矿区土地复垦 国土资源部 综合利用率 共伴生矿产 总回收率 矿山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