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
1
作者 曾阳金 肖金海 +2 位作者 李远球 饶兴权 蔡锡安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在2000—2022年间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藤本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饲用、纤维化工、生态利用和其它等7大类... 在2000—2022年间藤本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藤本植物资源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观赏、食用、饲用、纤维化工、生态利用和其它等7大类别,其中药用藤本资源最丰富,有50科120属214种;观赏藤本植物次之,有37科72属105种;食用藤本植物23科34属65种;纤维化工藤本植物10科15属20种;生态利用藤本植物26科51属65种;饲用藤本植物3科6属6种;药用和观赏藤本植物是该区较为重要的类别。研究结果可为藤本植物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资源多样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黎毅 戴克元 +5 位作者 唐国平 杜建会 陈桃 江南 牛香豫 余扬波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41,共13页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评估了1997—2021年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探究该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控级别提升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演变的原因。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R...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RSEI)定量评估了1997—2021年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探究该自然保护区建立与管控级别提升前后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并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演变的原因。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RSEI值从1997年的0.637动态上升到2011年的0.714,随着自然保护区从省级升至国家级,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高,2021年RSEI达到0.788;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的区域占比高达64.5%,其中,缓冲区改善较为明显,变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实验区人类活动频繁地区以及核心区高海拔山脊地带;RSEI对高程的响应最为明显,300~600 m生态环境质量最好,300 m以下和超过900 m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当土壤酸碱度为5.3、有机碳质量分数为4.1%、黏土质量分数为32%时,RSEI最高;居民活动从外向内(即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且带来负面影响;时间上,RSEI与降水呈现正相关性,有23.6%的区域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局部年份受降水的影响较大。总体上,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趋势明显,今后应加强对高山顶部裸土区域以及低海拔人类活动频繁地区的保护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时空变化 随机森林 石门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多样性
3
作者 戴克元 肖金海 +3 位作者 曾阳金 李远球 饶兴权 蔡锡安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91-97,共7页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物种组成以双子叶植物(228种,87.0%)为主,蕨类(4种,1.5%)和裸子植物(...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和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藤本植物262种,隶属于50科135属;物种组成以双子叶植物(228种,87.0%)为主,蕨类(4种,1.5%)和裸子植物(2种,0.8%)种类较少;保护区的藤本植物的种属比为1.94,单位面积种密度为7.81种/km2;科主要由寡种科(22科,44.0%)、单种科(14科,28.0%)和中等种科(12科,24.0%)构成,大种科的比例不高(2科,4.0%);在属的水平上,主要由单种属(84属,62.2%)、寡种属(48属,35.6%)和少量的中等种属(3属,2.2%)组成,缺乏大种属。该保护区藤本植物以热带性质科、属占主导地位,但同时也有一定温带性质区系成分;生活型以木质、常绿、高位芽类型为主;叶以纸质、全缘、单叶为主要特征;大多数藤本植物的攀援方式是缠绕攀援。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丰富,生态习性多样,区系成分复杂,凸显出本区域的气候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广东石门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琪 杜建会 +1 位作者 田贺 黄一鑫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371,共8页
基于3S技术,利用2011和2015年2期不同时相高分辨率Quick Bird影像和DEM数据,研究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假林线"分布的海拔介于317~1 569 m,其中80%集... 基于3S技术,利用2011和2015年2期不同时相高分辨率Quick Bird影像和DEM数据,研究了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域"假林线"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假林线"分布的海拔介于317~1 569 m,其中80%集中分布在700~1 200 m的范围内。2)与2011年相比,2015年"假林线"在不同坡度和坡向上分布的平均海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显著(P>0.1)。3)"假林线"主要分布在5°~35°的坡度,极少出现在<2°的平地或>55°的垂直坡上。不同坡向"假林线"海拔分布存在很大差异(P<0.001),呈现出北坡高于南坡,东坡略高于西坡的特点。各坡向上"假林线"海拔分布的最大值出现在西北坡,最小值出现在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 假林线 海拔 坡度 坡向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虎山次生林群落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饶兴权 曾阳金 +3 位作者 李远球 曹洪麟 刘占锋 蔡锡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0,共11页
为了解在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虎山南坡建设的大型林冠模拟氮沉降野外控制试验平台的植被组成特征,开展了18个样方的每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0.72 hm^(2)中有维管束植物53科86属127种;胸径(DBH)≥1.0 cm的立木有2... 为了解在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老虎山南坡建设的大型林冠模拟氮沉降野外控制试验平台的植被组成特征,开展了18个样方的每木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面积0.72 hm^(2)中有维管束植物53科86属127种;胸径(DBH)≥1.0 cm的立木有2 465株,平均密度为0.34 ind./m^(2),最高达25 m。群落以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木荷(Schima superba)等为主要优势种类,且以高位芽、中小型叶、革质和非全缘叶植物为主要种类组成的常绿阔叶次生林。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18个样方乔木层的Simpson指数(0.851~0.936)和Shannon-Wiener指数(3.504~4.494)相近,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0.780~1.000),但Gleason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差异较大(分别为3.209~7.738和16.760~40.806),样方间有10~26种共有种(Sorensen相似性系数为0.377~0.722),而灌木层则相反,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变化较大,样方间只有0~10种共有种(Sorensen相似性系数为0~0.714)。因此,灌木层的密度和种类差异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区系成分 物种组成 生物多样性 石门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2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远球 戴克元 +3 位作者 曾阳金 肖金海 饶兴权 蔡锡安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72-82,共11页
为了充分发掘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保护区自然分布的102种野生观赏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和应用... 为了充分发掘广东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保护区自然分布的102种野生观赏木本植物的观赏价值、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模型由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生物学特性和应用价值四大约束因素,共17个指标因子构成。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观赏价值所占权重最大,表示观赏价值在综合评价中较为重要;在二级指标中,花果色彩、经济价值、生态习性、芳香性等因素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根据综合评分的等级划分,乔木组有15种(南山茶、观光木、毛桃木莲、蓝树、金叶含笑、伯乐树、香港四照花、假地枫皮、头状四照花、厚叶厚皮香、广东含笑、厚叶冬青、桂南木莲、木竹子、钟花樱桃),灌木组有7种(桃金娘、黄花倒水莲、南岭小檗、红花八角、马银花、猴头杜鹃和灯笼树)植物的综合评价为Ⅰ级,此类植物在观赏价值、资源开发潜力和生物学特性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开发前景。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自然保护区 木本观赏植物 观赏价值 开发潜力 生物学特性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荣京 邢福武 +2 位作者 陈红锋 严岳鸿 韦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参考,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共含47科,96属,293种。分析表明:(1)热带、亚热带分布性质的科为主(31科),占66.0%,非热带性分布科(16科),占34.4%。(2)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64属,占66.7%),其...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参考,广东英德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共含47科,96属,293种。分析表明:(1)热带、亚热带分布性质的科为主(31科),占66.0%,非热带性分布科(16科),占34.4%。(2)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占优势(64属,占66.7%),其中泛热带分布属(24,25.0%)和热带亚洲分布属(19,19.8%)是最重要的分布类型。世界分布属占26.4%,温带分布属很不明显,占7.3%。属的这种分布格局,显示出该区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成分向亚热带成分的渗透和过渡。(3)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39种)所占比例最大(47.4%),其中以热带亚洲性质的占优势(103,35.2%);温带成分占较大的比例(34.1%)。种的分析结果与属的分析结果相差很大,出现区系相互渗透的现象。(4)在种的相似性比较上,与东部车八岭的相似性最高(38.5/59.2);与西部大瑶山种的相似性最低(21.5/35.6)。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区系 区系分析 分布区类型 石门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广东石门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分析 国家自然保护区 分布性质 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30
8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吴大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 调查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 ,并进行群落分析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以热带亚热带的代表性科属为主 ,优势科包括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英科、木兰科、鼠刺科、交让木科、金缕梅科、冬青科、安息香科、杜鹃花科、梧桐科及五列木科等 ;群落的优势种亦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并多数隶属于这些优势科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特征 ,划分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和群丛 .整个保护区包括沟谷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崖壁矮林、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亚热带灌丛草坡、亚热带草坡 8种植被类型 ;其中森林植被部分依外貌和优势种又划分成 2 3种群丛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多样的植被类型中 ,具有与独特的地貌类型相适应的特点 ,有着重大的保护、科研和自然遗产价值 ,如崖壁矮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石门自然保护区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岳鸿 何祖霞 +2 位作者 陈红锋 秦新生 邢福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调查表明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有国家保护植物 43种 ,广东省保护植物 3种。该文在分析其分布现状、濒危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对策 ,并就 2 0种尚未列入保护的珍稀植物种类提出保护建议。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石门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志伟 童晓立 +2 位作者 张维球 谢国忠 戴克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4,共5页
调查、研究了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过渡地带的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共采获土壤无脊椎动物20045头,分别隶属于3门9纲25目89科(包括小蚓类、螺类和蜱螨类等).其中,蜱螨目占捕获总量的66 0%,弹尾目(主要... 调查、研究了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之间过渡地带的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的群落多样性.共采获土壤无脊椎动物20045头,分别隶属于3门9纲25目89科(包括小蚓类、螺类和蜱螨类等).其中,蜱螨目占捕获总量的66 0%,弹尾目(主要为等节跳科、长角跳科、棘跳科和疣跳科)占捕获总量的13 7%,为该保护区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缨翅目(管蓟马科)和膜翅目(主要为蚁科)为该地区的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总量的6 8%和5 8%.利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密度 类群指数比较2种不同林分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远高于受人类活动影响的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石门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无脊椎动物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尹爱国 贾小容 +1 位作者 苏志尧 李彩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
对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结构简单,成分较单调.维管束植物共有5 7科10 8属16 2种,其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茜草科、冬青科等,它们绝大多数为热带亚... 对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结构简单,成分较单调.维管束植物共有5 7科10 8属16 2种,其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茜草科、冬青科等,它们绝大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科.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占该区系种子植物属的6 8 4 2 % ,温带地理成分占2 7 37% ,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广东 山顶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粘木—甜锥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红锋 严岳鸿 +3 位作者 邢福武 王宏中 谢国忠 黄林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8-494,共7页
根据样方调查的结果 ,分析了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粘木—甜锥群落的种类组成 ,区系成分 ,外貌特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 ,在 5 0 0m2 样方中 ,有维管束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 46科、64属 ;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壳斗科、茜草科等。热带 ... 根据样方调查的结果 ,分析了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粘木—甜锥群落的种类组成 ,区系成分 ,外貌特征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 ,在 5 0 0m2 样方中 ,有维管束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 46科、64属 ;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壳斗科、茜草科等。热带 -亚热带区系成分在群落中占明显优势 ,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为主 ,群落外貌主要由革质、单叶和中、小型叶为主的常绿阔叶林高位芽植物决定。群落成层现象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乔木层可再划分为 2~ 3个亚层。种群的立木结构表明 ,粘木种群已处于衰退状态 ,将来有被其他种群替代的可能。对粘木的保护应采取采种育苗 ,扩大其种植面积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石门自然保护区 粘木 群落特征 甜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和植被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严岳鸿 陈红锋 +1 位作者 邢福武 谢国忠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8-355,共8页
分析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地区森林植被的植物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群落类型和分布状况及石灰岩植物的主要适应特点,并对如何保护和恢复石灰岩地区的森林植被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广东石门自然保护区 石灰岩地区 植物区系 森林植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红锋 严岳鸿 +3 位作者 邢福武 谢国忠 李剑雄 黄林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6,共5页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植被,对原生植被的群落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类型、分布及其格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原生植被种类丰富,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其群落结构处于相...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原生植被,对原生植被的群落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类型、分布及其格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的原生植被种类丰富,具有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其群落结构处于相对稳定和旺盛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石门自然保护区 原生植被 调查研究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缪绅裕 王伟彤 +3 位作者 曾阳金 周锦元 黄林生 谢国忠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0-395,共6页
应用样方法研究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广东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2 0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68种,隶属于38科57属,其中有广东松、白豆杉和福建柏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 应用样方法研究了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广东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和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2 0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68种,隶属于38科57属,其中有广东松、白豆杉和福建柏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80 7和3.977 3。群落优势科为山茶科、樟科、壳斗科、木兰科和杜鹃花科等,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和北温带分布型等占优势,体现了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种群的立木结构表明广东松无更新幼苗,属于衰退种群,将来可能被阔叶树种群取代。对广东松群落的保护,将有利于群落中多个濒危植物的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石门自然保护区 种群 阔叶树种 科属 样方法 福建柏 维管植物 山茶科 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主要乔木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尹爱国 苏志尧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对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相关性较弱,只有15对种对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可能与群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殊的生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矮林 石门自然保护区 乔木种群 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祖霞 张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5,共7页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过去三年的调查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92属176种1亚种5变种。在石门台藓类中,种数较多的科主要有曲尾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种数较多...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根据过去三年的调查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92属176种1亚种5变种。在石门台藓类中,种数较多的科主要有曲尾藓科、灰藓科和凤尾藓科等;种数较多的属主要有凤尾藓属、曲柄藓属和白发藓属等。石门台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2类,其中以东亚成分(25.47%)和热带亚洲成分(17.39%)为主。另外,将石门台与8个邻近地区的藓类植物区系进行比较,与石门台藓类区系最相近的是鼎湖山,最疏远的是神农架。石门台的藓类植物区系被定性为南亚热带性质,但同时东亚和热带亚洲因素也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植物地理学 石门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结构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解丹丹 苏志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3-57,共5页
基于3个标准样地(100 m×10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冠层树种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冠层树种组成分别为3... 基于3个标准样地(100 m×100 m)植被的全面调查,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冠层树种的结构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山顶矮林冠层树种组成分别为31科41属48种、23科39属49种和38科58属75种;科、属、种组成复杂,优势科和优势种明显,3类群落共有的科和种分别为茶科Theaceae和木荷Schima superba;常绿阔叶林结构稳定,除密度和盖度外,胸径、树高和冠幅均高于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林,山顶矮林结构稳定性次之,针阔混交林结构极不稳定;除物种丰富度外,山顶矮林、针阔混交林的物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物种均匀度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本研究结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物种组成 石门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初报(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祖霞 张力 +2 位作者 谢国忠 黄林生 李剑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1-551,共11页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根据我们过去三年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89属158种(含1亚种3变种),其中广东新记录属3属,分别是Eccremidium、Phyllodon和Stereodontop...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面积82260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保护区。根据我们过去三年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石门台保护区共有藓类植物33科89属158种(含1亚种3变种),其中广东新记录属3属,分别是Eccremidium、Phyllodon和Stereodontopsis;另外,Eccremidiumbrisbanicum等23种为广东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名录 新记录 石门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和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世杰 常弘 关贯勋 《生态科学》 CSCD 2001年第4期26-36,共11页
对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鸟类区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保护区有鸟类 2 0 8种 ,隶属 16目 4 1科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2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2 5种。在该保护区有分布的 2 0 8种鸟类中 ,属留... 对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组成、鸟类区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保护区有鸟类 2 0 8种 ,隶属 16目 4 1科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2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2 5种。在该保护区有分布的 2 0 8种鸟类中 ,属留鸟的有 15 6种 ,属冬候鸟的有 4 4种 ,属夏候鸟的有 8种。根据中国动物区系的区划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属东洋界物种的有 136种 ,属古北界物种的有 4 3种 ,属广布种的有 2 9种。本文还分析和研究了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资源 鸟类区系 石门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