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复合修饰碳纤维电极高灵敏检测原儿茶酸
1
作者 方涛 UCHKUN Ishimov +3 位作者 潘彦冰 GHULAM Murtaza 胡克菲 程寒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 本研究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石墨烯量子点-纳米金(Au-GQDs)复合材料,并通过恒电位沉积将其修饰在自制碳纤维电极(CFME)上,开发了高灵敏度的电极Au-GQDs/CFME用于原儿茶酸(PCA)检测。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电极及其修饰层进行表征,并通过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分析PCA的电化学特性。研究确定了最佳电沉积时间为10min,PCA浓度范围为6.0×10^(-7)~1.0×10^(-5)mol/L时,其氧化峰电流(i_(p),nA)与浓度(c,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i_(p)=1.2607c+2.3906,R^(2)=0.9983),检出限为1.83×10^(-7)mol/L,定量限为6.23×10^(-7)mol/L,在小鼠血清样品中检测PCA的回收率为95.2%~103.6%。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优良重复性,适用于PCA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量子 纳米金 原儿茶酸 碳纤维电极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从设计到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龙武剑 唐懿 +1 位作者 郑淑仪 何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4-163,共10页
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已被用作碳钢缓蚀剂,但其缓蚀性能仍不理想。本工作设计制备了一种N掺杂GQDs(N-GQDs)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证明了其优异的... 缓蚀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金属腐蚀防护领域。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已被用作碳钢缓蚀剂,但其缓蚀性能仍不理想。本工作设计制备了一种N掺杂GQDs(N-GQDs)作为新型碳钢缓蚀剂,证明了其优异的缓蚀性能,并揭示了其缓蚀机理。具体而言,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分子动力学(MD)模拟,设计N-GQDs作为缓蚀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所设计的N-GQDs;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PL)光谱证实所制备N-GQDs的分散稳定性;采用失重试验和电化学测试探究N-GQDs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结合吸附等温线和腐蚀面分析,揭示N-GQDs缓蚀机理。结果表明,N掺杂使N-GQDs更易吸附在碳钢表面,使其具有更出色的缓蚀能力;N-GQDs表面存在大量基团,使其在H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长期分散稳定性;200 mg/L N-GQDs对在1 mol/L HCl溶液中浸泡96 h后的Q235碳钢的缓蚀效率高达90.48%,展示出优异的长期缓蚀能力;N-GQDs的缓蚀机理归因于N-GQDs在碳钢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本工作有望为新型绿色缓蚀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量子(GQDs) N掺杂 盐酸(HCl) 缓蚀性能 碳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的窄带光电探测器
3
作者 郑玉琳 黄北举 +1 位作者 程传同 陈力颖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纳米材料硫化铅量子点(PbS QD)以其高光吸收率和尺寸可调的带隙,被视为短波红外(SWIR)光电探测器的重要候选材料。将卤素配体置换的PbS QD薄膜与单层石墨烯结合制备了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采用液相配体交换技术结合单... 纳米材料硫化铅量子点(PbS QD)以其高光吸收率和尺寸可调的带隙,被视为短波红外(SWIR)光电探测器的重要候选材料。将卤素配体置换的PbS QD薄膜与单层石墨烯结合制备了石墨烯/硫化铅量子点异质结光电探测器。采用液相配体交换技术结合单步旋涂工艺,实现了PbS QD薄膜的均匀沉积。该技术不仅减少了缺陷态的产生,而且通过单步旋涂工艺能够实现所需薄膜厚度的快速沉积,简化了器件制备流程,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测试了器件在SWIR波段的性能,结果显示该光电探测器在1550 nm处响应度为1.26×10^(4)A/W,显著高于其他波段,证实器件在1550 nm波段附近具有窄带探测的能力。此外,在1550 nm处比探测率高达1.49×10^(12)Jones。该结果表明器件在SWIR波段具备高探测灵敏度和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移配体交换 硫化铅量子 石墨 光电探测器 红外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便携式猪肉新鲜度实时荧光检测系统研究
4
作者 史策 侯梦园 +3 位作者 杨信廷 吉增涛 许倩 郭东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系统,旨在实现生鲜猪肉新鲜度的实时检测。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和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的创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系统,旨在实现生鲜猪肉新鲜度的实时检测。该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荧光纳米材料的研究和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的创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N-GQDs形貌、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证实N-GQDs被成功合成;探讨了N-GQDs的光学特性,证明了N-GQDs对胺类物质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通过响应机理分析,表明N-GQDs与NH_(3)之间产生了静态猝灭效应。便携式荧光传感器检测装置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主要包含5个模块,分别是光源激发模块、荧光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阈值报警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手机APP和上位机,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和存储。将N-GQDs荧光纳米材料与便携式荧光检测装置结合开发了便携式实时荧光猪肉新鲜度检测系统,并在生鲜猪肉中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验证。实现冷藏(4℃)和室温(25℃)条件下猪肉TVB-N含量精准检测并表现出优异的线性关系(R_(25℃)^(2)=0.97,R_(4℃)^(2)=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新鲜度 氮掺杂石墨量子 荧光检测装置 实时检测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对Müller细胞重编程的影响
5
作者 于丰萁 马汀 +3 位作者 赵伟伟 杜文迪 姜镁钧 胡荣荣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对Müller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方法取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及GQD组。去分化组和去分化+GQD组细胞由含DMEM/F12(1:1)、20μg·L^(-1)EGF、10...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对Müller细胞重编程的影响。方法取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及GQD组。去分化组和去分化+GQD组细胞由含DMEM/F12(1:1)、20μg·L^(-1)EGF、10μg·L^(-1)bFGF、2×B27和1×N2组成的无血清培养基去分化5 d;之后将去分化+GQD组及GQD组细胞采用50 mg·L^(-1)GQD处理72 h。对照组Müller细胞仅进行正常的细胞培养。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üller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蛋白(GLAST)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表达。鬼笔环肽染色观察Müller细胞是否能够摄取GQD。CCK-8实验评估不同浓度GQD对Müller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法检测GQD对正常和去分化的Müller细胞中神经祖/干细胞标志物SRY-Box转录因子2(SOX-2)和巢蛋白(Nestin)及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üller细胞中GFAP的荧光极弱,几乎不可见;GLAST和GS的荧光极强,并且主要出现在细胞质中。GQD处理24 h后,Müller细胞的胞浆中可见微量的GQD荧光。随着处理后时间的延长,Müller细胞的胞浆中GQD荧光数量逐渐增加。CCK-8实验结果显示,随着GQD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浓度增大,Müller细胞活性呈现降低的趋势。统计结果分析显示,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和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Nestin和SOX-2的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去分化组,且Nestin和SOX-2的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去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组、去分化+GQD组和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Nestin和SO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去分化组+GQD组Müller细胞中GFAP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去分化组,且Nestin和SOX-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去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QD有利于去分化的Müller细胞重编程为星形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石墨量子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硒化物量子点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傅小奇 王双 +1 位作者 赵谦 姜廷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661-2665,共5页
利用表面包覆1层吡啶分子的量子点和化学还原性石墨烯通过π-π堆积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PbSe、ZnSe、CdSe)复合物。包覆在量子点外层的吡啶分子芳香环结构起到桥梁的作用,将石墨烯和量子点π-π堆积起来,同时延伸了石墨烯的共... 利用表面包覆1层吡啶分子的量子点和化学还原性石墨烯通过π-π堆积的方式,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PbSe、ZnSe、CdSe)复合物。包覆在量子点外层的吡啶分子芳香环结构起到桥梁的作用,将石墨烯和量子点π-π堆积起来,同时延伸了石墨烯的共轭结构。通过XRD、UV-Vis、TEM、Raman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相应复合物的结构、形成机理与性质。所制石墨烯-量子点复合物能稳定分散于水或极性溶液中,使得此类石墨烯复合物在生物体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循环伏安法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根据循环伏安曲线,复合物CCG-ZnSe的电容较单纯的CCG、ZnSe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量子 复合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光催化法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7
作者 李开鹏 卢晓敏 +3 位作者 付姣 裴丰 陈鑫智 廉培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36-6343,共8页
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以纳米黑磷为原料制备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纳米黑磷的氧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得的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本研究以纳米黑磷为磷源,价廉易得... 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以纳米黑磷为原料制备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纳米黑磷的氧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得的纳米黑磷/石墨烯复合材料性能。本研究以纳米黑磷为磷源,价廉易得的氧化石墨烯为碳源,在氨气气氛下,采用低温光催化法制得了氮掺杂石墨烯/黑磷量子点(N-rGO/BPQDs)复合材料,FTIR、Raman、XPS、SEM等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黑磷基材料中纳米黑磷的氧化程度低。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N-rGO/BPQDs复合材料在0.1A/g电流密度下的初始可逆比容量为620mA·h/g,循环100次后仍保持450mA·h/g的可逆比容量,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量子 氧化石墨 低温光催化 N-rGO/BPQDs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的合成及在克伦特罗检测方面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金丽 张棵实 +2 位作者 刘芳同 王影 张建坡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7-776,共10页
成功地合成了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并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dTe量子点被修饰于石墨烯的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示石墨烯在合成过程中... 成功地合成了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并采用透射电镜、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衰减曲线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dTe量子点被修饰于石墨烯的表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示石墨烯在合成过程中被还原,还表明在所合材料的表面具有羧基和羟基;荧光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的结果显示将CdTe量子点修饰于石墨烯表面显著提高了CdTe量子点的荧光性能。此外,基于克伦特罗和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之间形成的氢键,所合成材料可用于定量分析克伦特罗。克伦特罗对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具有显著的猝灭作用,荧光强度的降低(F0/F)与克伦特罗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22~108.30μmol·L-1,检出限为4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CdTe量子复合物 合成 表征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秋 张纪梅 +1 位作者 张坤 马庆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71,共3页
以巯基丁二酸为修饰剂制备了CdTe量子点(CdTe QDs),采用微波辐射法还原氧化石墨且通过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得到带正电荷的石墨烯,并与带负电荷的CdTe QDs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得到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材料(CdTe QDs/RGO-PDDA... 以巯基丁二酸为修饰剂制备了CdTe量子点(CdTe QDs),采用微波辐射法还原氧化石墨且通过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得到带正电荷的石墨烯,并与带负电荷的CdTe QDs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得到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材料(CdTe QDs/RGO-PDDA)复合物。研究了不同取样时间下CdTe QDs的电化学发光性能,并考察了扫描速度、共反应剂浓度和缓冲溶液pH值对CdTe QDs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通过对CdTe QDs/RGO-PDDA复合物电化学发光的研究,得出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提高CdTe QDs电化学发光的强度和稳定性;最后基于CdTe QDs/RGO-PDDA构建了对Ag^+检测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并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10007.25-172.12X,线性回归系数R^2=0.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 石墨 电化学发光 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掺杂对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荧光发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文凤 张棵实 +2 位作者 邱競瑶 金丽 张建坡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3-998,共6页
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以巯基丙酸与巯基石墨烯为稳定剂,制备得到银掺杂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材料.荧光发射光谱表明:掺杂银离子后,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的最大荧光波长发生明显红移,且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平衡,该平衡过程符... 在氮气保护下,水相中以巯基丙酸与巯基石墨烯为稳定剂,制备得到银掺杂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材料.荧光发射光谱表明:掺杂银离子后,石墨烯/CdTe量子点复合物的最大荧光波长发生明显红移,且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平衡,该平衡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吸附模型的规律;当银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8.75,37.50,56.25 mg/mL时,利用二级吸附动力学公式可推算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684.93,735.29,746.27 nm.可见银离子初始质量浓度越大,达到平衡后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越大,最大荧光发射强度依次减小.为得到较大的荧光发射波长及荧光发射强度适中的量子点,最优银离子添加量为37.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 荧光光谱 银掺杂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与体外巨噬细胞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琦 许海燕 +2 位作者 苏雨轩 周开红 李常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71-2982,共12页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 目的探讨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和细胞成像能力,为GQD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利用H2O2和W_(18)O_(49)在水热条件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切割成GQDs。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光电子能谱、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变换等技术对GQDs微观结构进行详细分析。通过CCK-8、流式细胞、激光共聚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和RT-qPCR,评价GQDs对巨噬细胞的生物兼容性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示GQDs在巨噬细胞中成像情况。结果水热条件下,以W_(18)O_(49)为催化剂可将氧化石墨烯切割为3~5 nm蓝光GQDs,产率为43%,荧光寿命(τ)=1.67 ns。三重态碳烯自由基的Zigzag型位点和缺陷态导致GQDs表现出激发波长的依赖性,其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30 nm和400 nm。GQDs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其亲水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CCK-8和死活染色表明,GQDs具有较高的生物兼容性。RT-qPCR分析结果显示,GQDs对体外RAW264.7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可刺激RAW264.7细胞提高TNF-α的表达,使细胞膜破裂并产生IL-1β炎症因子诱导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蓝光GQDs具有一定的体外细胞成像能力。结论石墨烯量子点的水溶性、低毒、荧光特性和炎症因子的诱导效应,为其在免疫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18O49 石墨量子 RAW264.7巨噬细胞 生物相容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分散固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亚明 武琪 +3 位作者 高洁 张霞 赵亮 董树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5-331,共7页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 通过一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包覆的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Fe3O4-GQDs),并将其用于肉桂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阿魏酸、反-4-羟基肉桂酸)的固相微萃取,并与毛细管电泳联用建立了测定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新方法。实验考察了吸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脱附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实现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快速高效富集和高灵敏度检测,加标回收率为86.2%~96.2%,相对标准偏差为1.8%~4.3%。结果表明,合成的Fe3O4-GQDs磁性纳米粒子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吸附材料应用于特定样品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石墨量子 磁性纳米粒子 四氧化三铁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钙-石墨烯复合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利娜 黄坤 +2 位作者 李守海 李梅 夏建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95-3599,共5页
木质素磺酸盐是造纸工业主要副产物之一,本文利用木质素磺酸钙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绿色简便的原位反应制备木质素磺酸钙/石墨烯复合量子点,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复合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结构模型和对金属离子的... 木质素磺酸盐是造纸工业主要副产物之一,本文利用木质素磺酸钙和柠檬酸为原料通过绿色简便的原位反应制备木质素磺酸钙/石墨烯复合量子点,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复合量子点的光学性能、结构模型和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是石墨烯量子点的4倍多,并且复合量子点可以选择性识别Fe^(3+),在10~500μmol/L范围内,Fe^(3+)的浓度与复合量子点溶液的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应用于Fe^(3+)的检测。此荧光探针制备简便,成本低廉,检测铁离子速度快,准确性高,选择性好,在离子检测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钙 石墨量子 荧光探针 三价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对鸡卵清蛋白递送-免疫增强佐剂效力评估
14
作者 许泽玉 党安雷 +4 位作者 邓碧华 左晓昕 卢宇 杨平 尹文竹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5-1078,共14页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 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氧化鳞片石墨,获得富含羟基和羧基的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测试表征其理化性质。此外,利用鸡卵清蛋白(OVA)作为模式抗原,构筑GOQDs/OVA纳米疫苗并评估其载量、安全性、免疫效力等。结果显示,GOQDs/OVA纳米疫苗直径在5 nm左右,具有高度的水分散性和稳定性。其对OVA的最大负载量约为500 mg·g^(-1),在pH=5.5和7.4环境下24 h的释放率分别为74.65%和56.93%,表现出pH刺激响应释放性能。当GOQDs浓度在500μg·mL^(-1)以下时,不会引起溶血、细胞损伤、重要组织发生病变等现象。免疫后,与OVA单独免疫对照组相比,GOQDs/OVA纳米疫苗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G1(IgG1)及免疫球蛋白G2a(IgG2a)抗体,提高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4和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同时促进脾中辅助性(CD4+)和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量子 佐剂 吸附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赵东洋 赵瑀杨 +3 位作者 许利娜 李梅 李守海 丁海阳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了4种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SL/GQDs)。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定、5000、10000、50000时,制备的SL/GQDs溶液分别标记为SL/GQDs1~SL/GQDs4。... 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聚合物性能的重要因素,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木质素磺酸钠和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了4种木质素磺酸钠-石墨烯量子点(SL/GQDs)。将相对分子质量不定、5000、10000、50000时,制备的SL/GQDs溶液分别标记为SL/GQDs1~SL/GQDs4。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4种复合量子点进行了光学性能、结构与形貌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SL/GQDs表面富含羰基、羟基等亲水基团,SL/GQDs1~SL/GQDs4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34、1.78、2.13和2.26 nm。相对分子质量50000的复合量子点SL/GQDs4总体性能最优,光致发光效应最强,对其进行金属离子检测,发现SL/GQDs4对不同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在不同金属离子的共存体系中仍可检测Fe^(3+),可以作为检测Fe^(3+)的荧光探针。SL/GQDs4由于Fe^(3+)的加入,产生了荧光猝灭效应,当Fe^(3+)浓度在10~400μmol/L范围内,Fe^(3+)浓度与荧光强度(F/F0)存在良好负相关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得Stern-Volmer线性回归方程F/F0=0.89366-0.00119C(Fe^(3+)),R2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 石墨量子 FE3+ Stern-Volmer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热可逆性的自修复石墨烯量子点/聚氨酯透明复合膜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新华 肖文柯 +5 位作者 张小娟 郝凌云 金荣泰 睢灿 潘禧凯 茅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1,共4页
采用一步法制备具有热可逆性的透明自修复聚氨酯薄膜(PU-DA)。通过物理结合方式加入氨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NH_(2)-GQDs),最终制备出具有热可逆性的自修复石墨烯量子点/聚氨酯透明复合膜(NH_(2)-GQDs/PU-D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采用一步法制备具有热可逆性的透明自修复聚氨酯薄膜(PU-DA)。通过物理结合方式加入氨基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NH_(2)-GQDs),最终制备出具有热可逆性的自修复石墨烯量子点/聚氨酯透明复合膜(NH_(2)-GQDs/PU-D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和万能拉力机等手段进行结构和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热可逆反应(Diels-Alder)键的引入,可使聚氨酯薄膜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自修复性能的同时,仍保持较好的柔韧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优分别达到1.437MPa和117.4%。通过应力-应变测试发现,NH_(2)-GQD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聚氨酯薄膜的力学性能,并改善了聚氨酯薄膜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聚氨酯 石墨量子 透明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剂改善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性能
17
作者 张北龙 邹鹏 +1 位作者 李金华 马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一种水溶性交联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中。然而,其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光学性质影响很少被关注。本工作以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CGQDs)为对象,研究EDC交联剂对C-GQDs光学性...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作为一种水溶性交联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研究中。然而,其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光学性质影响很少被关注。本工作以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CGQDs)为对象,研究EDC交联剂对C-GQDs光学性质的影响,改善了C-GQDs的荧光强度。实验中采用一步水相法得到C-GQDs与EDC复合物(C-GQDs/EDC)。实验结果表明,与EDC反应后,C-GQDs荧光显著增强约23倍。此外,也验证了溶液浓度、光辐照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荧光的影响。分析表明,C-GQDs的发光是本征态、表面态和缺陷态能级跃迁的多过程作用结果,而原C-GQDs中丰富的缺陷能级导致了发光性能的减弱。机理分析认为,EDC与羧基间发生的活化反应起到了表面缺陷钝化作用,提高了C-GQDs的表面态激子复合效率。该工作有效改善了C-GQDs发光强度低的问题,扩展了其在发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GQDs光学性质调控提供了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量子 荧光 交联剂 表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石墨烯量子点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郑波 郎雷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4,共3页
采用溶剂热法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中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锌(ZnO);然后利用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热裂解的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再将二者混合制备不同比例的ZnO-GQDs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形貌、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 采用溶剂热法在醋酸锌的乙醇溶液中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锌(ZnO);然后利用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热裂解的方法制备石墨烯量子点(GQDs);再将二者混合制备不同比例的ZnO-GQDs复合材料,对材料的形貌、晶相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汞灯光照120min,纳米ZnO、GQDs和ZnOGQDs-0.3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91%、43.26%和90.24%。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主要归因于适量引入GQDs可以更好地吸附有机染料,同时促进ZnO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降低其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石墨量子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四环素和Cr(Ⅵ)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一鑫 王爽 +3 位作者 全静 高婉婷 宋天群 杨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 以钼酸钠、L-半胱氨酸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一锅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二硫化钼量子点/还原氧化石墨烯(MoS_(2)QDs/rGO)复合材料,分别以罗丹明B、亚甲基蓝、四环素和Cr(Ⅵ)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MoS_(2)QDs/rGO对两种染料和Cr(Ⅵ)的光催化降解率均可达97%以上,对四环素的光催化降解率为69%;循环使用10次,对目标染料的降解率均保持在90%以上。说明MoS_(2)QDs/rGO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降解体系中分别加入异丙醇、对苯醌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捕获剂,结果显示,超氧自由基(·O_(2))是MoS_(2)QDs/rGO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量子/还原氧化石墨 光催化降解 有机染料 四环素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光化学法制备及其细胞毒性研究
20
作者 丁绮 董自然 +1 位作者 陈伟 陆王锋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5-2841,共7页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凭借其细胞毒性低、荧光稳定性好、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实验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采用一步原位光化学法在30 min内快速得到GOQDs,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制备GO... 氧化石墨烯量子点(GOQDs)凭借其细胞毒性低、荧光稳定性好、水分散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备受青睐。本实验以氧化石墨烯(GO)为碳源,H_(2)O_(2)作为氧化剂,采用一步原位光化学法在30 min内快速得到GOQDs,提出了一种高效、绿色制备GOQDs的方法。采用TEM、XPS、UV-Vis等对GOQDs的结构、形貌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光照反应时间为0.5 h,H_(2)O_(2)加入量为18 mL条件下,得到产率高,粒径分布在4-8 nm之间均匀的GOQDs。研究表明,不同浓度GOQDs溶液培养的生物细胞存活率均维持在70%以上。这说明GOQDs作为一种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新型纳米材料可能取代常规的荧光纳米材料,在致病菌检测、组织细胞荧光标记、细胞成像、药物检测等方面有望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量子 光化学法 氧化石墨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