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君宝《曲江池》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6期47-52,共6页
元前期杂剧作家石君宝遗留的剧作虽少,对后世戏曲却颇有影响。人们论及石剧,往往只称赞他的《秋胡戏妻》,极少注意他的《曲江池》。其实,《曲江池》对后世戏曲的启迪作用尤为明显:明代出现了朱有燉的同名杂剧《曲江池》和徐霖(一说薛近... 元前期杂剧作家石君宝遗留的剧作虽少,对后世戏曲却颇有影响。人们论及石剧,往往只称赞他的《秋胡戏妻》,极少注意他的《曲江池》。其实,《曲江池》对后世戏曲的启迪作用尤为明显:明代出现了朱有燉的同名杂剧《曲江池》和徐霖(一说薛近衮)的传奇《熽襦记》。清代的《缀白裘》收入这一题材戏十一折。直到现代,京戏、川戏、郿鄠戏、越剧、粤剧、秦腔、昆曲、滇剧、梨园戏、河北梆子等多种地方戏都保留了这个传统剧目,至今上演不衰。 作为一个优秀爱情戏,《曲江池》所以能七百年长葆艺术青春,是与它塑造出一对具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并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情侣形象分不开的。探讨这对情侣形象,对于认识《曲江池》的特色和价值,对于戏曲的推陈出新,无疑都是有意义的。 《曲江池》的故事源于唐代民间讲说文艺《一枝花话》,唐人白行简据此写成小说《李娃传》,石君宝则据《李娃传》改编成杂剧。元代前期写此题材的杂剧还有高文秀的《郑元和风雪打瓦罐》,只存目。今人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辑录写李、郑恋爱的元传奇佚曲九支,内容不大连贯。所以,石君宝的《曲江池》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写李,郑恋爱最早、最完整的戏曲作品。 《李娃传》中的长安名妓李娃性格比较复杂,她的复杂性格集中表现在两个情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亚仙 郑元和 曲江池 石君宝 鸨母 《李娃传》 爱情戏 杂剧作家 下层妇女 戏曲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季思 《学术研究》 1964年第3期73-90,共18页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阶級形势、社会风尚的不同,文学上也必然反映出不同的风貌。特別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流行的文学作品,如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它們先后之間虽有其承传关系。
关键词 关汉卿 杂剧 本色派 现实主义作家 王实甫 石君宝 作品 郑光祖 本色当行 郑廷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