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机械循环载荷下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施惠基 贾大炜 程蕾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5-352,共8页
从复合材料内部组分的细观力学关系入手,选取代表体积元,基于Eshelby椭圆夹杂理论和瞬时体积平均的概念,通过集中张量描述纤维与基体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并把在弹性范围内得到的各集中张量推广到弹塑性范围内,建立能够在弹塑性... 从复合材料内部组分的细观力学关系入手,选取代表体积元,基于Eshelby椭圆夹杂理论和瞬时体积平均的概念,通过集中张量描述纤维与基体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并把在弹性范围内得到的各集中张量推广到弹塑性范围内,建立能够在弹塑性范围内分析热机械循环载荷作用下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质的模型。为了接近工程实际,假设纤维始终保持线弹性,对基体材料采用能反映bauschinger效应的混合硬化模型,依据基体的弹塑性状态决定复合材料整体的弹塑性状态。在塑性范围内,从各向异性的角度出发,采用增量法迭代得出每个加载步结束时复合材料整体以及各相的应力应变增量。编写控制应变和温度加载条件下,计算复合材料应力应变响应的程序,着重讨论纤维的外形、空间分布、体积百分比以及温度载荷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质的影响,并与相关的实验结果和数值结果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热机械循环载荷 混合硬化模型 弹塑性 瞬时体积平均 集中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晶 李文芳 蒙继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本文采用细观力学模型 ,根据Eshelby等效夹杂原理和双夹杂模型等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计算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基体材料的微屈服规律符合Brown Lukens线性规律的情况下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σ -... 本文采用细观力学模型 ,根据Eshelby等效夹杂原理和双夹杂模型等 ,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计算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基体材料的微屈服规律符合Brown Lukens线性规律的情况下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σ - <εp>1 2 也近似符合Brown Lukens规律。同时计算了增强体短纤维的含量、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微屈服行为 计算机模拟 细观力学 M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向东 连建设 江中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运用空间轴对称有限元方法 ,研究了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拉伸和压缩载荷下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 ,热残余应力可导致不对称的应力分布 ;热残余应力降低拉伸时的应力传递 。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 拉伸 压缩 金属基复合材料 有限元 热残余应力 应力应变 T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过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储双杰 吴人洁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0-12,17,共4页
在分析挤压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液态金属在短纤维预制件中的浸渗和压力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当外加压力不足以使短纤维预制件产生变形之前,其浸渗距离和浸渗前端的压力分别为:Xf=1-F1-V... 在分析挤压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液态金属在短纤维预制件中的浸渗和压力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当外加压力不足以使短纤维预制件产生变形之前,其浸渗距离和浸渗前端的压力分别为:Xf=1-F1-Vf∫t0udt和Ps=μuK01-F1-Vf∫t0udt-4Vf0γcosθdf(1-Vf0)(2)当外加压力使短纤维预制件产生变形之后,其浸渗距离和浸渗前端的压力分别为:Xf=1-F1-Vf∫t10udt+∫tt1u(1-F)K(1-Vf)dt和Ps=μuK01-F1-Vf∫t10udt+μu∫tt1u(1-F)K(1-Vf)dt-4Vfγcosθdf(1-V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短纤维 金属基 复合材料 压力浸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
5
作者 贺屹 董攀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1,共6页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 颗粒/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时常遭受不同的温度环境,鉴于其屈服强度直接关系到部件的安全性,合理表征和预测其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成为研究的重点。针对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结合修正的剪切滞后模型并考虑了纤维、基体材料的杨氏模量及其随温度的演化,建立了一个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理论预测模型σ_(cy)(T)={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0.5)·σ_(my)(T_(0))for RT≤T≤473K A[1+8V_(f)^(2)s^(2)(E_(f)(T)-E_(m)(T)/3(E_(f)(T)+4V_(f)s^(2)E_(m)(T)]·(E_(m)(T)+v_(m)(T_(0))T_(m)-T/E_(m)(T_(0))1+v_(m)(T)T_(m)-T_(0))^(1)·σ_(my)(T_(0))for 473K<T。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所有可获取的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数据均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为方便地预测颗粒/短纤维增强铝镁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温度相关性屈服强度 理论预测模型 颗粒增强 短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志勇 文璟 +1 位作者 王日初 彭超群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器件的更新换代,电子封装材料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金属基复合材料,尤其是铝基和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低膨胀、高稳定性等特点,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电子封装材料。然而,金刚石、石墨烯、硅等增强体与基体的润湿性差,或者在高温下与基体发生有害的界面反应,限制了此类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本文简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展,结合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提出了几种改善界面结合的方法。增强体表面改性是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重要途径之一,常用工艺有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化学镀法等;最后,对增强体表面改性在高热导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铜基复合材料 增强 界面反应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金属基短纤维复合材料MMC的一种统计蠕变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岳珠峰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90,共10页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单向应力状态下金属基短纤维复合材料 (MMC)的统计蠕变模型· 首先建立细胞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单向应力状态下材料细观尺寸及载荷方向对宏观蠕变响应的影响规律· 通过在细胞模型中... 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单向应力状态下金属基短纤维复合材料 (MMC)的统计蠕变模型· 首先建立细胞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 ,得到了单向应力状态下材料细观尺寸及载荷方向对宏观蠕变响应的影响规律· 通过在细胞模型中增加一界面层 (考虑材料特性和厚度 )来研究基体和纤维的界面对MMC宏观蠕变响应的影响· 基于细胞模型的数值结果 ,提出了一适用于纤维平面随机分布的随机统计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纤维的断裂· 通过试验获得纤维的统计分布规律· 分析结果表明随机统计模型可以满意地描述试验结果· 进一步讨论了材料细观尺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短纤维复合材料 MMC 统计蠕变模型 细胞模型 有限元 蠕变响应 纤维断裂 细观纤维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制进展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涛 赵宇新 +4 位作者 付书红 张勇 曾维虎 韦家虎 李钊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介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制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关键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纤维与金属基体间的界面问题是其研究与应用... 介绍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制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关键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纤维与金属基体间的界面问题是其研究与应用的最主要问题,可以从纤维的表面改性、纤维与基体的相容性和润湿性、界面反应、界面强度等方面入手,结合各种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特点,解决界面薄弱性问题;另外加强复合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建立其损伤评价体系,可以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先进的加工成型和连接技术,可以降低复合材料零件的制造成本,确保零件质量,是复合材料产业化应用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 进展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短纤维复合材料的取向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子君 乔英 邵家儒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共8页
纤维取向度对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质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机器视觉方法从扫描电镜(SEM)照片中提取纤维取向度是一种兼顾效益和成本的做法。为准备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基于正交椭圆纤维闭合近似模型推导了一种取向分布,并结合接收-... 纤维取向度对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质有着明显的影响。采用机器视觉方法从扫描电镜(SEM)照片中提取纤维取向度是一种兼顾效益和成本的做法。为准备训练和测试数据集,基于正交椭圆纤维闭合近似模型推导了一种取向分布,并结合接收-拒绝算法和RSA算法实现了短纤维复合材料几何结构的重构,从而生成大量模拟SEM图像。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BP神经网络(GLCM-BP)用于取向度的预测,并与常见的形态学分割、结构张量关系、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方案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算例表明,GLCM-BP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纤维取向度,测试数据的拟合相关性达到0.99,均方误差约为0.01,满足工程使用的需要。横向对比发现:结构张量公式在平面分布中的预测结果明显偏小;在低纤维体积分数时,形态学方法和GLCM-BP法预测结果最好;在高纤维体积分数时,GLCM-BP和卷积神经网络表现更好。本文提出的GLCM-BP法也有一定抵抗噪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取向度 人工神经网络 形态学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方法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学涛 吴清良 +1 位作者 黄前军 陈立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6-750,共5页
提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过程,并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实验证实电化学浸渗技术具有在室温下快速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导电或不导电纤... 提出了利用电化学方法在室温下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技术.详细阐述了制备工艺过程,并通过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及显微结构.实验证实电化学浸渗技术具有在室温下快速制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导电或不导电纤维可用来作为增强剂.导电纤维可直接用于电化学浸渗,而不导电纤维在使用之前要进行表面金属化处理.初步实验结果表明,在5.5V和8h的沉积条件下可获得致密的纤维/铜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方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电化学浸渗 显微结构 扩散传质 增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取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计算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延军 刘春太 +1 位作者 李克华 史冬丽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7,共4页
基于单取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借助于纤维取向分布函数及坐标转换,建立了三维取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数值计算模型。按该模型对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计算,将其结果与同类材料的实验结果... 基于单取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计算模型,借助于纤维取向分布函数及坐标转换,建立了三维取向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数值计算模型。按该模型对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进行计算,将其结果与同类材料的实验结果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取向 弹性模量 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海琴 王金刚 闫良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89,234,共4页
综述了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短纤维的预处理、短纤维的混合、分散、取向方法及影响因素 。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短纤维 预处理 混合 分散 取向方法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短纤维增强Al-0.95Mg-0.85Si复合材料的时效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剑平 李伟 +2 位作者 沈保罗 高升吉 涂铭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8,共4页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 Mullite/Al- 0 .95 M- 0 .85 Si复合材料。用硬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透射电镜 (TEM)等手段 ,研究了莫来石短纤维增强 Al- 0 .95 Mg- 0 .85 Si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的时效行为。结果表明 :无论是复合材料...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 Mullite/Al- 0 .95 M- 0 .85 Si复合材料。用硬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透射电镜 (TEM)等手段 ,研究了莫来石短纤维增强 Al- 0 .95 Mg- 0 .85 Si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的时效行为。结果表明 :无论是复合材料还是基体合金 ,它们都具有相似的时效硬化曲线及相同的析出序列 ;Mullite纤维的引入明显提高了基体合金的时效硬度 ,并一定程度地加速了 Al- 0 .95 Mg- 0 .85 Si合金的时效硬化过程 ,但对低温下由空位扩散控制的 SSS→GP反应无明显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莫来石短纤维 时效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工艺制备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领军 李贺军 +2 位作者 李克智 张秀莲 张守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5,共5页
以模压工艺为主线,综述了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特点及其组织和性能;介绍了国内外不连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短纤维增强C/C复合材料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 连续纤维增强 模压工艺 制备 性能 工艺特点 研究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短纤维增强PTT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9
15
作者 闰明涛 姚晨光 +1 位作者 宋洪赞 王迎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T/PEN短...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T/PEN短纤维复合材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熔体表观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且熔体黏度随着PEN短纤维含量增加而不断上升。随PEN短纤维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弹性模量均明显提高,无缺口冲击强度略有提高,说明PEN短纤维的加入对PTT起到了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不降低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 短纤维 流变性能 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耐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政 刘小梅 周彼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5,共3页
根据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界面在复合材料磨损过程中的作用。磨损时,复合材料的界面可消耗裂纹扩展能量,阻滞裂纹扩展.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基体中的合金元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界... 根据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研究了界面在复合材料磨损过程中的作用。磨损时,复合材料的界面可消耗裂纹扩展能量,阻滞裂纹扩展.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基体中的合金元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界面,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耐磨性 金属基 纤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纤维增强尼龙1010耐磨性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狄西岩 赵峰 雷渭媛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5,8,共3页
利用不同的短纤维 (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其两者的混杂纤维 )添加不同的减摩剂配制成的短纤维增强尼龙 10 10 ,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基本特性 ,探讨了纤维种类、纤维含量和减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混杂纤维含... 利用不同的短纤维 (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其两者的混杂纤维 )添加不同的减摩剂配制成的短纤维增强尼龙 10 10 ,研究了它们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基本特性 ,探讨了纤维种类、纤维含量和减摩剂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添加混杂纤维含量高的短纤维增强尼龙 10 10 ,其拉伸、弯曲强度和摩擦磨损特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纤维增强尼龙1010 耐磨性 减摩添加剂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增强体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运柱 黄倩芳 刘文胜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0-85,共6页
纤维是性能优异的增强体,普遍运用于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起显著的影响。表面涂层技术能改进界面结构,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综述用于增强金属基体的... 纤维是性能优异的增强体,普遍运用于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与纤维之间的界面结构和性能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物理性能起显著的影响。表面涂层技术能改进界面结构,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综述用于增强金属基体的几种重要纤维:C纤维、SiC纤维、W纤维等的表面涂层处理技术以及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综合性能的影响,指出纤维涂层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涂层技术 纤维增强 界面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短纤维增强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蓝国秋 涂铭旌 +1 位作者 李伟 李昆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 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析Al_2O_(3t)/Al-Si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和拉伸断口形貌,发现界面处有Mg富集;Al-Si合金很好地润湿Al_2O_3纤维,并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纤维被剪切断裂,无拔出现象。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对界面作深入研究,表明界面与基体的硅和铝的峰形发生了变化,证明峰形的变异是由形成共格、半共格混合界面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铝合金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 三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机械疲劳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惠基 胡齐阳 +1 位作者 牛莉莎 王中光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91,共11页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5摘 要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机械疲劳(thermomechanical fatigue简称TMF)特性的研究在近年受到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疲劳与断裂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15摘 要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机械疲劳(thermomechanical fatigue简称TMF)特性的研究在近年受到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进行的理论研究以及获得的主要成果作一概要介绍.对于热机械循环特性,主要介绍基于细观力学方法的轴向性质模型,以及基于断裂与损伤理论的横向性质模型.对于热机械疲劳性能研究,结合横向性质导出两种热机械疲劳模型,然后分析基体的细观结构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塑性 热机械疲劳 细观力学方法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轴向性质模型 横向性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