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9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负荷二次分解与特征处理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1
作者 陈仕启 吴燕 +1 位作者 杨德昌 Payman Dehghanian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71-2585,共15页
为了解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时期电力负荷波动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准确预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二次分解与特征处理的融合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将电力负荷序列进行初步分解,并... 为了解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时期电力负荷波动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强,准确预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荷二次分解与特征处理的融合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WT)将电力负荷序列进行初步分解,并结合样本熵(sample entropy,SE)和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对复杂度高的子序列其进行二次分解,以减少负荷数据的复杂性。在特征处理方面,采用距离相关系数计算各子序列与特征的相关性和特征间的冗余度,提取出最优特征集。同时,针对温度特征,提出了一种积温模糊修正模型,以增强模型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最终,将分解后的各负荷分量与优化后的特征集输入冠豪猪优化(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的双向时域卷积网络-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TCN-BiGRU)进行预测。采用某地电网实际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主流深度学习预测模型、特征处理方法和负荷分解方法相比,所提融合方法均方根误差最高分别降低了87.79%、32.23%和24.22%,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负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经验小波变换 样本熵 奇异谱分析 特征处理 CPO-BiTCN-BiGR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2
作者 夏明章 姜通海 张智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针对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生成器和判别器分别为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 针对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consistent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ycleGAN)。生成器和判别器分别为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生成器使用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能较好地适应时序预测任务和解决模型梯度问题。判别器模型使用时间卷积神经网络,在捕捉时序任务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上有着较好效果,并且更有效地识别生成器生成的伪造样本与真实样本之间的差异。同时,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引入了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可以让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更为充分地学习预测规律。通过算例试验,证明所提出的新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时间卷积神经网络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循环一致性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佳泽 王灿 王增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7,共14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 在新型电力系统稳步发展与“双碳”目标持续构筑背景下,“源荷互动新模式”成为电力系统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以多样性、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的电力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场景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规划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负荷预测领域取得的进展与突破,以新型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为着眼点,总结归纳当今负荷预测必要性与实用性,分类介绍五个典型负荷预测场景,针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负荷预测算法模型进行系统化分析,结合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集成学习算法对比单一预测模型及组合预测模型的特点,详细阐述各类模型在负荷预测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源荷互动的新模式构建提供合理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
4
作者 沈赋 刘思蕊 +3 位作者 蔡子龙 王哲 杨光兵 翟苏巍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2,共10页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 为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NEPS)风/光功率预测的精确度以降低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光功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性、NEPS分布式电源的特殊性以及模型预测误差的自适应优化能力,提出一种考虑相关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风光功率短期联合预测模型。通过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基于混沌鲸鱼算法(CWOA)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模型对风/光功率初步预测获取预测误差,将分解后的风/光功率预测误差与原始输入特征融合,对光/风功率交叉联合预测。通过华东地区某新能源场站实际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预测模型相比,该文所提联合预测模型对NEPS风/光功率预测精度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新能源电力系统 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混沌鲸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算法的电力系统气象灾害故障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建伟 林雨场 +5 位作者 陈升 李琦 李更丰 张理寅 陆旭 辛正堃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台风、冰灾、地震、高温等气象灾害事件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极端气象灾害下的大规模电网事故导致极高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对电力系统灾害故障进行精准有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方法考虑的故障影...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台风、冰灾、地震、高温等气象灾害事件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极端气象灾害下的大规模电网事故导致极高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对电力系统灾害故障进行精准有效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方法考虑的故障影响因素类型较为单一,未能同时考虑气象、地理、电网等多种因素对系统故障的影响。同时,考虑极端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时序演变特性,故障的时空相关性也是预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气象灾害故障预测方法,建立包含气象、地理、电网多源数据的电力系统故障预测数据集,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方法,实现故障空间相关性的高效提取;基于长短期记忆算法设计了具有双层网络结构的故障时序预测方法,实现了故障时间相关性的有效刻画,最终形成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统一框架,提升气象灾害故障预测的准确度。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通过台风“米卡拉”、“卢碧”的历史气象数据以及中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地理、电网数据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电力系统故障预测 气象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需求侧响应的互联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频率控制
6
作者 张博航 戚军 +2 位作者 谢路耀 张有兵 张博扬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 新型电力系统面临惯性降低、调频容量减少导致频率失稳风险上升的问题,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作为灵活的调频技术,成为解决电力系统频率失稳的重要手段。首先,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频率稳定分析及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模型;其次,设计需求侧资源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算法,推导DMPC控制DR参与互联电力系统调频的预测模型,进而设计互联电力系统DMPC的调频控制器;最后,仿真分析自动发电控制方式、DR方式、DR容量和DR通信延时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算例表明,所设计的调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调频性能,DR能提升系统频率暂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负荷频率控制模型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互联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量感知动态图Transforme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莉 高靖凯 +1 位作者 朱春强 邓凡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0,共10页
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调度至关重要。电力负荷数据因存在非线性、非平稳性而导致预测精度低。分解可以降低序列非平稳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但现有分解预测方法缺乏对分解分量间关系的捕获且显著... 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有效调度至关重要。电力负荷数据因存在非线性、非平稳性而导致预测精度低。分解可以降低序列非平稳性的影响从而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但现有分解预测方法缺乏对分解分量间关系的捕获且显著增加了预测时间。为此,提出分量感知动态图Transformer(component-aware dynamic graph Transformer,CDGT)模型。首先,引入联合对立选择(joint opposite selection,JOS)算子和随机扰动改进雪消融优化算法(snow ablation optimizer,SAO),使用联合搜索和随机扰动的SAO(jointly searched and stochastic perturbed SAO,JSSAO)对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进行参数寻优。VMD对原始的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率的分量序列,然后使用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来识别和建模分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使用引入频域指数滑动平均(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EMA)注意力的Transformer来学习分量内部的依赖关系。一次输出所有分量结果,线性相加后得到负荷预测值。通过两个公开负荷数据集的实验表明,CDGT优于一系列先进的基线以及分解预测方法,在澳大利亚数据集和摩洛哥数据集上,MAE分别降低了5.51%~31.08%和15.02%~7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雪消融优化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GNN关系建模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8
作者 鄢化彪 李东丽 +2 位作者 黄绿娥 张航菘 姚龙龙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1,共10页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 针对电力负荷非线性、高波动性和强随机性等特性导致无法充分提取时序特征引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误差修正的双向时间卷积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先由最大信息系数筛选出与负荷高度相关的特征集,以削弱特征冗余;通过改进的自适应白噪声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高波动性的负荷分解为频率各异的本征模态分量和残差,以降低非平稳性;引入样本熵将复杂度相近的分量重构成新子序列,以降低计算量;然后,结合并行双向时间卷积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对负荷序列初步预测,使用麻雀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超参数调优;最后,误差序列通过误差修正模块对初始预测值进行修正。经实验验证,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RMSE最多降低51.42%,最少降低34.26%,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短期预测 自适应经验模态分解 样本熵 双向时间卷积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 麻雀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组合预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严文博 黄云辉 +3 位作者 熊斌宇 唐金锐 王栋 周克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0,共9页
随着纯电动船舶的高速发展,其用电负荷在电力市场交易中的影响日渐突出,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旨在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分析纯电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负荷特性。然后,研究基于典型神... 随着纯电动船舶的高速发展,其用电负荷在电力市场交易中的影响日渐突出,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旨在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分析纯电动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在多种工况下的负荷特性。然后,研究基于典型神经网络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揭示其在复杂工况下预测的局限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BP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组合预测方法。此组合预测方法集合了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势,提高了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容错率。最后,以江苏某纯电动船舶为实际算例,针对复杂工况下的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负荷进行对比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单一预测算法相比,预测精度从96.63%提高至9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GCN-Transformer的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
10
作者 孟伟 俞斌 +3 位作者 白隆 徐婕 顾晋豪 郭锋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智能电网的发展认识到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重要性。净负荷预测代表用电负荷与安装的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差异,是能量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础。为解决IES波动性大,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精较差的问题... 智能电网的发展认识到短期电力净负荷预测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重要性。净负荷预测代表用电负荷与安装的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差异,是能量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础。为解决IES波动性大,传统统计模型预测精较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和Transformer相结合的综合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STGCN作为输入嵌入层对多元输入序列进行编码,填补Transformer中没有充分考虑相关信息的空白。然后,利用Transformer中的自注意机制捕获序列数据的时间依赖性。最后,利用前馈神经网络输出预测负荷值。以浙江省某地区电力数据集为例,与其他4种预测模型相比较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在5%以内,结果表明该文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图卷积网络 TRANSFORMER 多头注意力机制 短期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人工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胜 刘鹏飞 +1 位作者 王平 马建伟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短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分析了LSTM神经网络和其变体GRU神经网络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学习时序特征的独特优势,并以卷积神经网络作为负荷数据的特征提取层... 针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短期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分析了LSTM神经网络和其变体GRU神经网络在进行负荷预测时学习时序特征的独特优势,并以卷积神经网络作为负荷数据的特征提取层,结合GRU网络构建了组合模型,通过建立残差预测模型对结果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具有记忆功能的神经网络预测效果要优于ANN和SVM模型,且所提出残差预测模型的负荷预测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79%,其准确性高于单一算法的负荷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短期记忆 卷积神经网络 平均相对误差 残差修正 特征提取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GM-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量及负荷需求量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汉超 从兰美 +4 位作者 刘杰 韩子月 胡宁宁 潘广源 夏远洋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量预测中单一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MD-GM-Elman(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rey model-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该模型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预处理数据,提取局部特征;利用... 针对新能源发电量预测中单一模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EMD-GM-Elman(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grey model-elman)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该模型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预处理数据,提取局部特征;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各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IMF),结果输入Elman神经网络捕捉动态特征;最终通过数据重构得出预测结果。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精度从传统模型的58.1%提高到6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量预测 负荷需求预测 灰色理论 ELMAN神经网络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厉瑜 益西措姆 +3 位作者 杜宁刚 达娃央宗 郭彦君 王进仕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7,94,共8页
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仅利用单一因素进行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可辨识矩阵采集电力负荷数据后,利用ACO-PAM综合算法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有价值的负荷数... 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影响因素较多,仅利用单一因素进行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因此提出基于多因素组合分析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可辨识矩阵采集电力负荷数据后,利用ACO-PAM综合算法对电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取有价值的负荷数据;将聚类获取电力负荷数据经数据类因素量化和非数据类因素量化处理后,分析多种因素与负荷的相关性,将获取的多因素作为遗传算法改进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多因素的影响下,该方法的电力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结果逼近实际值;与2种对比方法相比,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小130.98、41.65万吨标准煤,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3.77%、1.19%,说明所提方法预测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 组合分析 电力系统 长期负荷预测 数据聚类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Lyapunov 指数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53
14
作者 梁志珊 王丽敏 +1 位作者 付大鹏 张化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68-371,376,共5页
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计算出Lyapunov指数,并利用该Lya-punov指数模式进行短期负荷预测,进而提出短期负荷预测的时间尺度的概念。这种方法不利用气候和气温等数据,只利用... 采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历史负荷数据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计算出Lyapunov指数,并利用该Lya-punov指数模式进行短期负荷预测,进而提出短期负荷预测的时间尺度的概念。这种方法不利用气候和气温等数据,只利用电力系统一维峰值负荷历史数据计算出过去的变动模式进行负荷预测,就可以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对东北电网实际负荷数据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从而为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LYAPUNOV指数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49
15
作者 邰能灵 侯志俭 +2 位作者 李涛 蒋传文 宋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50,共6页
在分析电力负荷频谱特性时发现负荷信号的变化过程具有连续频谱的特性。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将各序列分量分别投影到不同的尺度上,对不同的子负荷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并分别采... 在分析电力负荷频谱特性时发现负荷信号的变化过程具有连续频谱的特性。该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将各序列分量分别投影到不同的尺度上,对不同的子负荷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并分别采用相匹配的模型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小波重构,得到完整的负荷预测结果。算例计算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小波分析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93
16
作者 周佃民 管晓宏 +1 位作者 孙婕 黄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3,18,共5页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生产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利用 BP神经网络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在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样本的前提下 ,对预测模型进行合理分类 ,构造了相应于不同季节的周预测、日预测模型 ,并对输入变量的选择 ,特别是...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电力生产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利用 BP神经网络进行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在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样本的前提下 ,对预测模型进行合理分类 ,构造了相应于不同季节的周预测、日预测模型 ,并对输入变量的选择 ,特别是温度的选取问题 ,进行了讨论。在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过拟合的现象 ,给预测的结果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此在训练过程中 ,将样本随机地分离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来防止这个问题。典型算例的计算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51
17
作者 潘峰 程浩忠 +2 位作者 杨镜非 张澄 潘震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9-42,共4页
对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RBF)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进行了研究。作者使用基于 SVM 的回归估计算法建立了回归估计函数表达式,给出了SVM 网络结构;采用江苏省某市的... 对将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RBF)作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进行了研究。作者使用基于 SVM 的回归估计算法建立了回归估计函数表达式,给出了SVM 网络结构;采用江苏省某市的实际负荷数据,按照不同的负荷日属性和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样本选择,使用 LIBSVM 算法和适当的核函数进行了负荷预测,并将该预测结果同由时间序列及 BP 神经网络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方法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LIBSVM 核函数 RBF 实际负荷 数据 回归估计 短期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IF-VMD二次分解的NGO-CNN-LSTM电力负荷短期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琳 高胜强 +2 位作者 宋煜 卜帅羽 余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83-4597,共15页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 针对电力负荷预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负荷波动变化趋势明显、随机性强,以及预测模型的参数取值不合理导致的精度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LIF-VMD(adaptive local iterative filtering-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二次分解和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NGO)优化CNN-LSTM(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long short-term memory)的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在使用交叉映射收敛方法(convergent cross-mapping, CCM)准确识别电力负荷的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联合使用ALIF、基于NGO的VMD和模糊熵(fuzzy entropy, FE)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组合分解和必要的重组;针对分解和重组后生成的模态分量,结合NGO确定的CNN-LSTM模型最优超参数组合,建立预测精度高、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的NGO-CNN-LSTM日前电力负荷组合预测模型。与其他基准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预测精度,可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序列分解与重组 北方苍鹰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与BP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61
19
作者 姚李孝 宋玲芳 +1 位作者 李庆宇 万诗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BP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考虑了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日类型等影响负荷的因素,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负荷历史数据分成若干类,找出同预测日相符的预测类别,然后建立相应的BP网络模型,用附加动量和变学习速率...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BP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考虑了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日类型等影响负荷的因素,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将负荷历史数据分成若干类,找出同预测日相符的预测类别,然后建立相应的BP网络模型,用附加动量和变学习速率的方法预测每小时的负荷。对于西安地区实际负荷的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电力系统 历史数据 模糊聚类分析 预测精度 BP网络 学习速率 实际负荷 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投影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94
20
作者 吴潇雨 和敬涵 +1 位作者 张沛 胡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55,共6页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领域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存在的诸如泛化性能不强、参数和模型结构确定困难等问题,将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引入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同时应用投影原理改进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相似日选取算法,提出...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领域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存在的诸如泛化性能不强、参数和模型结构确定困难等问题,将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引入短期负荷预测领域。同时应用投影原理改进了传统的灰色关联相似日选取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投影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组合方法。基于灰色投影的相似日选取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表征历史样本与待预测日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并用熵权法确立影响因素的权重对判断矩阵加权,最后利用各个样本关联度投影值排序得到相似日集合。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预测模型,利用灰色投影筛选出的相似日样本集合训练模型,最后输入预测日特征向量(天气预报数值、日类型等)完成预测。以浙江电网某县级市的负荷数据作为实际算例,并将上述方法与支持向量机方法以及未作灰色投影改进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日 灰色投影法 随机森林 Bagging抽样方法 袋外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