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伸缩窗口短时Fourier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郑建明 李言 +2 位作者 肖继明 洪伟 袁启龙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0年第4期254-258,共5页
在短时 Fourier变换 ( STFT)的基础上 ,通过对窗函数在时间尺度上引入伸缩变换 ,从而获得一个在相空间可变的窗口 (即可调时 -频窗 ) ,实现时频分辨率随信号频率变化自动可调 ,克服STFT分析所有频率窗口的大小形状固定不变的缺陷 ,为非... 在短时 Fourier变换 ( STFT)的基础上 ,通过对窗函数在时间尺度上引入伸缩变换 ,从而获得一个在相空间可变的窗口 (即可调时 -频窗 ) ,实现时频分辨率随信号频率变化自动可调 ,克服STFT分析所有频率窗口的大小形状固定不变的缺陷 ,为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窗口 短时fourier分析 傅立叶变换 时频分辨率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调和分析的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体系潮汐动力特征分析
2
作者 王雅君 张司一 +3 位作者 欧素英 蔡华阳 朱馨雨 朱磊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7,共15页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 潟湖体系的潮汐动力对其地貌演变、生态环境保护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具有重要影响。以广东惠州双月湾潟湖为研究靶区,基于2020—2023年4次潮位观测资料,采用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odified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redo of smoothness,MHACS)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初步探讨该潟湖体系潮波传播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双月湾潟湖体系平均潮差为0.52~0.69m,潮波从口门传播至潟湖上段,其能量明显减小,特别是上游区域的潮波衰减率为近口门段20倍,潮波传播速度亦降低至近口门段的12%。在潟湖中,半日潮M2、全日潮K1和浅水潮M4占据主导,其振幅分别为23.06cm、30.4cm和7.74cm。其中,全日潮和半日潮的振幅月变化较为稳定,而浅水分潮的季节波动更加明显,尤其是向上游传播时,分潮的振幅和迟角季节性变化更为显著。潮波通过口门传入双月湾潟湖,受地形辐聚与底床摩擦效应影响,不同河段的潮波传播速度差异显著,尤其是半日潮在口门区的传播速度普遍高于全日潮。各分潮在潟湖内的振幅衰减明显,特别是S2、M4和MS4分潮的振幅梯度最为显著(4×10^(−6)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光滑导纳原理的短时调和分析(MHACS) 潮波传播 T-tide 潮波衰减 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的水面舰艇冲击响应分析
3
作者 汪玉 于大鹏 杜俭业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7,共7页
舰艇冲击响应具有明显的非平稳与非线性特征,传统的Fourier变换分析应用受限。文章利用短时Fourier变换(STFT)分析技术研究冲击响应的时频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证明了该分析方法可比较精确地描述舰艇船体结构与舰用设备冲击响应频率特性随... 舰艇冲击响应具有明显的非平稳与非线性特征,传统的Fourier变换分析应用受限。文章利用短时Fourier变换(STFT)分析技术研究冲击响应的时频变化特征,计算结果证明了该分析方法可比较精确地描述舰艇船体结构与舰用设备冲击响应频率特性随时间的演化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舰艇抗冲击指标细化分析与极限冲击载荷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冲击响应 时频变化特征 船体结构 舰用设备 短时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两次持续性极端暴雨对比分析
4
作者 肖红茹 周春花 +2 位作者 龙柯吉 谌芸 但玻 《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84,共16页
2020年8月10—13日、14—18日(分别简称“8.10-13”“8.14-18”),四川盆地连续出现两次持续性极端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落区高度重叠,引发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深入认识极端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理解其致灾机理,... 2020年8月10—13日、14—18日(分别简称“8.10-13”“8.14-18”),四川盆地连续出现两次持续性极端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落区高度重叠,引发次生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为了深入认识极端暴雨发生发展机制,理解其致灾机理,文章利用高空、地面观测、FY-4A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8.10-13”“8.14-18”暴雨过程的降水特征和最强降水阶段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中高纬“两槽一脊”环流背景下,是盆地典型的“东高西低”型暴雨,都出现了极端降水。“8.10-13”暴雨小时雨强超历史极值,“8.14-18”暴雨小时雨强与历史统计值相当。“8.10-13”暴雨最强降水阶段属于暖区强降水,由一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发生—发展—成熟—减弱过程导致,≥40 dBz的回波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回波质心低,强度超过55 dBz;“8.14-18”暴雨最强降水阶段属于混合性降水,由两个α中尺度对流系统(α-MCS)发生—发展—合并—减弱过程导致,≥40 dBz的回波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低质心回波强度达50 dBz。“8.10-13”暴雨喇叭口地形绕流和迎风坡抬升作用及陡峭地形过渡区温度高梯度带触发对流,配合低层较强暖平流,高层弱冷平流,对流维持;“8.14-18”暴雨对流层低层冷暖气流交汇辐合抬升和暖区低空急流左侧辐合触发了对流,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切变使得降水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极端暴雨 短时强降水 MCC MCS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咖啡豆成分
5
作者 于跃 胡长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0-984,共5页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区、不同海拔的5组浅中烘焙的咖啡豆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样品主要成分;为进一步分析5组样品的成分差异,对原始光谱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结合聚类分析理论建立平均偏离分析方法,计... 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区、不同海拔的5组浅中烘焙的咖啡豆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样品主要成分;为进一步分析5组样品的成分差异,对原始光谱进行二阶导数处理,结合聚类分析理论建立平均偏离分析方法,计算出5组样品间的平均偏离大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组样品的红外光谱特征峰峰形相似,即主要成分相同;根据红外光谱得到平均偏离大小与产区海拔差值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分析咖啡豆产区和海拔提供鉴别依据,并对红外光谱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 平均偏离法 聚类分析 咖啡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建筑施工的短时交通流量统计预测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艳荣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城市道路路网建设直接关系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未来发展状况。现今时代,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是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关键词 交通拥堵问题 短时交通流量 道路交通体系 路网建设 城市道路 大数据分析 高速公路 统计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游程聚类
7
作者 彭文静 郑迪 +2 位作者 蔡慧 邵海明 王家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4,共9页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短时波动性对电能准确计量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的光伏短时波动信号游程聚类分析方法。首先,从游程理论出发分析了光伏输出的短时波动信号特征;其次,针对光伏短时波动信号分解得到游程过多、难以提取典型波动特征的问题,采用基于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聚类方法对海量游程进行聚类;进一步提出了主客观融合的聚类结果评价方法。最后,对光伏电站现场录波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聚类结果评分在各方面有1.1%~61.4%的提升;在不同噪声及异常值水平下所提方法也可以维持较好的聚类效果,复合指标评分下降程度小于其他算法0.92%~18.24%。所提方法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和贝叶斯信息准则实现了高斯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聚类,提高了对含噪声和异常值数据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光伏电站时波动信号游程的合理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短时波动信号 游程分析 改进高斯混合模型 游程聚类 贝叶斯信息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 被引量:36
8
作者 庞存锁 刘磊 单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7-352,共6页
本文研究了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时频分析方法的分辨率精度和算法性能.首先,文中给出了一种STFRFT时频分辨率的数学计算表达式,其有利于时频分辨率的量化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量化值与观察值基本吻合;其次,针对算法运算量大... 本文研究了短时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FRFT)时频分析方法的分辨率精度和算法性能.首先,文中给出了一种STFRFT时频分辨率的数学计算表达式,其有利于时频分辨率的量化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理论量化值与观察值基本吻合;其次,针对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TFRFT的快速计算方法,它较传统的穷举搜索方法运算量约降低1个数量级;最后,给出了算法估计误差的理论分析并运用该方法对多目标信号进行了分析,仿真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抑制交叉项和解决多分量时频信号的分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分数阶傅立叶变换 时频分析 阶次估计 多目标信号分离 short-time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STFR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海面微动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小龙 刘宁波 +2 位作者 王国庆 关键 何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977,共7页
海上目标随海面颠簸导致姿态变化,引起回波功率调制效应,导致回波多普勒体现时变和非平稳特性.为此,本文将微多普勒理论应用于海杂波中弱目标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GSTFRFT)的海面微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建立海... 海上目标随海面颠簸导致姿态变化,引起回波功率调制效应,导致回波多普勒体现时变和非平稳特性.为此,本文将微多普勒理论应用于海杂波中弱目标检测,提出一种基于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GSTFRFT)的海面微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建立海面目标的平动和三维转动回波模型;然后,基于海尖峰判别方法对回波信号进行数据筛选,改善信杂比,并采用GSTFRFT对微动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利用海面目标与海杂波的微动特征差异设计恒虚警检测方法;最后,通过GSTFRFT域滤波,提取信号的微动特征并得到瞬时频率.实测雷达数据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具有在强海杂波中检测微弱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目标 海尖峰 高斯短时分数阶fourier变换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7
10
作者 何晗 谌芸 +2 位作者 肖天贵 王娟 陈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6-1476,共11页
本文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然后根据此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9月的冷涡有65个,分析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命史特征发现:冷涡的月变化特征明显,7月冷涡个数和维持的天数最多。冷涡主要发生在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的西北部地... 本文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然后根据此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9月的冷涡有65个,分析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命史特征发现:冷涡的月变化特征明显,7月冷涡个数和维持的天数最多。冷涡主要发生在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的西北部地区,生命史大多为3 d。利用自动站小时雨量资料统计分析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冷涡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和河北东南部,以及东北平原地区,7月最多,日变化表现为午后至傍晚时段多发。冷涡的各个时期都能产生短时强降水,发展时期最多,降水主要位于冷涡中心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不同类型的冷涡降水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短时强降水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独立分量分析的滚动轴承包络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唐先广 郭瑜 +1 位作者 丁彦春 郑华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信号能量小,频带分布广泛;而传统包络谱分析技术直接在强干扰影响下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提取经常失效。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能量谱和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 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信号能量小,频带分布广泛;而传统包络谱分析技术直接在强干扰影响下对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提取经常失效。提出一种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的能量谱和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抗干扰滚动轴承包络分析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获取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STFT能量谱分析,获取信号采样频带下的能量分布,采用带通滤波器获得高频带能量信号,并提取该包络波形,再通过ICA实现包络波形按源分离去噪,最后通过比较各独立分量的包络频谱与滚动轴承理论计算故障特征频率的匹配性,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精确诊断。仿真数据和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傅里叶变换 独立分量分析 包络谱分析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信号短时分析方法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朱利民 钟秉林 +1 位作者 贾民平 Joshua Altmann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提取周期性冲击故障信号特征的短时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短时能量方法的抑噪特性 ,指出信号的局部特征越明显则短时能量处理越能显著地提高信噪比 ,短时能量函数中实际有用信号能量与实际噪声信号能量的比值可作为... 研究了低信噪比情况下提取周期性冲击故障信号特征的短时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短时能量方法的抑噪特性 ,指出信号的局部特征越明显则短时能量处理越能显著地提高信噪比 ,短时能量函数中实际有用信号能量与实际噪声信号能量的比值可作为一特征量使用。建立了信号一步自相关系数与重心频率及过零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指出短时一步自相关系数和短时过零率的物理含义相同 ,反映的只是信号功率谱重心的变化 ,与信号能量的变化无关 ,故不适宜于分析受强噪声干扰的时变故障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短时分析 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7·21”杭州湾北岸短时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斌 范晓红 +2 位作者 盛文斌 潘士雄 范玉芬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42-851,共10页
利用FY-2E卫星的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以及基于WRF模式的5 km全程同化数据,对2013年7月21日杭州湾北岸短时大暴雨天气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对流性暴雨发生与近地面西南偏西气流和东南偏东气流的辐合作... 利用FY-2E卫星的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以及基于WRF模式的5 km全程同化数据,对2013年7月21日杭州湾北岸短时大暴雨天气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对流性暴雨发生与近地面西南偏西气流和东南偏东气流的辐合作用密切相关,湖州东部地区由局地热对流引起的偏西气流出流增强了嘉兴西部地区的偏西气流强度,从而触发两股气流间的辐合扰动并产生对流运动,当对流运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对流层低层出现了下沉气流,其中一部分气流向东契入近地面的偏东气流内,致使此处的辐合抬升运动加强,从而在对流层中层形成了新的垂直上升运动。此外,在对流性暴雨发生前0~3km的环境风垂直切变较小,导致这次短时大暴雨过程中强对流单体的维持时间较短。暴雨区附近的近地面存在较为浅薄的中性或稳定层结,其上相对位温垂直递减明显,大气层结极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雨 中尺度分析 触发机制 垂直风切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AR谱分析及在内燃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涛 李艾华 +1 位作者 王涛 尚玉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2005年第4期285-288,共4页
针对利用传统短时Fourier变换(STFT)进行时频分析时不可能同时得到任意高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的问题,提出对传统的短时Fourier变换进行改进,在短时Fourier变换的计算中,利用自回归(AR)谱估计代替离散Fourier变换(DFT),得到了一种基... 针对利用传统短时Fourier变换(STFT)进行时频分析时不可能同时得到任意高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的问题,提出对传统的短时Fourier变换进行改进,在短时Fourier变换的计算中,利用自回归(AR)谱估计代替离散Fourier变换(DFT),得到了一种基于AR谱估计的短时AR谱分析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内燃机气阀机构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短时AR谱分析的估计性能大大改善,能够较好地给出信号的时频分布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故障诊断 最大熵谱估计 自回归谱估计 短时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短时交通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伦辉 唐德华 +1 位作者 邹娜 夏新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从时间一维角度出发对短时交通流的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递归图和定量递归分析方法,以1min为间隔的实测交通流量数据为例,选取1d中不同的4部分,用递归图从定性方面可视化其动力学特性,... 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从时间一维角度出发对短时交通流的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首先简要介绍了递归图和定量递归分析方法,以1min为间隔的实测交通流量数据为例,选取1d中不同的4部分,用递归图从定性方面可视化其动力学特性,然后用定量递归分析得到各部分的量化特征值,并对结果做出分析。结果表明短时交通流时间序列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性,在不同的时段内分别具有随机性、混沌性和确定性。这一研究结果对短时交通流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流 非线性 递归图 定量递归分析 预测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交通量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模糊马尔柯夫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淑燕 王炜 瞿高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7-640,共4页
基于短时交通量时间序列的随机波动特征,提出一种小波分析和模糊马尔柯夫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对交通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分辨率小波分解,然后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分别进行重构,对重构后的基本信号和干扰信号建立模糊马尔柯夫模型,最后对... 基于短时交通量时间序列的随机波动特征,提出一种小波分析和模糊马尔柯夫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对交通量时间序列进行多分辨率小波分解,然后对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分别进行重构,对重构后的基本信号和干扰信号建立模糊马尔柯夫模型,最后对多个预测结果进行合成,从而得到交通量的预测结果.此外,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新息优先原理,实时更新马尔柯夫预测模型中的状态转移矩阵,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通过对苏州某交叉口短时交通量预测,表明小波分析和模糊马尔柯夫结合的预测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量 预测 小波分析 模糊马尔柯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信号调频斜率的双正交Fourier变换分析算法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本庆 李兴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20-1623,共4页
现有很多LFM信号调频斜率的分析算法,但这些算法存在诸多不足,如计算复杂、搜索时间长,对多LFM信号有交叉项等。该文提出了基于双正交Fourier变换的新LFM信号调频斜率分析算法,其特点是信号在双正交基下展开,通过变换得到信号调频斜率... 现有很多LFM信号调频斜率的分析算法,但这些算法存在诸多不足,如计算复杂、搜索时间长,对多LFM信号有交叉项等。该文提出了基于双正交Fourier变换的新LFM信号调频斜率分析算法,其特点是信号在双正交基下展开,通过变换得到信号调频斜率密度谱。该算法不需要搜索,且特别适合对不同调频斜率组成的多LFM信号进行调频斜率分析。文中推导了连续双正交Fourier变换公式和离散变换公式,并讨论了算法的一些主要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基 多LFM分析 调频斜率估计 fourier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音信号的短时傅立叶变换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冰莲 杨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85,104,共4页
心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又称窗口傅立叶变换)是用于对非平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有效工具。在用STFT分析心音信号时,窗口宽度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使用尽可能窄的窗口来保证信号的局部平稳性,另... 心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又称窗口傅立叶变换)是用于对非平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有效工具。在用STFT分析心音信号时,窗口宽度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使用尽可能窄的窗口来保证信号的局部平稳性,另一方面,要选用较宽的窗口来提高频率分辨率。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就成了问题的关键。通过调整滑动时间窗的宽度,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首先用窄时间窗进行分析,频谱图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得到了心动周期等时域特征参数。进而逐渐加宽时间窗,最后得到高频率分辨率的频谱图,可以看出各心音成分的频谱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时频尺度的STFT分析可以很好地描述正常心音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音信号 短时傅立叶变换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哈特莱变换的跳频信号时频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曦 杜兴民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根据哈特莱变换对于实信号频谱分析的高效性,本文针对跳频信号的非平稳性特征,给出了短时哈特莱变换定义,推导出短时哈特莱变换的递推计算式,并在分析短时哈特莱变换与短时傅立叶变换关系的基础上,应用短时哈特莱变换对跳频信号进行了... 根据哈特莱变换对于实信号频谱分析的高效性,本文针对跳频信号的非平稳性特征,给出了短时哈特莱变换定义,推导出短时哈特莱变换的递推计算式,并在分析短时哈特莱变换与短时傅立叶变换关系的基础上,应用短时哈特莱变换对跳频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跟踪频率随时间快速跳变的跳频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 时频分析 短时哈特莱变换 非平稳特征 短时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的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水保 郑立军 张营帅 《广东电力》 2008年第2期44-47,70,共5页
短时过热是引起水冷壁管爆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引起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失效为顶事件的故障树,结合短时过热机理和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导致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的产生因素,得到... 短时过热是引起水冷壁管爆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引起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失效为顶事件的故障树,结合短时过热机理和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导致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的产生因素,得到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和引起水冷壁管短时过热爆管失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水冷壁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壁 短时过热 爆管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