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臣 张庆普 +1 位作者 单伟 刘岩芳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7-265,共9页
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流构成了一个以知识流动为相互关系,以学科为节点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首先,利用引文分析来衡量学科之间知识流动的关系,从而构建了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然后运用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网络的结构性质、网络中知... 学科之间知识的交流构成了一个以知识流动为相互关系,以学科为节点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首先,利用引文分析来衡量学科之间知识流动的关系,从而构建了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然后运用复杂网络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网络的结构性质、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和知识流动的方向性。发现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的度分布尾部服从幂率分布,网络不具有明显的层结构;少数节点状态的变化能够严重影响学科知识流动网络中知识流动的效率;在学科知识流动网络中知识的流动存在方向性,知识从一些基础学科和理论学科流向应用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知识流动网络 复杂网络 知识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苗红 宋昱晓 黄鲁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39,共9页
技术融合过程在微观层面体现于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已有研究方法适用于单个技术领域,不适用于产生融合的多技术之间。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框架,并选取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Tech... 技术融合过程在微观层面体现于技术领域之间的知识流动,已有研究方法适用于单个技术领域,不适用于产生融合的多技术之间。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网络评价的技术融合趋势研究框架,并选取无人机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Tech1为例,其所参与的技术融合类型趋势以互补性融合为主,主要知识流动方向趋势以吸收知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融合 知识流动网络 无人机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金代码共现的学科知识流动网络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江 金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目的/意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日益普及对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准确确定交叉项目的申请代码就是其中挑战之一。鉴于以上背景,文章主要探究跨学科知识流动对学科获基金赞助的影响,以期为基金推动跨学科研究以及项目申请代码的... [目的/意义]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日益普及对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如何准确确定交叉项目的申请代码就是其中挑战之一。鉴于以上背景,文章主要探究跨学科知识流动对学科获基金赞助的影响,以期为基金推动跨学科研究以及项目申请代码的正确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基金代码间的共现关系,利用1999-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数据,构建了学科知识流动网络并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学科知识流动强度与赞助强度则存在显著的负关系;学科节点的网络中心性,包括度中心性及边介中心性,与赞助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知识流动网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资助 申请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流动研究述评 被引量:27
4
作者 董坤 许海云 崔斌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0-1132,共13页
知识流动是促进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关键,及时跟踪和预测知识流动研究进展与动向,是深入剖析知识流动机理、促进知识创新价值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文围绕知识流动研究展开述评,从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知识流动形式与过程、知识流动... 知识流动是促进创新产生和扩散的关键,及时跟踪和预测知识流动研究进展与动向,是深入剖析知识流动机理、促进知识创新价值充分发挥的重要前提。本文围绕知识流动研究展开述评,从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知识流动形式与过程、知识流动模型、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社会网络分析在知识流动中的应用5个方面综述当前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分析发现,未来需要立足于知识流动的复杂性,进一步优化知识流动模型,在充分认识隐性知识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隐性知识流动,加强社会网络方法、科学计量方法与传统组织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与应用,并探索融合多元关系的知识流动网络构建方法,同时更加注重知识流动理论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研究述评 影响因素 效果评价 知识流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流动视角下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特征研究
5
作者 李博 李秋月 齐大路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9期9-17,44,共10页
中国体育学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体育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厘清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特征,能够为建构新时代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从整体网、局域... 中国体育学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体育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厘清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特征,能够为建构新时代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从整体网、局域网、个体网三个维度对1948-2024年西方体育学知识流动网络进行历时性分析,从知识流动视角探索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经历了发育期和成熟期,分别对应知识流动网络的节点增长期和密度增长期;(2)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演化呈现出综合与分化交替发展的趋势,经历了“无中心-单中心-多中心-聚合化-再分化”的演化历程;(3)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的演化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在演进过程中持续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保持紧密联系;(4)演化初期西方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基础学科群、心理学学科群、多学科科学关系较为密切,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体育学知识体系逐渐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计算机与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西方体育学 体育学知识流动网络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