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5
1
作者 伍春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24-28,共5页
在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中,司法鉴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审鉴分离的司法鉴定改革模式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范围、鉴定程序等日益规范,但重复鉴定仍旧是造成当事人诉累、影响诉讼效率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 鉴定机构 鉴定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被引量:5
2
作者 马治国 赵世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7,共12页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支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历经了基础奠定、初步设立、快速发展、清理退出和探索重建四个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专业技术支撑的需求与日...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可缺少的专业技术支撑。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历经了基础奠定、初步设立、快速发展、清理退出和探索重建四个发展阶段。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专业技术支撑的需求与日俱增,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和结构功能,并受国家高度重视,因而具备正当性。然而,法制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的发展。为提升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质效,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建议加强政策保障,开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创新试点工作,并围绕立法推进、机制配套、信用监管等方面对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制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知识产权强国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 正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构建
3
作者 冯晓青 沈韵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30,共9页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作为开展数据产权保护的先行做法,标志着理论探索向具体实践的转变。该登记制度以劳动赋权理论、功利主义激励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支撑,确立了数据作为新型知识产权客体的地位。具体而言,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象涵盖数据集...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作为开展数据产权保护的先行做法,标志着理论探索向具体实践的转变。该登记制度以劳动赋权理论、功利主义激励理论等基础理论为支撑,确立了数据作为新型知识产权客体的地位。具体而言,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对象涵盖数据集合与数据产品,其核心特征表现为衍生性、来源合法性、价值性及公开性;登记主体包含原始取得的数据处理者及委托、合作处理数据情形下的相关主体;登记审查采用实质审查方式,重点评估数据来源、算法规则等数据本身的实质内容。在登记效力上,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不仅具备权属证明功能,产生登记对抗和公信效力,同时表明登记主体依法享有特定范围内的排他性权益。此外,为确保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的有效运行,应完善登记平台建设、优化与其他数据基础制度的衔接,以全面推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化、高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知识产权 登记制度 数据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与创新要素跨境流入——基于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的研究
4
作者 杨珍增 郎倩文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2,共16页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入,优化创新制度环境、降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成本和降低风险是影响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起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伙伴国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同样有利于本国创新要素流入,且相较于本国制度型开放的作用更强。扩展研究发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提升执法力度都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流入。制度型开放的作用对于研发投入密集型行业和电信投入密集型行业更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制度型开放 创新要素 跨境流入 全球研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语料训练的知识产权监管制度:域外经验及其启示
5
作者 蒋洁如 林鹤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1,共10页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料训练阶段会触发著作权侵权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已经出现了侵权诉讼案件。提出应对著作权侵权风险的中国监管方案,对平衡我国人工智能与传统内容创作产业的利益关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有着重... [目的/意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料训练阶段会触发著作权侵权风险,目前全球范围已经出现了侵权诉讼案件。提出应对著作权侵权风险的中国监管方案,对平衡我国人工智能与传统内容创作产业的利益关系,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比较和经验分析,揭示了发达国家(地区)的监管制度。在借鉴域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监管方案。[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处在发展阶段,政府应推出灵活的行政监管原则,在著作权法律体系中构建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柔性的“合理使用”制度,同时制定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知识共享协议方案,作为节约许可成本的行业合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语料训练 知识产权 著作权 监管制度 美国 欧盟 英国 日本 中国 合理使用 C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产权到数据要素:AIGC相关制度困境的化解
6
作者 季冬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导致知识产权法理论基础遭遇困境,既有规则存在解释与适用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争议背后是过程论抑或结果论的不同选择。化解争论与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涉及的对象予以准确、科...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导致知识产权法理论基础遭遇困境,既有规则存在解释与适用困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法律争议背后是过程论抑或结果论的不同选择。化解争论与分歧的根源在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涉及的对象予以准确、科学的界定,对相关客体的关照应从知识产权转变为更广泛的数据要素视角。数据要素视角下,传统的劳动价值说、个人自由主义与激励理论应进行时代性解读,以适应人工智能科技发展与利益平衡的现实需求。结合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动态、知识产权法的社会功能以及保护范围扩张趋势,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需作人本主义的解读,推动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ive Contents,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知识生产与理性运用的利益协调,基于数字市场中知识产权与数据要素的复杂关系,开展制度价值判断与效果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C 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 数据要素 制度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视角下茶企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与制度优化
7
作者 田雅琴 《福建茶叶》 2025年第6期64-66,共3页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已崛起为企业争夺市场先机的关键武器。我国茶企,作为传统产业的佼佼者,却饱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行为多发之困扰,其长远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基于经济法视角,深入剖析茶...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已崛起为企业争夺市场先机的关键武器。我国茶企,作为传统产业的佼佼者,却饱受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行为多发之困扰,其长远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基于经济法视角,深入剖析茶企知识产权保护的当前状况、内在价值及制度革新的紧迫性,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与改进措施,旨在助力茶企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茶企 知识产权 保护 制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的基本逻辑与发展面向 被引量:9
8
作者 杨东 何玥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5,共12页
要素登记制度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要素登记制度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并在数字时代下呈现新的功能定位面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是在传统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基础上,要素登记制度在数字时代下的新发展。应在总... 要素登记制度发展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要素登记制度的功能定位几经变迁,并在数字时代下呈现新的功能定位面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是在传统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基础上,要素登记制度在数字时代下的新发展。应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发展规律出发,回溯要素登记制度在生产力指引下的历史变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数据要素的全覆盖、动态性作用机制,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探索新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发展新路径。需借助相关理论,在多层次数据要素登记视野下,回归登记对象的“凭证”属性,发挥要素登记制度“激励”潜能,以收益凭证登记锚定要素登记制度,打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使数据要素更好地发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登记制度 数据知识产权 新质生产力 新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思考——以“富比”案中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为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江波 张金平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8,共4页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是解决技术争议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困于无相应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导致鉴定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整个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程序出发,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是解决技术争议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困于无相应的法律规定,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导致鉴定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出现了亟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整个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程序出发,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司法鉴定 程序 制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坚 冯峥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8,共15页
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重大。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视作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建... 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影响重大。本文将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视作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地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度行业企业及高金融发展地区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扩大技术市场规模及增加企业创新投入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地区数字要素禀赋、政府数字领域关注度及企业内部治理动力,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拓展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数字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文献,为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设计及促进数字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11
《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2003年5月22日,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成立,该中心隶属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2003年5月22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咨询部经国家法制主管部门公告成为司法鉴定人。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司法鉴定 主管部门 国家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12
《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2003年5月22日,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成立,该中心隶属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2003年5月22日,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咨询部经国家法制主管部门公告成为司法鉴定人。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司法鉴定 主管部门 国家法制 公告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简介
13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隶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同时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获取与应用以及保护所需的信息、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国威鉴定中心拥有注册的资深知识产权司...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隶属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的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同时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获取与应用以及保护所需的信息、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国威鉴定中心拥有注册的资深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专家近百名,特聘知识产权界咨询专家几十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法律咨询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 简介 面向社会 鉴定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在滇成功举办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研讨会
14
作者 高凤鸣 《知识产权》 CSSCI 2005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研讨会 侵权行为 法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15
《知识产权》 CSSCI 2007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2003年5月22日,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成立,该中心隶属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简介
16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国威鉴定中心)暨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咨询部,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同时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获取与应用以及保护所需的信息、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国威鉴定中心鉴定人队伍主要依托...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以下简称国威鉴定中心)暨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咨询部,面向社会提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同时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获取与应用以及保护所需的信息、技术和法律咨询服务。国威鉴定中心鉴定人队伍主要依托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商标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法律咨询服务 国家知识产权 简介 国家商标局 面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
17
《知识产权》 CSSCI 2008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2003年5月22日,北京国威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成立,该中心隶属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关键词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司法鉴定中心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制度逻辑及完善 被引量:45
18
作者 汤贞友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共20页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型财产登记制度,其制度逻辑亟待理论阐释与建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应定性为公共服务行为,是对数据财产权益归属的确认,具有确认权益的基础功能,并衍生出证明、信息管理、公示的核心功能及促进...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新型财产登记制度,其制度逻辑亟待理论阐释与建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应定性为公共服务行为,是对数据财产权益归属的确认,具有确认权益的基础功能,并衍生出证明、信息管理、公示的核心功能及促进数据产权形成的延伸功能。其登记对象应为合法合规获取、经过一定规则处理、具有实用价值和可公开性的数据集合,可从总体情况、物理特征和社会伦理特征进行标准化描述,对登记对象采取“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的模式,未来宜赋予登记公示公信效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应逐步实现制度的标准化,统一组织形式,从公共服务转向行政管理职能,以实现内部制度整合;在外部与数据交易所形成“产权登记+数据流通”的前后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数据产权 登记功能 制度结构 数据登记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知识产权治理范式:转型、挑战与愿景
19
作者 杨静 《知识产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8,共16页
话语制度主义为知识产权治理范式及其转型的检视研究提供了理论视野、解释功能和方法论意蕴。建立知识产权治理范式分析的三维框架,以观念、话语及制度为点位的考察表明,中国知识产权治理经历了显著的范式转型,从防御主义的应对范式转... 话语制度主义为知识产权治理范式及其转型的检视研究提供了理论视野、解释功能和方法论意蕴。建立知识产权治理范式分析的三维框架,以观念、话语及制度为点位的考察表明,中国知识产权治理经历了显著的范式转型,从防御主义的应对范式转为进取主义的强国范式,整个社会已经形成一种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势”。当前中国知识产权进取主义治理范式,是一种积极国家形态的,由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观、严保护话语以及双重构造的制度体系所搭建的系统结构,具有浓厚的知识产权公共管制关系色彩,是内生性、自主性的技术追赶组织形式和法律保障形式的创新,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还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并承压美国“破坏知识产权治理范式”的无端攻讦及其知识产权“规锁”的结构性压力。有必要以共治主义的范式优化回应现实需求,并为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供给一种能够同西方交流互鉴的高效国家形态的中国之治示范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治理范式 话语制度主义 防御主义 进取主义 共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南 韩琦 徐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0,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完善对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解读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促进科技全面创新的基本...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完善对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解读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促进科技全面创新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其次,分析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再次,明确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从目标上来说,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应面向科技革命需求,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主要内容来说,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对科技全面创新的作用应从支持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开放式创新两个层面进行诠释。最后,从构建重点、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提出支持科技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构建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全面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体系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