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评价正常犬肝脏超声学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政 刘梅 +1 位作者 左松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 :评价瞬间反应二次谐波显像 (Transientresponsesecondharmonicimaging ,TRSHI)对正常肝脏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 ,并与常规连续二次谐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只健康杂种犬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分别用... 目的 :评价瞬间反应二次谐波显像 (Transientresponsesecondharmonicimaging ,TRSHI)对正常肝脏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 ,并与常规连续二次谐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6只健康杂种犬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分别用常规二次谐波显像和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扫描肝脏。造影效果评价使用视觉评分和视频密度分析。结果 :常规二次谐波显像有 4次 1级增强、4次 2级增强和 2次 3级增强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则有 1次 2级增强和 11次 3级增强。常规和瞬间显像产生的造影增强视频密度值分别为 12 9 0 6± 17 3 6和 161 2 4± 12 8(P <0 0 1)。结论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声学造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 瞬间反应式二次谐波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阻抗且提高系统带宽的抑制两级式逆变器中二次谐波电流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力 任小永 阮新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44,共9页
两级式单相逆变器的瞬时输出功率中存在脉动功率,使得前级直流变换器中产生二次谐波电流。为了减小该二次谐波电流,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的二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并针对虚拟阻抗为电阻的情形,给出了一种闭环参数的设计方法。为了提高... 两级式单相逆变器的瞬时输出功率中存在脉动功率,使得前级直流变换器中产生二次谐波电流。为了减小该二次谐波电流,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的二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并针对虚拟阻抗为电阻的情形,给出了一种闭环参数的设计方法。为了提高带宽,提出一种带有带通滤波器电感电流反馈的二次谐波电流抑制方法,并在带通滤波器中加入阻尼电阻,使得该种控制方法不仅能显著减小前级直流变换器中的二次谐波电流,还能改善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并保证系统稳定工作。最后,研制了一台1kV·A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单相逆变器 谐波电流 虚拟阻抗 虚拟电阻 带宽 带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间歇二次谐波全氟显心肌声学造影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志泉 刘伊丽 +7 位作者 查道刚 宾建平 黄翠瑶 郑燕列 陈炜生 陈静 黄晓波 张远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 优选全氟显与新型超声仪最佳条件组合 ,评价心肌声学造影 (MCE)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胸犬模型分三组 :条件优选组按 4(剂量 )× 3(机械指数 )× 2 (探头频率 )析因试验设计行MCE并定量分析比较 ;缺血再灌注(IR)组前降支... 目的 优选全氟显与新型超声仪最佳条件组合 ,评价心肌声学造影 (MCE)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胸犬模型分三组 :条件优选组按 4(剂量 )× 3(机械指数 )× 2 (探头频率 )析因试验设计行MCE并定量分析比较 ;缺血再灌注(IR)组前降支动脉缺血 1h ,再灌注 2h ;缺血预适应组 (IP)于缺血 1h前先予缺血 5min和再灌注 5min ,反复 4次。取出心脏以Evans蓝和TTC双重染色测定危险心肌与梗死心肌 ,并同MCE法作相关分析和组间比较。结果 三种参数均影响MCE效果 ,但无交互作用 ;MCE测的梗死和危险心肌范围与病理双染指标呈密切相关 ;MCE同病理观察一致呈示IP显著缩小梗死面积。结论 MCE需合适的条件组合 ;MCE可同时准确测定梗死与缺血心肌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间歇谐波 全氟 缺血预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接二次谐波注入的三级式同步电机低速阶段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俊杰 魏佳丹 +1 位作者 郁钧豪 周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031-9041,共11页
针对航空三级式同步电机实现起动功能存在的转子位置检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从主励磁机间接向主发电机注入高频信号的方法,利用旋转整流器产生的二次谐波作为向主发电机励磁绕组注入的高频信号,分析起动过程高频响应信号的频率特性,提出... 针对航空三级式同步电机实现起动功能存在的转子位置检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从主励磁机间接向主发电机注入高频信号的方法,利用旋转整流器产生的二次谐波作为向主发电机励磁绕组注入的高频信号,分析起动过程高频响应信号的频率特性,提出一种通过主励磁机的励磁电流生成同步解耦信号的方法,设计基于带通滤波器级联陷波器的转子位置误差信息提取方法,降低提取的高频信号的相移,增强谐波抑制能力,提高位置估计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所提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位置估计精度,能够实现三级式同步电机在低速阶段的可靠起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同步电机 间接注入高频信号 谐波 同步解耦信号 带通滤波器级联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触发显像声学造影评价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贤胜 高云华 +3 位作者 杨未晓 夏红梅 王晓燕 陈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55-856,共2页
目的 采用二次谐波触发显像超声造影评价急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方法 对 10只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气体声学造影剂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测量心肌灌注缺损面积 ,与心肌病理染色对照。结果 造影后正常心肌回声显著增强... 目的 采用二次谐波触发显像超声造影评价急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方法 对 10只犬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自制的白蛋白氟碳气体声学造影剂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测量心肌灌注缺损面积 ,与心肌病理染色对照。结果 造影后正常心肌回声显著增强。缺血心肌呈现灌注缺损。缺损面积与心肌病理染色测值相关良好。结论 自制的声学造影剂安全有效 ,能用于动物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声学造影剂 谐波触发显像 急性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对比研究——间断二次谐波显像与基波显像技术
6
作者 左松 刘政 +1 位作者 高云华 黄晓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66-267,287,共3页
目的:评价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对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并与基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3只患有VX2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氟碳声学造影剂,采用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间... 目的:评价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对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的增强效果及动态变化规律,并与基波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3只患有VX2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耳缘静脉注入氟碳声学造影剂,采用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间断二次谐波显像肿瘤均为3级显影;基波显像为11次1级,2次2级显影。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及基波显像产生的造影增强视频密度差值分别为118.38±18.41和40.02±10.18(P﹤0.001)。结论:间断二次谐波显像可以显著提高等回声小肝癌的诊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间断谐波显像 基波显像技术 实验性肝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数值孔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分子取向探测
7
作者 王湘晖 林列 曾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29-2133,共5页
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利用坐标变换分析高数值孔径条件下二次谐波强度随胶原纤维取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原纤维垂直于z轴时,聚焦光场Ey、Ez分量的增强导致二次谐波相对强度极小值的上升;随着胶原纤维极角的改变,二... 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和格林函数法,利用坐标变换分析高数值孔径条件下二次谐波强度随胶原纤维取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胶原纤维垂直于z轴时,聚焦光场Ey、Ez分量的增强导致二次谐波相对强度极小值的上升;随着胶原纤维极角的改变,二次谐波强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发生变化,同时前向和后向二次谐波之间的强度变化也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微术 高数值孔径 矢量衍射理论 格林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效应的非侵入式电场测量方法及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崔英哲 庄池杰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177-4190,共14页
电场测量是研究气体放电的关键,在高电压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需求,传统的侵入式电场测量会畸变电场。为此自主建立了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原理的空间电场测量系统,该效应的电场测量系统具有非侵入式、不受气体环境限制、高空间和时间分... 电场测量是研究气体放电的关键,在高电压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需求,传统的侵入式电场测量会畸变电场。为此自主建立了基于电场诱导二次谐波原理的空间电场测量系统,该效应的电场测量系统具有非侵入式、不受气体环境限制、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的优点。考虑激光能量空间分布和待测电场分布,提出了二次谐波效应自洽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二次谐波信号强度与入射激光偏振方向、光路聚焦参数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平面波近似模型的适用范围。通过优化光路结构、调节透镜强聚焦结构、提高激光功率的方式,提高了系统灵敏度,已实现的系统的最小可测电场为0.4 kV/cm,最小空间分辨率达毫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电场测量 电场诱导谐波效应 自洽模型 测量性能 电场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次谐波心肌造影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灌注的评价
9
作者 梁旭 张少文 +3 位作者 董少红 张英男 翟丽华 杨纯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8-470,476,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4例冠心病人和 6例可疑冠心病者进行冠脉造影 (CAG)、经静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 (MCE)和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PECT... 【目的】对比研究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4例冠心病人和 6例可疑冠心病者进行冠脉造影 (CAG)、经静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 (MCE)和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SPECT)心肌显像三项检查 ,共入选冠脉 6 0支和心肌区段 180个。MCE和SPECT以左心室 9段分法进行心肌灌注记分 ,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MCE和SPECT的对比分析。【结果】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MCE和SPECT敏感性均为92 8% ,特异性分别为 83 3%和 6 6 7%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2 8%和 86 7%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3 3%和 80 0 % ,P均 >0 0 5。两种方法对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右冠状动脉高。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 6 0支冠脉分为 4组 ,各组之间MCE分值差异显著 ,狭窄程度越大 ,分值越小 ,P <0 0 5~ 0 0 0 1,同一组中 ,MCE与SPECT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MCE分值与SPECT分值呈显著正相关 (r=0 78,P <0 0 1)。【结论】经静脉MCE与双核素SPECT均能有效地检出病变心肌范围和病变冠状动脉 ,两者对评价心肌灌注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谐波心肌造影 双核素心肌显像 心肌灌注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熵方法与二次规划子问题的显式解
10
作者 岑利群 施保昌 《应用数学》 CSCD 200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本文对混合约束极大极小问题的目标函数与约束分别用熵函数来逼近 ,讨论了逼近问题的二次规划子问题的搜索方向的显式形式 ,并给出了极大极小问题和多目标规划的二次规划子问题的显式解 .将所得结果用于相应的算法中 ,可提高算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极大极小问题 极大熵方法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组织的背向二次谐波成像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幸笋 潘琳 +2 位作者 胡金云 马辉 陈瓞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8,共6页
光学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由于具有三维高分辨率、不需要荧光标记、对生物样品的杀伤效应小等特点 ,在生物医学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双光子荧光成像基础上 ,实现了适合对厚组织样品观测的背向光学二次谐波成像 ,探讨了背向二次谐波... 光学二次谐波成像技术由于具有三维高分辨率、不需要荧光标记、对生物样品的杀伤效应小等特点 ,在生物医学研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双光子荧光成像基础上 ,实现了适合对厚组织样品观测的背向光学二次谐波成像 ,探讨了背向二次谐波成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多种生物组织样品进行大量实验 ,发现胶原纤维和肌肉纤维均可以产生很强的背向二次谐波 ,并成功地将背向二次谐波成像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皮肤的观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微成像 生物组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谐波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屈军乐 陈丹妮 +4 位作者 杨建军 许改霞 林子扬 刘立新 牛憨笨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共9页
二次谐波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非线性光学成像所特有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成像深度,可避免双光子荧光成像中的荧光漂白效应,是一种理想的非侵入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生物组织的病变往往会引起微观结构的变化,而二... 二次谐波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三维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非线性光学成像所特有的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成像深度,可避免双光子荧光成像中的荧光漂白效应,是一种理想的非侵入生物活体成像方法.生物组织的病变往往会引起微观结构的变化,而二次谐波信号对组织的结构对称性变化高度敏感,因此二次谐波成像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或术后治疗监测,具有很好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介绍二次谐波成像的发展现状,生物组织中二次谐波信号的产生机理,二次谐波成像的实现手段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非线性光学 生物组织 微成像 早期诊断 高分辨率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羧基-4′-氨基偶氮苯LB膜的光谱及其二次谐波产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学喜 王文军 +2 位作者 刘云龙 李淑红 陶绪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2,共2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偶氮化合物分子的LB膜及非线性光学特性。4-羧基-4′-氨基偶氮苯分子在水表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并且可以较好的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LB多层膜。测量了LB膜二次谐波产生随入...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偶氮化合物分子的LB膜及非线性光学特性。4-羧基-4′-氨基偶氮苯分子在水表面可以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并且可以较好的转移到固体基板上形成LB多层膜。测量了LB膜二次谐波产生随入射基频光入射角的变化关系,二次谐波信号强度最大值在入射角约为60°的地方,LB膜具有非常大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其分子超极化率约为β=1.17×10-29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Blodgett膜 紫外可见吸收谱 谐波产生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心肌的血流灌注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少红 张少文 +6 位作者 梁旭 胡雪松 王增英 夏令琼 翟丽华 杨纯玉 袁暖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利声显 (levovist) ,通过超声二次谐波技术获取心肌灌注图像 ,对比冠脉造影显示的冠脉支配区域的心肌灌注与超声心肌声学造影获取的心肌灌注类...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对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 :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利声显 (levovist) ,通过超声二次谐波技术获取心肌灌注图像 ,对比冠脉造影显示的冠脉支配区域的心肌灌注与超声心肌声学造影获取的心肌灌注类型的关系。按心肌灌注积分指数将异常冠脉分为 3组 ,心肌灌注积分指数 1分 (A组 ,2 7支 ) ,2分≥心肌灌注积分指数 >1分 (B组 ,2 4支 ) ,>2分 (C组 ,33支 )。  结果 :心肌灌注积分指数与冠脉狭窄度呈中度正相关 (r=0 .75 ,P<0 .0 0 1) ,3组病人的冠脉狭窄程度、心肌灌注积分指数明显差异 (P<0 .0 0 1)。冠脉狭窄度 <75 %者 ,病人室壁灌注多为正常 ,随着冠脉狭窄程度加重 ,室壁灌注出现异常。  结论 :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是反映心肌灌注的有效方法 ,能够反应冠脉血流的改变及微循环结构的完整性变化 ,从而弥补了冠脉造影仅能显示心外膜下的冠脉而无法观察毛细血管水平心肌灌注的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谐波 静脉心肌灌注超声显像 心肌血流灌注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一类可分离凸规划的对偶显式模型DP-EM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隋允康 彭细荣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5-1144,共10页
推导对偶目标函数的精确显式表达式,可选用更多成熟高效的求解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非线性规划对偶理论求解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效率.研究工作来源于非线性凸规划同其对偶规划的间隙为零,可以等价转化为对偶问题求解,通常可以大大地缩... 推导对偶目标函数的精确显式表达式,可选用更多成熟高效的求解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非线性规划对偶理论求解结构拓扑优化问题的效率.研究工作来源于非线性凸规划同其对偶规划的间隙为零,可以等价转化为对偶问题求解,通常可以大大地缩小问题的规模,可是二者不具有显式关系却影响了对偶解法的应用.所幸的是,结构优化当中一大类问题包括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问题,不仅具有凸性,而且具有变量可分离性,于是原变量和对偶变量之间有了显式关系,因此,对偶解法成了38年来被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对偶问题的目标函数并不是显式,这缘于含参数的极小化问题导致目标函数为隐式表达,常见的显式化方法是进行二阶近似.本文突破了对偶问题难以显式化只能采用近似显式的定势,将我们提出的"对偶规划-显式模型"(DP-EM)方法应用于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并与对偶序列二次规划(DSQP)算法及移动渐近线(MMA)算法为求解器的方法进行计算效率对比,结果显示:(1)MMA算法比DP-EM算法和DSQP算法的外部迭代次数均多;(2)DP-EM算法与DSQP算法外循环次数相同,而内循环数显著减少.说明了DP-EM算法具有显式对偶函数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目标模型化 可分离凸规划 结构拓扑优化 对偶序列规划方法 移动渐近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偶法求解应力与位移约束不同显式的优化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隋允康 张立新 杜家政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0-564,共5页
基于响应面法,通过内力将应力约束显式化为正变量的一阶近似,位移约束采用倒变量一阶近似,建立以桁架结构重量最小为目标的截面优化模型,采用对偶规划理论转化为拟无约束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此方法同应力约束零阶近似和一... 基于响应面法,通过内力将应力约束显式化为正变量的一阶近似,位移约束采用倒变量一阶近似,建立以桁架结构重量最小为目标的截面优化模型,采用对偶规划理论转化为拟无约束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此方法同应力约束零阶近似和一阶近似(使用响应面方法显式化)等方法进行了算例比较,表明本文的优化模型有较好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的内力处理 响应面法 对偶规划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立摆系统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聚 丁靖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1-523,526,共4页
由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反复在线优化计算特点,使得模型预测控制难以适用于动态变化较快的机电系统的控制,如倒立摆动系统的控制,为此研究了倒立摆动系统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基于约束线性优化控制问题的多参数规划方法,建立了显式模型预测... 由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反复在线优化计算特点,使得模型预测控制难以适用于动态变化较快的机电系统的控制,如倒立摆动系统的控制,为此研究了倒立摆动系统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基于约束线性优化控制问题的多参数规划方法,建立了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以避免控制系统反复在线优化计算。应用建立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对于直线一级和二级倒立摆系统控制做了研究,并做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倒立摆系统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平衡控制效果是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多参数规划 PWA模型 倒立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规划的显式模型预测系统设计的可行域扩张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聚 郝平 王万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08,共4页
基于约束线性优化控制问题的多参数二次规划求解方法,提出设计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可行域逐步扩张算法.首先建立一种求取优化控制问题输出不变集的迭代算法.以该输出不变集作为多参数规划问题中状态区域约束限制的初始条件,通过反复... 基于约束线性优化控制问题的多参数二次规划求解方法,提出设计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可行域逐步扩张算法.首先建立一种求取优化控制问题输出不变集的迭代算法.以该输出不变集作为多参数规划问题中状态区域约束限制的初始条件,通过反复求解多参数规划问题和不断改变状态区域约束限制,能够逐步扩大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的无限时间可行区域,直到可行域不再继续扩大.算法收敛时设计得到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在其所有的状态分区上都是无限时间可行的.通过数值仿真计算,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系统 可行域逐步扩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轮毂驱动电动车垂向振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仲兴 李忠远 刘晨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9-265,共7页
针对轮毂驱动电动车非簧载质量增大而引起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恶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MPC)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建立由刚性环轮胎模型和空气悬架模型组成的四自由度系统模型,并确定车辆平顺性、稳定性和电机性... 针对轮毂驱动电动车非簧载质量增大而引起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恶化问题,提出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MPC)理论的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建立由刚性环轮胎模型和空气悬架模型组成的四自由度系统模型,并确定车辆平顺性、稳定性和电机性能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基于多参数二次规划理论,将隐式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转换为与之对应的显式多面体分段仿射(PPWA)系统,离线求解状态变量间的最优控制律,并运用参数分区上的显式控制律求得最优主动力。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悬架和运用天棚控制策略的主动悬架,基于EMPC理论控制的主动悬架对车身垂向加速度、轮胎动载荷和轮毂电机偏心距均方根值提升效果明显,改善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电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模型预测控制(EMPC) 多参数规划 多面体分段仿射(PP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的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仑 苏敏 +1 位作者 杨帆 佃松宜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7,共5页
针对四旋翼飞行系统的多变量、强耦合和带约束等复杂特性,提出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的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四旋翼飞行系统的动力学特点,建立了九状态空间模型,并解耦成2个子系统。然后,采用多参数二次规划法,离线计算了四旋翼飞行系统的显... 针对四旋翼飞行系统的多变量、强耦合和带约束等复杂特性,提出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的控制方法。首先根据四旋翼飞行系统的动力学特点,建立了九状态空间模型,并解耦成2个子系统。然后,采用多参数二次规划法,离线计算了四旋翼飞行系统的显式最优控制律,在线查找当前状态对应的控制量。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约束条件同时,调节时间较短,超调量较小且具有一定的抗扰动能力,成功实现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稳定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状态空间模型 多参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