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动剂辣椒素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郭玲 彭小勇 +7 位作者 邓蒙生 朱英国 翁昌梅 程祥云 王建民 李涛 刘良明 杨光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1-731,共11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激动剂辣椒素(CAP)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氏液(LR)组、CAP...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激动剂辣椒素(CAP)对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休克组、乳酸林格氏液(LR)组、CAP预处理(休克前单次给药)组、CAP预末给药(休克前后两次给药)组,用于检测大鼠存活情况(每组9只);随后根据存活实验结果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休克组、LR组与CAP预末给药组,用于观测血压、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血管反应性及肝肾血流量指标(每组8只)。同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CAP治疗创伤失血休克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应用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验证及诊断价值分析。结果:动物实验显示,休克未治疗动物在休克模型完成后数小时内陆续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5(0.42,6.21)h,LR复苏可一定程度改善大鼠存活情况,CAP预处理组大鼠的存活率与生存时间较LR组有所增加,而CAP预末给药组可明显提高休克大鼠的24 h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与LR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CAP预末给药组较LR组可显著降低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血乳酸水平,明显提高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性反应性,并增加大鼠的肝肾血流量;而CAP对血流动力学与血气指标的改善作用略高于LR组,但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共获得CAP抗创伤失血休克的相关基因37个,经KEGG富集分析发现,Ca2+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显著富集。数据集验证表明CXCR4、NF-kB1、GFPA和NTF3核心蛋白在正常组和休克组中表达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且CXCR4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TRPV1激动剂CAP通过改善创伤失血休克大鼠的血管功能、增加器官血流量并减轻机体酸中毒状态,从而降低创伤失血休克后的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Ca2+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相关,而CXCR4、NF-kB1、GFPA和NTF3可能在其中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失血 休克 辣椒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网络药理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席宏 沈杰 +2 位作者 杨谦梓 杜海磊 罗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肺内和肺外病因引发的一种严重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起病较急,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呼吸道病毒的流行和变异,ARDS的诊...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由肺内和肺外病因引发的一种严重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起病较急,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呼吸道病毒的流行和变异,ARDS的诊疗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临床上亟待探索有关ARDS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ARDS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失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破坏、凝血功能异常等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虽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为ARD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但仍缺乏早期诊断ARDS的生物标志物和针对性治疗ARDS的有效药物。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即辣椒素受体)广泛分布于上呼吸道、气道平滑肌、肺泡和肺血管等部位,参与调解气道舒张和收缩、咳嗽反射、炎症和疼痛相关的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呼吸系统对温度、化学物质和机械牵拉等刺激的感知并传递各种生物信号,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已成为肺炎、肺水肿、咳嗽、哮喘、急性肺损伤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基于此,该文以脓毒症、创伤性脑损伤和呼吸道病毒引发的ARDS与TRPV1的相关性和分子机制为切入点进行综述,总结了调控TRPV1的表达对ARDS发病进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旨在为加强ARDS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衰竭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顺铂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邸阳 于利 +2 位作者 田原 林宇涵 王爱梅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顺铂(cisplatin,CDDP)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UA组(...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顺铂(cisplatin,CDDP)致毒小鼠耳蜗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UA组(腹腔注射熊果酸80mg/kg)、CDDP组(腹腔注射CDDP 4.5mg/kg)和CDDP+UA组(一侧腹腔注CDDP 4.5mg/kg,同时对侧腹腔注射熊果酸80mg/kg),每组15只。各组动物均连续腹腔注射给药5天,每天1次,给药前及停药后24h行ABR检测,然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图像分析及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小鼠耳蜗中TRPV1的表达。结果 CDDP组小鼠耳蜗TRPV1表达和ABR阈移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UA+CDDP组小鼠ABR阈移及TRPV1表达较CDDP组明显降低(P<0.05),且TRPV1表达变化与ABR阈移改变高度相关(|r|>0.7,P<0.05)。结论 UA可抑制CDDP所致TRPV1的高表达,有效降低CDDP的耳毒性,改善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顺铂 耳蜗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肽酶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水平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李莉 张苏明 +3 位作者 王存金 庞君 曹俊平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肽酶抑制剂(2-PMP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脊髓水平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体...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肽酶抑制剂(2-PMP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脊髓水平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和2-PMPA治疗组(2-PMPA组).sham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术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CI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PMPA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2-PMPA 100 μg.所有组每次给药剂量均为10μl,每日1次,连续7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时,以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测定大鼠痛阈,然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水平TRPV1的表达.结果:三组大鼠术后7dTWL和MWr值分别为(17.8±1.1)、(5.5±1.0)、(12.0±1.4)s和(13.1±1.2)、(4.3±0.9)、(10.5±1.0)g.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7d时TWL和MWT值均降低,脊髓TRPV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2-PMPA组术后7d时TWL和MWT值均升高,脊髓TRPV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NAAG肽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TRPV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AG肽酶抑制剂 神经病理性疼痛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在低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钙升高中的作用
5
作者 王跃秀 王辰 +2 位作者 王丛 刘杰 王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记录低氧条件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1,TRPV1)对细胞内Ca2+浓度(用340nm/380nm的荧光强度比值表示)的影响,探讨TRPV1在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 目的观察记录低氧条件培养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potential vanilloid receptor1,TRPV1)对细胞内Ca2+浓度(用340nm/380nm的荧光强度比值表示)的影响,探讨TRPV1在低氧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流式细胞周期测定以及细胞内Ca2+浓度测定的方法检测细胞增生及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低氧能明显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升高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静息Ca2+浓度,显著加强环并偶氮酸(cyclopiazonic acid,CPA)诱发的库容性Ca2+内流(capacitative Ca2+entry,CCE),上述效应均可被TRPV1阻断剂Capsazepine(CPZ)所抑制。结论在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RPV1可能是低氧所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CCE增强和细胞过度增生的重要途径或调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钙库操控性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离子通道的Nplus-RhTx多肽抑制剂理性设计及功能验证
6
作者 张恒 王嘉薇 杨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目的:获得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的多肽抑制剂。方法:基于已有的靶向TRPV1通道的多肽激动剂红头蜈蚣毒素(RhTx)进行理性设计,在其氨基末端增加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并在细胞上使用膜片钳电生理验证设计的多肽对TRPV1通道... 目的:获得靶向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道的多肽抑制剂。方法:基于已有的靶向TRPV1通道的多肽激动剂红头蜈蚣毒素(RhTx)进行理性设计,在其氨基末端增加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并在细胞上使用膜片钳电生理验证设计的多肽对TRPV1通道的抑制作用。结果:理性设计了8条Nplus-RhTx多肽,在膜片钳电生理记录中发现其中4条可以抑制TRPV1的辣椒素激活,4条Nplus-RhTx多肽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分别为(188.3±4.7)、(193.6±18.0)、(282.8±11.9)和(299.5±6.4)µmol/L。结论:通过对RhTx多肽的氨基端进行理性设计改变其性质,可获得靶向TRPV1的多肽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离子通道 多肽 理性设计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肠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何艳 秦雪梅 +1 位作者 鲁卫华 金孝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并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脓毒症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清洁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 目的:观察脓毒症对大鼠肠道动力的影响,并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脓毒症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清洁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脓毒症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2h后以每只大鼠2mL碳素墨汁灌胃,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小肠黏膜TRPV1及CGRP的表达水平。结果:脓毒症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小肠黏膜TRPV1、CGRP的阳性表达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肠动力障碍可能与肠道TRPV1、CGRP的表达上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肠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阻断剂减轻利多卡因所致的背根神经节细胞毒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旭辉 任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验证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的阻断剂Capsazepine(CPZ)对利多卡因所致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3d的乳大鼠DRG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过程中较文献报道减低了胰酶浓度至0.125%以取得较... 目的验证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的阻断剂Capsazepine(CPZ)对利多卡因所致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3d的乳大鼠DRG神经元进行体外培养,培养过程中较文献报道减低了胰酶浓度至0.125%以取得较高的细胞活力;然后采用CCK-8法检测0 mmol/L(C1组)、2.5 mmol/L(L1组)、5 mmol/L(L2组)、10 mmol/L(L3组)、20mmol/L(L4组)和40mmol/L(L5组)的利多卡因10min时对DRG神经元活力的影响,计算其半数致死浓度(LC50);再用CCK-8法检测0μmol/L(LC0组)、1μmol/L(LC1组)、10μmol/L(LC2组)及100μmol/L(LC3组)CPZ对10min时LC_(50)的利多卡因所致DRG神经元毒性的影响。结果原代DRG神经元经0.125%胰酶消化后培养纯度达91%;L1、L2、L3、L4、L5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C1组,L3、L4、L5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L1组,L4、L5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L2组,L5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L3和L4组(P<0.05),利多卡因作用于DRG神经元10min的LC50为30mmol/L;10μmol/L和100μmol/L CPZ明显减轻LC50利多卡因所致的DRG神经元毒性(P<0.05),LC0、LC1、LC2、LC3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低于C2组(P<0.05);LC2、LC3组DRG神经元活力明显高于LC0和LC1组(P<0.05),10μmol/L CPZ的效应已达最大,将利多卡因所致的细胞活力下降幅度由50%下调至35%。结论经改进的DRG培养方法可获得高质量原代神经元;利多卡因作用于乳大鼠DRG神经元10min时的LC50为30mmol/L;TRPV1受体阻断剂CPZ能减轻利多卡因对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利多卡因 半数致死浓度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梦泽 王首洋 铁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8-320,F0003,共4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TRP超家族一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感觉神经元中。近来大量研究揭示了TRPV1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联系,发现TRPV1的激活在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进程中均发挥...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TRP超家族一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感觉神经元中。近来大量研究揭示了TRPV1和心血管系统之间的联系,发现TRPV1的激活在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进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RPV1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中作用。深入认识TRPV1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及TRPV1激动剂的药理作用,将有助于为心血管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促进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
10
作者 李忠华 李慧峰 李晓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 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TRPV3)通道蛋白对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iRNA技术敲除U251细胞中TRPV3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 目的 研究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TRPV3)通道蛋白对胶质瘤U251细胞系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应用siRNA技术敲除U251细胞中TRPV3的表达,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敲除TRPV3表达后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下降,磷酸化的CaMKⅡ和cyclin D1的表达也受到抑制。结论 TRPV3通道蛋白能够促进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是TRPV3通道开放,细胞外Ca2^+内流,cyclin D1过表达促进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3 胶质瘤 增殖 侵袭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胰腺炎中的作用
11
作者 廖兴志 许华 熊源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30-833,共4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一个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能被多种途径激活。近来研究表明胰腺初级感觉神经元中TRPV1受体的活化可促进胰腺炎症。此外,阻滞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能显著改善胰腺炎模型的疼痛反应。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胰腺炎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激活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保护急性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肌细胞抗凋亡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波 刘启辰 +3 位作者 张羿 雷寒 杨雅莹 黄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20,共7页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肌缺血激活后可传导心绞痛信号,释放神经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目前,TRPV1激活抑制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心肌缺血激活后可传导心绞痛信号,释放神经肽,减轻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目前,TRPV1激活抑制心肌梗死后细胞凋亡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抑制其开放可保护心肌缺血后的心肌细胞抗凋亡。本研究证明,TRPV1激活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首先,本研究利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了TRPV1基因敲除(TRPV1-/-)和野生型(WT)小鼠心肌梗死模型,辅以环孢素A(CSA)预处理抑制MPTP开放,比较观察TRPV1、MPTP在心肌梗死中的作用。心肌组织切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心肌缺血24 h,TRPV1-/-小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大于WT型小鼠。而经CSA预处理的TRPV1-/-小鼠比TRPV1-/-小鼠梗死面积明显减小。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揭示,WT型心肌梗死小鼠的AI明显低于TRPV1-/-心肌梗死小鼠,而CSA预处理明显降低TRPV1-/-小鼠心肌细胞的AI。Western印迹检测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9、Bcl-2、Bax、p53和细胞色素C(Cyt-C)水平。结果证明,TRPV1的激活可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线粒体Cyt-C的外溢,降低胱天蛋白酶9和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GENMEN光度法检测MPTP开放实验显示,激活的TRPV1明显抑制了MPTP的开放。本研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后的TRPV1激活可能通过抑制MPTP开放而抵抗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心肌梗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受体及C-C趋化因子受体2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飞云 刘卫红 +4 位作者 王小晓 崔琳 沈思 朱明军 王幼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8-495,共8页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受体基因缺陷和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阻断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野生型和TRPV1基因缺陷(TRPV1-/-)小鼠通过切除左侧肾脏、皮下包埋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和饮用盐水建立DO... 目的观察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受体基因缺陷和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阻断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野生型和TRPV1基因缺陷(TRPV1-/-)小鼠通过切除左侧肾脏、皮下包埋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和饮用盐水建立DOCA-盐高血压模型。DOCA-盐高血压组(野生型和TRPV1-/-小鼠n均=8)和DOCA-盐高血压-RS504393组(野生型和TRPV1-/-小鼠n均=8)分别皮下注射溶媒和特异性的CCR2阻断剂RS504393,假手术组野生型和TRPV1-/-小鼠(n均=7)仅左肾切除和给予正常饮用水。实验共4周,实验期间和结束时分别检测动脉收缩压、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尿8-异构前列腺素排泄量和肌酐清除率。取右肾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比较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与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野生型DOCA-盐高血压组和TRPV1-/-DOCA-盐高血压组的血压显著升高,24 h尿白蛋白和尿8-异构前列腺素排泄量显著增加,肌酐清除率显著下降(P均<0.05);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显著升高,且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增加(P均<0.05)。除血压外,TRPV-/-DOCA-盐高血压组上述病理变化均显著高于野生型DOCA-盐高血压组(P均<0.05)。RS504393处理组的上述异常变化显著弱于相应的DOCA-盐高血压组(P均<0.05)。除假手术组外,DOCA-盐高血压组和DOCA-盐高血压-RS504393组的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野生型和TRPV1-/-小鼠中,CCR2阻断剂均可抑制DOCA-盐高血压所致的肾脏损害及肾内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并且其抑制作用在TRPV1-/-小鼠中明显增强,提示TRPV1受体可能通过抑制CCR2所介导的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来减轻盐敏感性高血压所造成的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高血压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受体 肾脏损害 C-C趋化因子受体2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吗啡鞘内注射所致瘙痒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1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钊 衡冰冰 +4 位作者 杨丹峰 赵鸿雁 李军 连庆泉 上官王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48-853,共6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缓解大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吗啡鞘内注射所致瘙痒模...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电位香草酸受体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缓解大鼠鞘内注射吗啡所致瘙痒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0只吗啡鞘内注射所致瘙痒模型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N组)、脂肪乳剂组(I组)、丙泊酚组(P组)、TRPV1拮抗剂SB366791+丙泊酚组(SB组)、拮抗剂溶剂DMSO溶液+丙泊酚组(DM组)。N组、I组、P组、SB组和DM组在鞘内注射吗啡40μg/kg后10 min分别经颈内静脉注入生理盐水80μL/kg、脂肪乳剂80μL/kg、丙泊酚0.8mg/kg、丙泊酚0.8 mg/kg、丙泊酚0.8 mg/kg;其中SB组和DM组在鞘内注射吗啡前30 min分别腹腔内注入SB366791 2 mg/kg,DMSO溶液8 m L/kg。另随机抽取18只大鼠作为对照组(C组),于鞘内和颈内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随机选择6只大鼠用摄像机记录在注射吗啡前30 min至后60 min的搔抓次数。6组中其余大鼠于鞘内给药后第60 min(时间点根据预实验结果选择)处死,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RG)中TRPV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N组、I组和SB组相比,P组和DM组大鼠搔抓行为明显减少(P<0.01);Wester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均显示,鞘内给药后第60 min,P组、DM组大鼠前背根神经节的TRPV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组、N组、I组和SB组(P<0.01)。结论:丙泊酚可以缓解大鼠鞘内注射吗啡后引起的瘙痒反应,这可能与增加背根神经节中TRPV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 大鼠 吗啡 丙泊酚 瞬时电位香草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介导疼痛及其调节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鹿晓文 寇亮 杜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2-87,共6页
三叉神经主要司职牙体和口颌面部的本体感觉传导,其膜表面有较高水平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TRPV)1表达。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阳离子选择性,一经激活,可在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介导疼痛及其传导。神经... 三叉神经主要司职牙体和口颌面部的本体感觉传导,其膜表面有较高水平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TRPV)1表达。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阳离子选择性,一经激活,可在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介导疼痛及其传导。神经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神经生长因子和5-羟色胺等可以通过TRPV1通道直接刺激神经的疼痛感受器,引起疼痛敏感。温度和酸碱度亦可能引起相似的TRPV1通道结构改变。TRPV1的调控机制复杂并表现在诸多层面上,从基因转录、翻译和修饰到受体亚型的形成等,这些机制一方面维持TRPV1通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方面也是造成其通道功能异常进而引起疼痛的根源。本文就TRPV1介导疼痛的机制和TRPV1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疼痛 调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和P物质在急性脊髓损伤大鼠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喻林 储瑞亮 +2 位作者 毕杨 何波 南国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通道和P物质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并发肺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8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90只)、ASCI组(108只)、双侧肾上腺切除组(15只)、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15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模型(打击锤质量为10 g,打击高度为25 mm)于T10脊髓节段制备ASCI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T10节段脊髓,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于肾上腺切除术5 d后制作ASCI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取大鼠肺组织标本,计算肺湿干质量比以反映肺组织水肿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RPV1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中P物质的含量。结果脊髓损伤后2、6、12、24、48、72 h,ASCI组大鼠血清肾上腺素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水肿和肺损伤组织病理学变化逐渐加重,损伤1周时开始恢复。脊髓损伤后24、48、72 h,ASCI组大鼠肺组织TRPV1蛋白表达量和P物质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均<0.01)。脊髓损伤后72 h,双侧肾上腺切除后ASCI组肺组织水肿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ASCI组减轻。结论肾上腺素可能参与大鼠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进程,这种效应可能与肺组织中TRPV1、P物质的表达上调有关;双侧肾上腺切除预处理可减轻ASCI并发的肺水肿和肺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肺损伤 肾上腺素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在缺血性中风机制及相关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鸿瑞 高颖 +6 位作者 赖新星 高永红 曹克刚 许颖智 薛冰洁 李丹溪 刘珍洪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14-1821,共8页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居我国致死疾病之首,缺血性中风(IS)占70%以上。因时间窗窄、适应证严格等原因,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临床实际受益人群极为有限,寻求特异性有效药物仍是临床迫切需求,深入探索相关机制、发掘治疗新靶...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居我国致死疾病之首,缺血性中风(IS)占70%以上。因时间窗窄、适应证严格等原因,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临床实际受益人群极为有限,寻求特异性有效药物仍是临床迫切需求,深入探索相关机制、发掘治疗新靶点是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近年来,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通过非谷氨酸机制调控中风后钙离子稳态,并参与中风后多种复杂机制,有望成为中风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新兴靶点。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在中风不同阶段应用中药治疗均有良好疗效,目前已在许多中药如吴茱萸、生姜、天然冰片中发现TRPV1激动剂/抑制剂。现从TRPV1参与调控钙超载、兴奋性毒性、神经炎症等病理机制出发,厘清其具体作用,并归纳可能作用于TRPV1治疗中风的中药成分,以期为中风研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缺血性中风 神经保护 中药 钙超载 兴奋性毒性 神经炎症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效团和分子对接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介导的减毒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米硕 韩舒 +6 位作者 刘凯洋 包丽媛 张凤婷 王宏月 李文汇 赵颖 杜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45-1652,共8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 目的:本研究利用药效团、分子对接及实时反转录PCR(RT-PCR)方法探究诃子制草乌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TRPV1)介导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构建基于TRPV1激动剂分子共同特征的TRPV1激活药效团,虚拟筛选出草乌中的潜在活性成分;对草乌成分及诃子制草乌中引入的诃子成分进行Autodock vina分子对接研究;根据结果选出代表性成分,采用实时反转录PCR验证是否可促进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结果:药效团共筛选出草乌中包括毒性较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在内的13个成分,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这13个成分及诃子制草乌引入的诃子成分均有潜力与TRPV1结合。RT-PCR实验中没食子酸和新乌头碱在浓度≥25μmol/L时,均可明显促进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TRPV1 mRNA表达的增加,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表达量增加,新乌头碱促进TRPV1 mRNA表达的作用更强。药效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诃子和草乌中均含有多种具备TRPV1激活潜力的成分。结论:实验证明新乌头碱、没食子酸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TRPV1通道,可作为TRPV1的激动剂。根据结果推测,诃子可能会通过拮抗草乌中的活性成分与TRPV1的结合,从而降低草乌通过TRPV1介导的毒性;也可能是诃子制草乌在引入没食子酸等诃子成分后,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TRPV1通道快速脱敏从而实现减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分子对接 新乌头碱 没食子酸 诃子制草乌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 H9C2心肌细胞 炮制减毒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通道探讨电针治疗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宁 秦合伟 +4 位作者 李彦杰 牛丽 牛雨晴 宋雪梅 刘昊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26-3131,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中极”“关元”穴对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脊髓横断法建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电针组以“中极”“关元”穴进行电针干预(10 Hz/50 Hz,强度1 mA),抑制剂组给予capsaze... 目的探讨电针“中极”“关元”穴对骶上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脊髓横断法建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电针组以“中极”“关元”穴进行电针干预(10 Hz/50 Hz,强度1 mA),抑制剂组给予capsazepine(2.5 mL,100 nmol/L,30 min)灌注。结束后行尿流动力学检测,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膀胱ICC细胞C⁃Kit、P2X_(2)受体阳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_(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和漏尿点压升高,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01),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抑制剂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和漏尿点压下降,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升高(P<0.01),膀胱组织中TRPV1、C⁃Kit、P2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中极”“关元”穴可通过抑制TRPV1通道减少膀胱ICC细胞上的P2X_(2)受体表达,减少平滑肌收缩频率,改善膀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骶上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1 CAJAL间质细胞 P2X_(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蛋白在心肌梗死后修复和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寒 柳青 +3 位作者 黄玮 马康华 覃数 Donna H.Wan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蛋白(TRPV1)在心肌梗死(心梗)后修复和重构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在TRPV1基因敲除(TRPV1-/-)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梗模型后分为TRPV1-/-心梗组、野生型心梗组;假手术组分为TRPV1...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蛋白(TRPV1)在心肌梗死(心梗)后修复和重构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在TRPV1基因敲除(TRPV1-/-)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左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心梗模型后分为TRPV1-/-心梗组、野生型心梗组;假手术组分为TRPV1-/-假手术组、野生型假手术组,监测心梗后第7天的死亡率、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成肌纤维细胞渗透和胶原成分沉积,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Smad2的表达。结果:心梗后第7天,TRPV1-/-心梗组的死亡率高于野生型心梗组(P<0.05),TRPV1-/-心梗组梗死面积大于野生型心梗组(P<0.001)。TRPV1-/-心梗组与野生型心梗组比较,TRPV1-/-小鼠的成肌纤维细胞渗透明显增多,胶原成分沉积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PV1-/-心梗组比野生型心梗组左心室重构加重,心功能恶化,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水平增高(P均<0.05),磷酸化Smad2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PV1缺失可能通过增强TGF-β-Smad2蛋白信号通路的表达而损害心梗后修复,加重左心室重构,死亡率增加,表明TRPV1在心梗后的修复和重构中起了保护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心肌梗死 修复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