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西原模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良权 徐卫亚 王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能反映加速蠕变起始点的非线性黏塑性元件和瞬时塑性变形的塑性元件,建立了一个能完整反映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在其一维流变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的流变模型,推导三维流变方程,接着探讨了... 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能反映加速蠕变起始点的非线性黏塑性元件和瞬时塑性变形的塑性元件,建立了一个能完整反映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在其一维流变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三维的流变模型,推导三维流变方程,接着探讨了在三轴压缩试验中确定三维蠕变参数的方法,并对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用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蠕变的三阶段,并且在多级偏应力水平下可以采用同一组蠕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流变力学 黏弹塑性 流变模型 瞬时塑性应变 蠕变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岩石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及其硬化黏滞系数的修正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赛红 曹平 +1 位作者 汪胜莲 蒲成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6-943,共8页
基于蠕变过程中的硬化-损伤机制,在对江西东乡铜矿砂质页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提出硬化-损伤效应的时效机制,并基于此对高应力条件下衰减蠕变阶段的黏滞系数(硬化黏滞系数)进行修正;结合定常蠕变阶段的损伤蠕变机制... 基于蠕变过程中的硬化-损伤机制,在对江西东乡铜矿砂质页岩单轴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数据分析过程中,提出硬化-损伤效应的时效机制,并基于此对高应力条件下衰减蠕变阶段的黏滞系数(硬化黏滞系数)进行修正;结合定常蠕变阶段的损伤蠕变机制,提出高应力条件下岩石损伤效应的累积-扩散机理,并据此引入以累积损伤蠕变量为判定准则的加速蠕变触发模型(非线性蠕变体)描述岩石的不稳定蠕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瞬时塑性元件,与虎克体和黏弹塑性体串联,建立了一个能够完整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试验曲线与模型曲线较吻合,说明对高应力下硬化黏滞系数修正的必要性,改进非线性蠕变体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塑性蠕变模型 硬化黏滞系数 硬化-损伤效应 累积损伤蠕变量 瞬时塑性元件 加速蠕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平组织PVC涂层膜材料的塑性变形性能
3
作者 张伍连 丁辛 杨旭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69,共5页
为了解塑性变形同作用应力、作用时间的相互关系,对方平组织为基布的PVC涂层膜材料进行经纬2个方向的单轴向拉伸蠕变试验,测量卸载1 a后试样的塑性变形量。利用塑性应变为作用应力差的幂函数与作用时间幂函数的乘积所构成的多元函数,对... 为了解塑性变形同作用应力、作用时间的相互关系,对方平组织为基布的PVC涂层膜材料进行经纬2个方向的单轴向拉伸蠕变试验,测量卸载1 a后试样的塑性变形量。利用塑性应变为作用应力差的幂函数与作用时间幂函数的乘积所构成的多元函数,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同时,对塑性变形中的瞬时变形与推迟塑性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瞬时变形是塑性变形的主要部分,而推迟变形是次要部分,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推迟塑性变形的增加量将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涂层膜材料 塑性变形 瞬时塑性应变 推迟塑性应变 蠕变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热端部件高温蠕变分析的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模型分析之一
4
作者 李振环 张克实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了描述韧性材料的率相关力学行为,提出了一个具有“过应力”特征的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将该模型与典型的Bodner-partom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考察了该模型对工程材料三种基... 为了描述韧性材料的率相关力学行为,提出了一个具有“过应力”特征的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的方法,将该模型与典型的Bodner-partom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考察了该模型对工程材料三种基本变形过程的描述能力:(1)瞬时塑性。(2)循环塑性。(3)蠕变变形(包括应力松驰、蠕变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型粘塑性本构模型 瞬时塑性 循环塑性 高温蠕变 大变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塑性变形的分数阶岩石蠕变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倩瑶 秦志军 +2 位作者 王伟 王豫宛 梅胜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58,共6页
目前较为经典的岩石蠕变模型元件都是线性的,虽然可以较好地模拟岩石蠕变的前两个阶段,但是却无法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模拟,且因为忽略了蠕变初期岩石压密产生的瞬时塑性变形,模型所反映出的瞬时变形小于真实值.本文引用了裂隙压密... 目前较为经典的岩石蠕变模型元件都是线性的,虽然可以较好地模拟岩石蠕变的前两个阶段,但是却无法对岩石加速蠕变阶段进行模拟,且因为忽略了蠕变初期岩石压密产生的瞬时塑性变形,模型所反映出的瞬时变形小于真实值.本文引用了裂隙压密体元件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瞬时塑性变形,通过使Riemman-Liouville分数阶微积分算子理论构建分数阶黏滞体元件,同时考虑到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的岩石损伤对黏滞体的黏滞系数的影响,使得构建的分数阶黏滞体元件可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将裂隙压密体和考虑损伤的分数阶黏滞体与经典的Poyting-Thomson模型进行串联组合组成新的模型,推导了新模型的蠕变方程,最后,将模型的蠕变方程与相关文献中的蠕变试验曲线进行拟合确定模型参数,同时将理论蠕变曲线与蠕变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 瞬时塑性变形 分数阶 岩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岩石Burgers流变模型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鹏 杨圣奇 陈国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93-2000,共8页
为了准确描述不同轴压下岩石流变过程中的瞬时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于描述岩石流变试验中瞬时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的裂隙塑性元件,将该元件与传统Burgers模型相结合组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给出了模型加卸载流变方程,对该模型的蠕变特性... 为了准确描述不同轴压下岩石流变过程中的瞬时应变变化规律,提出一种用于描述岩石流变试验中瞬时塑性应变变化规律的裂隙塑性元件,将该元件与传统Burgers模型相结合组成改进的Burgers模型,给出了模型加卸载流变方程,对该模型的蠕变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莒山矿粉砂岩进行瞬时三轴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不同围压下全应力-应变曲线,给出了围压与峰值强度的线性关系,对粉砂岩试样进行多级增量循环加卸载流变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辨识和分析,结果表明:瞬时塑性应变在模型参数辨识过程中不能忽略。使用改进的Burgers模型对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粉砂岩加卸载流变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与传统Burgers模型对试验数据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Burgers流变模型 瞬时塑性应变 裂隙塑性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初始损伤和蠕变损伤的岩石蠕变全过程本构模型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其虎 叶义成 +1 位作者 刘艳章 姚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7-62,共6页
考虑到天然岩石存在不同程度初始损伤以及蠕变过程中岩石受载后裂隙扩展而导致的新损伤,对具有初始损伤的岩石蠕变特性进行全面描述。根据不闭合结构面应力与法向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裂隙岩石塑性变形体元件,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瞬时... 考虑到天然岩石存在不同程度初始损伤以及蠕变过程中岩石受载后裂隙扩展而导致的新损伤,对具有初始损伤的岩石蠕变特性进行全面描述。根据不闭合结构面应力与法向变形之间的关系,提出裂隙岩石塑性变形体元件,描述岩石蠕变过程中的瞬时塑性变形。引入初始损伤影响因子,建立具有初始损伤的岩石损伤变量演化方程,构建模拟岩石加速蠕变的蠕变损伤体元件。将裂隙岩石塑性变形体和蠕变损伤体与描述瞬时弹性变形和黏弹性变形的广义开尔文模型进行串联组合,形成能够反映具有初始损伤的岩石瞬时弹-塑性变形、稳定蠕变和加速蠕变的蠕变全过程本构模型,提出了进行少量蠕变试验既能解析模型参数的方法,在不同应力水平下模型理论曲线与蠕变试验曲线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蠕变 初始损伤 瞬时塑性变形 蠕变损伤 加速蠕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