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研究概述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朝洪 凌文辁 方俐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6,共8页
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是指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说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种现象。从霍夫兰1949年首次命名以来,对睡眠者效应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研究逐渐深入。三种具有影响力... 睡眠者效应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有趣而反常的现象,是指在态度改变过程中,说服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低反而提高的一种现象。从霍夫兰1949年首次命名以来,对睡眠者效应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研究逐渐深入。三种具有影响力的理论解释得以提出:线索分离假说、差别衰退假说和有用性-有效性假说。睡眠者效应产生的条件也被反复探究。当前对睡眠者效应研究的趋势是探索睡眠者效应的内在机制,并将其整合到统一的态度改变研究中去,同时展开睡眠者效应的应用研究。该文沿着历史的脉络,叙述了睡眠者效应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存在的争议和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改变 睡眠者效应 劝说信息 折扣线索 信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睡眠者与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生理和心理活动差别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任钢 张春改 +1 位作者 乌立新 隆春玲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比较短睡眠者、失眠症患者和睡眠正常者的睡眠生理及心理活动特点 ,并对失眠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三组被试选用MMPI人格评定 ,昼间心理生理唤醒实验 ,入睡前情绪评定及多导睡眠图整夜睡眠描记。结果 :短睡眠组的睡眠... 目的 :比较短睡眠者、失眠症患者和睡眠正常者的睡眠生理及心理活动特点 ,并对失眠症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三组被试选用MMPI人格评定 ,昼间心理生理唤醒实验 ,入睡前情绪评定及多导睡眠图整夜睡眠描记。结果 :短睡眠组的睡眠潜伏期长于失眠症组 ,睡眠总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失眠症组无显著差别 ;但醒起时间、醒觉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分显著低于失眠症组 ,与睡眠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别。MMPI评定 ,短睡眠组在疑病、抑郁、癔病及精神衰弱项目分低于失眠症组 ,与睡眠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别 ;社会内向性项目分低于失眠症组和睡眠正常组 ;轻躁狂项目分高于失眠症组和睡眠正常组。短睡眠组的夜间入睡前焦虑水平低 ,白天心理生理唤醒值与睡眠生理指标的相关系数低于失眠症组。结论 :短睡眠者的睡眠潜伏期长 ,睡眠总时间短 ,但睡眠质量好 ;人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者 失眠症 睡眠生理 心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晨型/夜晚型睡眠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斌 郝彦利 荣润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1-624,共4页
目的:了解清晨型/夜晚型睡眠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筛选出163名健康睡眠者,包括26例清晨型、108例中间型、29例夜晚型。在面对面的临床访谈中,了解他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使用两周睡眠记录表了解他们的睡眠习惯,使用中文版清晨型/... 目的:了解清晨型/夜晚型睡眠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筛选出163名健康睡眠者,包括26例清晨型、108例中间型、29例夜晚型。在面对面的临床访谈中,了解他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使用两周睡眠记录表了解他们的睡眠习惯,使用中文版清晨型/夜晚型量表评定他们的日周期类型,使用A型人格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了解他们的人格类型,使用自评问卷了解他们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清晨型\中间型\夜晚型睡眠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精神活性物质应用情况相似。在艾森克人格量表评定中,清晨型比中间型和夜晚型有更低的内外向分量表分(清晨型:8.00±3.33、中间型:9.97±3.61、夜晚型:10.28±3.74,F=3.54,P=0.03),而夜晚型比清晨型和中间型有更高的说谎分量表分(清晨型:7.62±3.24、中间型:8.54±3.25、夜晚型:10.24±2.73,F=4.60,P=0.01)。其他人格和心理评定未见差别。结论:夜晚型比清晨型具有更明显的外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清晨型/夜晚型 横断面调查 社会心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和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基于2020年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梅 杨爱琼 +1 位作者 邢英 王玉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0-567,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3-11-16公开发布第五轮(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82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CSE-D10)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午睡时长划分5级:不午睡、<30 min、30~59 min、60~89 min、≥90 min,夜间睡眠分为5级:≥8 h、7~<8 h、6~<7 h、5~<6 h、<5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午睡时长、夜间睡眠在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中的重要程度,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进一步探索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2020年调查期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4.84%(2045/8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午睡时长30~59 min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814,95%CI=0.673~0.985,P=0.034),夜间睡眠时间<5 h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705,95%CI=1.435~2.027,P<0.001)。女性、未婚/分居/离异/丧偶、失能、身体疼痛、强度体力活动、自评健康状况下降、生活满意度下降、卒中、帕金森病会增加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间对抑郁症状影响的重要性较高。午睡时长与发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nonlinear)<0.05),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在午睡时长30 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50 min,午睡时长超过75 min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在夜间睡眠6 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7 h,睡眠时间超过9 h后抑郁的风险会增加(Poverall<0.05)。结论中国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24.84%),午睡时长、夜间睡眠的持续时间与抑郁症之间呈J型关系,建议老年人每天午睡30~75 min,适度的午睡时长有效降低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同时夜间睡眠6~9 h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早期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老年人 午睡时长 夜间睡眠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灵胶囊对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血清SP、NPY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东彩 刘继洪 +1 位作者 陈诗慧 杨焱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对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血清SP、NPY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患者80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对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血清SP、NPY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患者80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肽类物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表现出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P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的SP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两组的NPY水平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的NPY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前后,两组的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评分都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而观察组在这些评分指标上的表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睡艰难、易醒、多梦、疲乏、腰酸症状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对心血亏虚、肾精不足型失眠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灵胶囊 失眠症 心血亏虚 肾精不足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在运动调控睡眠-觉醒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侯莉娟 耿雅萱 +2 位作者 李科 黄朝阳 毛兰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8,共11页
睡眠是与觉醒状态交替转换的一种本能行为,它有助于机体恢复细胞能量、增强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巩固学习记忆等,确保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随着工作生活等社会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sleepdisorder,SD)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解析其发生机... 睡眠是与觉醒状态交替转换的一种本能行为,它有助于机体恢复细胞能量、增强免疫能力、促进生长发育、巩固学习记忆等,确保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随着工作生活等社会压力的增大,睡眠障碍(sleepdisorder,SD)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解析其发生机理并寻找有效的调控靶点愈发重要。多巴胺(dopamine,DA)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除参与动作发起、运动调节、情绪调控外,在睡眠-觉醒状态转换的稳态重塑中也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将对不同形式运动引起的DA变化及其在睡眠结构障碍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睡眠障碍运动处方的制定,及药物运动联合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觉醒 多巴胺 活体脑神经电化学 运动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高血压患者尿钠排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燕 崔赛仙 +6 位作者 胡阳 倪晴 甘露路 刘茜 代安妮 刘师节 杨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22-2227,共6页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不仅由肥胖等传统危险因素驱动,OSA相关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体液潴留状态患者中也较高,提示钠在OSA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目的探究昆明地区OSA相关高血压患者尿钠排...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不仅由肥胖等传统危险因素驱动,OSA相关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体液潴留状态患者中也较高,提示钠在OSA相关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潜在作用。目的探究昆明地区OSA相关高血压患者尿钠排泄情况及其与OSA严重程度及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2021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高血压中心明确诊断为OSA相关性高血压的患者49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的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将OSA相关高血压患者分为轻度组(5次/h≤AHI<15次/h)、中度组(15次/h≤AHI<30次/h)、重度组(AHI≥30次/h)。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PSG指标及动态血压,并进行24 h尿钠排泄量与PSG指标、动态血压、BMI、年龄、性别及肾小球功能、尿蛋白等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究OSA相关高血压患者24 h尿钠排泄量的影响因素。结果493例OSA相关高血压患者中轻度组103例、中度组187例、重度组203例。重度组24 h尿钠排泄量高于轻、中度组(P<0.05)。3组患者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夜间平均收缩压(nM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 h尿钠排泄量与AHI、BMI、24 h平均收缩压(24 hM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MDBP)、性别(男性)呈正相关(r=0.223、0.226、0.126、0.109,rs=0.177,P<0.05),与LSaO_(2)、MSaO_(2)及年龄呈负相关(r=-0.103、-0.090、-0.098,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HI、24 hMSBP、BMI升高及性别(男性)是24 h尿钠排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OSA相关高血压患者中,重度组24 h尿钠排泄量明显高于轻、中度组。24 h尿钠排泄与AHI、24 h血压、BMI、性别(男性)、年龄有关,其中AHI相关性较强。AHI和血压共同影响OSA相关高血压患者的尿钠排泄量,其中AHI的影响强于血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尿钠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慢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牛源睡眠嗜组织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8
作者 李富祥 赵文华 +1 位作者 高华峰 宋建领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1-347,共7页
为鉴定云南某奶牛场犊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含5%牛血清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板从2头牛的肺脏样品中分别分离到嗜CO_(2)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YN24101和YN24102,通过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分离菌;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DNA基因并测序,经B... 为鉴定云南某奶牛场犊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本研究采用含5%牛血清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板从2头牛的肺脏样品中分别分离到嗜CO_(2)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YN24101和YN24102,通过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分离菌;采用PCR扩增分离菌16S rDNA基因并测序,经BLAST比对后下载与分离菌同源性较高的巴氏杆菌科参考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采用MegAlign软件分析分离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MEGA 6.0软件中的N-J法构建分离菌16S rDNA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分离菌的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显示,2株分离菌大部分生化特征与睡眠嗜组织菌(Histophilus somni)ATCC 43625T株和其他H.somni参考株相同;2株分离菌与H.somni ATCC 43625T株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达99.9%,与其他H.somni参考株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2%~99.9%;2株分离菌与全部H.somni参考株处于16S rDNA基因进化树的同一进化分支,2株分离菌均鉴定为H.somni。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对7类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2株H.somni分离菌均对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以及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敏感,但对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酰胺醇类的氯霉素和氟苯尼考、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以及磺胺类的磺胺甲恶唑耐药,表明2株分离菌的耐药性均较强,且均呈多重耐药性。将分离菌以不同剂量感染小鼠,通过改良寇氏法计算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析分离菌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2株H.somni分离菌均能导致小鼠的呼吸道症状,且死亡小鼠仅出现肺脏出血的剖检病变;2株分离菌YN24101和YN24102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7.0×10~5cfu和3.3×10~5cfu;表明2株分离菌的致病性均较强。本研究于国内首次报道了牛源H.somni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丰富了我国H.somni菌株库,并为牛H.somni的分离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为其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嗜组织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黄梨煜 郭丹丹 +7 位作者 喻颖杰 余晓辉 于博 张炎 马蕊 何海蓉 姚一泓 段佳丽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 目的了解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2—2023年北京市学生营养素养调查数据,选取其中部分3~12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睡眠不足的相关因素。结果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8.4±1.3)h,睡眠不足率为77.2%。其中,轻度不足率为39.8%,严重不足率为3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以所在区域为郊区、男生、小学3~6年级、住校、单独卧室、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父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为参照,所在区域为城区(OR=1.655,95%CI:1.501~1.826)、女生(OR=1.188,95%CI:1.094~1.290)、初中(OR=1.895,95%CI:1.706~2.104)、高中(OR=1.608,95%CI:1.431~1.806)、非住校(OR=1.538,95%CI:1.327~1.783)、父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1.254,95%CI:1.067~1.473)、父母不知晓充足睡眠时间(OR=1.892,95%CI:1.732~2.066)的学生出现睡眠不足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北京市3~12年级学生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较少,睡眠不足率较高,且不同特征学生的睡眠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睡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睡眠时间与胸痛的相关性:来自CHARLS 2018年的结果
10
作者 刘涛 张亚敏 +3 位作者 张嵴明 陈潞 张俊轩 周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睡眠时间长短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调查中共7942名参与者的胸痛和睡眠时间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有胸痛者1239名,无胸痛者6703名;年龄>65岁者2645名,≤65岁者5297名...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睡眠时间长短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调查中共7942名参与者的胸痛和睡眠时间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有胸痛者1239名,无胸痛者6703名;年龄>65岁者2645名,≤65岁者5297名。将所有参与者根据睡眠时间分为3组:≤6 h组(n=3123)、6~8 h组(n=2959)和>8 h组(n=1860)。比较不同睡眠时间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特征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探讨睡眠时间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7942名参与者,在睡眠时间>8 h、6~8 h和≤6 h 3组人群中,胸痛发生率分别为12.6%、13.0%和1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呈现下降的趋势[比值比(OR)=0.88,95%CI 0.86~0.91,P<0.001]。曲线拟合分析和阈值效应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胸痛的风险呈U形关系。在年龄≤65岁人群中,睡眠时间8.5 h为拐点,超过该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不再降低;在年龄>65岁人群中,睡眠时间7.7 h为拐点,超过该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睡眠时间与胸痛发生风险在所有年龄段呈现U型关系。在年龄≤65岁人群中,8.5 h为拐点;在>65岁人群中,7.7 h为拐点。当睡眠时长低于该拐点时,延长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胸痛的发生风险。建议保持6~8 h的适当睡眠时长,以降低胸痛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间 胸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
11
作者 陈晓勇 李洁华 +4 位作者 赵丽花 赵家龙 颜闪闪 林紫薇 高理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是否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有氧运动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 目的探究有氧运动是否通过影响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有氧运动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复制慢性睡眠剥夺大鼠模型。有氧运动组进行12周的有氧运动,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安静饲养。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焦虑样行为,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估大鼠短期识别记忆能力,ELISA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并检测分别与补体C3+、S100A+的共标情况,以了解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A1、A2分型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在封闭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后肢直立次数显著增加(均P<0.01),在开放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平均梳理时间显著减少(均P<0.01),大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对新物体的分辨比显著降低(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IL-1β、IL-18、MIP-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海马区域A1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均P<0.0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BDNF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相对于模型组,有氧运动组在封闭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封闭臂的次数、后肢直立次数显著减少(均P<0.01),在开放臂上的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平均梳理时间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探索新物体的时间、对新物体的分辨比显著升高(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和免疫激活因子IL-1β、IL-18、MI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大鼠海马区域A1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1),A2型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均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p-NF-κB/NF-κB、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BDNF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有氧运动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缓解睡眠剥夺诱导的老年大鼠焦虑和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NF-κB/NLRP3 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12
作者 梁强 胡天翼 +1 位作者 杨彤 李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320,I0001,共8页
脑肿瘤患者常共病睡眠障碍,损害日间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失眠和日间过度思睡为主,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受肿瘤部位及类型、神经递质异常及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影响。认知行为干预等非药物... 脑肿瘤患者常共病睡眠障碍,损害日间功能,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失眠和日间过度思睡为主,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受肿瘤部位及类型、神经递质异常及情绪障碍等多种因素影响。认知行为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对缓解脑肿瘤患者的睡眠障碍均有效果,适度运动亦可进一步改善脑肿瘤患者睡眠症状和长期预后。本文对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增强对该病的认识,为脑肿瘤共病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睡眠障碍 失眠 日间过度思睡 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音乐联合刺五加中药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睡眠记忆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3
作者 刘渊 王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3-580,共8页
目的通过五行音乐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观察及肠道菌群等影响的分析,探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K)、模型组(M)、中药组(ZY)、西药组(X)、音乐组(Y)、五行音乐叠加中药... 目的通过五行音乐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观察及肠道菌群等影响的分析,探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K)、模型组(M)、中药组(ZY)、西药组(X)、音乐组(Y)、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ZYY)。对除空白组的其他5组连续3天注射PCPA混悬液叠加多因素刺激,建立心脾两虚型失眠状态大鼠模型。对音乐组和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同时进行4周的五行音乐干预和刺五加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利用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测定大鼠血清GABA、5-HT水平观察五行音乐对于睡眠剥夺大鼠调节作用;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利用Alpha多样性评价样本菌群的多样性。结果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穿越平台次数、停留目标象限的时间及路程有明显增加;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大鼠CA1区的神经元数量增多;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大鼠血清5-HT水平,GABA水平均有所升高,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大鼠菌群物种及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上调。结论中药组及五行音乐叠加中药组能显著改善大鼠的空间探索及定位巡航能力,提升大鼠血清GABA水平及5-HT水平,改善CA1区组织结构的病理损伤,提高了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睡眠剥夺 神经递质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新词学习中的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14
作者 刘妮娜 孙文涛 +2 位作者 于杰 高乾程 邬诗卉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296,共8页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 睡眠在离线记忆巩固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动物古代雅称的双字生僻真词为材料,探讨立即与延迟睡眠在汉语新词语义学习中的作用。41名大学生被分为夜晚学习的睡眠-清醒组和清晨学习的清醒-睡眠组,并在学习后进行立即、12h和24h的三次测试。结果显示,在外显测试任务中,睡眠-清醒组在12h后的成绩提升(vs.立即)大于清醒-睡眠组,即立即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其优势在定义任务中保持至24h;而清醒-睡眠组在24h的提升(vs.12h)更大,即延迟睡眠也能有效巩固记忆,且在图片命名任务中与立即睡眠作用相当。在内隐大小判断任务中,立即和延迟睡眠均促进了新词的语义整合,但方式不同。结果支持睡眠在记忆巩固中的积极巩固和被动保护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 新词学习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15
作者 熊玮 胡溪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盐酸马普替林片、... 目的探究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盐酸马普替林片、艾司唑仑片镇静催眠。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交泰丸加味。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心理状况、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降高;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下降,5-HT水平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更低,5-HT水平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泰丸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并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症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理论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敏 何玉莹 陈艳妮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6-1060,共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终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有睡眠障碍(SD)。SD会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会加重ASD的核心症状,如尖叫、多动等情绪及行为问题,二者互相影响,迁延反复。目前SD在ASD儿童中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终身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有睡眠障碍(SD)。SD会影响神经、生殖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同时会加重ASD的核心症状,如尖叫、多动等情绪及行为问题,二者互相影响,迁延反复。目前SD在ASD儿童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ASD伴SD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ASD伴SD以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为主,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尚未有长期研究的报道。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后天失养,治疗ASD伴SD从多个角度进行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病因辨证等),用多种中医特色疗法(中药汤剂、针刺、推拿及芳香疗法等)进行治疗,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中医药 针灸 推拿 治疗 文献研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暴晓梅 刘宇 +1 位作者 金成成 王路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50-225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手术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3,0.6μg/(kg·h)右美托咪定+2μ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手术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3,0.6μg/(kg·h)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B组[n=53,0.4μg/(kg·h)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C组[n=52,0.2μg/(kg·h)右美托咪定+2μg/kg舒芬太尼]。比较3组应激反应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围术期镇静镇痛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镇痛/伤害刺激指数(ANI)]、疼痛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RCSQ)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12 h比较,术后48 h 3组血清BDNF、Cor、IL-6水平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P<0.05);与麻醉前(T_(0))时相比,3组插管时、插管后1、5 min(T_(1)~T_(3))时间BI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BIS均低于T_(0)时(P<0.05),3组组间相同时间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ANI高于T_(0)时,A组ANI高于B组、C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6、24、48 h 3组疼痛评分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CD3^(+)、CD4^(+)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P<0.05),3组CD8^(+)均升高,A组高于B组、C组,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1 d相比,术后当晚、术后第2晚3组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A组低于B组、C组,B组低于C组(P<0.05)。A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B组、C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6μg/(kg·h)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口腔癌手术患者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和免疫抑制,改善睡眠质量,但术中低血压和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不同剂量 镇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高水平击剑运动员睡眠节律与训练负荷的关联研究
18
作者 戴剑松 徐小凤 +2 位作者 陈钢锐 吕嘉乐 肖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运动员的睡眠节律特征和训练负荷,旨在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睡眠指导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方法:通过华为智能手环6记录了2023年4~8月期间23名江苏省击剑队运动员的睡眠和训练数据。采用夜间睡眠时长、校正后睡眠中点(the a...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运动员的睡眠节律特征和训练负荷,旨在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睡眠指导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方法:通过华为智能手环6记录了2023年4~8月期间23名江苏省击剑队运动员的睡眠和训练数据。采用夜间睡眠时长、校正后睡眠中点(the adjusted mid-point of sleep on free days,MSFSc)和社会时差(social jet lag,SJL)反映运动员的睡眠节律特征。根据关键指标MSFSc,将睡眠时型分为清晨型(<3:00 AM)、中间型(3:00~5:00 AM)和夜晚型(>5:00 AM);采用SJL衡量昼夜节律紊乱程度。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则利用训练期间的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训练冲量(training impulse,TRIMP)来评估。结果:共采集运动员2459 d的睡眠数据和1798 d训练数据,结果显示运动员有57.2%时间的夜间睡眠时长不足8 h。运动员的MSFSc平均为(4:52±1:30),60.87%的运动员睡眠时型为中间型,39.13%为夜晚型,无清晨型;运动员平均SJL为(1.50±1.08)h,65.22%的运动员的社会时差超过1 h,SJL与MSFSc呈强相关性(r=0.845,P<0.001);夜晚型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TRIMP值较中间型运动员要低,SJL大的运动员的平均心率和最大心率也要比SJL较小的运动员要低。结论:运动员普遍存在睡眠不足和昼夜节律紊乱的问题,运动员的睡眠节律受睡眠时型的影响,睡眠节律紊乱的运动员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节律 睡眠时型 社会时差 击剑运动员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与记忆巩固
19
作者 胡波 谭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0-297,共8页
记忆是指大脑将从机体内、外部获取的信息保存一段时间的生理过程。在大脑中,散在分布于不同脑区的神经元集群将经历过的场景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并形成记忆,从而能提取出来以指导个体在未来类似场景或事件中的行为。除非被巩固,新形成... 记忆是指大脑将从机体内、外部获取的信息保存一段时间的生理过程。在大脑中,散在分布于不同脑区的神经元集群将经历过的场景或事件信息进行编码并形成记忆,从而能提取出来以指导个体在未来类似场景或事件中的行为。除非被巩固,新形成的记忆往往快速消退。睡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大脑状态,包括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两个时相。记忆形成的涉及编码、巩固和提取3个过程。睡眠总时间减少或者睡眠片段化会导致多种类型记忆巩固的受损,表明促进记忆巩固是睡眠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本文总结了NREM睡眠和REM睡眠参与记忆巩固的实验证据,并探讨了睡眠可能通过记忆重激活和突触修饰等机制促进记忆巩固。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进一步探索睡眠如何协调突触“降尺度”和“升尺度”、REM睡眠如何与NREM睡眠协作互补、神经胶质细胞在睡眠促进记忆巩固中的作用,以及控制NREM和REM睡眠的脑区是否以及如何直接参与记忆巩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 记忆巩固 重激活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肾不交、肝郁气滞证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女性微观指标比较
20
作者 冯晓玲 韩昕宇 +1 位作者 陈铖 贾紫千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心肾不交证和肝郁气滞证两种不同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女性改良Kupperman评分表(Kupperman's index,KMI)评分及外周血微观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筛选并收集80... 目的比较心肾不交证和肝郁气滞证两种不同证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女性改良Kupperman评分表(Kupperman's index,KMI)评分及外周血微观指标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筛选并收集80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肾不交证40例、肝郁气滞证40例。收集受试者中医证候采集表、KMI量表等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水平。结果心肾不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以及PSQI总分均大于肝郁气滞组(P<0.05);肝郁气滞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大于心肾不交组(P<0.05);心肾不交组潮热汗出、肌肉、关节痛、心悸、泌尿系症状这4项症状以及KMI总评分均大于肝郁气滞组(P<0.05);肝郁气滞组情绪激动、抑郁、疑心、眩晕、头痛、皮肤蚁行感这5项症状评分大于心肾不交组(P<0.05);肝郁气滞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心肾不交组(P<0.05);心肾不交组血清GABA水平低于肝郁气滞组,而Glu水平高于肝郁气滞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睡眠障碍女性中,心肾不交证较肝郁气滞证总体睡眠状态更差,围绝经期症状程度也更严重,睡眠障碍和围绝经期症状的主要类型亦有所不同,两种证型之间IL-1β、TNF-α、GABA与Glu的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能有助于围绝经期女性睡眠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和精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睡眠障碍 中医辨证分型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