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云研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9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在造影前、造影中、造影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恐惧、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等心理不适症状的发生... 目的:探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进行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90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患者在造影前、造影中、造影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恐惧、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等心理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及心理干预后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心理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能取得很好的配合并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结论:相应的护理指导及心理干预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护理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2
作者 董素霞 杨丙健 刘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7期66-67,共2页
分析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操作因素对123例行数字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影响,提出改善上述影响因素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数字化荧光造影检查的质量。
关键词 数字化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眼底自发荧光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龙永华 王卫峻 +1 位作者 宫媛媛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1-624,共4页
背景眼底自发荧光(FAF)能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状态,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诊断,而其在梅毒性后葡萄膜炎中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和对比首诊于眼科的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FA... 背景眼底自发荧光(FAF)能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状态,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的诊断,而其在梅毒性后葡萄膜炎中的应用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目的观察和对比首诊于眼科的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FAF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眼科诊断为梅毒性后葡萄膜炎的患者18例27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根据眼部的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病程2个月内)组和慢性迁延期(病程2个月以上)组,均进行FFA、ICGA及FAF检查,对各期患者的FAF表现与FFA、ICGA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患者的FFA像主要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渗漏改变及视网膜的斑驳状透见荧光改变,部分患者伴有视盘着染或荧光素渗漏,急性期患者可见黄斑区渗出的低荧光,慢性迁延期患者可出现囊样水肿的高荧光。患者的ICGA显示,视网膜后极部出现弥漫性点片状低荧光,造影晚期更明显。患者的FAF像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弥漫性荧光增强,尤以急性期患者更为明显,可见斑驳状荧光,局部有点片状FAF减弱;慢性迁延期患者FAF缺失更明显;伴有视盘水肿及黄斑水肿的患者表现为相应区域的低荧光。结论梅毒性后葡萄膜炎以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血管炎表现为主,ICGA显示出广泛的RPE及脉络膜受累,而FAF表现提示急性期患者有RPE代谢的障碍,慢性迁延期患者为RPE萎缩或缺失。FAF是反映RPE形态变化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后葡萄膜炎 眼底自发荧光 血管造影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青绿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荧光血管造影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士清 王志立 +2 位作者 李萍 李晓华 董应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目的探讨虹膜荧光血管造影(iri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IFA)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PRP术后的65例123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IFA联合FFA检查。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和IFA检测虹膜新生血管灵敏性的差异。结果 FFA显示123眼中,21眼视网膜无灌注区,39眼视网膜新生血管,12眼玻璃体积血和32眼黄斑水肿。IFA显示123眼中,97眼无糖尿病虹膜病变,13眼非增生型虹膜病变,11眼增生型虹膜病变,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所有非增生型虹膜病变眼不能被裂隙灯发现,能被IFA检测。IFA检查发现虹膜新生血管眼(11眼)比裂隙灯检查(5眼)更灵敏(P=0.03)。结论 IFA联合FFA检查能及早发现PRP术后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虹膜病变患者,为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虹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虹膜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1
5
作者 沈伟 蔡琴华 +2 位作者 王熹 毛惠琴 程振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进行的2078例FFA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大部分在注射荧光素钠后2min内发生并在2min...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连续进行的2078例FFA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大部分在注射荧光素钠后2min内发生并在2min内好转,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79.17%)、荨麻疹(12.50%)及晕厥(4.17%)。在本文涉及的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气候、药品批号、有无“诱导”等中,仅年龄1项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t=4,82,P〈0.01),并以20~40岁年龄组最为多发(10.17%)。结论FFA是基本安全的眼科检查手段,年龄是不良反应发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过敏反应和精神紧张、迷走兴奋可能是主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鸽 姜媛 +2 位作者 孙红芬 薛晓辉 郑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77-67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4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确诊患者的传统FFA和超广角FFA资料。所有患者造影检查的早中期均行传... 目的评价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4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确诊患者的传统FFA和超广角FFA资料。所有患者造影检查的早中期均行传统FFA,晚期均行欧堡超广角FFA。分析比较2种检查的视网膜可视范围、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视网膜所需激光面积。结果与传统FFA图像比较,超广角FFA检查图像所显示的视网膜可视面积以及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所需激光面积分别是前者的2.03倍、1.57倍、1.96倍(均为P<0.01)。未行激光治疗的27眼中22眼有无灌注区,其中同时合并黄斑水肿者15眼,这15眼中无灌注区在赤道部以前者14眼;已行激光治疗的14眼中9眼存在黄斑水肿的表现,9眼中7眼合并无灌注区,其中6眼的无灌注区在赤道部以前。结论超广角FFA使可观测病变检查范围扩大到远周边,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角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传统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筱云 王瑶 +2 位作者 张晶 江秀华 王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68-69,共2页
回顾分析 3 2 96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期间的护理 ,包括造影前后的健康教育 ,对症护理和心理护理 ,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认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精神状态、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密切相关 。
关键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 健康教育 护患关系 不良反应 眼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眼底照相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中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鼎 张小虎 +2 位作者 孙哲 刘晴雨 王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9-782,共4页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征.因此研究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在判断DR病程和分期中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评估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对判断DR临床分期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对比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DR患者136例238眼,所有受检眼先行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对5张非立体、50°视野的照片进行拼图,然后行FFA检查.根据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分别对彩色眼底照相和FFA图像进行分析并行DR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38眼中,彩色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者41眼,占17.2%;中度NPDR者48眼,占20.2%;重度NPDR者66眼,占27.7%;PDR者83眼,占34.9%.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48眼,占20.2%;中度NPDR者42眼,占17.6%;重度NPDR者46眼,占19.3%;PDR者102眼,占42.9%.两者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的一致性较好(κ=0.653,P<0.01).在判断非严重威胁视力的DR(NSTDR)和STDR方面,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κ=0.812,P<0.01). 结论 根据5张50°视野彩色眼底照相拼图对DR进行临床分期是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可以替代FFA法进行PRP时机的预测,但在判断无血管灌注区、隐匿新生血管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眼底照相术 血管造影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万程 候俭 +1 位作者 刘敬 崔凡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对26例(52只眼)患者的眼部表现及FFA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多发性渗漏,46只眼形成... 目的探讨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对26例(52只眼)患者的眼部表现及FFA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有双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的多发性渗漏,46只眼形成多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8只眼视盘表面辐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渗漏,6只眼视盘及周围有条状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中央血管系统未见受累。结论VKH的FFA特征为RPE的多发性渗漏,多有囊样荧光素积存的特征性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K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序列的自动配准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燕 王皓浩 +3 位作者 孙刚 张谱 刘敏 高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19-1926,共8页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造影过程中病人不可避免地转动眼球,造成FFA图像序列中感兴趣区域(例如视网膜血管分支、新生血管)的位置发生变化,给后续的图像定量分析与病情准确评估诊断带来困难。针对上述问...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FFA)是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造影过程中病人不可避免地转动眼球,造成FFA图像序列中感兴趣区域(例如视网膜血管分支、新生血管)的位置发生变化,给后续的图像定量分析与病情准确评估诊断带来困难。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FFA图像序列配准方法。首先采用多尺度线性滤波方法分割出图像中的血管,并利用图像金字塔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下采样,然后利用互信息计算待配准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相似性,通过进化策略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获得互信息最大时图像的空间变换矩阵,实现FFA图像的配准。采用上述方法,对4位患者共计1039帧FFA图像进行测试,总体配准率达到93%,失败率仅为1%;与常用的配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配准率、配准速度和鲁棒性等综合性能良好,为FFA影像的定量分析在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图像序列 互信息 血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在眼底血管造影中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陆莹 赵菊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观察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注射液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患者按检查过程中所注射的进口和国产荧光素钠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 目的观察进口与国产荧光素钠注射液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比较两者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将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患者按检查过程中所注射的进口和国产荧光素钠不同分成A、B两组:A组1156例,B组915例。A组在检查过程中注射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100g.L-1荧光素钠,B组注射广州明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00g.L-1荧光素钠。在检查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对出现不良反应者对症处理并记录症状、体征等病情。结果本研究2071例造影患者中共有18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8%。轻度不良反应174例,占不良反应的94.05%;中度不良反应11例,占5.91%;重度不良反应1例,占0.54%。A组造影患者中共有8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9%;B组造影患者中共有10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7%。A组患者不良反应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轻度不良反应比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素钠注射液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发生的不良反应多数轻微。进口荧光素钠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国产荧光素钠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钠注射液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注射雷珠单抗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佘洁婷 张国明 +3 位作者 苏康进 田汝银 陈懿 赵东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注射雷珠单抗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ROP的15例(30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 目的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注射雷珠单抗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ROP的15例(30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进性后部型ROP(aggressive posteri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AP-ROP)8眼,阈值期ROP 13眼,阈值前期Ⅰ型ROP 9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颞下方睫状体平坦部进针,向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3 m L。在注药术后1~2个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FFA检查,观察附加病变消退情况及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情况。结果注射雷珠单抗后,所有眼底附加病变消退,但周边视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血管区。8眼AP-ROP中6眼Ⅲ区无血管形成,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大范围无血管形成,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呈毛刷样,无荧光素渗漏,1周后再次注射雷珠单抗。13眼阈值期ROP中,1眼可见颞下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局部激光光凝;12眼嵴完全消退,其中2眼视网膜血管基本发育完全;4眼Ⅲ区无血管形成,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无血管形成,均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累计4个钟点无血管区伴末梢血管扩张及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行激光光凝。9眼阈值前期Ⅰ型ROP中7眼嵴全部消退,2眼嵴变低平;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范围无血管形成,5眼Ⅲ区无血管形成,均见末梢血管扩张,但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结论注射雷珠单抗可促使ROP病变消退,且不干扰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行对侧眼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必要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慧 才娜 +1 位作者 华瑞 柳力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48-1149,共2页
分析我院收治的34例单侧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对侧眼眼底改变情况,发现85.29%的患者对侧眼眼底出现病理性改变。提示健侧眼的眼底造影对于眼底病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必要性 周边视网膜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联合眼底血管造影在DR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士清 王志立 +1 位作者 李萍 董应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2-1115,共4页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 背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视网膜缺血缺氧继发的眼病。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IFA)可早期诊断NVG,但其不能全面反映眼底血管情况。IFA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全面检测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情况,但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NVG患者中此方法的应用研究较少。目的探讨IFA联合FFA检查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接受IFA和FFA联合检查的PDR患者79例133眼,其中无虹膜病变100眼,Ⅰ期青光眼红变期21眼,Ⅱ期开角型NVG12眼。所有患眼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IFA联合FFA检查。采用McNemar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裂隙灯显微镜和IFA检查在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检出率的差异。结果IFA检查显示100眼无虹膜病变患者无异常虹膜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接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治疗的32眼未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68患眼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21眼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者瞳孔缘或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早期IFA检查显示12眼NVG患者虹膜表面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FFA检查显示均存在视网膜新生血管。Ⅰ期青光眼红变期患眼中IFA检查的检出率为100%(21/21),明显高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71.43%(15/21),2种检测方法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IFA联合FFA检查可以及早发现PDR合并青光眼红变期,有助于及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虹膜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继鹏 史雪辉 +1 位作者 魏文斌 杨丽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88-690,693,共4页
目的评价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idiopathic retinal vasculitis,IRV)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HRA2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55例(95眼)IRV患者的眼底检查... 目的评价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在特发性视网膜血管炎(idiopathic retinal vasculitis,IRV)诊断、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分析HRA2激光扫描血管造影系统对55例(95眼)IRV患者的眼底检查及FFA的资料。所有患眼FFA检查常规30°视野成像,其中47例(81眼)150°前置广角镜眼底全景成像,分析比较2种视野检查成像影像学特征及结果。结果所有患眼周边病变区视网膜血管管径不均,可见血管白鞘51眼(53.68%)、全周边视网膜血管白线样改变7眼(7.37%)、玻璃体混浊或积血29眼(30.5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4眼(14.74%)、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眼(3.16%)。30°视野FFA检查,所有患眼可见受累静脉管壁渗漏或荧光着染,周边部无灌注区46眼(48.42%)、视网膜新生血管32眼(33.68%);32眼(33.68%)累及后极部静脉,13眼(13.68%)动脉同时受累局部管壁渗漏,视盘渗漏40眼(42.10%)、黄斑水肿19眼(20.00%)。47例81眼患者150°广角成像满意,其中初诊的62眼,30°视野检查可见无灌注区而150°视野未能确定者2眼(3.23%);150°全视网膜成像发现30°视野成像可见范围外周边血管渗漏3眼(4.84%)、无灌注区5眼(8.06%)、远周边视网膜新生血管3眼(4.84%)。玻璃体切割术和(或)眼底光凝后的19眼,周边发现无灌注区4眼(21.05%)、新生血管2眼(10.52%)。结论HRA2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系统中,30°前置镜分辨率高,检查细节清晰,有助于发现小分支血管的渗漏及黄斑区细微的病变;附加应用150°广角镜,使可观测病变检查范围扩大到远周边;二者结合,有助于全面、细致观察IRV病变的程度和范围,降低病变漏诊率,对IRV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视网膜血管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激光扫描检眼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乳头静脉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熙 张美霞 +2 位作者 严密 张军军 孟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乳头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视神经乳头静脉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视力在0.5以上者23例,... 目的探讨视神经乳头静脉炎的临床表现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视神经乳头静脉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视力在0.5以上者23例,占69.70%;眼底视盘边界不清、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而动脉无明显改变。FFA检查显示视网膜中央静脉迂曲扩张,充盈迟缓,视盘毛细血管扩张,微动脉瘤,视盘毛细血管及视网膜静脉管壁渗漏荧光素,后期视盘及视网膜呈强荧光。结论视神经乳头静脉炎发病率较低,不易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FFA对于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乳头静脉炎 视神经病/诊断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gt-小柳原田病13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栋 袁援生 +3 位作者 李燕 游志鹏 蔡斌 程玉霞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0-830,共1页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小柳原田病 造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辛宝莉 刘苏冰 +3 位作者 聂晓丽 唐秀侠 王江澜 侯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 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方法 将 2 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 在 2 45例CSR中 ,有 5 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 ,双眼发病率占 2 2 .0 4% ,病理改... 目的 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方法 将 2 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 在 2 45例CSR中 ,有 5 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 ,双眼发病率占 2 2 .0 4% ,病理改变在黄斑及黄斑周围出现不同形态的渗漏斑点。结论 CSR患者 ,在进行主诉眼检查的同时也应仔细检查对侧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侧眼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娜 闫焱 +1 位作者 李祯 陆士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特点。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135眼)葡萄膜炎患者,总结分析FFA和OCT检查的图像特征。结果·... 目的·分析葡萄膜炎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特点。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84例(135眼)葡萄膜炎患者,总结分析FFA和OCT检查的图像特征。结果·84例葡萄膜炎患者,平均年龄(44±10)岁,男性多于女性。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的有51例(102眼),单眼发病的有33例(33眼)。FFA检查可见常见表现为视盘强荧光(73%)和血管壁染色(50%);OCT检查可见患者表现为黄斑囊样水肿(23%)和神经上皮脱离(21%)。OCT检查所示的常见阳性表现的比例(10%~40%)低于FFA检查所示的常见阳性表现的比例(23%~100%)(χ~2=33.8,P=0.000)。结论·葡萄膜炎常见于中青年男性,FFA检查发现常见的表现为视盘强荧光、血管壁染色,OCT检查发现常见的表现为黄斑囊样水肿、神经上皮脱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文斌 杨丽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邻苯二甲酸酐 Adolf 流体动力学 间苯二酚 PAUL 静脉注入 化学家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