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动分析法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岳宝霞 冯虹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眼动分析法对数学解题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眼动分析法对应用题解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以下问题:眼动分析法使解题研究更接近纯实证研究;应加强代数应用题的眼动研究:考察数学成...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眼动分析法对数学解题进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眼动分析法对应用题解题的研究成果很多.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以下问题:眼动分析法使解题研究更接近纯实证研究;应加强代数应用题的眼动研究:考察数学成绩优生的眼动模式,有利于探索出培养学生解题的最佳训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分析法 代数应用题 解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阎国利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1年第4期25-28,56,共5页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过程 特征 心理学 眼动分析法 阅读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类及视觉面积对河岸景观的影响——以通州运河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昶 王涵 王成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文章针对北京平原城市河岸森林资源景观功能与视觉质量提升的需求,结合主观美景度评价方法,重点利用客观的眼动分析方法分析景观视觉质量及其植物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水生植物能够提高河岸杨柳景观的美景度,作用最好的是芦苇,其次是荷... 文章针对北京平原城市河岸森林资源景观功能与视觉质量提升的需求,结合主观美景度评价方法,重点利用客观的眼动分析方法分析景观视觉质量及其植物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水生植物能够提高河岸杨柳景观的美景度,作用最好的是芦苇,其次是荷花、千屈菜;2)河岸杨柳景观美景度值从春季到冬季在季节内波动式上升,但在3月、8月、11月季节交替月份出现下降拐点,且冬季至次年春季是美景度值最低的时段;3)河岸杨柳景观有叶期(4—11月)比落叶期(12月—次年3月)视觉注视时间长,且水生植物群落比杨柳群落能够获得更多的注视(其中芦苇、荷花、千屈菜的视觉吸引力依次递减);4)杨柳景观的观赏视线范围广泛,但注视点长时间停留在水体、杨树、柳树、水生植物群落的交界区域;5)减少杨树视觉面积比例能够提升河岸杨柳景观林的视觉质量,但存在28%的临界值,低于该值时,观测者持续注视集中点会向杨柳树群落范围外转移,杨柳群落会失去河岸景观的主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景度 眼动分析法 水生植物 视觉面积比例 河岸杨柳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造型形式与主题的竹盆景审美偏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格言 梁雨苗 +5 位作者 潘品妤 白桐 郭松龄 路阳成 唐海雄 江明艳 《竹子学报》 2023年第1期68-79,共12页
【目的】为了探寻人群对叠加文化内涵与否的、不同造型形式和主题的竹盆景的审美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视觉行为特征。【方法】该研究创作出5种造型形式和6类造型主题的30个竹盆景,将受试者分为N组(观赏无任何文字说明的竹盆景)和Y组(观... 【目的】为了探寻人群对叠加文化内涵与否的、不同造型形式和主题的竹盆景的审美偏好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视觉行为特征。【方法】该研究创作出5种造型形式和6类造型主题的30个竹盆景,将受试者分为N组(观赏无任何文字说明的竹盆景)和Y组(观赏有题名和文化内涵简介的竹盆景),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和语义差异法研究两组人群对竹盆景的审美偏好差异及影响因素;采用眼动分析法研究两组人群观赏竹盆景的视觉行为特征。【结果】(1)Y组竹盆景审美偏好得分(5.52)显著高于N组(5.38)。(2)N组竹盆景审美偏好=0.801+0.260×要素协调性+0.236×画境美+0.113×精致感+0.099×造型创新性+0.076×自然美+0.070×层次感。Y组竹盆景审美偏好=0.206+0.298×画境美+0.161×精致感+0.158×要素协调性+0.157×文化特色性+0.090×自然美+0.086×题名契合度。(3)N组平均注视时长(0.88 s)极显著大于Y组(0.78 s),N组注视次数(12.06 n)、首次进入注视时间(0.59 s)和总扫视幅度(35.90°)极显著小于Y组(13.00 n、0.84 s、45.42°)。(4)N组审美偏好影响因素与平均注视时长和注视次数存在相关关系。Y组审美偏好影响因素与平均注视时长、注视次数、首次进入注视时间以及总扫视幅度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叠加文化内涵能显著提高竹盆景的审美偏好得分,并改变被试者在观赏时的视觉行为特征,研究结果可为未来竹盆景创作和审美评价提供参考,促进竹盆景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盆景 造型形式 造型主题 审美偏好 美景度评价 语义差异 眼动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