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眼前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_2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庆淮 谢平 +1 位作者 戈应宾 袁孝如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验证糖尿病患者眼前房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TGF-β2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不伴有眼底改变与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患者... 目的:验证糖尿病患者眼前房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变化的临床意义,研究TGF-β2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不伴有眼底改变与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患者的前房液标本,并以无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前房液标本作为对照,用ELISA方法测定了前房液中TGF-β2和VEGF的含量。结果:和对照相比较糖尿病患者眼前房液中VEGF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并且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而增高;而糖尿病无眼底改变患者前房液中TGF-β2含量与正常相比无明显变化,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TGF-β2含量下降,伴有增生型的视网膜病变患者TGF-β2含量升高。结论:TGF-β2在DR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DR后期TGF-β2和VEGF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前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2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重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松峰 邓光达 +2 位作者 刘敬花 马燕 卢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治疗重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3B期Coats病的患者13例13眼纳入研究。13例患者中,视力为...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治疗重度渗出性视网膜脱离Coats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3B期Coats病的患者13例13眼纳入研究。13例患者中,视力为无光感1例,光感~数指7例,0.01~0.1者2例,因年幼无法配合检查3例。巩膜外放液选取位置在视网膜脱离较高的位置,在显微镜观察下缓慢放出视网膜下液,所有患眼放液后于角膜缘后3.5 mm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雷珠单抗0.5 mg(0.05 mL)。随访期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彩色眼底像。分析异常血管变化,视网膜下液及渗出的吸收情况,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患者中3例进行了2次的视网膜下液引流,10例进行了1次的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两次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有6例,联合三次注射的4例,三次以上3例。所有患者的视网膜下液吸收或者大部分吸收后,进行了视网膜冷冻或激光治疗,单纯激光治疗的有5例,单纯视网膜冷冻治疗的3例,激光联合冷冻治疗的5例。13例患者中,视力提高的2例,无变化的8例,因年幼无法配合检查3例。在随访中,8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未观察到与视网膜下液引流和眼内注药手术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积血等。结论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是一种有效治疗重度3B期Coats病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S病 视网膜下引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降低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晗 姜肖刚 +3 位作者 谢玮 蒋云书 陈建荣 陶国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5,共1页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促进血管通透性...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ARDS是ALI的严重阶段,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能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诱导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呼出气冷凝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活动期与静止期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硕 李仲影 +4 位作者 薛毅 刘艳茹 李炜 王琳 仇立斌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2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规律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牙龈沟液中VEGF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牙周炎活动期龈沟液含量为(2.192±... 目的分析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规律与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牙龈沟液中VEGF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牙周炎活动期龈沟液含量为(2.192±1.312)μl,静止期龈沟液含量为(1.483±0.781)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龈沟液VEGF浓度为(57.831±25.208)mg/L,静止期龈沟液VEGF浓度为(34.039±28.1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P<0.05)。结论龈沟液VEGF的水平变化与牙周病变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牙周炎进展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龈沟 牙周炎 慢性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龈沟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玮 李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30例种植修复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指数)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作为实验... 目的探讨龈沟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30例种植修复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组织情况(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指数)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和炎症种植体组,作为实验组,将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牙相关位点龈沟液(GCF)中的VEGF浓度。结果炎症种植体组VEGF浓度、各项临床指标及龈沟液量明显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及天然牙对照组(P<0.01);健康种植体组各项指标高于天然牙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EGF浓度、龈沟液量与各临床指标均成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的增加及龈沟液中VEGF浓度的升高可以较好地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VEGF有可能成为评价种植体周围炎症进展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干预试验研究
6
作者 陈谦 连小云 +2 位作者 郑伟 周斌 吴向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研究蟾皮、全虫、蜂房 (CQF液 )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其相应机理。方法 应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亚硝酸钠灌胃建立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模型。免疫组化ELPS法测定单纯诱癌组 (32只 )、单纯中药组 (2 0只 )及中药阻... 目的 研究蟾皮、全虫、蜂房 (CQF液 )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其相应机理。方法 应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亚硝酸钠灌胃建立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模型。免疫组化ELPS法测定单纯诱癌组 (32只 )、单纯中药组 (2 0只 )及中药阻断组 (48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单纯诱癌组的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药阻断组 (P <0 .0 5 )。VEGF表达阳性率及其强度在癌及癌前病变间存在显著差异 ;诱癌组VEGF达阳性率及其强度显著高于阻断组。结论 CQF液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阻断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对VEGF表达的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胃癌 癌前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蟾皮 全虫 蜂房 CQ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不孕患者卵泡液游离DN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对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何正枝 林冰 +1 位作者 甄锦壮 严红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游离DNA(cf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预测不孕患者胚胎体外培养发育潜力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94例周期患者,收集患者取卵日的卵泡液,进行cf DNA、VEGF含量检测... 目的探讨卵泡液中游离DNA(cf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在预测不孕患者胚胎体外培养发育潜力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94例周期患者,收集患者取卵日的卵泡液,进行cf DNA、VEGF含量检测及收集患者胚胎发育质量数据,以年龄≥35岁为研究组(n=44)、年龄<35岁为对照组(n=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卵泡液cf 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卵泡液VEGF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胚胎发育质量中继续培养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正常受精率、可利用胚胎率、卵裂期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卵泡液cf DNA含量影响囊胚的形成及质量,对胚胎发育潜力有预测价值;卵泡液VEGF含量对胚胎发育潜力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D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卵泡 胚胎发育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长因子含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树军 罗仪 +3 位作者 刘永珍 曹桂荣 宋 鑫 张吉才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20例内异症和14例非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用放射免... 目的 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20例内异症和14例非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并分析各生长因子含量的相关性及其与内异症分期的关系。结果 血清和腹腔液VEGF含量[(525.2±365.0)ng/L,(343.2±178.1)ng/L]明显高于对照组[(52.2±38.4)ng/L,(36.2±23.6)ng/L],P<0.01;血清TGFβ1(85.8±25.7)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23.9±73.6)μg/L,腹腔液TGFβ1含量(117.4±62.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67.5±23.7)μg/L,P<0.05;血清和腹腔液EGF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VEGF与腹腔液TGFβ1呈明显负相关,血清TGFβ1与血清EGF和腹腔液TGFβ1呈明显正相关,血清EGF与腹腔液TGFβ1和EGF呈明显正相关,腹腔液EGF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均有显蓍差异,P<0.05。三个细胞因子与内异症分期均无明显关系。结论 血管生长因子含量变化与内异症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酶联免疫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
9
作者 徐恩沛 孙先勇 +3 位作者 高荣玉 刘建东 李南 杨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P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并发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sP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于潍坊眼科医院行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的PCV并发sPED患者共13例(13眼),所有患眼术前接受过至少3次(每月1次)的玻璃体内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雷珠单抗)注射治疗,且治疗无效。检测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黄斑中心凹PED高度及宽度变化,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眼BCVA较术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37,P=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CRT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180、-3.180、-3.110、-3.180,P=0.001、0.001、0.002、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PED高度和宽度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13眼平均接受过(4.15±1.40)次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治疗,治疗时间为(5.92±3.95)个月(相当于每6周注射1次)。术后随访6个月内13眼平均接受了(2.31±1.97)次玻璃体内重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相当于每10周注射1次)。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患眼BCVA提高量与CRT的降低量呈弱正相关(r=0.416,P=0.203);术后6个月时患眼BCVA提高量与PED高度和宽度的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8、0.209,P=0.520、0.538)。术后1个月时,9眼出现PED复发或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后期配合玻璃体内重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PED均改善。术后6个月时,3眼黄斑中心凹下PED完全消失,视网膜解剖完全复位,1眼黄斑区视网膜仍存在活动性渗出。13眼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全身及严重眼部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抽液联合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和气体治疗PCV并发sPED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CRT和改善PED,减少PED长期存在对视网膜的损害,但对术后6个月时患者BCVA的提高无明显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抽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和前房液中VEGF及PDGF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玲 朱晓华 张永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和前房液(anterior chamber fluid,ACF)中的含量,并观察其对增生性玻...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在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和前房液(anterior chamber fluid,ACF)中的含量,并观察其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形成的影响。方法用ELISA测定6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和ACF的VEGF和PDGF的含量。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SRF和ACF中含有VEGF和PDGF;其含量随患者眼部病情的加重而增加;VEGF和PDGF含量在SRF中成相关关系,在ACF中亦成相关关系;同一患者的VEGF在SRF和ACF中成相关关系,PDGF亦是。结论VEGF和PDGF在PV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且VEGF和PDGF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庆仪 梁桂明 刘翔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急性期组(176例)和稳定期组(89例),并选取同时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2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情程度分为急性期组(176例)和稳定期组(89例),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91例因气道发育畸形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测定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5(IL-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急性期组CD3+、CD4+和CD4+/CD8+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稳定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CD8+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稳定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5和VEGF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IL-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与对照组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使患儿IL-5和VEGF水平异常升高,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细胞因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兴文 王维鹏 秦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7种细胞因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7种细胞因子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接受IVF-ET者卵泡液、取卵日血清以及移植日血清中7种细胞因子浓度水平,比较分析临床妊娠成功和未临床妊娠两组7种细胞因子浓度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卵泡液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浓度。结果未临床妊娠组卵泡液中VEGF和TGF-β1浓度均高于临床妊娠组(P均<0.05)。卵泡液中VEGF浓度与雌二醇、睾酮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161、-0.224,P均<0.05)。卵泡液中TGF-β1浓度与睾酮、IL-1β、IL-6和TNF-α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162、0.716、0.405、0.402,P均<0.05)。结论卵泡液中VEGF和TGF-β1的浓度水平可能影响IVF-ET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卵泡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反义核酸对兔VX2瘤脑脊液源性转移调控的MRI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康安 张贵祥 +4 位作者 张峰 王夕富 赵京龙 李玉洁 胡运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7期920-924,共5页
目的:构建兔VEGF反义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VEGF);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调控脑脊液源性转移的形成,MRI活体动态监测,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脑脊液源性转移形成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质粒;VX2细胞接种后不... 目的:构建兔VEGF反义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VEGF);利用反义核酸技术调控脑脊液源性转移的形成,MRI活体动态监测,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脑脊液源性转移形成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构建兔VEGF反义核酸真核表达质粒;VX2细胞接种后不同时间行MRI检查。使用GE公司的SIGNA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膝关节正交线圈。行常规及DCE-MRI检查,分析时间-信号曲线参数SLE值。在每次MR检查前抽取实验兔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做VEGF的ELISA检测。所有实验兔在最后一次检查完毕后取材行病理检查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获得兔子反义VEGF核酸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SVEGF);通过对DCE-MRI参数SLE、肿瘤生长速度、动物存活时间的分析,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参数SLE与VEGF的IHS评分以及与血液及脑脊液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反义核酸对脑脊液源性转移瘤具有调控作用。MRI是一种可靠、无创的脑脊液源性转移病变反义核酸治疗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X2细胞 转移 脑脊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提取液对大鼠实验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VEGF及肾功能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芳 张梅 +3 位作者 李龙珠 刘家军 郭俐宏 李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0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冬虫夏草(CS)提取液对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SA、B组,手术摘除大鼠右肾,夹闭左动脉45min后再灌注45min,反复3次,... 目的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冬虫夏草(CS)提取液对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SA、B组,手术摘除大鼠右肾,夹闭左动脉45min后再灌注45min,反复3次,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另设空白对照对照组(n=15),术后CS A、B组采用CS提取液灌胃治疗21d,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动物治疗期间活动能力并计算病死率,采用EUSA法测定治疗前后大鼠肾脏组织VEGF及VEGF mRNA表达、血清白介素-8(IL-8)、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CSA、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肾脏组织VEGF及VEGF mRNA表达均上调,血清IL-8、SCr、Cys C及BUN明显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可以上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VEGF,促进血管新生及肾功能恢复,减轻肾脏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清除血清Cys C、Cr、BUN进而改善肾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提取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白介素-8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提取液通过VEGF/PI3K/AKT通路抑制WERI-RB-1细胞表达VEGF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园媛 郑燕林 +5 位作者 李建超 惠延年 马士航 黄慧 王芳 马宏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55-1959,共5页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WERI-RB-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WERI-RB-1细胞分为对照组、0.04U/mL水蛭提取液组、0.08U/mL水蛭提取液组,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48h,...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液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WERI-RB-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WERI-RB-1细胞分为对照组、0.04U/mL水蛭提取液组、0.08U/mL水蛭提取液组,对照组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48h,水蛭提取液组分别采用含0.04、0.08U/mL含药培养基培养48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a、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人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表达均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VEGF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2.43%、38.92%。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HIF-1a和MMP-9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HIF-1a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7.64%、24.75%,对MMP-9 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3.97%、51.48%。与对照组比较,水蛭提取液组细胞HIF-1a、MMP-9、PI3K、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4、0.08U/mL水蛭提取液对HIF-1a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5.81%、43.85%,对MMP-9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9.49%、47.23%,对PI3K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3.27%、29.83%,对p-AKT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52.07%、30.21%。结论:水蛭提取液可能通过VEGF/PI3K/AKT通路及HIF-1a、MMP-9因子抑制WERI-RB-1细胞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提取 视网膜母细胞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永 李婵 +4 位作者 刘桂芳 徐树彬 万良硕 吕延林 刘青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对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创面改善、肉芽组织生长和足部微血管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足干性坏疽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血管介入术后予复方黄柏液治疗,治疗组予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及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肉芽组织生长及足创面改善情况,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足部微血管血流灌注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创面面积、中医证候、NR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面积、创面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TNF-α、sVCAM-1、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纤维蛋白原、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VEGF、TGF-β1、bFG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患者采用顾步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可提升生长因子水平,抑制患者炎症,改善足部微血管循环、血管内皮功能,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改善,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步汤 复方黄柏 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介入术后 炎症 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功能 足部微血管循环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VEGF表达水平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亮 伍芸 +1 位作者 吴棕伯 刘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453-1456,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和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诊断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52眼,根据视网膜脱落范围分〈1/2象限... 目的:分析血清和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程度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诊断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8例52眼,根据视网膜脱落范围分〈1/2象限组,1/2~3/4象限组和〉3/4象限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5例55眼作为对照组,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与对照组的血清中氨基酸和VEGF水平的差异。比较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不同脱离程度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以及VEGF水平的差异。视网膜下液中VEGF水平与氨基酸的相关分析。结果: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血清中色氨酸28.59±4.46mg/L、苯丙氨酸8.95±2.55mg/L、蛋氨酸8.15±2.17mg/L、缬氨酸28.62±5.29mg/L、组氨酸18.96±1.85mg/L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589.92±185.34μg/L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脱离程度〉3/4象限者视网膜下液的苯丙氨酸9.85±1.21mg/L、组氨酸20.63±2.0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718.69±283.34μg/L高于〈1/2象限者和1/2~3/4象限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VEGF与苯丙氨酸呈正相关(r=0.542,P〈0.001),与组氨酸呈正相关(r=0.782,P〈0.001)。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下液中氨基酸和VEGF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脱离程度的增加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下 氨基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R-3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触液神经元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茜 颜海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4期23-25,34,F0003,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触液神经元(CSF-CNs)增殖的作用。方法C57新生3 d小鼠10只取颈髓后分离CSF-CNs并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对照组、VEGFR-3质粒组和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触液神经元(CSF-CNs)增殖的作用。方法C57新生3 d小鼠10只取颈髓后分离CSF-CNs并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对照组、VEGFR-3质粒组和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空载质粒对照组加入空载质粒,VEGFR-3质粒组加入VEGFR-3质粒转染,抑制剂组在转染成功后加入PI3K/AKT抑制剂。处理24 h后检测各组神经球数目和直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EGFR-3、PI3K、AKT、p-AKT的表达。结果VEGFR-3质粒组VEGFR-3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和空载质粒对照组高(P<0.05),细胞转染48 h转染效率最高。与空载质粒对照组、抑制剂组比较,VEGFR-3质粒组神经球数量、直径增加(P<0.05),PI3K、AKT及p-AKT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VEGFR-3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SF-CN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PI3K/AKT信号通路 神经元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藤草汤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瞿龙 张桂香 王文哲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土藤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 目的:探讨土藤草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土藤草汤加减治疗,共治疗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Lequesne指数,检测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阳性表达率、超氧化超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60/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26%(51/62)](P<0.05)。观察组Lequesne指数中休息痛、运动痛、压痛、关节肿胀、晨僵、行走痛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液中IL-1β含量、VEGF含量、MMP-1阳性表达率、MDA水平均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9.68%(6/62)]低于对照组[37.10%(23/62)](P<0.05)。结论:土藤草汤治疗KOA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KOA患者膝关节液中IL-1β、VEGF、MMP-1水平,提高SOD活性,改善膝关节炎性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土藤草汤 膝关节 白细胞介素1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uPA及uPAR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寇有为 王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98份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6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VEGF、uPA、uPAR表达。结果...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98份胃癌组织标本(胃癌组)、60份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VEGF、uPA、uPA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VEGF呈高表达,并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均<0.05;胃癌组uPA和uPAR呈高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胃癌组VEGF与uPA表达呈正相关,P<0.01;uPA与uPAR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uPA、uPAR在胃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促进作用;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关系密切。三者均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估计的指标及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尿酸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