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彭灿明 王娟萍 刘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8-2032,共15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是真核生物中唯一已知含有羟腐胺赖氨酸(hypusine)修饰的蛋白质。经修饰的eIF5A才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广泛参与蛋白质翻译、mRNA降解、细胞自噬等细胞内多种生命...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是真核生物中唯一已知含有羟腐胺赖氨酸(hypusine)修饰的蛋白质。经修饰的eIF5A才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广泛参与蛋白质翻译、mRNA降解、细胞自噬等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通过高度调控的程序转化为间质表型细胞的过程,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及创伤愈合中发挥关键作用。根据其生物学功能,EMT可分为I、II、III三种类型,其中III型EMT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核心机制。eIF5A可以调节EMT相关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已知eIF5A调控EMT过程的信号通路包括经典Smad信号通路和非经典通路Rho/Rac1、Twist、STAT3、MAT1等。本文综述了eIF5A调控EMT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eIF5A调控EMT,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以期为研究肿瘤转移机制和药物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上皮-间质转化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双宝 韩英鹏 +1 位作者 李明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160,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的功能,对其生产实践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DHS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抑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对MKN28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庆彬 于健春 +5 位作者 康维明 马志强 周立 叶欣 曹战江 田树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7,共6页
目的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IF5A2在MKN28、HGC27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内的表达,评估小干扰RNA(siRNA)... 目的研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IF5A2)在胃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IF5A2在MKN28、HGC27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内的表达,评估小干扰RNA(siRNA)对EIF5A2的抑制效果。检测EIF5A2蛋白在2例人胃癌及匹配的非癌胃黏膜组织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力,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D1、CyclinD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cadherin、Vimintin、C-myc及转移相关蛋白1(MTA1)的表达水平。结果 EIF5A2在MKN28细胞及人胃癌组织内呈高表达。EIF5A2 siRNA#1可明显抑制MKN28细胞内EIF5A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EIF5A2后可明显抑制MKN28细胞增殖(P均<0.01)、迁移(P<0.001)及侵袭能力(P<0.001)。抑制EIF5A2后,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CyclinD1、CyclinD3、MTA1及C-myc表达明显受抑制。结论siRNA下调EIF5A2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CyclinD3抑制MKN28细胞增殖,并通过抑制MTA1、C-myc及上皮间质转化抑制MKN28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 胃癌 小干扰RNA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秦晓黎 刘晓瑞 +1 位作者 田福举 林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0-475,4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组织及人蜕膜组织中e IF5A-1和e IF5A-2均有表达,但e IF5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 IF5A-2;流产组织标本中e IF5A-1、e IF5A-2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 IF5A表达下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自然流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功能与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佳 王软林 梁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除核糖体、氨酰-tRNA和mRNA外,还有多种翻译因子参与其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是维持细胞活性必不可少的翻译因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eIF5A是真核细胞中唯一含...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除核糖体、氨酰-tRNA和mRNA外,还有多种翻译因子参与其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是维持细胞活性必不可少的翻译因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eIF5A是真核细胞中唯一含有羟腐胺赖氨酸(hypusine)的蛋白质,该翻译后修饰对eIF5A的活性至关重要。1978年,人们首次鉴定出eIF5A,认为它在翻译起始阶段促进第1个肽键的形成。直到2013年才证实它主要在翻译延伸阶段调控含多聚脯氨酸基序蛋白质的翻译。在经过四十多年研究后,人们对eIF5A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近期基于核糖体图谱数据的分析表明,eIF5A能够缓解翻译延伸过程中核糖体在多种基序处的停滞,并不局限于多聚脯氨酸基序,并且它还能够通过促进肽链的释放增强翻译终止。此外,eIF5A还可以通过调控某些蛋白质的翻译,间接影响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eIF5A的多种翻译后修饰、在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并与细菌及古细菌中的同源蛋白质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该因子在进化中的保守性,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翻译后修饰 翻译延伸 核糖体停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起始因子5A与细胞周期G_1-S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靳宝锋 何昆 +3 位作者 胡美茹 于鸣 沈倍奋 张学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真核启始因子 5A(eIF 5A)翻译后第 4 9位的赖氨酸被修饰为一个特殊氨基酸hypusine ,后者是其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本研究用eIF 5A翻译后hypusine修饰的特异性阻断剂 1,7 二氨基庚烷 (1,7 diaminoheptane ,DAH)处理白血病细胞系 (TF 1,THP ... 真核启始因子 5A(eIF 5A)翻译后第 4 9位的赖氨酸被修饰为一个特殊氨基酸hypusine ,后者是其发挥功能所必需的。本研究用eIF 5A翻译后hypusine修饰的特异性阻断剂 1,7 二氨基庚烷 (1,7 diaminoheptane ,DAH)处理白血病细胞系 (TF 1,THP 1和Mo7e)和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 7) ,用FCM和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活性的影响 ;应用两步胸腺嘧啶核苷阻断法使细胞周期同步化 ,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eIF 5A在细胞周期时相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用 1,7 二氨基庚烷处理后 ,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并有一定的促凋亡效应 ;且细胞周期被特异性阻滞于G1/S期 ;eIF 5A在细胞周期的S期和G2 /M期的表达量较低 ,在G1期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 :eIF 5A的hypusine修饰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起始因子5a HYPUSINE 细胞同步化 细胞周期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疟原虫 (Plasmodium cynomolgi)中一个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IF-4A)同源蛋白的cDNA克隆、表达和ATP酶活性测定(英文)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平 张竞男 +1 位作者 胡珈瑞 李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4-304,共11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4A(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 4A ,eIF 4A)是DEAD盒蛋白家族的ATP依赖性的RNA解旋酶类中的一个原型成员 .它在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通过PCR扩增和放射探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筛选食蟹猴...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4A(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 4A ,eIF 4A)是DEAD盒蛋白家族的ATP依赖性的RNA解旋酶类中的一个原型成员 .它在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通过PCR扩增和放射探针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筛选食蟹猴疟原虫 (Plasmodiumcynomolgi)的cDNA文库 ,克隆了一个eIF 4A同源蛋白的完整cDNA序列 ,命名为CH1F .CH1F全长 1 75 3bp ,包含一个1 1 97bp的完整阅读框 ,推测编码一个由 39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对CH1F的蛋白序列用BlastP进行搜索和分析 ,提示它应该是DEAD盒家族的一个eIF 4A同源蛋白 ;用DNAStar将其与许多典型的DEAD盒蛋白序列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显示 :比起其它的DEAD盒蛋白 ,它与eIF 4A或eIF 4A的同源蛋白具有更高的同源性和更多序列上的相似结构域 .将包含完整阅读框的片段亚克隆进表达载体pET 2 8a (+) ,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 ,产生的融合蛋白大小在 4 5kD左右 .对该融合蛋白进行纯化、重新折叠和初步鉴定 .ATP酶活性检测显示 ,该融合蛋白只有很低的ATP酶活性 ,而且它的ATP酶活性似乎不依赖于核酸底物 .对这一检测结果给出 3种可能的原因 .这一检测结果与根据序列分析得到的推论———CH1F蛋白可能是一个e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A(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A eif-4A) RNA解旋酶 ATP酶 食蟹猴 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翻译起始因子基因PtoeIF5A2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管阳 王宏芝 +4 位作者 张杰伟 陈亚娟 朱丹 丁莉萍 魏建华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9,共7页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个月的毛白杨‘BJHR01’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PtoeIF5A2(GenBank登录号:HQ529480)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含483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60个...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2个月的毛白杨‘BJHR01’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PtoeIF5A2(GenBank登录号:HQ529480)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含483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18 kDa,等电点为5.76。Real-Time qRT-PCR分析表明:PtoeIF5A2在6个月毛白杨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约为其在幼根中表达量的5倍。PtoeIF5A2响应了干旱、ABA(200μmol·L-1)、低温(4℃),尤其是NaCl(300 mmol·L-1)胁迫。在NaCl胁迫24 h后,PtoeIF5A2的表达量上调25倍,结合其启动子中含有6个病原体与高盐响应(GT-1 box)元件,推测该基因在响应高盐胁迫时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毛白杨 盐胁迫 PtoeIF5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eIF-5A的克隆、组织表达和进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军花 陈琼 +2 位作者 马梅生 王丽坤 胡成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4,62,共8页
【目的】克隆和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的eIF-5A基因,并分析其组织表达和适应性进化。【方法】在克隆草鱼eIF-5A全长cDNA的基础上,利用ORF finder、SMART等在线软件对草鱼eIF-5A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PAML 3.15软件包中... 【目的】克隆和鉴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的eIF-5A基因,并分析其组织表达和适应性进化。【方法】在克隆草鱼eIF-5A全长cDNA的基础上,利用ORF finder、SMART等在线软件对草鱼eIF-5A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PAML 3.15软件包中的密码子替换模型检测eIF-5A的分子适应性进化;RT-PCR分析eIF-5A在草鱼心、脑、肌肉、鳃、脾、肝、肠、肾等组织中的本底表达和Poly I:C诱导表达。【结果】草鱼eIF-5A全长cDNA为2 249 bp,其中包含5′非编码区41 bp,3′非编码区1 743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465 bp,编码1个由1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草鱼eIF-5A分子质量为16.856 ku,等电点pI为5.18,N端含有eIF-5A家族共有的羧腐胺赖氨酸,C端包含一段富含亮氨酸的结构域。草鱼eIF-5A与人及其他动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只有少数氨基酸残基发生替换;适应性进化分析也表明,eIF-5A不但具有结构的保守性,还具有功能的保守性;eIF-5A在草鱼心、脑、肌肉、鳃、脾、肝、肠、肾等组织中恒量表达,并且其表达不因Poly I:C的诱导而发生变化。【结论】eIF-5A是一类与细胞分裂和分化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具有多种剪切体,提示eIF-5A对维持细胞生存非常重要;鉴定的草鱼eIF-5A为eIF-5A1,而非eIF-5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草鱼 Poly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稳定表达eIF5A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华玮 王旭英 +4 位作者 乔宏兴 李新锋 姬向波 郭科威 杨中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9-1176,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的MARC-145细胞系并验证该细胞系对PRRSV感染的影响。全基因合成eIF5A序列,双酶切后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V-CMV-MCS-EF1a-... 本研究旨在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eIF5A)的MARC-145细胞系并验证该细胞系对PRRSV感染的影响。全基因合成eIF5A序列,双酶切后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V-CMV-MCS-EF1a-Puro。将该载体和慢病毒包装质粒psPAX2与包膜蛋白质粒pMD2.G共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得到能表达eIF5A的慢病毒。将慢病毒转导至MARC-145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细胞有限稀释法获得能稳定表达eIF5A的MARC-145细胞系。MTS试验证实构建的细胞系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病毒TCID50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IF5A稳定表达对PRRSV滴度、PRRSV N基因及N蛋白表达的影响,发现MARC-145-eIF5A细胞系能显著促进PRRSV的增殖。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eIF5A的细胞系MARC-145-eIF5A,PRRSV感染试验证实体外稳定表达eIF5A可以促进PRRSV在MARC-145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慢病毒载体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MARC-145细胞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eIF5A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宁 曾地刚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73-1277,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IF5A在动植物细胞衰老死亡、环境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凡纳滨对虾cDNA文库进行测序,首次获得了包含eIF5A完整...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核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IF5A在动植物细胞衰老死亡、环境胁迫应答和免疫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凡纳滨对虾cDNA文库进行测序,首次获得了包含eIF5A完整的氨基酸序列的cDNA。该cDNA包含47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5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17.257 ku,理论等电点为5.06。凡纳滨对虾eIF5A和其他物种对比结果显示,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物种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eIF5A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差异。对WSSV、TSV和IHHNV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的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的eIF5A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样品表达量的2.2、2.5和1.6倍,表明eIF5A可能涉及凡纳滨对虾的抗病毒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eIF5A-羟腐胺赖氨酸化通路与衰老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婷 魏锫玲 +3 位作者 于雪 李玲旭 柴囡楠 赵雅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04-1909,共6页
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延缓衰老及防治其相关疾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衰老是一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衰老与这些疾病之间存在共同发生机制。因此,探索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求高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 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延缓衰老及防治其相关疾病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衰老是一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衰老与这些疾病之间存在共同发生机制。因此,探索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求高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 eIF5A)是受羟腐胺赖氨酸化(hypusination)调节的一种翻译起始因子,多胺中的亚精胺(spermidine, SPD)是eIF5A发生羟腐胺赖氨酸化修饰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羟腐胺赖氨酸化 衰老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RBSDV外壳蛋白P10互作植物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宗涛 魏佳 +3 位作者 李俊敏 王旭 沈国新 陈剑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前,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外壳蛋白P10在该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10为诱饵钓取拟南芥cDNA文库,得到与P10互作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通过分别构建猎物和诱饵载体共转化酵母... 目前,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外壳蛋白P10在该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10为诱饵钓取拟南芥cDNA文库,得到与P10互作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通过分别构建猎物和诱饵载体共转化酵母,结果表明P10与AteIF5A-2在酵母中互作。利用农杆菌转染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体系发现,P10和AteIF5A-2形成融合荧光蛋白后,荧光主要形成囊泡状的结构。通过荧光共定位实验分析发现,P10与AteIF5A-2能够共定位。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外壳蛋白 P10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不同辣椒品种果实成分对棉铃虫幼虫唾腺蛋白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毛培 杜孟芳 +4 位作者 姚双艳 蔡永萍 郭线茹 原国辉 罗梅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3-1145,共13页
【目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在不同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弄清不同辣椒品种对棉铃虫唾腺蛋白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双向电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目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在不同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弄清不同辣椒品种对棉铃虫唾腺蛋白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双向电泳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的方法,探讨棉铃虫5龄幼虫取食添加辣椒碱含量不同的4个辣椒品种果实成分的人工饲料后,其唾腺中蛋白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双向电泳结果表明:取食4个处理的人工饲料后,棉铃虫5龄幼虫唾腺中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定量分析发现28个蛋白点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表达。通过ESI-Q-TOF MS分析鉴定出1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β-呋喃果糖苷酶(β-fructofuranosidase)、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在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进一步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人工饲料中添加辣椒碱含量较高的果实成分能够促进棉铃虫β-fructofuranosidase基因的表达,添加辣椒碱含量较低的果实成分则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4个处理对棉铃虫hsp70基因的表达均表现出持续抑制,对e IF5A基因则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结论】该结果为丰富和拓宽β-fructofuranosidase,hsp70和e IF5A在昆虫中的功能研究、揭示棉铃虫对辣椒的寄主适应机制和生产上抗虫辣椒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辣椒 辣椒碱 唾腺蛋白 Β-呋喃果糖苷酶 热休克蛋白70 翻译起始因子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