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榄香烯对SACC-83细胞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红 陈奎生 群崔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eIF4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ACC-83细胞分组培养,榄香烯1~4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0μL终浓度为60、80、100、120 mg/L的榄香烯注射液,空白对照...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体外培养的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eIF4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ACC-83细胞分组培养,榄香烯1~4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0μL终浓度为60、80、100、120 mg/L的榄香烯注射液,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阳性对照组加入顺铂(终浓度为3 mg/L)。培养12、24、48 h,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eIF4E蛋白。结果:空白对照组SACC-83细胞生长、贴壁正常,胞质饱满均质透明,核浆比例大;榄香烯1~4组SACC-83细胞贴壁能力下降,体积变小变圆,胞膜皱褶,核浆比例减小,核边聚伴有碎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榄香烯各组SACC-83细胞eIF4E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榄香烯1~4组SACC-83细胞eIF4E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P均<0.05),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eIF4E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SACC-83细胞eIF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 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双宝 韩英鹏 +1 位作者 李明 李文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160,共5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真菌、动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在部分蛋白质翻译起始中发挥作用,还在人体癌症发生、促进动植物细胞增殖、细胞衰老和死亡以及一些植物环境胁迫应答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研究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的功能,对其生产实践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DHS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诱导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通路中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活化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彭彬 宋瑜婷 +3 位作者 张雪 王莹 曹帆帆 张登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3-969,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关系和分子机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方法 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U266、SKO、KMS-11,经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增殖实验0.0~10.0μmol/...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关系和分子机制,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方法 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 8226、U266、SKO、KMS-11,经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增殖实验0.0~10.0μmol/L、凋亡实验0.0~4.0μmol/L、周期阻滞实验0.0~1.5μmol/L)处理不同时间(增殖实验1~3 d、凋亡实验1 d、周期阻滞实验1 d)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周期阻滞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肌醇需求酶1(IRE1)、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活化转录因子6(ATF6)3条UPR信号通路中主要分子的表达,包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ATF6、PERK、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磷酸化eIF2α(p-eIF2α)、C/EBP同源蛋白(CHOP)、IRE1、磷酸化IRE1(p-IRE1)。用慢病毒包被的含短发夹RNA(shRNA)载体对eIF2α表达进行干扰,观察雷公藤红素对干扰eIF2α表达后的RPMI 8226细胞UPR信号分子表达、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4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其中RPMI8226细胞对雷公藤红素最敏感。在RPMI8226细胞,雷公藤红素处理浓度在0.5~2.0μmol/L作用30 min^24 h时均能使UPR的PERK通路中p-eIF2α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其下游CHOP表达也相应增加(P<0.05或P<0.01),而对其他2条通路ATF6和IRE1影响不明显。用慢病毒干扰eIF2α表达后,雷公藤红素上调CHOP表达、诱导凋亡和周期阻滞的作用均减弱或消失。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多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活化UPR的PERK信号通路中eIF2α分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多发性骨髓瘤 未折叠蛋白反应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12细胞的PSI诱导性包含体富集了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兴安 张应玖 +6 位作者 胡轶虹 常明 刘韬 王丹萍 张磊 张瑜 胡林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9,共10页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 路易小体(Lewy body, LB) ,位于神经细胞核周(perikaryon)的嗜酸性包含体(eosinophilic inclusion) ,含有广泛的蛋白质组分,其中一部分是组成型蛋白质(consistent organization) ,另外一部分则是选择型蛋白质(selective composition) .为了在体外获得LB中未知蛋白质的新线索,通过人工合成蛋白酶体抑制剂PSI(proteasomal inhibitor ,10μmol/L)作用PC 12细胞48 h,使其产生嗜酸性(staining for eosin)和抗α-synuclein阳性(immunostaining for α-synuclein)的PSI诱导性包含体(PSI-inducedinclusion) ,通过成功的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纯化了完整、纯净的包含体,通过有效的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2-DE)分离了包含体蛋白质,通过无偏差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了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亚单位5(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 subunit 5 ,eIF-3ε)、真核细胞延伸因子-2 (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 2 , eEF-2)和线粒体延伸因子-Tu(mitochondrial elongation factor Tu, EF-Tumt)等真核细胞翻译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factors) .这一结果提示,当蛋白酶体受到抑制时真核细胞翻译因子被富集到PSI诱导性包含体中,并且可能影响其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 PSI诱导性包含体 真核细胞翻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秦晓黎 刘晓瑞 +1 位作者 田福举 林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0-475,48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 目的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e 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 IF5A-1和e 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组织及人蜕膜组织中e IF5A-1和e IF5A-2均有表达,但e IF5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 IF5A-2;流产组织标本中e IF5A-1、e IF5A-2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 IF5A表达下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自然流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与头颈鳞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卢恕来 高文信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头颈鳞癌中表现为强特异性过度表达,并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检测头颈鳞癌的可靠指标,判断其恶性度及预测复发有高敏感性,并可作为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关键词 真核细胞 翻译起始因子4E 头颈鳞癌 肿瘤 基因治疗 分子生物学 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A3 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稳定转染细胞系的建立
7
作者 何嘉文 李友 +1 位作者 廖科棋 李胜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1-839,共9页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3(EIF4A3)-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建立Neuro-2a-EIF4A3-shRNA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检索EIF4A3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PCR鉴定引物,并将其连接至经EcoRⅠ和... 目的:构建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3(EIF4A3)-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建立Neuro-2a-EIF4A3-shRNA稳定转染细胞系。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检索EIF4A3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PCR鉴定引物,并将其连接至经EcoRⅠ和AgeⅠ酶切的慢病毒GV493载体,构建GV493-EIF4A3-shRNA慢病毒质粒,PCR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鉴定。将GV493空载质粒和GV493-EIF4A3-shRNA重组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分别为GV493对照慢病毒和GV493-EIF4A3-shRNA慢病毒,转染48 h后收集慢病毒进行包装并测定病毒滴度。将Neuro-2a细胞分为空白组、GV493对照组和GV493-EIF4A3 shRNA组,空白组不作处理,GV493对照组和GV493-EIF4A3 shRNA组分别采用相应慢病毒感染Neuro-2a细胞,慢病毒感染复数(MOI)为100,使用10 mg·L-1嘌呤霉素筛选成功感染慢病毒的Neuro-2a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Neuro-2a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绿色荧光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Neuro-2a细胞中EIF4A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CR测序结果显示GV493-EIF4A3-shRNA重组质粒基因序列与设计合成的EIF4A3-shRNA序列一致,成功构建GV493-EIF4A3慢病毒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HEK293T细胞荧光表达强烈,生长状态良好,慢病毒包装成功。GV493-对照慢病毒和GV493-EIF4A3-shRNA慢病毒的滴度均为2×10~8 TU·mL^(-1),GV493对照组和GV493-EIF4A3 shRNA组Neuro-2a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表达绿色荧光,表明慢病毒感染稳定细胞系构建成功。RT-qPCR法,与空白组和GV493对照组比较,GV493-EIF4A3shRNA组Neuro-2a细胞EIF4A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各组在相对分子质量49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提示Neuro-2a细胞中EIF4A3蛋白表达成功;与空白组和GV493对照组比较,GV493-EIF4A3 shRNA组Neuro-2a细胞中EIF4A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功构建GV493-EIF4A3-shRNA慢病毒载体,建立了Neuro-2a-EIF4A3-shRNA稳定转染细胞系,为EIF4A3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A3 短发夹RNA 慢病毒 稳定转染细胞 Neuro-2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波 朱成楚 +3 位作者 陈保富 章霞 叶敏华 林爱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32-113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IF4E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与恶性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eIF4E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0例NSCLC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以19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肺组织为对照,均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eIF4E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表达率;eIF4E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eIF4E在低分化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在中高分化组中表达率。eIF4E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吸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IF4E在NSCLC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NSCL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可能与eIF4E相关,eIF4E有可能作为肺癌新的标志物以及评估肺癌进展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k2和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博 冯沿芬 +9 位作者 黄启涛 陈景福 张昕 韩向前 张水深 邹健勇 苏春华 陈振光 罗红鹤 雷艺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9-352,共4页
目的:探讨MAPK相互作用激酶-2(MAPK-interacting kinase-2,Mnk2)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石蜡标本9... 目的:探讨MAPK相互作用激酶-2(MAPK-interacting kinase-2,Mnk2)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食管鳞癌石蜡标本98例及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nk2和eIF4E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Mnk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8.4%(67/98),eIF4E的阳性率为61.2%(60/98),Mnk2与eIF4E表达呈正相关(P<0.05),且Mnk2蛋白过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Mnk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过表达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同时与eIF4E在食管癌的表达相关,两者在食管癌的发展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MAPK相互作用激酶-2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刚 刘莹 +1 位作者 种铁 王子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0,125,共6页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IF4E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的...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在人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eIF4E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eIF4E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的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的表达。结果 eIF4E蛋白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7.5%,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7.5%,肾癌组织中eIF4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eIF4E mRNA在肾癌中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859±0.064 vs.0.705±0.072,P<0.05),且eIF4EmRNA在Ⅲ期肾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0.961±0.043)。在临床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及Ⅱ期与Ⅲ期肾癌组织间,eIF4E mRNA的表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肾癌组的eIF4E蛋白和Phospho-eIF4E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分别为:0.676±0.095vs.0.556±0.056;0.605±0.066 vs.0.466±0.045,P<0.05)。在肾癌的不同临床分期中,随着临床分期越高,eIF4E和Phospho-eIF4E蛋白表达量逐渐增高(Ⅰ期:0.629±0.085和0.588±0.058;Ⅱ期:0.699±0.049和0.596±0.061;Ⅲ期:0.812±0.053和0.689±0.046;P<0.05)。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在肾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但在不同临床分期肾癌之间,Phospho-eIF4E/eIF4E的比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IF4E和PhosphoeIF4E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为肾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 Phospho-eIF4E 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对G2/M期A549细胞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妍 于卉影 +2 位作者 蔺迪 姜志明 马东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紫杉醇对A549细胞周期、凋亡和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凋亡和G2/M期阻滞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4EBP1的表达与磷酸化。[结果]G...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紫杉醇对A549细胞周期、凋亡和4EBP1分子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A549细胞,建立凋亡和G2/M期阻滞模型;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用免疫印迹方法分析4EBP1的表达与磷酸化。[结果]G2/M期细胞百分率随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细胞凋亡率随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G2/M阻滞的增加,4EBP1分子3组丝/苏氨酸位点磷酸化均增强。[结论]紫杉醇在G2/M期上调A549细胞内4EBP1分子多位点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凋亡 真核翻译启始因子4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 K shRNA对K562细胞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莲芬 冯文莉 +1 位作者 罗宏伟 孙成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71-1075,1147,共6页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 K)shRNA逆转录病毒对K562细胞的效应。方法:HindⅢ/Ecor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pSUPER retro hnRNP K 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用包装得到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G... 目的:探索RNA结合蛋白K(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K,hnRNP K)shRNA逆转录病毒对K562细胞的效应。方法:HindⅢ/EcorⅠ双酶切和测序鉴定pSUPER retro hnRNP K 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用包装得到的逆转录病毒感染K562细胞,G418稳定筛选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MTT实验,瑞氏染色,RT-PCR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学,hnRNP K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mRNA表达变化。结果:克隆载体序列正确。与空载对照组K562细胞相比,hnRNP K干扰组G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P<0.05),而细胞凋亡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双核和多核细胞明显增多(P<0.05),hnRNP K和eIF4E mRNA表达较空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5.22%和55.27%。结论:hnRNP K基因沉默能使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对细胞凋亡没有显著影响,降低细胞增殖能力,下调eIF4E mRNA表达,使双核和多核细胞增多,提示该基因可能与细胞分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合蛋白K SHRNA 逆转录病毒载体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eIF4E诱导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贺彬 汪雅芳 +3 位作者 沈妙言 李娜 赵丽晶 滕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3,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基因的靶向小干扰RNA(siRNA)对喉癌Hep-2细胞中eIF4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喉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siRNA-eIF4E转染入人喉癌Hep-2细胞(siRNA-eIF4E...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基因的靶向小干扰RNA(siRNA)对喉癌Hep-2细胞中eIF4E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喉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siRNA-eIF4E转染入人喉癌Hep-2细胞(siRNA-eIF4E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MTT法检测siRNA对Hep-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罗丹明染色检测转染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空质粒组比较,siRNA-eIF4E组Hep-2细胞中eIF4E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Hep-2细胞生存率下降(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凋亡相关基因Bim、Bid及Caspase-3表达上调(P<0.05)。结论:siRNA-eIF4E在体外可抑制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Hep-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喉肿瘤 HEP-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p5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慎秋 卫琴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2-513,516,共3页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例正常成人皮肤以及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表皮中eIF-4E、p53表达均为阴性。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 目的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以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7例正常成人皮肤以及3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表皮中eIF-4E、p53表达均为阴性。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8%和56.3%,明显高于正常成人皮肤(P<0.05)。结论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eIF-4E、p53均可作为肿瘤标志物,且eIF-4E蛋白表达率高、特异性强,是一种更具潜质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通过调控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祯 庄皓冉 +6 位作者 江楚雯 尹靖 韦晓莹 张枝林 史琳 张育 沈维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6,共9页
目的:研究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通过调控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2,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YAP和EEF1A2干扰表达或过表达的S... 目的:研究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通过调控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2,EEF1A2)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通过建立YAP和EEF1A2干扰表达或过表达的SMMC-7721和SK-HEP1肝癌细胞模型,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应用反转录和实时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染色质靶向酶切检测(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release using nuclease,CUT&RUN)-qPCR实验检测YAP能否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结果:EEF1A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呈正相关;EEF1A2可以促进低迁移能力的SMMC-7721细胞和高迁移能力的SK-HEP1细胞迁移和侵袭,调控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志物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YAP可以上调EEF1A2的表达而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CUT&RUN-qPCR实验结果显示YAP可以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结论:YAP可以通过与EEF1A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合,促进EEF1A2的表达,进一步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细胞翻译延伸因子1A2 Yes相关蛋白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对多发性骨髓瘤CD138^(+)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猛 马艳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56-1560,共5页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对多发性骨髓瘤CD138^(+)浆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eIF4E抑制剂4EGI处理多发性骨髓瘤CD138^(+)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因子LC3-Ⅱ和Beclin1的变化,MTT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对多发性骨髓瘤CD138^(+)浆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eIF4E抑制剂4EGI处理多发性骨髓瘤CD138^(+)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因子LC3-Ⅱ和Beclin1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4EGI处理骨髓瘤细胞后,LC3-Ⅱ、Beclin1 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时间及浓度依赖性,随着4EGI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LC3-Ⅱ、Beclin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8 h:LC3-Ⅱ,r=0.942,Beclin1,r=0.952;80μg/ml:LC3-Ⅱ,r=0.966,Beclin1,r=0.998)。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着4EGI浓度增加,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逐渐增加(LC3-Ⅱ,r=0.923;Beclin1,r=0.977)。CCK-8检测显示,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r=0.996);4EGI处理各组(20、40、80μg/ml组)细胞凋亡率(23.23±4.47、7.59±1.67、2.03±0.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3±0.04)(P<0.05)。结论:抑制eIF4E对多发性骨髓瘤CD138^+浆细胞的自噬有激活作用,并引起骨髓瘤细胞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L细胞eIF4E和Trib2基因mRNA表达分析
17
作者 黄莲芬 冯文莉 +1 位作者 万根平 罗红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为了探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急变机理,寻求新的治疗靶标,我们对获得的9例CML病人骨髓标本以及CML急性红系变细胞株中K562细胞株中eIF4E基因和Trib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初步检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 目的:为了探索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急变机理,寻求新的治疗靶标,我们对获得的9例CML病人骨髓标本以及CML急性红系变细胞株中K562细胞株中eIF4E基因和Trib2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初步检测,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Trizol裂解提取RNA,RT-PCR检测eIF4E基因和tri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初步分析显示部分CML病人eIF4E基因mRNA表达水平很高,为CML疾病进展机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结论:部分CML病人骨髓标本中eIF4E和TRIB2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高,eIF4E和trib2有可能成为CML病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Tri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mTOR和p-4EBP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菊新 李丹丹 邹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70,共3页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真核细胞翻译启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子宫内膜肿瘤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中elF4E与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曹世姣 张广亮 +2 位作者 喻芳 叶柳青 夏伟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eIF4E及VEGF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肿瘤... 背景与目的: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eIF4E)是蛋白翻译过程中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eIF4E及VEGF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eIF4E及VEGF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IF4E与VEGF在27例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16例Ⅱ型子宫内膜癌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IF4E在Ⅰ型及Ⅱ型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MVD值分别为0.18±0.05和0.20±0.07(P=0.224),两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VEGF在Ⅰ型及Ⅱ型子宫内膜癌表达的MVD值分别为0.16±0.06和0.18±0.07(P=0.387),两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eIF4E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VEGF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eIF4E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5,P=0.001)。结论:eIF4E及VEGF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初步考虑作为子宫内膜癌恶性改变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IF4E与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婕 吴人亮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4-767,共4页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及磷酸化eIF4E结合蛋白1(p-4EBP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乳头状癌(经典型乳头状癌37例,滤泡型乳头状癌29例)、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与p-4EBP1的表达。结果在肿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p-4EBP1的阳性率分别为8.1%(7/86)、40.0%(8/20)和66.7%(44/66)(P<0.01),并且p-4EBP1在滤泡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经典型乳头状癌中的表达(P<0.01)。eIF4E在有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7%(29/30)和100.0%(29/29),分别高于无腺外侵袭和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后者阳性率分别为75.0%(27/36)和73.0%(27/37)(P<0.05)。而p-4EBP1在这两组病例中的表达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和正常甲状腺及甲状腺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p-4EBP1在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乳头状癌的侵袭与转移关系密切,在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