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2A装置相衬成像系统的安全连锁与远程监控 被引量:1
1
作者 龚少博 余羿 +11 位作者 王志斌 王华杰 袁金榜 刘灏 吴婷 龙婷 陈逸航 柯锐 聂林 王占辉 孙爱萍 许敏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通过在相衬成像系统光路中引入电控安全快门控制激光输出,并使用延迟电路实现了安全快门与HL-2A放电运行的同步触发,保障了诊断系统的安全运行,安全快门时间响应为26ms,其抖动误差1ms;利用四象限传感器实现了激光束斑位置的实时监测,获... 通过在相衬成像系统光路中引入电控安全快门控制激光输出,并使用延迟电路实现了安全快门与HL-2A放电运行的同步触发,保障了诊断系统的安全运行,安全快门时间响应为26ms,其抖动误差1ms;利用四象限传感器实现了激光束斑位置的实时监测,获得了HL-2A装置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动数据。所发展的电控快门技术和激光实时监测系统不仅能够大幅提高相衬成像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HL-2A/2M装置诊断系统的发展和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衬成像系统 电控快门 激光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源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元琼 高党忠 +2 位作者 刘丽想 罗青 叶成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97-2100,共4页
相衬成像方法利用硬X射线对低密度弱吸收物质成像,可获得高衬度图像。用菲涅尔衍射理论分析了X射线图像的形成机理。在频域中根据光学传递函数,对物像距离、样品空间频率等对图像相位衬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辨率和衬度是决定图像可见... 相衬成像方法利用硬X射线对低密度弱吸收物质成像,可获得高衬度图像。用菲涅尔衍射理论分析了X射线图像的形成机理。在频域中根据光学传递函数,对物像距离、样品空间频率等对图像相位衬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辨率和衬度是决定图像可见度的两个依据,分辨率主要依赖于光源的空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又决定于源点尺寸,而时间相干性(单色性)是一个不重要的影响因子。利用多色微焦点源实现了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获得了有价值的相衬图像,如低原子序数低密度泡沫材料的硬X射线相衬图像,与吸收衬度成像相比,其图像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能观察到泡沫材料的细微结构,分辨率可达μm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衬成像 吸收成像 菲涅尔衍射 空间相干 光学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塑料靶丸的X射线相衬成像 被引量:4
3
作者 顾牡 李达 +3 位作者 倪晨 刘小林 刘波 黄世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为对微聚焦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应用于双层以及多层塑料靶丸成像和特征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基于类同轴X射线成像技术,综合考虑成像放大倍数、分辨率和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成功获得了较为清晰的双层塑料靶丸X射线相衬成像照片;... 为对微聚焦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应用于双层以及多层塑料靶丸成像和特征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基于类同轴X射线成像技术,综合考虑成像放大倍数、分辨率和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成功获得了较为清晰的双层塑料靶丸X射线相衬成像照片;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图像分割手段,如拉普拉斯高斯边缘检测法等对所成像中靶丸边界特征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了双层靶丸内层厚度为(10.5±0.6)μm,外层厚度为(9.2±0.7)μm,靶丸外径为(273.3±1.0)μm等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同轴 X射线 相衬成像 双层靶丸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驱动等离子体X光源的X射线相衬成像 被引量:6
4
作者 晏骥 江少恩 阴泽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47-2050,共4页
为了诊断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靶丸球壳的多层信息,在神光Ⅱ激光器上对激光驱动等离子体X光源的相衬成像进行了研究。利用神光Ⅱ第9路激光驱动平面Ti靶获得X光源,在10μm的针孔约束下作为次级点光源对样品成像,用X光胶片记录。成功地... 为了诊断惯性约束聚变(ICF)内爆靶丸球壳的多层信息,在神光Ⅱ激光器上对激光驱动等离子体X光源的相衬成像进行了研究。利用神光Ⅱ第9路激光驱动平面Ti靶获得X光源,在10μm的针孔约束下作为次级点光源对样品成像,用X光胶片记录。成功地将相衬成像技术应用于ICF实验,综合考虑成像放大倍数、分辨力、成像衬度和抑制烧蚀碎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实验条件,成功获得了清晰的双层内爆靶丸球壳结构,空间分辨力优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相衬成像 激光等离子体X光源 针孔辅助点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的喷雾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劲松 齐放 许沧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7,共6页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运用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对汽油机喷雾场进行研究的试验方法,并对其相衬成像的原理作了简介,理论分析了成像的可能性。通过分析试验所得的喷雾照片可知: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可以去除液滴微粒对传统可见光技术测量...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运用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对汽油机喷雾场进行研究的试验方法,并对其相衬成像的原理作了简介,理论分析了成像的可能性。通过分析试验所得的喷雾照片可知:X射线同轴相衬成像技术可以去除液滴微粒对传统可见光技术测量时光的散射、折射的影响,且能在不破坏喷雾场内部结构的基础上观察到喷雾场真实的内部结构,同时能够测得瞬态的喷雾场速度。该测试系统具有成像清晰、图形处理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喷雾 同步辐射 相衬成像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焦点X射线相衬成像相位复原算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禹爱民 李政 章迪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3-885,共3页
在不同散度值下获得一系列图像,得到两种不同相位复原算法:一种为基于傅立叶变换求解强度传输方程(TIE)得到物体的相位分布;一种为基于薛定谔波动方程的迭代算法。用数值法模拟研究了两种算法的相衬成像和相位恢复过程,并对两种算法进... 在不同散度值下获得一系列图像,得到两种不同相位复原算法:一种为基于傅立叶变换求解强度传输方程(TIE)得到物体的相位分布;一种为基于薛定谔波动方程的迭代算法。用数值法模拟研究了两种算法的相衬成像和相位恢复过程,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衬成像 相位复原 强度传输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测量喷油嘴几何特征尺寸的研究
7
作者 张乐超 魏建勤 +3 位作者 谢红兰 齐放 和友 许沧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9,共6页
喷油嘴喷孔的几何特征尺寸对柴油喷雾雾束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也极大地影响了柴油机的各项性能.简要介绍了喷孔几何特征尺寸对柴油喷雾雾束及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测量喷孔几何尺寸所用的制模测量法、力传感器测量法,针对其... 喷油嘴喷孔的几何特征尺寸对柴油喷雾雾束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也极大地影响了柴油机的各项性能.简要介绍了喷孔几何特征尺寸对柴油喷雾雾束及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测量喷孔几何尺寸所用的制模测量法、力传感器测量法,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测量喷孔几何特征尺寸.运用上海光源(SSRF)的第3代同步辐射光源,成功拍摄了喷油嘴内部图像结构,通过该图像可清晰地观测到包括压力室在内的喷孔内部结构,并较为精确地测量喷孔的直径及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X射线 相衬成像 喷油嘴 几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太赫兹波数字全息相衬成像 被引量:2
8
作者 史晓玉 王大勇 +2 位作者 戎路 赵洁 王云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54,共13页
太赫兹波具有独特的低能性、高穿透性、惧水性等成像特性,将其应用于相衬成像能够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更加丰富全面的生物信息,在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太赫兹波数字全息成像是一种可以给出定量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 太赫兹波具有独特的低能性、高穿透性、惧水性等成像特性,将其应用于相衬成像能够反映物体的内部结构和更加丰富全面的生物信息,在生物医学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中,太赫兹波数字全息成像是一种可以给出定量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非接触、全场相衬成像方法,是太赫兹成像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连续太赫兹源,从离轴式和同轴式数字全息成像的相衬成像原理、光路系统和再现算法多个方面,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太赫兹源、再现算法等因素对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并对太赫兹数字全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 数字全息 分辨率 相衬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菲涅耳波带板成像和投影式相衬成像的数值模拟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亚运 王晓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51,共9页
通过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了钛Kα线(4.5keV)与铜Kα线(8.0keV)等X射线源背光透视物体情况下,菲涅耳波带板直接成像与投影式相衬成像对被透视物体的空间分辨能力。结果表明,波带板成像可实现优于1μm的高空间分辨能力,而且使用... 通过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了钛Kα线(4.5keV)与铜Kα线(8.0keV)等X射线源背光透视物体情况下,菲涅耳波带板直接成像与投影式相衬成像对被透视物体的空间分辨能力。结果表明,波带板成像可实现优于1μm的高空间分辨能力,而且使用较大尺度背光源更有利于成像。对于高透射或弱吸收的透视物体,波带板难以成像,可采用投影式相衬成像实现μm级空间分辨。计入了以前文献没有考虑到的更高阶影响后,解析给出了点光源照射下相衬像的强度分布与对比度。模拟了微焦点X射线源照射存在厚度起伏的薄膜靶以及密度空间调制靶的相衬成像,点光源情况下模拟结果和解析结果相符。讨论了光源大小、成像距离等参数对相衬成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减小光源尺度和调节物体到探测面的距离,空间分辨能力可优化到1~4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菲涅耳波带板 相衬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相衬效应的高分辨显微CT系统研发
10
作者 桂建保 陈垚 +3 位作者 胡战利 张其阳 陈婷 郑海荣 《集成技术》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是一种新型的采用X射线成像原理进行超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设备。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各种材质样品或活体小动物进行高分辨三维成像。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分辨显微CT系统开发,通过小昆... 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是一种新型的采用X射线成像原理进行超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设备。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各种材质样品或活体小动物进行高分辨三维成像。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分辨显微CT系统开发,通过小昆虫样品的投影与断层图像,清晰显示了边缘增强的相位衬度效应。同时,断层图像显示了系统的细节分辨能力高于12微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CT 相衬成像 X射线 高分辨 小动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结构各向同性包覆燃料颗粒相衬CT图像的噪声和伪像抑制方法初探
11
作者 彭亚辉 曹旭阳 +3 位作者 陈后金 李艳凤 李居朋 王贤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48-453,共6页
对三结构各向同性包覆燃料颗粒相衬CT图像的噪声和伪像抑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三种方法分别抑制由探测器随机噪声、非线性漂移以及灵敏度非均匀性所导致的图像噪声或伪像.对抑制噪声或伪像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了主观评价以及定量分析... 对三结构各向同性包覆燃料颗粒相衬CT图像的噪声和伪像抑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三种方法分别抑制由探测器随机噪声、非线性漂移以及灵敏度非均匀性所导致的图像噪声或伪像.对抑制噪声或伪像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了主观评价以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种方法在有效抑制上述三种类型噪声或伪像的同时仍然能够保证重建图像中不同结构间边缘的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衬计算机断层成像 三结构各向同性包覆燃料颗粒 噪声 伪像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结构形貌测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娅雅 段俊萍 张斌珍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 为了精确测量物体的形貌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系统。首先,分析了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数字全息的成像原理,引入了倾斜平面校正方法;然后,搭建了成像系统平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成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实际分辨率为57.02 lp/mm。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3.95%,充分验证了该系统卓越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形貌测量 相衬成像 反射式成像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喷雾过程空穴现象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劲松 付振 许沧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95,共7页
通过回顾国内外先期对于柴油机喷雾的空穴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的放大喷嘴尺寸、改变试验环境等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对于喷雾过程的空穴有借鉴作用、目前运用于水中空穴的研究方法;介绍了运用激光光源的测试手段和X射线光源... 通过回顾国内外先期对于柴油机喷雾的空穴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中的放大喷嘴尺寸、改变试验环境等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介绍了对于喷雾过程的空穴有借鉴作用、目前运用于水中空穴的研究方法;介绍了运用激光光源的测试手段和X射线光源的测试方法,以及中子射线对于实际喷嘴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技术的空穴测试方法在研究喷雾空穴特性上具有极大优势,中子射线照相技术在透视喷嘴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空穴 可视化 激光 相衬成像 X射线 中子射线照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嘴喷孔内流动特性数值仿真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阳 罗麒元 +1 位作者 麻剑 许沧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165,共6页
采用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研究喷嘴喷孔内试验的流动特性,验证数值仿真结果.利用CFD软件模拟得到入口压力下燃油的质量流量、空穴分布、有效喷射速度与无量纲流动系数,结合试验数据对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的成像效... 采用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研究喷嘴喷孔内试验的流动特性,验证数值仿真结果.利用CFD软件模拟得到入口压力下燃油的质量流量、空穴分布、有效喷射速度与无量纲流动系数,结合试验数据对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相衬成像技术的成像效果良好,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喷射压力越高,更容易进入临界超空穴状态;喷孔出口速度的增幅略大于体积流量的增幅;雷诺数随着喷射压力的上升呈幂函数型上升,空穴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呈指数下降,流量系数都随着雷诺数的上升缓慢增加直至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空穴 X射线 相衬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line X-ray phase-contrast imaging of murine liver microvasculature ex vivo 被引量:5
15
作者 LI Beilei XU Min +5 位作者 WU Weizhong PENG Guanyun ZHANG Xi PENG Yifeng SHI Hongcheng CHEN Shaoli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
Imaging blood vessels is of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organs and tumors.Phase-contrast X-ray imaging can reveal the vessels in much more detail than conventional X-ray absorption method.V... Imaging blood vessels is of import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vascular distribution of organs and tumors.Phase-contrast X-ray imaging can reveal the vessels in much more detail than conventional X-ray absorption method.Visualizing murine liver microvasculature ex vivo with phase-contrast X-ray imaging was performed at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Barium sulfate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were used as contrast agents for the blood vessels.Blood vessels of <Φ20μm could be detected by replacing resident blood with physiological saline or barium sulfate.An entire branch of the portal vein (from the main axial portal vein to the ninth generation of branching) could be captured in a single phase-contrast image.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elective angiography based on phase contrast X-ray imaging,with a physiological material of low Z elements (such as saline) being the contrast agent,is a viable imaging strategy.Further efforts will be focused on using the technique to image tumor angio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成像 相衬成像 微血管 体外 小鼠 上海同步辐射装置 肿瘤血管生成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表面密度致密层去除工艺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艳红 周斌 +6 位作者 归佳寅 杜艾 徐翔 朱秀榕 吴广明 张志华 沈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75-287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其表面致密层去除工艺。在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制备有机及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了厚度在80~350μm,密度在50~6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碳气凝胶...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其表面致密层去除工艺。在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制备有机及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了厚度在80~350μm,密度在50~6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碳气凝胶薄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相衬成像和表面轮廓仪-台阶仪等手段对其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碳气凝胶薄片与块体的内部结构相同,但薄片表面存在一层和内部结构截然不同的致密层。采用不同粗糙程度的材料对薄片进行了表面微处理,成功去除该致密"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气凝胶 薄片 原料制备 表面密度 致密层 去除工艺 techniques 内部结构 场发射扫描电镜 表面轮廓仪 相衬成像 微观结构 块体材料 间苯二酚 厚度 粗糙程度 成型工艺 测试结果 不同密度 微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