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居民相对消费水平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敏 曹衷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12期134-142,共9页
本文采用2000~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居民相对消费水平双门槛模型,证实了当居民相对消费水平位于第一与第二门槛之间时,FDI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大多属于低相对消费水平区... 本文采用2000~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居民相对消费水平双门槛模型,证实了当居民相对消费水平位于第一与第二门槛之间时,FDI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大多属于低相对消费水平区域,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需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消费主导型,提高FDI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作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进一步的招商引资,提高FDI的投入水平,实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面板门槛 经济增长 居民相对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
2
作者 王立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二,数字金融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信贷可及性和增... 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显著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二,数字金融通过增加家庭收入、提高信贷可及性和增强社会资本三个机制来减轻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第三,数字金融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会因家庭特征和城乡区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家庭特征来看,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缓解中低收入家庭和户主是低学历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从城乡区域划分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显著缓解农村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扩展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显著缓解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相对剥夺,家庭数字金融参与度的提高能够减轻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数字金融发展与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消费不平等 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信贷可及性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解垩 高梦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1,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共转移支付可以显著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公共转移支付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公共转移支付可以显著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民生性转移支付,生产性转移支付显著缓解了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公共转移支付对贫困县和高抚养比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影响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转移支付主要通过降低家庭收入相对剥夺、改善收入不确定性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来缓解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本研究为缓解个体消费相对剥夺、改善居民福利水平,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转移支付 消费相对剥夺 收入相对剥夺 收入不确定 社会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甜甜 毛中根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对居民收入增长、文化素养及认知能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并对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教育的代际次序相关性指标构建各省份教育代际流动指数,以消费相对剥夺指数从家庭层面表征居民消费不平等,实证检验教育代际流动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区教育代际流动提升可显著降低子代家庭消费不平等;第二,教育代际流动性提升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改善作用对于城镇家庭、户主为男性、中青年和中低资产家庭影响显著,对农村家庭、户主为女性、老年和高资产家庭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第三,社会资本和创业行为是教育代际流动影响家庭消费不平等的两个重要渠道。因此提出畅通向上流通渠道,实施差异化人力资本培育政策,提升社会各阶层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创业环境,扩宽居民就业渠道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代际流动 消费不平等 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社会资本 创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患寡患不均”——基于消费相对剥夺的家庭负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吕学梁 马吉雨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51,共16页
近年来,“负债消费”已经成为诸多中国家庭消费新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攀升,这是否能够切实提高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值得深入探讨。通过使用2017年和2019年的CHFS混合截面数据,综合考察了家庭负债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消... 近年来,“负债消费”已经成为诸多中国家庭消费新模式,随之而来的是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攀升,这是否能够切实提高我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值得深入探讨。通过使用2017年和2019年的CHFS混合截面数据,综合考察了家庭负债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消费相对剥夺和健康渠道效应。研究发现:家庭负债可以通过缓解消费相对剥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但因为负债恶化居民健康状况降低幸福感的负向效应,这种正向效应被掩盖了;负债缓解消费相对剥夺提升幸福感的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享受型消费中,且主要是非住房负债发挥了作用。此外,该正向效应主要发生在财富水平和教育程度较低的“弱势群体”,且主要发生在非一线城市。研究拓展了负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分析,政府和有关金融机构应“扬长避短”,完善信贷产品供给结构和配套政策,发挥负债对于建设“幸福中国”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产负债率 主观幸福感 消费相对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鸿沟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加剧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彦芳 王恺涛 +1 位作者 陈则霖 姚景民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51,共16页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家庭消费增长,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不同家庭享有不同的数字红利,从而产生新的消费不平等,导致数字化水平较低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程度增加。采用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鸿沟的扩...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了家庭消费增长,但数字鸿沟的存在使不同家庭享有不同的数字红利,从而产生新的消费不平等,导致数字化水平较低家庭的消费相对剥夺程度增加。采用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发现:数字鸿沟的扩大会增强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程度,该影响在各年度均显著存在,且对发展享乐型消费相对剥夺的强化作用比对基础生存型消费相对剥夺的强化作用更大;家庭的社会网络和创业行为具有中介作用,即数字鸿沟扩大可以通过削弱家庭社会网络和抑制家庭创业来加剧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数字鸿沟扩大对不同类型家庭均具有显著的消费相对剥夺加剧效应,但在影响强度上具有异质性,表现为对使用移动支付家庭、农村家庭、抚养比较低家庭、男性户主家庭的影响更大。因此,一方面应积极缩小数字鸿沟,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数字技能和数字消费意识培育;另一方面,应针对数字鸿沟加剧消费不平等的机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促进弱势家庭的社会网络改善和创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家庭消费相对剥夺 数字化水平 社会网络 创业行为 消费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负债促进共享发展:基于消费不平等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易行健 杨雨佳 杨碧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3-146,共24页
本文基于我国居民家庭整体消费不平等高企的现状,利用CHFS面板数据探究了中国家庭负债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合理的家庭负债规模扩大会显著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促进共享发展。进一步讨论发现负债规模扩大会导致家庭面临财务脆弱性问... 本文基于我国居民家庭整体消费不平等高企的现状,利用CHFS面板数据探究了中国家庭负债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合理的家庭负债规模扩大会显著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促进共享发展。进一步讨论发现负债规模扩大会导致家庭面临财务脆弱性问题,并由此对消费不平等产生异质性影响,只有当家庭的月偿债额低于或等于阈值时,家庭负债才有助于降低消费不平等。机制检验发现,合理的家庭负债规模扩大会通过降低家庭收入不平等,以及缓解暂时性收入冲击对消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显著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异质性分析发现,平滑消费动机的负债、社会地位消费品负债、住房负债的规模扩大均有助于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而投资类负债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著;高金融素养家庭、创业家庭的负债—资产比上升对消费不平等的抑制作用显著更大,且只有户主健康的家庭其负债规模扩大才有助于降低家庭面临的消费不平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负债 消费不平等 消费相对剥夺 财务脆弱性 收入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的随机内生增长模型
8
作者 王海军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1-475,共5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的随机内生增长模型,利用"伪双状态变量"法得到了均衡时的最优消费、最优经济增长率和最优福利,讨论了相对消费对它们的影响.
关键词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内生增长 “伪双状态变量”法 相对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约型社会:崇奢抑或尚俭?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昀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综合运用需求的收入弹性、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和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弹性方法讨论节约型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奢俭问题,并通过自然资本消耗的恩格尔曲线揭示人们的消费从传统社会到节约型社会由奢至俭的变化。本文认为,在... 本文综合运用需求的收入弹性、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和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弹性方法讨论节约型社会中人们消费的奢俭问题,并通过自然资本消耗的恩格尔曲线揭示人们的消费从传统社会到节约型社会由奢至俭的变化。本文认为,在节约型社会中,理性的消费选择是从需求的收入弹性角度崇奢,从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和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弹性角度尚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崇奢与尚俭 需求的收入弹性 自然资本相对商品消费量的消耗弹性 自然资本消耗的收入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