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对手术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1
作者 王睿 何金媛 +2 位作者 蒲玉梅 陈欣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8-57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并结合患者基础临床资料,研究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基础临床资料,包括原始疾病、分类分期、用药类型、手术方式、疾病预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得出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对数据二分类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MRONJ手术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得到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为0.975 mg/L;按照此水平分为两组,组间χ^(2)检验结果显示D-二聚体高/低组患者所接受的手术方式有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二聚体≥0.975 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法显示血浆D-二聚体高水平组相较于低水平组预示着更差的预后(P<0.05)。结论: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0.975 mg/L的MRONJ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其水平可作为MRONJ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改善危险分层,精确个体化治疗,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软组织创口闭合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梦媛 郭玉兴 张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因治疗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抗血管生成等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颌骨感染坏死性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ONJ的治疗原则尚未取得统一意见,目前多建议进...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因治疗癌症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抗血管生成等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颌骨感染坏死性疾病,临床症状较重,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MRONJ的治疗原则尚未取得统一意见,目前多建议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目前临床手术重点主要集中在坏死骨的去除上,软组织创口的有效闭合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口腔黏膜愈合不良、创口裂开、骨面暴露、反复感染等并发症较多,治疗效果较差。病变切除后软组织创口的有效处理是影响预后的关键步骤,已成为临床上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多种MRONJ术后软组织创口闭合技术,包括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带蒂颊脂垫瓣、鼻唇瓣、下颌舌骨肌瓣和下颌下腺转位、颏下岛状瓣、游离皮瓣移植以及手术联合辅助治疗,就这些技术适用情况和优缺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 颊脂垫 颏下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1例
3
作者 杨菊 刘玥 +3 位作者 曲春娜 孙健斌 李天英 石连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2,共5页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类药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可以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同时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质疏松等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1]。骨质...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类药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可以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同时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质疏松等以骨吸收为特点的疾病[1]。骨质疏松在临床中被认为是以骨质丧失为主的病理过程,目前研究认为骨质疏松是由于成骨和破骨活动失衡所致[2]。2003年Marx[3]报道使用BPs后出现颌骨坏死,这一严重并发症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重视,此后,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多起BPs相关性颌骨坏死(BPs-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管技术在Ⅱ期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娜 田美 +2 位作者 孙亚威 王丹妮 孙国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9-635,共7页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骨管技术在Ⅱ期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21例行手术治疗的Ⅱ期下颌骨MRONJ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药物名称及给药方式、术前是...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骨管技术在Ⅱ期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21例行手术治疗的Ⅱ期下颌骨MRONJ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药物名称及给药方式、术前是否停药和预后)。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发病时平均年龄为(68.33±10.74)岁。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指南对患者进行分期,纳入患者为Ⅱ期下颌骨MRONJ,治疗方式为颌骨部分切除术联合骨管技术,术中软组织无张力严密缝合。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简版SF-12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共21例,术后随访8~38个月,17例患者黏膜愈合良好(80.95%),临床伴随症状消失,无新的死骨形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3.62±5.90)分]显著高于术前[(63.67±4.70)分](P<0.05)。结论 手术联合骨管技术在较为难治的Ⅱ期MRONJ患者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骨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缺损
5
作者 谢荣举 王卫红 +4 位作者 许彪 朱瑾 钱叶梅 李静宜 张洪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2例。结果:5例患者临床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2周内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舌下腺功能正常。结论: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下颌骨缺损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性骨骨髓炎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骨部分缺损 舌下腺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对比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的研究
6
作者 苏传超 林梓桐 +3 位作者 王靖斐 顾镇 薛逸文 邓润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5-1070,共6页
目的:通过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进行对比,总结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MRONJ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MRONJ病例中:100%(对... 目的:通过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进行对比,总结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MRONJ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MRONJ病例中:100%(对比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14.0%)见骨硬化,30.8%(对比5.0%)见多象限骨硬化,43.6%(对比4.0%)见死骨,25.6%(对比0%)见死骨伴多象限骨硬化;89.7%(对比20.0%)诱因是拔牙。结论:相较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MRONJ观察到骨硬化、多象限骨硬化和死骨影像表现的概率更高,多象限骨硬化伴死骨影像出现时提示其很可能是MRONJ;拔牙是MRONJ的最主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 影像学特点 死骨 骨质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志强 安金刚 +1 位作者 张益 贺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 总结晚期(2、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7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且采用手术治疗的晚期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原发疾病... 目的 总结晚期(2、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7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且采用手术治疗的晚期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原发疾病、用药情况、病变情况、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4例患者(123处病变),男性42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4.6±9.1)岁。原发疾病为恶性肿瘤91例,非肿瘤性疾病13例。2期病变43处(35.0%),3期病变80处(65.0%)。39处(31.7%)病变位于上颌骨,84处(68.3%)病变位于下颌骨。使用唑来膦酸89例(85.6%),阿仑膦酸钠10例(9.6%),帕米膦酸钠10例(9.6%),抗血管生成药物62例(59.6%)。平均药物治疗时长(34.7±25.8)月,平均停药时长(10.1±10.7)月。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手术去净死骨后,2期病变以局部黏骨膜瓣关闭创口,3期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血管化腓骨瓣修复、碘仿纱条填塞、带蒂颊脂垫瓣修复等关闭创口。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81.3%(100/123)病变在末次随访时实现黏膜愈合,18.7%(23/123)病变术后复发。结论 晚期MRONJ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实现黏膜愈合;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以考虑血管化软硬组织修复重建以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骨坏死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被引量:20
8
作者 潘剑 刘济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5-254,共10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为骨重建抑制学说、血管生成抑制学说、口腔微生物感染学说、免疫抑制学说、细胞毒性、颌骨微裂纹形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但基于单机制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药物...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为骨重建抑制学说、血管生成抑制学说、口腔微生物感染学说、免疫抑制学说、细胞毒性、颌骨微裂纹形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但基于单机制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药物治疗前规范的口腔检查及相关疾病预处理,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口腔随访对MRONJ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在MRONJ治疗过程中,准确判断其分期,根据指南进行标准化治疗的同时,也需考虑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本文将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及指南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近年来对MRONJ诊治经验相结合,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展开阐述和讨论,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机制 预防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及其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机制和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魏斌 孙国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448,共4页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是长期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相关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BRONJ的发生发展与一些因素密切相关,譬如双膦酸盐的效能、用药方式...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是长期使用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以及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相关性疾病的严重并发症。BRONJ的发生发展与一些因素密切相关,譬如双膦酸盐的效能、用药方式、牙拔除和不良义齿修复等。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协会在2007年对BRONJ进行了定义、分级并颁布其治疗指南,在2009年和2014年进对其行了更新。尽管BRONJ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治疗措施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就双膦酸盐及其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机制和治疗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 发病机制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戢晓 朱桂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41-447,共7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抗骨吸收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出现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颌骨坏死。MRONJ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维生素D与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抗骨吸收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出现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颌骨坏死。MRONJ的危险因素众多,但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维生素D与口腔健康乃至全身健康都密切相关,近年来,维生素D与MRONJ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MRONJ的发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有关,MRONJ的高危人群与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人群存在重合现象,MRONJ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相关药物和维生素D缺乏相互作用导致的机体骨钙平衡失调和免疫功能受损。补充维生素D可能是防治MRONJ的有效手段。本文就维生素D与MRONJ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维生素D 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11
作者 宗春琳 陆金标 +2 位作者 丁明超 刘义闻 田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下颌骨3期MRONJ患者54例,对其一般情况、手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骨方式包括节段性截骨术23例(42.59%)及边缘性截骨术31例(57.41%),术... 目的:探讨下颌骨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纳入手术治疗的下颌骨3期MRONJ患者54例,对其一般情况、手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骨方式包括节段性截骨术23例(42.59%)及边缘性截骨术31例(57.41%),术后随访0.5~2年。术后复发分别为2例(8.70%)和7例(22.58%)。对需行同期骨缺损重建的37例患者中,30例(81.08%)行重建板植入术、4例(10.81%)行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3例未重建。重建板植入术伤口初期愈合率为80%,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远期骨愈合率为100%。结论:下颌骨3期MRONJ行节段性截骨术后复发率较低,同期行重建板植入术及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重建效果均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血管化游离骨瓣移植术 重建板植入术 骨节段性截骨术 骨边缘性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下颌骨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颖 赵宁 +3 位作者 黄竑远 李庆祥 郭传瑸 郭玉兴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究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单纯应用抗骨吸收药物引起的发生在下颌骨的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北京... 目的:探究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单纯应用抗骨吸收药物引起的发生在下颌骨的中早期药物相关性颌骨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四病区经手术治疗的中早期下颌骨MRONJ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术前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疾病、伴发疾病、用药方案(药物种类、用药时长)、MRONJ分期、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等,所有患者在手术中行下颌骨边缘切除术去除坏死骨,运用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关闭伤口,术后定期复查随访,评价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评价。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女12例,男1例),年龄(66.69±13.14)岁。原发疾病包括骨质疏松7例,肺癌2例,乳腺癌3例,前列腺癌1例;2例伴发糖尿病,2例伴发心血管疾病,1例伴发干燥综合征。9例患者静脉注射唑来膦酸,平均用药时间(37.7±20.0)个月,7例患者同时服用了来曲唑片等其他药物;3例患者应用地舒单抗注射液,平均用药时间(10.3±11.9)个月;5例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片,平均用药时间(55.20±27.20)个月,2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或阿卡波糖片。MRONJ 1期4例,2期9例。13例患者均采用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关闭伤口,术后平均随访11.9个月(9~17个月),13例患者皆治愈,无溢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为(68.46±14.05)分,术后评分为(82.31±1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5.77±0.73)分,术后评分为(0.38±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在中早期单纯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的下颌骨MRONJ患者中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为用药情况更加复杂的MRONJ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骨坏死 双层软组织缝合封闭技术 边缘性骨切除 抗骨吸收药物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动物及临床研究新进展
13
作者 贾凌璐 公子恺 +1 位作者 赵文锡 文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3,共6页
双膦酸盐(BP)是治疗骨质疏松及骨相关肿瘤的常用药物之一,对骨代谢有较大影响。在摄入BP的患者群体中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时,BP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形成及长期维持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此外,种植体的植入是否影响BP介导的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BP)是治疗骨质疏松及骨相关肿瘤的常用药物之一,对骨代谢有较大影响。在摄入BP的患者群体中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时,BP对种植体骨结合的形成及长期维持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此外,种植体的植入是否影响BP介导的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发生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近年动物及临床研究证据,探讨BP对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及长期稳定的潜在作用,并分析种植治疗对BP相关性颌骨坏死的影响,最后为摄入BP患者的种植治疗提出临床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种植体 骨结合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膦酸盐对口腔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美莹(综述) 施斌 张玉峰(审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53-656,共4页
二膦酸盐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故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的种植牙治疗可能同期进行,但是同时进行这两种治疗的患者却出现了大量的二膦酸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研究显示,二膦酸盐诱导... 二膦酸盐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故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的种植牙治疗可能同期进行,但是同时进行这两种治疗的患者却出现了大量的二膦酸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研究显示,二膦酸盐诱导BRONJ的风险可能与用药方法、药物效力、治疗时间及其他局部或系统性因素有关。本文就二膦酸盐影响骨内种植体的危险因素、二膦酸盐的药理作用及导致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控制BRONJ的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 种植体 相关性颌骨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