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7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次分析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煨大黄工艺及成分与色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戴慧莲 丁羽 +7 位作者 梁梓瑜 刘新媛 黄玮 刘产明 朱月琴 石典花 戴衍朋 李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2-660,共9页
目的研究大黄煨制工艺的最佳参数,探究煨大黄饮片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煨制温度、煨制时间、纸张用量与草木灰用量做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以外观性状及总蒽醌、游离... 目的研究大黄煨制工艺的最佳参数,探究煨大黄饮片粉末色度值与内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响应面法,对煨制温度、煨制时间、纸张用量与草木灰用量做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以外观性状及总蒽醌、游离蒽醌、浸出物、番泻苷A、番泻苷B含量为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优选工艺。电子眼测定生品与煨品的色度值,用SPSS22.0软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构建色度-成分回归方程。结果大黄煨制最优工艺为140℃,5倍草木灰,2层湿纸包裹煨制2.5 h。结论采用AHP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的大黄煨制工艺合理可行,饮片粉末色度与成分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构建的回归方程可靠,可通过色度预测饮片的内在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煨大黄 层次分析 单因素-响应面 色度 相关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洋甘菊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青青 刘婷 +2 位作者 张明惠 马璇 姚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不同温度下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推测温度可能影响洋甘菊中黄酮类、酯类、糖(苷)类物质;洋甘菊花、茎的红外光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特征吸收峰强度推测花中黄酮类、酚酸类含量较高;不同批次洋甘菊的峰位、峰强度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以分离出红外光谱中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不同批次洋甘菊样品间共有峰率为60.00%~100.00%,变异峰率为0.00~47.62%;当欧氏距离为5~10时,16批次洋甘菊药材可聚为3类,其中S1、S4、S5、S6、S7、S10、S12聚为一类,S3、S8、S9、S11、S13、S15、S16聚为一类,S2、S14聚为一类。该方法通过不同角度对洋甘菊药材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红外光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3
作者 张昕悦 王颖 +5 位作者 杜玫洁 彭梦婷 严琪 蔡悦 崔梦影 郭梦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63-2567,共5页
目的: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概念内涵。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中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 目的: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概念内涵。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中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PsycINFO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基于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的理论框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包括与肠内营养显著相关、频率、黏稠度、量、气味、颜色和大便失禁7个定义性特征。前因包括病人相关因素、肠内营养相关因素和药物相关因素;后果包括水电解质异常、压力性损伤、失禁性皮炎和病死率增加等。结论:通过概念分析厘清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概念,为临床医护人员正确理解、预防及管理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 概念 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个小麦品种(系)籽粒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
4
作者 李政 李永珍 +2 位作者 任星旭 周思远 蒋志凯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9期69-75,共7页
为了解析小麦品质性状关联特征及筛选优质种质,以131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籽粒品质性状测定及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拉伸面积和沉降值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性状,具有较大遗传改良潜力;淀粉含量变异系数低,与粗蛋白含量、湿... 为了解析小麦品质性状关联特征及筛选优质种质,以131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籽粒品质性状测定及聚类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拉伸面积和沉降值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性状,具有较大遗传改良潜力;淀粉含量变异系数低,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碳氮代谢互斥分配机制;粗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极强正相关,构成核心关联模块,而水分与吸水率呈负相关。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在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拉伸特性上表现最优,可作为优质专用小麦选育的核心。本研究为定向改良小麦加工品质及优质小麦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性分析法的吉利EV450整车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5
作者 张红玉 李小强 张壮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7期62-66,共5页
电动汽车无法上电是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之一,以吉利EV450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整车上电故障的3个例子展开逻辑分析,从故障现象入手,分析控制逻辑,寻找控制线路中的异同,通过多次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快速缩小故障范围,提升了故障... 电动汽车无法上电是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之一,以吉利EV450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故障导致整车上电故障的3个例子展开逻辑分析,从故障现象入手,分析控制逻辑,寻找控制线路中的异同,通过多次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快速缩小故障范围,提升了故障诊断分析的速度,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利EV450 整车控制系统 故障 逻辑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冠层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刘中卓 赵一洲 +2 位作者 张丽丽 贾慧明 许竞婕 《北方水稻》 2025年第5期1-5,共5页
以60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对粳稻品种冠层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冠层性状变异系数在12.22%~108.3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328~2.060。多数冠层性状变异幅度较大,多样性水平较高。叶长因子、叶角因子、叶宽因子、披垂因... 以60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对粳稻品种冠层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冠层性状变异系数在12.22%~108.3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1.328~2.060。多数冠层性状变异幅度较大,多样性水平较高。叶长因子、叶角因子、叶宽因子、披垂因子是影响粳稻冠层结构的主要因子。60份粳稻品种可大致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型群品种在冠层结构上差异明显。同时,部分冠层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这为品种改良与性状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冠层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的宁夏产地枸杞子品种鉴别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荣 敖冬梅 +5 位作者 徐鑫 王占林 胡颖 刘赛 乔海莉 徐常青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6-1391,共6页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宁夏传统道地中药材,因其良好的药食两用价值,已引种至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因长期引种和改良,宁夏枸杞品种繁多,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宁夏中宁产地的...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为宁夏传统道地中药材,因其良好的药食两用价值,已引种至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区。因长期引种和改良,宁夏枸杞品种繁多,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宁夏中宁产地的宁杞1号、4号、5号、7号、0909号、10号共6个品种的枸杞子进行测定,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范围均为4000~650cm^(-1),得到图谱后进行图谱解析;采用谱带较密集的指纹区(1800~650cm^(-1))计算红外光谱图的相似系数;然后结合SMICA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枸杞子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聚类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子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图较为相似,峰的位置、峰高和峰形都较为接近,其共同吸收峰较多,仅在3282~3288、1239~1242和1143~1147 cm^(-1)附近的吸收峰强度、峰位置、峰形状有所不同,说明不同品种枸杞子中多糖类、苷类、蛋白质类、脂类和黄酮类等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所差异。二阶导数光谱中,宁杞1号、4号、7号在2880 cm^(-1)处吸收峰不明显,0909号在969 cm^(-1)处吸收峰不明显。不同品种枸杞子的相似度范围在0.9489~0.9928之间,说明不同品种枸杞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宁杞7号与其他品种的平均相似度系数最小,为0.9640,说明其成分特异性最高。0909号与宁杞10号相似系数为0.9928,相似度最高。采用Assure ID软件以各药材吸收波数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宁杞1号与其他品种的差异均较小,类间距在2.17~2.97范围内;0909号与其他品种间的差异最大,类间距在2.97~8.06范围内。聚类模型中,不同品种枸杞子的识别率均为100%,仅宁杞1号的拒绝率较低,为66%,易与其他品种枸杞子混淆,0909号的拒绝率和识别率均为100%,最易区分。类模型图中,0909号与宁杞5号、0909号与宁杞7号两两分开,可以明显鉴别出不同品种的样品。采用已知品种的枸杞子对聚类分析模型进行验证,其识别率和拒绝率与聚类分析模型相同。不同品种枸杞子类模型图与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图谱、相似度、类间距、识别率和拒绝率结果相互印证,佐证了宁杞1号为大多数宁杞系列品种的来源品种,而09系列品种0909号与其他品种有较大差异。因此,红外光谱与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以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品种枸杞子,对枸杞子药材生产和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聚类分析 枸杞子 不同品种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甘蔗汁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先丽 李虹琳 +4 位作者 鄢正美 鲁泽 娄红波 何丽莲 李富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25-334,共10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甘蔗汁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14个甘蔗品种甘蔗汁为研究对象,选取14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甘蔗汁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甘蔗汁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主成分分析确立了可滴定酸、果糖、蔗糖、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多酚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17%、14.45%、17.23%、18.17%、16.36%、19.63%。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桂糖11’‘滇蔗01-106’和‘滇蔗02-38’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14种甘蔗汁分为3类,第一类甘蔗糖含量较高,建议用于榨糖或加工成红糖,第二类甘蔗甜度适中,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三类甘蔗口感好且风味佳,适宜榨汁鲜食,本研究结果为鲜食甘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主成分分析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23个观赏向日葵株系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兴珍 卯旭辉 +2 位作者 贾秀苹 谢亚萍 齐燕妮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19-1024,共6页
以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为依据对观赏向日葵株系进行评价,为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23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赏向日葵株系为研究材料,对苗期及花期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采用赋值法对质量性状指标进行分级;在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基... 以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为依据对观赏向日葵株系进行评价,为观赏向日葵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23个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观赏向日葵株系为研究材料,对苗期及花期表型性状进行分析,采用赋值法对质量性状指标进行分级;在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观赏向日葵株系的多样性指数、变异程度均较高,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614~1.818,数量性状为1.240~1.794;舌状花宽、舌状花瓣数在各材料中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60.32%、42.99%。主成分分析发现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4.431、2.447、1.807、1.322、1.054,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7.696%、15.293%、11.297%、8.261%、6.585%,累计贡献率为69.132%。系统聚类分析法将该观赏向日葵株系聚为3个类群,幼苗茎色、花瓣类型、舌状花颜色、花药颜色等是进行不同类群区分的主要表型性状。筛选出开花天数最长的株系gsk3014,开花期较早的株系gsk3013、gsk3014、gsk3019、gsk3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主成分分析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塔额盆地油菜新品种(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孟玲 李怀胜 艾海峰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个性状对产量的有较大正相关的有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36^(*)、0.34^(*)、0.24、0.18和0.16,在育种中应该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前4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72%;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F=0.4483F_(1)+0.2671F_(2)+1568F_(3)+1279F_(4)。排名第1的品种为YC_(6)(新油17号),其得分为306.63分,其表征11个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佳,在15个参试品种中YC_(6)(新油17号)适应塔额盆地的能力相对最强;可将15个参试品种聚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YC_(2)、YC_(3)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最低,为3433.15 kg/hm^(2),属于低产群体;第2类群包括YC_(5)、YC_(6)等5个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3669.22 kg/hm^(2),属于中高产群体;第3类群包括YC_(12)和YC_(13)等5个品种,产量较低,平均为3522.60 kg/hm^(2),属于中低产群体;YC_(15)为第4类,产量最高,为3891.90 kg/hm^(2)(高产品种)。【结论】在春油菜育种中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同时综合考虑一级分枝数佳、茎粗和主序角果数。第2类群和第4类群各性状指标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又以YC_(6)(新油17号)、YC_(8)(CFZqt221060)和YC_(15)(CFZqt221067)表现最佳,是塔额盆地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框架的我国儿童药物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美香 朱虹 +5 位作者 陈红微 蔡敏祥 李雅 杨嘉安 殷奕茹 冯浩浩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药物相关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及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现有政策文本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优化建议。方法收集2013—2023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儿童药物相关政策,构建“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二维政策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药物相关政策文本,从政策工具及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现有政策文本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合理优化建议。方法收集2013—2023年我国国家层面发布的儿童药物相关政策,构建“政策工具-利益相关者”二维政策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纳入儿童药物政策文件54份。政策工具维度中共形成政策编码197个,其中环境型工具92个,占比最高(46.70%),以监督管理工具为主(28个,30.43%);其次是供给型工具(53个,26.90%),以发布技术指南工具为主(21个,39.62%);需求型工具52个(26.40%),以部门协作工具占比最高(17个,32.69%)。利益相关者维度中,共形成政策编码223个,其中政府133个,占比最高(59.64%),其次是医疗机构(56个,25.11%),医务人员、医药企业、患者占比接近,分别是14个(6.28%)、11个(4.93%)、9个(4.04%)。结论供给型工具资金支持工具政策深度与定制化不足;需求型工具占比低,结构失衡,效能未彰显;环境型工具重监管轻激励,儿童药物可及性受限;利益相关者多主体潜能未激发,缺乏以儿童患者为核心的政策。供给型工具需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模式,明确覆盖范围;需求型工具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录、采购升级、国际共研,重塑儿童药物保障体系;环境型工具要加强经济扶持、知识产权强化与精准宣教,共筑儿童药物发展生态;利益相关者方面需强化多主体协同,以患者为中心优化儿童药物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药 政策工具 政策分析 内容分析 利益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春芳 柳洪入 +4 位作者 刘晨霞 何辉 王乾坤 陈珏 乔勇进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54-59,共6页
为评价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以上海产的5种主要鲜食甜玉米品种为原料,测定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等10个营养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为评价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以上海产的5种主要鲜食甜玉米品种为原料,测定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等10个营养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荆黑甜甜玉米的总酚质量分数为(2.80±0.02)mg/g,还原型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为(49.77±1.44)mg/100 g和花色苷质量分数为(213.74±7.15)mg/100 g。不同品种鲜食甜玉米的各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存在不同程度正相关或负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20%。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鲜食甜玉米的营养品质评价关键因子为花色苷、还原型抗坏血酸、总糖、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和水分。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表明荆黑甜品质最优,其后依次是美果一号、和粟一号、金银208和白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甜玉米 营养品质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45份专用型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商品性评价
14
作者 李榕鑫 孙小东 +4 位作者 郑彩霞 张宗迪 闫巧丽 闫文君 王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5-143,共9页
为了解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商品性间的关系,探究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商品性对产量的作用,从而创制和筛选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系,以45份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指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遗传变... 为了解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商品性间的关系,探究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商品性对产量的作用,从而创制和筛选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系,以45份专用型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指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农艺性状、商品性间存在差异,芽眼多少的变异系数高达74.20%,大薯率、分枝数、产量、株高、地上主茎数、芽眼深浅、单株结薯数的变异系数介于22.30%~52.19%。产量与农艺性状中株高(0.346*)、分枝数(0.309*)呈显著正相关,与商品性中商品率(0.377*)、大薯率(0.313*)呈显著正相关,而产量与芽眼多少(-0.298*)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块茎整齐度、商品率、分枝数、芽眼多少、大薯率对马铃薯产量提高有较大的正向作用,有7份参试材料基于12个农艺性状及商品性指标综合表现好。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5份马铃薯供试材料划分为晚熟大薯高产型、中晚熟中薯低产型、中晚熟小薯低产型,各类群特征表现明显。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了晋薯16号、同薯23号、华颂11号、1270-8、1261-02、陇薯14号等6份材料较对照克新1号综合表现优良、产量高的马铃薯品种(系),不仅能进一步从中选育出新的马铃薯品种,同时也为马铃薯杂交选育工作拓宽了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农艺性状 商品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及因子分析的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特征及证候分类
15
作者 李闪闪 符宇 +6 位作者 王颖 魏丹丹 王婷 王菲 徐梦娇 金丽娜 燕树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5-983,共9页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 目的:探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四诊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Lantern 5.0软件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分析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常见证候。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推测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综合分析确定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候分类。结果:共纳入621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94个症状。纳入分析频次≥41的55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20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6种常见证候。将频率≥6%的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9个公因子,用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8个常见证候。综合2种分析方法和专业知识最终确定6种常见证候。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常见证候为肝胆湿热证、肝火旺盛证、肝郁气滞、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两虚证6种,可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隐结构模型 因子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综合聚类 证候 临床特征 辨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旱地马铃薯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16
作者 郭树浩 马臻 +6 位作者 宋文欢 杨成存 马建涛 柴雨葳 黄彩霞 程宏波 常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8,共10页
【目的】系统了解西北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性状多样性现状并筛选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的3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主要农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 【目的】系统了解西北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性状多样性现状并筛选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品种。【方法】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的32个马铃薯品种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主要农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顺序为叶片数(47.03%)、单薯质量(32.90%)、单株结薯数(28.58%)、单株薯质量(28.47%)、鲜薯产量(24.41%)、株高(22.62%)、商品薯率(21.59%)、淀粉含量(19.27%)、生长天数(19.01%)、茎粗(17.05%)。在主成分分析中,株高和叶片数与鲜薯产量的相关性达到了显著;分析结果发现叶片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叶片数提高对产量提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聚类分析将32个品种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包含3个品系,类群Ⅱ包含6个品系,类群Ⅲ包含24个品系,分析各类群的12个生理指标特征发现,类群间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西北马铃薯主产区推广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叶片数、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是直接的且正相关,可以作为提高马铃薯产量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苗期抗旱性与形态学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肖自敏 彭一峰 +5 位作者 武晓元 刘峰 陈文超 邹学校 杨伟光 远方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5-1902,共8页
为筛选抗旱辣椒品种,明确辣椒苗期抗旱性与苗期主要形态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8个辣椒自交系开展苗期干旱试验。试验采取盆栽自然干旱处理的方式,并利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法对8个辣椒自交系的抗旱性进行排序,抗旱性顺序为4-1>16... 为筛选抗旱辣椒品种,明确辣椒苗期抗旱性与苗期主要形态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8个辣椒自交系开展苗期干旱试验。试验采取盆栽自然干旱处理的方式,并利用隶属函数值分析法对8个辣椒自交系的抗旱性进行排序,抗旱性顺序为4-1>163-2 UP>112 D>10-2 UP>134 UP>34>158 D>115 D。通过辣椒苗期抗旱性与苗期主要形态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形态学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相关性顺序为地上地下面积的比值>地上面积>根系面积>叶面积>主根长,且地上地下面积的比值与苗期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生化指标与苗期抗旱性的相关性顺序为:过氧化物酶(POD)>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中过氧化物酶、脯氨酸与苗期抗旱性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638。研究结果为逐步完善辣椒抗旱筛选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实现利用表型组大规模筛选辣椒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为辣椒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思路,对于推动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抗旱性 隶属函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地区牡丹引种综合性评价及孢粉学聚类分析
18
作者 鹿泽云 张俊丽 +6 位作者 乔木 俞伟鹏 王馨怡 朱柳玲 王千千 陈霞 朱向涛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19-2533,共15页
【目的】通过开展江南地区牡丹引种的综合性评价,并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培育适宜江南地区栽培的牡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南地区引种的33个牡丹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观赏性、生长性状、生态适应性... 【目的】通过开展江南地区牡丹引种的综合性评价,并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培育适宜江南地区栽培的牡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南地区引种的33个牡丹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观赏性、生长性状、生态适应性等方面对引种的33个牡丹品种进行评价,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并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牡丹品种,同时对牡丹花粉结构进行观察及聚类分析,确定品种间亲缘关系。【结果】依据牡丹的特性,构建由目标层、约束层、标准层、最底层4个阶层组成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将其观赏性、生长性状和生态适应性作为综合性评价因子,构建合理的牡丹引种综合评价模型。在准则层中以生长性状的权重值最高,为0.5813,其因子层中的分支数权重值最高,为0.4960。将各品种的综合评价值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优良品种有3个,分别为湘绣球、岛锦、林峰;Ⅱ级较优良品种有9个;Ⅲ级一般品种有18个;Ⅳ级较差品种有3个,分别为海黄、太阳、新云谷。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33个引种牡丹品种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多数为超长球形(极轴长/赤道轴长>2.00),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具3条孔沟,外壁纹饰以穴网状为主。基于花粉形态量化指标对引种的牡丹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品种间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花粉外壁纹饰,当欧式遗传距离为1.5时,可将其分为5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有23个品种,类群Ⅱ有2个品种,类群Ⅲ有6个品种,类群Ⅳ、Ⅴ各有1个品种;当欧式遗传距离为5.0时,可将其分为2个类群,其中类群A有31个品种(包括类群Ⅰ、Ⅱ、Ⅲ),类群B有2个品种(包含类群Ⅳ、Ⅴ)。【结论】在江南地区引种牡丹时可优先考虑牡丹的生长性状,其次是适应性和观赏性。Ⅰ级优良品种湘绣球、岛锦、林峰可大量引进作为主栽品种,Ⅱ级较优良品种可根据需求选择性引种,Ⅲ级和Ⅳ级品种表现较差,不建议引种。在引种牡丹中,海黄、日暮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首案红与凤丹蓝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引种 综合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 花粉形态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和聚类分析的汾河上游草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家新 景亚泓 +4 位作者 张俊 净思璞 杨宇星 范博阳 路文杰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8,共12页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促进草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汾河上游81个草原点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土壤化学性质为主要标准的聚类分析将81个地点的表层土壤分为3类。本研究评估了0~10 cm... 土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促进草地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汾河上游81个草原点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以土壤化学性质为主要标准的聚类分析将81个地点的表层土壤分为3类。本研究评估了0~10 cm、10~20 cm和20~30 cm这3个深度的土壤养分空间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草地土壤健康水平较差,自然含水率较低,全磷及碱解氮含量相对匮乏,土壤pH属弱碱性。各类养分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指标在不同土层中的最佳拟合模型不同,多数指标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各指标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规律。土壤养分浓度高的地点周围也有土壤养分含量高的地点,即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源头地区。土壤养分浓度低的地点也被土壤养分低的地点包围,即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东部。低-高集聚区域较为分散,高-低集聚区较少,主要分布在汾河上游南部;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养分含量具有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少的趋势。各指标的集聚特征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退化草地修复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上游 土壤健康 聚类分析 地统计学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反分析法的砂岩动态力学特性
20
作者 张子健 陈骏 +3 位作者 朱锐 余浩然 李冉鑫 张渊通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6,共13页
为深入研究深部地层中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灰砂岩长杆试件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监测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探讨了... 为深入研究深部地层中砂岩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灰砂岩长杆试件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动态压缩实验,并结合高速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监测试件表面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探讨了灰砂岩在近场冲击加载下的拉伸破坏的规律。从DIC分析得到的位移场中提取出不同质点位移时程曲线,进行了拉格朗日反分析算法计算,获得了灰砂岩材料的全场应力-应变规律。结果表明:灰砂岩长杆试件以拉伸破坏为主,且出现了近加载端破碎、远离加载端层裂的现象;灰砂岩长杆试件的动态抗压强度因子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加载速率升高,各测点应力峰值与应变峰值均呈增大趋势;在同一加载速率下,灰砂岩长杆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近端测点曲线包络远端测点曲线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力学特性 数字图像相关 拉格朗日反分析 砂岩 动态强度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