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质量指数对结直肠癌切除术中淋巴结检测数目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达佳 吴健生 +2 位作者 薛芳沁 陈林昊 曾长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22-826,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结直肠癌切除术淋巴结检测数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32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结直肠癌切除术,以术后病理的淋巴结检测...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结直肠癌切除术淋巴结检测数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32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全部患者均行结直肠癌切除术,以术后病理的淋巴结检测数目为依据分为两组(<12枚组与≥12枚组),将各组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BMI(χ^2=7.697,P=0.006)、肿瘤部位(χ^2=7.900,P=0.048),肿瘤TNM分期(χ^2=34.795,P<0.010)等因素在两组间的淋巴结检测数目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正常值范围:18.5~24.9 kg/m^2)对BMI进行分组,BMI≥25 kg/m^2组与BMI<25 kg/m^2组相比,淋巴结检测数目<12枚的风险显著增加(OR=2.557,95%CI:1.231~5.309;P=0.012)。肿瘤位于直肠、乙状结肠的患者与其他部位患者相比,淋巴结检测数目<12枚的风险显著增加(OR=1.731,95%CI:1.066~2.810;P=0.027)。结论:高BMI指数可影响结直肠癌手术中是否获取足够的淋巴结检测数目,进而影响其术后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直肠癌切除术 淋巴结检测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鸿根 黄顺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73-57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 直肠癌切除术 直肠切除 直肠疾病 直肠癌 临床研究 开腹手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向征 张才全 王子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60岁以上的137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5年7月至2005年7月60岁以上的137例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并有疾病、血红蛋白质低于70g/L、身体质量指数(BMI)低于18.5kg/m2、术中失血量大于或等于1000ml、手术时间6h以上是老年直肠癌患者Miles手术的危险因素,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76、5.85、6.49、5.47、3.90,发生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02、2.27、1.83、2.01、1.70。结论老年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切除时应综合考虑以上危险因素,以便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直肠肿瘤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冯超 姚若全 +2 位作者 黄飞舟 聂晚频 刘浔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8-910,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6月~2009年6月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628例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62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发生吻合口漏54例(8.6%,54/628)。患者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术中没有行预防性近端肠造口、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cm、肿瘤病灶直径>5c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且肿瘤下端距肛缘距离≤7cm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肿瘤较大、合并糖尿病及营养不良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可以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漏 直肠癌切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永鹏 佟昕 +5 位作者 张庆彤 于慧会 李鹏雷 李岩溪 宋纯 马思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4-697,719,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472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47例,占10.0%(47/472)。单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2年10月我科472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中转开腹47例,占10.0%(47/472)。单因素分析显示,BMI、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大体分型、术中出血、术野暴露情况及手术团队成员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OR=2.453,95%CI:1.251-4.773,P=0.009)、术中出血(OR=1.116,95%CI:1.052-1.232,P=0.002)及术野暴露情况(OR=0.491,95%CI:0.250-0.964,P=0.039)是中转开腹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浸润较重、局部病期较晚的患者不推荐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过多难以控制须立即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组应固定人员组成,尤其是持镜医师不能随意更换,良好的暴露是成功完成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切除 中转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屈景辉 贺佳蓓 +3 位作者 张琦 李山晨 陈殿超 杨向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900-2903,共4页
目的评价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处理方式分... 目的评价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高位结扎组,55例)和保留左结肠动脉(低位结扎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肿瘤根治性指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8.5±18.4)min和(219.7±21.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高位结扎组术中有6例出现结肠残端缺血性改变,追加坏死肠管切除;低位结扎组则无(P=0.022)。高位结扎组术后有5例发生吻合口瘘;低位结扎组则无(P=0.042)。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术后分别有8例和1例发生排尿及性功能障碍(P=0.028)。高位结扎组术后出现便频、排粪失禁和排粪困难症状者分别有9例、7例和5例;低位结扎组则分别有2例、1例和0例(均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目、第3站淋巴结清扫数目、肠管远近端切缘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安全可行,不仅降低术中和术后发生肠管缺血坏死及吻合口瘘的风险,降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完成彻底的第3站淋巴结清扫和肿瘤根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左结肠动脉 直肠癌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柳 李红 +1 位作者 王珑 黄桂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足反射区按摩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失访2例)与对照组24例(失访1例),试验组给予3个月的足反射区按摩及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徐氏肛门直肠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排便功能。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排便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排便功能优良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反射区按摩是提高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反射区按摩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 排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应伟青 戴平 +2 位作者 范自平 金海龙 张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2-78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3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背景与目的: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的3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7例患者中有21例发生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57%。19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另2例行再次手术,均获治愈。结论:年龄、并发症、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等是吻合口漏重要影响因素,保守疗法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切除 吻合口漏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蕈状管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博林 牛钢 李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26-1128,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36例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给予经肛门于齿状线上2cm放置蕈状管...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36例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给予经肛门于齿状线上2cm放置蕈状管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肛门直肠静息压测定,并于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Dukes分期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1.38±0.25)kPavs(3.67±0.39)kPa,P<0.01]。实验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vs13.5%,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可以有效预防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放置蕈状管后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切除 蕈状管 直肠静息压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盆脏器切除带蒂乙状结肠阴道修复术治疗女性直肠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匡毅 李福沛 +1 位作者 蒋又新 赵和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盆底结构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6年3月至2009年1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行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posterior pelvic exenteration)49例,其中采用移植带血管蒂乙状结肠作阴道成形,并以大网膜充填骶前间隙... 目的:探讨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后盆底结构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1996年3月至2009年1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行女性后盆腔脏器切除术(posterior pelvic exenteration)49例,其中采用移植带血管蒂乙状结肠作阴道成形,并以大网膜充填骶前间隙,一期缝合会阴切口34例。结果:再造阴道可容两指,长度8~9 cm,壁光滑、柔软、润泽,形体位置与原阴道相近。患者性生活无障碍,膀胱功能良好,无排尿困难。结论:本术式弥补了直肠癌后盆切除术盆底结构缺损处理困难的缺陷,保留患者的性功能,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后盆腔切除 阴道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镜医师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操作技巧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家朴 张家斌 +1 位作者 张志勇 李志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62-763,共2页
近20年,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LCCS)在国内外蓬勃开展,在技术上逐渐成熟。本手术难度相对较大,要求术者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的局部解剖结构有良好的认识和理解,术中掌握正确的分离平面,... 近20年,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LCCS)在国内外蓬勃开展,在技术上逐渐成熟。本手术难度相对较大,要求术者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的局部解剖结构有良好的认识和理解,术中掌握正确的分离平面,所以持镜医师与术者之间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我院2005年7月-2011年6月对48例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通过腹腔镜持镜医师对手术的局部解剖进行观察和描述,术中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直肠局部解剖特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技巧,协助术者顺利完成TME。现报道持镜医师在6个重要解剖部位不同的操作技巧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 医师 LAPAROSCOPIC 操作 surgery 直肠癌切除术 全系膜切除 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腹腔感染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竻生 朱袭嘉 +7 位作者 王海鹏 谢新阳 张琪琦 刘壮 赵冰芳 练计明 周宇 赵志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9-896,共8页
目的研究旨在识别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一种能准确预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胃肠外科2017年12月—2020年9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直... 目的研究旨在识别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一种能准确预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胃肠外科2017年12月—2020年9月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247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32例发生腹腔感染,发病率为13.0%。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糖尿病(OR=4.430,95%CI:1.177~16.668,P<0.05)、手术时间≥180 min(OR=5.502,95%CI:1.459~20.752,P<0.05),以及术后发生吻合口瘘(OR=18.171,95%CI:4.756~69.416,P<0.05)、肺部感染(OR=7.689,95%CI:2.143~27.593,P<0.05)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之间一致性较好,Bootstrap法计算出C-index值为0.945,区分度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71~0.971),决策分析曲线显示价值性高。结论基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腹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直观预测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直肠癌切除 腹腔感染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前切除术及护理干预防吻合口瘘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萍 陈继贵 +4 位作者 唐迎春 张宇星 彭献华 刘俊茹 汪俊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7-39,共3页
目的降低直肠癌切除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方法对602例直肠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针对吻合口漏发生原因,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流程。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7d,手术切口愈合出院;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对症处... 目的降低直肠癌切除术吻合口漏发生率。方法对602例直肠癌患者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针对吻合口漏发生原因,制定和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规范化护理流程。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7d,手术切口愈合出院;发生吻合口瘘8例,经对症处理均愈合。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及护理方法的改进有利于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切除 吻合口瘘 围手期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彦 谭昌静 +1 位作者 杨效东 龙赘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目的探讨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拟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前标准长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术前生存质量、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的安全性和近远期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Ⅱ期、Ⅲ期患者的降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保肛率、肿瘤R0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新辅助放化疗前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和3年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WHOQOL-BREF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均P<0.05),且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治疗总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安全性与常规长程放化疗基本相当,并在术前治疗总费用和生存质量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 改良短程放疗 卡培他滨 预后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短期预后更好
15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00-1300,共1页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然而,在老年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进行直肠手术的研究目前还缺乏长期随访的结果。来自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周志祥等为了评估在年龄70岁以上的直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术式和... 在过去的20多年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然而,在老年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进行直肠手术的研究目前还缺乏长期随访的结果。来自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周志祥等为了评估在年龄70岁以上的直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术式和开腹手术对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的影响而设计了相关研究,在2007至2012年期间,研究者从单个机构中纳入了294例直肠癌患者,其中112例接受了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另外182例接受了开腹直肠癌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 短期预后 老年患者 直肠癌 直肠癌切除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直肠癌患者 开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云庚 张磊 +5 位作者 黄箕然 易金容 方传发 夏来阳 刘红权 易建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否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术后临床分期均为Ⅱ期)行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否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术后临床分期均为Ⅱ期)行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51例),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腹胀、腹痛不适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以及预防性回肠造口和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住院费用。结果 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术中无直肠破裂穿孔,无血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无张力。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低位直肠癌行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5例;观察组术后40例患者全部无发生吻合口瘘,对照组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术后自觉明显腹胀、腹痛不适持续时间,观察组为2.14±0.35 d,对照组为3.15±0.42 d;术后排气时间,观察组平均为37.15±12.62 h,对照组为62.25±11.75 h;术后排便时间,观察组为3.16±0.52 d,对照组为4.25±0.75 d;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为4.54±0.42 d,对照组为6.23±0.51 d;手术住院期间的总体费用,观察组为34 525.32±1206.36元,对照组为41 215±1051.32元。患者术后发生腹痛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住院期间的总体费用,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能有效保证降结肠和吻合口的血供,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日,减少手术住院期间的总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切除 快速康复 左结肠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外科新进展
17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59-55,共2页
过去一年中,结、直肠外科的进展主要在分子生物学和腹腔镜方面。 腹部粘连 腹部手术后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术后的肠梗阻、腹痛、再次手术困难。目前国外推荐使用透明质酸钠和羧基纤维素生物重吸收膜来预防手术后粘连,获得较... 过去一年中,结、直肠外科的进展主要在分子生物学和腹腔镜方面。 腹部粘连 腹部手术后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术后的肠梗阻、腹痛、再次手术困难。目前国外推荐使用透明质酸钠和羧基纤维素生物重吸收膜来预防手术后粘连,获得较好的疗效。据临床试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切除术 外科 新进展 HNPCC 维素生 播散性 新报道 基纤 预防手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
18
作者 刘福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大肠癌的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仍是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术式需依据下列因素决定:①病史;②病变部位和临床分期;③手术和麻醉的危险性;④伴随其它病灶和癌前病变;⑤局部并发症;⑥外科医师的经验和偏爱;⑦手术危险性与预后效果评估。大肠... 大肠癌的手术治疗目前,手术仍是大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术式需依据下列因素决定:①病史;②病变部位和临床分期;③手术和麻醉的危险性;④伴随其它病灶和癌前病变;⑤局部并发症;⑥外科医师的经验和偏爱;⑦手术危险性与预后效果评估。大肠癌“根治性切除”的一般原则结肠的淋巴引流区域与动脉血供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 直肠癌切除术 淋巴引流 动脉血供 临床分期 保肛手 吻合口漏 横结肠癌 前放疗 局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