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去除室内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天乐 马卓然 樊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2-597,共6页
采用针-孔式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处理室内空气,研究了能量密度、电源极性、电极间距等对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的机制.结果表明: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生物(0.65~2... 采用针-孔式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处理室内空气,研究了能量密度、电源极性、电极间距等对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的机制.结果表明: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生物(0.65~2.1 μm、>2.1 μm)和粗颗粒物(TSP和PM10)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细颗粒物(PM2.5)去除效果不明显.对于颗粒物的去除,负直流电晕放电优于正直流放电;对于微生物的去除,正电流电晕放电优于负直流放电;放电等离子体去除真菌的效果优于去除细菌的效果.正、负直流电晕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组成不同和微生物耐等离子体氧化能力差异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相同条件下,电晕放电装置对颗粒物的去除率低于其对微生物的去除率,这与微生物粒子既能在放电电场中被捕集去除,也能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被灭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 室内空气 颗粒物 微生物 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数值分析
2
作者 李国锋 黄叙然 +2 位作者 李杰 刘辉 王晋国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13,共4页
对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脱硫效率的各个因素,拟合出单因素的贡献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的效率经验公式.找出了脱硫效率与电压、水蒸气含量、氨气投加量及SO... 对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影响脱硫效率的各个因素,拟合出单因素的贡献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得出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的效率经验公式.找出了脱硫效率与电压、水蒸气含量、氨气投加量及SO2初始浓度的函数关系.由公式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因此该经验公式可为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晕放电 经验公式 多元回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度下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粒子特性的仿真研究
3
作者 冷雪健 金福宝 +1 位作者 马山刚 陈科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电晕放电作为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它的放电特性及其降解能力与所处空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晕放电特性和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COMSOL软件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放电模型进行... 电晕放电作为等离子体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它的放电特性及其降解能力与所处空气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得到不同海拔高度对电晕放电特性和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影响,本文通过COMSOL软件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放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电流波形、影响等离子体降解能力的电子密度、平均电子能量等物理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环境温度越低,电流脉冲峰值越高,频率越高,脉冲启动时间越提前.脉冲波形的上升时间减小、下降时间增大.同时,电子密度以及平均电子能量也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晕放电 COMSOL仿真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电晕放电和催化剂反电晕的等离子体发生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发达 黄逸凡 +1 位作者 刘振 闫克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2-1829,共8页
为实现等离子体和催化材料的紧密结合,构建了电晕放电极、辅助电极、催化材料和接地极组成的反电晕放电体系。采用伏安特性、图像分析、发射光谱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研究反电晕放电过程和等离子体特性。结果表明:基于直流电晕放电,在颗... 为实现等离子体和催化材料的紧密结合,构建了电晕放电极、辅助电极、催化材料和接地极组成的反电晕放电体系。采用伏安特性、图像分析、发射光谱和粒子成像测速技术研究反电晕放电过程和等离子体特性。结果表明:基于直流电晕放电,在颗粒层或蜂窝表面和孔道中发生二次放电,产生了反电晕等离子体;发生反电晕时,电流显著增大,在相同电压条件下,反电晕电流是典型的电晕放电电流的2倍以上;反电晕放电区域主要是N2的第二正系激发态物质,波长为337.13 nm和357.69 nm的发射光谱强度较大;反电晕改变了放电区域的流场,产生的离子风速度超过1.0 m/s;辅助网电极限制了蜂窝表面和孔道的流光向火花放电发展,实现稳定的反电晕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电晕 蜂窝孔道放电 催化 流场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交流电晕等离子体降解农用地膜的特性研究
5
作者 冷雪健 金福宝 +1 位作者 马山刚 陈科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63-6972,共10页
地膜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大量的残膜同时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目前针对残膜的降解处理研究又极为缺乏。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在反应空间生成大量高能电子和活性... 地膜的使用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大量的残膜同时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目前针对残膜的降解处理研究又极为缺乏。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污染物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在反应空间生成大量高能电子和活性物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首先采用高频交流针板电晕放电结构,针对电极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反应空间内的电场强度的电子密度。然后通过电晕等离子体降解技术对地膜进行处理,最后对比了不同的放电功率、空气湿度、针膜间距、放电间距对地膜降解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针尖的形状和针针之间的距离会对电子密度和电场强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针尖斜率为3.33,针针间距为12 mm时,电子密度和电场强度最大,分别为1.55×10^(13) m^(-3)和1.2×10^(6) V/m;放电功率的增大会导致空间内能量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空间内高能电子和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提高地膜的降解效率,当输入功率为64 W时降解效率最高达到0.96%,但能量效率会随着输入功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输入功率为56 W达到最佳能量效率为34.29μg/(W·h);空气湿度的增加不仅会导致放电形态发生变化出现稳定的微放电,也会提升活性物质的产生效率,当空气湿度达到70%RH时,地膜降解效率提升1.04倍;地膜与针尖之间的距离也会导致稳定的微放电产生,将降解效率由0.43%提升至1.02%;此外,针板电极的间距也会对降解效率产生影响,当放电间距为15 mm时可以达到最佳的等离子体的辐射范围和辐射强度,使降解效率和能量效率均达到最大,与仿真条件一致,分别为2.3%和68.18μg/(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结构优化 地膜降解 电晕放电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含4-氯酚废水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69-1273,共5页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 4 氯酚效果的影响 ,同时对 4 氯酚降解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提高脉冲电压峰值和气体的流量以及降低废水溶液的电导率均可提高 4 氯酚的降解效果 ,而醇类化合物的存在将明显降...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废水中 4 氯酚效果的影响 ,同时对 4 氯酚降解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提高脉冲电压峰值和气体的流量以及降低废水溶液的电导率均可提高 4 氯酚的降解效果 ,而醇类化合物的存在将明显降低 4 氯酚的降解率 .4 氯酚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 ,降解速率常数与降解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 .当废水的初始 pH值为 7 0、电导率为 80 μS·cm-1、脉冲电压峰值为 30kV、放电频率为 6 0Hz、放电电极直径为 0 6mm、放电距离为 3 0cm时 ,指前因子A =1 36 5× 10 -2 min-1,实验活化能Ea=5 12 9kJ·mol-1.得到了降解速率常数与脉冲电压峰值、放电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 4-氯酚 降解 动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甲醇分解制氢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慧青 邹吉军 +1 位作者 张月萍 刘昌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89-1993,共5页
对常温常压下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分解甲醇制氢反应作了探讨 .分别用直流电和频率在 2 0 0 0Hz的交流电作为放电电源造成不同的电场状态 ,以研究各种因素对等离子体转化甲醇制氢的影响 .研究表明 ,电晕放电能在短时间 (<10 -1s)内完成... 对常温常压下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分解甲醇制氢反应作了探讨 .分别用直流电和频率在 2 0 0 0Hz的交流电作为放电电源造成不同的电场状态 ,以研究各种因素对等离子体转化甲醇制氢的影响 .研究表明 ,电晕放电能在短时间 (<10 -1s)内完成很高的氢产率 ,进料浓度显著影响制氢速度和能耗 .相对于直流电电晕放电 ,交流电中的正弦波类电晕放电对甲醇分解非常有效 .锯齿波交流电的甲醇分解能力却相当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 甲醇分解 制氢 交流电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4-氯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5,共5页
在废水中进行直接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的有机物。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放电条件下废水溶液中4-氯酚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即C=C0e-kt。提高脉冲峰压和放电频率可以提高4-氯酚的降解速率,... 在废水中进行直接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产生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可以有效地氧化降解水溶液中的有机物。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放电条件下废水溶液中4-氯酚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即C=C0e-kt。提高脉冲峰压和放电频率可以提高4-氯酚的降解速率,而增大放电电极与接地电极间的距离将严重降低4-氯酚的降解速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4-氯酚降解速率常数k与脉冲峰压Vp、放电频率f和放电距离l的关系符合:k=10-8(Vp)4.22、k=4.78×10-6 f 1.81和k=-1.184×10-2lnl+0.02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酚 脉冲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降解 有机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二氧化碳冷等离子体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明伟 许根慧 +1 位作者 刘昌俊 姜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3-246,共4页
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利用电晕放电使二氧化碳通过冷等离子体反应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 ,由四极质谱在线定量分析产物组成。考察反应条件 (电晕类型、能量密度、气体流量等 )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分析了该反应的能量效率。当放电功率为 40... 在常压、室温条件下利用电晕放电使二氧化碳通过冷等离子体反应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氧气 ,由四极质谱在线定量分析产物组成。考察反应条件 (电晕类型、能量密度、气体流量等 )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分析了该反应的能量效率。当放电功率为 40W、CO2 流量为 30mL·min- 1 时 ,正电晕等离子体CO2 分解反应的转化率为 15 2 % ;CO2 转化率随体系能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 ,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CO2 流量为 90mL·min- 1 、正电晕放电功率为 37 6W时 ,反应体系的能量效率为 5 89% ;实验发现 ,正电晕放电时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反应 二氧化碳 电晕放电 烟道气处理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去除污染土壤热脱附尾气中的DDTs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奕文 张倩 +3 位作者 伍斌 马福俊 李发生 谷庆宝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4-980,共7页
为探索新型产业化应用热脱附尾气处理技术,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含DDTs的热脱附尾气进行处理,考察了工艺参数如脉冲电压、脉冲频率、ρ(DDTs)和停留时间对DDTs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DTs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分解产物.结果... 为探索新型产业化应用热脱附尾气处理技术,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对含DDTs的热脱附尾气进行处理,考察了工艺参数如脉冲电压、脉冲频率、ρ(DDTs)和停留时间对DDTs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DDTs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分解产物.结果表明,DDTs的去除率随脉冲电压的升高、脉冲频率的增大和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进气中ρ(DDTs)的升高而降低,但去除量随进气中ρ(DDTs)的升高而增大.进气中的ρ(DDTs)为30.0 mg/m^3,停留时间为10 s,脉冲电压为30.0 kV,脉冲频率为50 Hz时,DDTs的去除率为82.5%.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尾气中的ρ(p,p'-DDT)、ρ(o,p'-DDT)和ρ(p,p'-DDD)降低,ρ(p,p'-DDE)反而升高,另有微量的二苯甲烷、二苯甲醇、4,4'-二氯二苯甲烷、2,4'-二氯苯甲酮和1,1-双(对氯苯)-2-氯乙烯等分解产物被检出.研究显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等特点,可有效去除含DDTs的热脱附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尾气 DDTS 分解产物 脉冲电晕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工业化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保健 赵君科 +3 位作者 任先文 杨睿戆 李杰 吴彦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6-439,共4页
在四川绵阳5000-20000 m3/h装置上进行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氨放电活化均能够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水蒸气/氨活化及脉冲电晕联合作用下,烟气温度60-70℃,烟气含湿总量约10%,SO2初始体积分数1500... 在四川绵阳5000-20000 m3/h装置上进行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氨放电活化均能够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水蒸气/氨活化及脉冲电晕联合作用下,烟气温度60-70℃,烟气含湿总量约10%,SO2初始体积分数1500×10-6,氨硫摩尔比2:1,系统耗能率约为4 W·h/m3时,脱硫效率达到93%,形成的副产物中(NH4)2SO4与(NH4)2SO3的质量比大于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等离子体 烟气 脱硫 水蒸气 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及气泡运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强 孙鹞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介绍了为研究大间距水中脉冲电晕放电建立的放电模型和实验系统。理论和实验结果分析证明水中电晕放电为过阻尼过程,无振荡,无二次放电。采用高速摄影仪研究放电及气泡的运动过程发现,放电仅在高压电极端部形成球形等离子体,不存在贯通... 介绍了为研究大间距水中脉冲电晕放电建立的放电模型和实验系统。理论和实验结果分析证明水中电晕放电为过阻尼过程,无振荡,无二次放电。采用高速摄影仪研究放电及气泡的运动过程发现,放电仅在高压电极端部形成球形等离子体,不存在贯通的电弧通道,产生的气泡无二次涨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电晕放电 脉冲 等离子体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降解水中苯酚 被引量:9
13
作者 沈拥军 储金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对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降解率随脉冲峰值电压、脉冲... 对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了实验研究,观察了脉冲成形电容、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放电电极直径、放电距离等因素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成形电容有一最佳值;降解率随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增大而升高,随放电电极直径和放电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当放电处理320min后,废水的TOC下降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降解 放电电极 放电距离 高压脉冲电晕放电 有机污染物 废水 苯酚 升高 观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软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等离子体放电特征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建超 刘金龙 +5 位作者 闫雄伯 化称意 赵云 陈良贤 魏俊俊 李成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金刚石膜的过程中氩气主要起维持电弧放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弧放电的稳定性。本文利用自定义标量和自定义函数技术对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中添加相应电磁源项。对纯氩直流电弧...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法制备金刚石膜的过程中氩气主要起维持电弧放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弧放电的稳定性。本文利用自定义标量和自定义函数技术对FLUENT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在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中添加相应电磁源项。对纯氩直流电弧等离子放电特征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并经过实验验证后最终得到等离子体放电区域的温度、焦耳热、电流密度和速度等分布。模拟结果表明气压为1000 Pa工作电流为100 A条件下:氩等离子体最高温度和最大速度达到11000K和340 m/s,且均出现在阴极尖端位置附近;较强的外侧气流使阳极斑点稳定维持在阳极内侧下边缘位置,其附近等离子体温度在9000 K左右;基体表面附近等离子体温度受到焦耳热分布和阴极高温射流共同作用,维持在3000~400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 数值模拟 等离子体放电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混合气体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的分子束质谱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书凯 王文春 +3 位作者 徐勇 刘佳宏 杨学锋 吴彦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4,共4页
利用具有三级差分抽气系统的分子束质谱仪为检测手段 ,对N2 ,O2 混合气体的线板式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阴极板区的正离子成分进行了诊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放电反应室N2 ,O2 混合气体压力 1330~ 332 5Pa ,峰值电压 4~10kV及... 利用具有三级差分抽气系统的分子束质谱仪为检测手段 ,对N2 ,O2 混合气体的线板式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阴极板区的正离子成分进行了诊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放电反应室N2 ,O2 混合气体压力 1330~ 332 5Pa ,峰值电压 4~10kV及放电重复频率 10~ 10 0Hz范围内 ,N+ 2 和O+ 流强相当 ,N+ 流强约为N+ 2 流强的 2~ 10倍。N+ ,N+ 2 和O+ 流强随脉冲峰值电压、放电重复频率的升高而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质谱 高压脉冲电晕放电 离子检测 氮氧混合气体 等离子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电晕放电等离子体雾化水处理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明 蔡丽俊 闵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0-493,共4页
为提高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脱除水中污染物的效率,设计了一种采用负电晕放电方式的水处理装置:待处理水自放电喷嘴电极进入放电反应室,经放电雾化形成小液滴,大大增加了放电等离子体对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几率.研究了不同喷嘴电极直径和雾化... 为提高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脱除水中污染物的效率,设计了一种采用负电晕放电方式的水处理装置:待处理水自放电喷嘴电极进入放电反应室,经放电雾化形成小液滴,大大增加了放电等离子体对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几率.研究了不同喷嘴电极直径和雾化水流量对该处理器电气特性的影响,并对放电等离子体进行了发射光谱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体 电晕放电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志军 王志良 《化工环保》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6-470,共5页
探讨了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采用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反应产物。考察了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水吸收联合工艺对含NH_3气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符合准一级动力学经验模型kt... 探讨了脉冲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采用比色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反应产物。考察了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水吸收联合工艺对含NH_3气体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分解NH_3符合准一级动力学经验模型kt=ln(ρ0/ρt)=-ln(1-D),其中k=0.007 9P-0.190 3(P≥24.08);NH_3的去除主要通过高能电子作用直接分解或与中间产物反应生成NH_4NO_3和NH_4NO_2两种方式;该联合工艺不仅可去除NH_4NO_3、NH_4NO_2等水溶性降解产物,同时臭氧遇水生成的·OH还可进一步分解水溶液中溶解性NH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NH3 反应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辉光和磁控增强放电等离子体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红 张家良 +2 位作者 任春生 王友年 马腾才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5-259,共5页
光学发射光谱 (OES)方法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可以定量地给出等离子体的多种重要参数 ,如等离子体中的物种成分、粒子能态分布、激发温度、粒子相对密度等。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回旋共振 (ECR)微波等离子体磁控溅射靶附近... 光学发射光谱 (OES)方法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有力工具之一 ,可以定量地给出等离子体的多种重要参数 ,如等离子体中的物种成分、粒子能态分布、激发温度、粒子相对密度等。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回旋共振 (ECR)微波等离子体磁控溅射靶附近的增强放电和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空间分辨诊断的发射光谱装置。其特点是光学收集系统的位置可以水平精细移动 ,因而可以对放电区域进行空间分辨发射光谱测量。作者利用这套装置对氩气的ECR微波等离子体和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进行诊断。在ECR微波等离子体的下游区内氩离子谱线的发射强度很弱 ,主要是高激发态原子的辐射。在磁共振增强放电区 ,离子谱线强度有所增加但仍比原子谱线弱 ,类似于直流辉光放电正柱区的光发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光谱 直流辉光放电 激发态原子 激发温度 类似 行空间 微波等离子体 空间分辨 光发射 电子回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氛围下直流电晕等离子体脱除硫化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暾 康颖 吴祖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01-1804,1811,共5页
应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技术,对炼油厂恶臭气体中代表性污染物——硫化氢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脱除.采用自制高压直流电源,在氧化氛围中进行了动态和静态脱臭实验,在含氢还原氛围中进行了静态脱臭实验.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放电... 应用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技术,对炼油厂恶臭气体中代表性污染物——硫化氢在等离子体反应器内进行脱除.采用自制高压直流电源,在氧化氛围中进行了动态和静态脱臭实验,在含氢还原氛围中进行了静态脱臭实验.实验考察了峰值电压、放电功率、停留时间、氧化氛围及含氢还原氛围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硫化氢脱除的最主要因素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在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还原氛围中,硫化氢的脱除率仅为40.9%;在上述还原氛围中增加体积分数为10%的氧气可使硫化氢脱除率达到80%;在含氢气和氮气及氧气体积分数为10%~20%的氧化氛围中,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硫化氢的最终脱除率达到100%.增加氧自由基源有利于提高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氛围 直流电晕 等离子体 自由基 恶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放电等离子体中氮分子C^3Ⅱ_u 态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晓辉 张贵银 +1 位作者 杨晓冬 张连水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8-109,112,共3页
以直流辉光放电激发氮分子,采集了氮分子 C^3Ⅱ_u →B^3Ⅱ_g跃迁的荧光发射谱,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氮分子C^3Ⅱ_u 态的振动基频,得到上能级C^3Ⅱ_u 态的振动基频为 2 040.03 cm 。
关键词 氮分子 光谱研究 能级 直流辉光放电 跃迁 荧光发射谱 振动 基频 放电等离子体 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