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化院等承担的直接聚合法生产PP开发项目通过鉴定
1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5-995,共1页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承担的直接聚合法高流动、高刚性、高透明聚丙烯开发项目,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采用优选的催化剂体系,以直接聚合法制备出高熔融指数基础树脂。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一类特殊的增透助...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承担的直接聚合法高流动、高刚性、高透明聚丙烯开发项目,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采用优选的催化剂体系,以直接聚合法制备出高熔融指数基础树脂。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一类特殊的增透助剂用于聚丙烯的改性,获得了刚性、韧性、透明性的综合改善;通过分子链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控制了聚丙烯的收缩率,满足了现有加工设备对原料的特殊要求。此后,在工业化过程中,项目组又解决了高熔指产品造粒的诸多困难。该项目开发的直接聚合法工艺2013年在青岛炼化、镇海炼化进行试生产,开发了4个工业化牌号,产销量迅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聚合法 项目开发 技术鉴定 试生产 高透明聚丙烯 北京化工研究院 工业化过程 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湘丽 朱权 +2 位作者 李吉 邹义洲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关系,旨在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玫瑰痤疮组)外周血DNA样本,另收集2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和二代测序(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分型,并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MIC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对所有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氨基酸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确定相关连锁SNP位点,并对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分类。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不同分类MICA多态性分子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玫瑰痤疮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CR-SBT和NGS均能准确地鉴定MICA等位基因分型,其中MICA*010:01、MICA*008:04和MICA*019:01是玫瑰痤疮组最常见的等位基因;玫瑰痤疮组等位基因MICA*002:01、MICA*027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6.55%vs 18.16%、 1.19%vs 5.38%), MICA*009:01、 MICA*010:01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7.74%vs 3.36%、 31.55%vs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检测到5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等位基因,其中玫瑰痤疮组MICA-A4、MICA-A9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6.07%vs 23.32%、7.74%vs 17.26%),MICA-A6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10.12%vs 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发现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并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Ⅰ型(C36+M129+K173+G206+W210+S215)和Ⅱ型(Y36+V129+E173+S206+R210+T215)。玫瑰痤疮患者I型MICA多态性分子与玫瑰痤疮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MICA基因多态性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相关。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可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与玫瑰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 人类白细胞抗原 玫瑰痤疮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3D打印材料聚乳酸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通鸣 陆燕 +2 位作者 聂富强 倪红军 李志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3,共3页
通过改进直接聚合法制备了新型三维打印材料聚乳酸(PLA),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PLA的结构、并测试了其热稳定性和其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工艺能成功制备PLA,该材料在226℃后才有明... 通过改进直接聚合法制备了新型三维打印材料聚乳酸(PLA),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PLA的结构、并测试了其热稳定性和其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工艺能成功制备PLA,该材料在226℃后才有明显的失重现象且其熔点、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强度分别为130.65℃,9.58g/10 min,63.2 MPa。新型PLA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流动性及高的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三维打印 直接聚合法 结构表征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无纺布用聚丙烯的结晶及纺丝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徐萌 李杰 +2 位作者 初立秋 白弈青 张师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对比了直接聚合法和化学降解法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用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熔融结晶性能,考察了直接聚合法生产PP的纺丝性能和熔喷无纺布的纤维形貌。结果表明:直接聚合法生产的PP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直... 对比了直接聚合法和化学降解法生产的熔喷无纺布用聚丙烯(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熔融结晶性能,考察了直接聚合法生产PP的纺丝性能和熔喷无纺布的纤维形貌。结果表明:直接聚合法生产的PP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直接聚合法生产的PP熔融温度较低,结晶性能优于化学降解法生产的PP;直接聚合法PP原料对熔喷无纺布的制备过程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聚合法 熔喷 聚丙烯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合成全降解塑料——聚乳酸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玉清 吴贵国 邢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7-58,共2页
聚乳酸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新型降解塑料,它能完全生物降解生成CO_2和H_2O。聚乳酸的生产方法有丙交酯法和直接聚合法。介绍了聚乳酸的物理力学性能、用途、生物分解特性,以及国外的产业动态。研究和生产聚乳酸,对于解决“白色污染”具有... 聚乳酸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新型降解塑料,它能完全生物降解生成CO_2和H_2O。聚乳酸的生产方法有丙交酯法和直接聚合法。介绍了聚乳酸的物理力学性能、用途、生物分解特性,以及国外的产业动态。研究和生产聚乳酸,对于解决“白色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全降解塑料 聚乳酸 丙交酯 直接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聚乳酸的共聚改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樊国栋 杨海燕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
以乳酸单体(LA)为原料,锌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按m[Sn(Oct)2]∶m(LA)=0.008∶1投料,在170℃、0.095 MPa下反应8 h,直接熔融缩聚合成PLA,其Mη(黏均摩尔质量)为12514。将PLA与PEG-400、PEG-600和PEG-800按m(PLA)∶m(PEG)=9∶1共聚... 以乳酸单体(LA)为原料,锌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按m[Sn(Oct)2]∶m(LA)=0.008∶1投料,在170℃、0.095 MPa下反应8 h,直接熔融缩聚合成PLA,其Mη(黏均摩尔质量)为12514。将PLA与PEG-400、PEG-600和PEG-800按m(PLA)∶m(PEG)=9∶1共聚合成系列PLEGs。用特性黏度、FT-IR、DSC、接触角测定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系列PLEGs中,PEG-600和PLA共聚合成的PLEG的最高,可达28900。PEG-800和PLA共聚合成的PLEG接触角最小,为57.0°,表明其亲水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二醇 聚乳酸 聚乙二醇 直接熔融聚合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楷 刘绍英 王公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综述了直接酯化聚合法、丁二酸酐开环聚合法、酯交换聚合法、耦合反应法合成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丁二酸和乙二醇酯化聚合法合成PES的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PES及其合成工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 合成 直接酯化聚合 丁二酸酐开环聚合 酯交换聚合 耦合反应 催化剂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携带HLA-B*27꞉04等位基因人群与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性具有强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小芳 万玲 +8 位作者 邹凯文 谭亮 朱权 刘荣娇 尹湘丽 宋子璇 位磊艳 向芷青 邹义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04-1811,共8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易感等位基因,HLA-B27抗原分型是临床诊断AS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的分型方法如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27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易感等位基因,HLA-B27抗原分型是临床诊断AS的重要指标,但目前的分型方法如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等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研究旨在应用高分辨率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分析B27亚型与湖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至12月在湘雅二医院门诊就医的116例疑似AS患者(疑似AS组)和1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外周血,采用PCR-SBT进行HLA-B基因分型。在疑似AS组患者中,23名患者最终被确诊为AS(AS确诊组),其余的93名未能确诊的患者为非AS确诊组。采用PCR-SBT和PCR-SSP检测116例疑似AS患者的HLA-B27分型,并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疑似AS组HLA-B2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63%vs 2.48%;P<0.001,优势比(odds ratio,OR)=5.18,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097~12.795]。疑似AS组和对照组均检出B*27:04、B*27:05、B*27:06、B*27:07。疑似AS组B*27:0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8%vs 1.24%;P<0.001,OR=8.346,95%CI 2.463~28.282]。疑似AS组和AS确诊组B27阳性率(B27+/+和B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χ^(2)=16.579,P<0.001;χ^(2)=94.582,P<0.001)。在AS确诊组中,21例为HLA-B27携带者,AS确诊组B27阳性率为91.3%。PCR-SBT方法可对HLA-B基因位点进行高分辨分型,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PCR-SSP法。结论:应用PCR-SBT检测出HLA-B*27:04与湖南地区AS具有强相关性。PCR-SBT可作为临床AS辅助诊断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04 遗传易感性 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