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青菜时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与控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洁芝
陈功
+3 位作者
张其圣
余文华
张颖
吴奇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68,共5页
研究了直投式乳酸菌在不同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加糖量、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发酵泡青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当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等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亚硝酸盐峰值在48h时出现;96h后,亚硝酸盐含量降至2-5mg/kg...
研究了直投式乳酸菌在不同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加糖量、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发酵泡青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当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等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亚硝酸盐峰值在48h时出现;96h后,亚硝酸盐含量降至2-5mg/kg的较低水平。根据动态变化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泡青菜亚硝酸盐较佳的控制条件:接种量为0.05%、盐水浓度6%、发酵温度33.9℃、加红糖量1.74%、发酵时间91.5h。在此条件下泡青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为2.542mg/kg,食用安全,品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泡青菜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峰值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菜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爽
孙娟
+3 位作者
刘书亮
黄道梅
韩新锋
颜正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175,179,共6页
以泡菜生产用的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为菌种,通过补料和等pH培养的方式实现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10%脱脂乳为基础,添加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为冻干保护剂,优化预冻条件及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补料与等pH培养时,戊糖片球...
以泡菜生产用的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为菌种,通过补料和等pH培养的方式实现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10%脱脂乳为基础,添加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为冻干保护剂,优化预冻条件及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补料与等pH培养时,戊糖片球菌PP与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高活菌数分别可达9.01×109cfu/mL和2.14×1010cfu/mL;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预冻条件均为液氮中预冻15min;戊糖片球菌PP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3%;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5%;在最适培养及冻干条件下,戊糖片球菌PP和植物乳杆菌P158的冻干存活率分别达到95.8%和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剂
高密度培养
冻干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饮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曦
王菲
王应强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2期28-33,40,共7页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具有活性高,发酵周期短的优点,为增加苹果加工产品品类,本文以直投式乳酸菌为发酵剂发酵苹果汁,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发酵苹果汁...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具有活性高,发酵周期短的优点,为增加苹果加工产品品类,本文以直投式乳酸菌为发酵剂发酵苹果汁,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发酵苹果汁感官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果汁浓度、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最优工艺为直投式乳酸菌接种量0.3%、苹果汁浓度35%、乳清蛋白粉5%、葡萄糖12.5%,在37℃发酵24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苹果汁感官评价得分为86.96,口感酸甜,果汁澄清透亮,有苹果原风味,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苹果汁
发酵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8
4
作者
唐雪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泡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乳酸菌及其发酵形式、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给予了一定的介绍。通过比较自然发酵泡菜和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菜在发酵周期、盐分、益生菌数量、亚硝酸盐含量等十个方面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两法的优缺点...
简要介绍了泡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乳酸菌及其发酵形式、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给予了一定的介绍。通过比较自然发酵泡菜和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菜在发酵周期、盐分、益生菌数量、亚硝酸盐含量等十个方面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两法的优缺点,提出为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应大力推广使用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之后概述了现有从自然发酵泡菜汁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的研究方法,并对直投式乳酸菌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剂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投式乳酸菌菌种传代培养初探
被引量:
7
5
作者
鲁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探讨了一次性直投式(DVS)乳酸菌菌种传代培养的可行性,并寻求最佳控制点,从而获得优良的子代发酵剂。对菌种培养操作作了详尽的探索。
关键词
乳酸菌
传代培养
子代发酵剂
直投式乳酸菌
菌种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嵌入式的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系统设计
6
作者
柏世兵
赵友贵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20,共3页
文章基于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工艺需求设计一种嵌入式系统,主要包含机械模块、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以及软件模块。实现系统操作人员现场和远程两种模式下的人机交互操作,满足乳酸菌泡菜的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同时能够对发酵过程状态参...
文章基于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工艺需求设计一种嵌入式系统,主要包含机械模块、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以及软件模块。实现系统操作人员现场和远程两种模式下的人机交互操作,满足乳酸菌泡菜的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同时能够对发酵过程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泡菜发酵
嵌入
式
系统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柳建华
鲍长俊
+2 位作者
常惟丹
马庆昱
孙丽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18,共7页
以凉薯为原料,添加小米辣,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母水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对比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有机酸组成、单糖组成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对其风味物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各项指标变化...
以凉薯为原料,添加小米辣,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母水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对比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有机酸组成、单糖组成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对其风味物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凉薯成熟后酸度适宜,色泽洁白,脆性好,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优于自然发酵和母水发酵;3种不同发酵方式泡菜中的有机酸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草酸和乳酸含量较高;凉薯经过发酵后,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醛酸含量有所下降,其他单糖含量有所上升;风味物质主要含有烃类、酯类、醇类和酚类物质,经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100%,能够很好的代表原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薯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品质分析
有机酸组成
单糖组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
9
8
作者
贾秋思
何芝菲
+7 位作者
罗佩文
何利
周康
胡欣洁
韩新锋
颜正财
刘书亮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以卷心芥笋壳青菜Q123为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老盐水发酵制作泡青菜,分析其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和风味物质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青菜...
以卷心芥笋壳青菜Q123为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老盐水发酵制作泡青菜,分析其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和风味物质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青菜成熟后酸度适宜,色泽金黄,咀嚼脆性好,且亚硝酸盐含量低,Vc含量相对较高,风味物质成分较多,优于自然发酵和老盐水发酵泡青菜,并能缩短发酵周期,乳酸菌含量较高,能有效抑制杂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自然发酵
老盐水发酵
泡青菜
品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10
9
作者
王立功
李雪雁
+1 位作者
黄绍海
王媛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3-194,共2页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在43℃发酵3-5h,然后加入7%处理好的蕨麻果,搅拌冷却后得到风味独特的蕨麻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酸奶
稳定剂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青菜时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与控制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洁芝
陈功
张其圣
余文华
张颖
吴奇谦
机构
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68,共5页
文摘
研究了直投式乳酸菌在不同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加糖量、发酵时间等条件下,发酵泡青菜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当接种量、盐水浓度、发酵温度等因素处于较高水平时,亚硝酸盐峰值在48h时出现;96h后,亚硝酸盐含量降至2-5mg/kg的较低水平。根据动态变化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泡青菜亚硝酸盐较佳的控制条件:接种量为0.05%、盐水浓度6%、发酵温度33.9℃、加红糖量1.74%、发酵时间91.5h。在此条件下泡青菜亚硝酸盐的含量为2.542mg/kg,食用安全,品质好。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泡青菜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峰值
响应面分析法
Keywords
responsibl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pickled mustard, direct viable starters, nitrite, peak of nitrite
分类号
TS255.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菜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
被引量:
9
2
作者
赵爽
孙娟
刘书亮
黄道梅
韩新锋
颜正财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71-175,17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3NZ0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1726)资助
文摘
以泡菜生产用的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为菌种,通过补料和等pH培养的方式实现菌种的高密度培养,以10%脱脂乳为基础,添加海藻糖、蔗糖、谷氨酸钠为冻干保护剂,优化预冻条件及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采用补料与等pH培养时,戊糖片球菌PP与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高活菌数分别可达9.01×109cfu/mL和2.14×1010cfu/mL;戊糖片球菌PP、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预冻条件均为液氮中预冻15min;戊糖片球菌PP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3%;植物乳杆菌P158的最适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7%,蔗糖7%,谷氨酸钠5%;在最适培养及冻干条件下,戊糖片球菌PP和植物乳杆菌P158的冻干存活率分别达到95.8%和75.6%。
关键词
泡菜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剂
高密度培养
冻干保护剂
Keywords
pickle
lactic acid bacteria DVS
high- density culture
lyoprotectant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饮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曦
王菲
王应强
机构
陇东学院农林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果菜》
2022年第12期28-33,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398)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庆阳市科技支撑项目(QNKB2-11)。
文摘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具有活性高,发酵周期短的优点,为增加苹果加工产品品类,本文以直投式乳酸菌为发酵剂发酵苹果汁,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发酵苹果汁感官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果汁浓度、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最优工艺为直投式乳酸菌接种量0.3%、苹果汁浓度35%、乳清蛋白粉5%、葡萄糖12.5%,在37℃发酵24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苹果汁感官评价得分为86.96,口感酸甜,果汁澄清透亮,有苹果原风味,更易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苹果汁
发酵
响应面法
Keywords
Direct vat starter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pple juice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分类号
TS2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8
4
作者
唐雪鹭
机构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共4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泡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对乳酸菌及其发酵形式、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给予了一定的介绍。通过比较自然发酵泡菜和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菜在发酵周期、盐分、益生菌数量、亚硝酸盐含量等十个方面的指标,对比分析了两法的优缺点,提出为满足标准化、规模化和工业化生产应大力推广使用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之后概述了现有从自然发酵泡菜汁中分离纯化乳酸菌的研究方法,并对直投式乳酸菌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泡菜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剂
生产工艺
Keywords
Sichuan pickle
DVS (Direct Vat Set) Lactobacillus
production technology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投式乳酸菌菌种传代培养初探
被引量:
7
5
作者
鲁卉
机构
武汉惠尔康扬子江乳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文摘
探讨了一次性直投式(DVS)乳酸菌菌种传代培养的可行性,并寻求最佳控制点,从而获得优良的子代发酵剂。对菌种培养操作作了详尽的探索。
关键词
乳酸菌
传代培养
子代发酵剂
直投式乳酸菌
菌种
酸奶
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cultivate
filial culture
分类号
TS25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嵌入式的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系统设计
6
作者
柏世兵
赵友贵
机构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20,共3页
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金项目(193299)。
文摘
文章基于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工艺需求设计一种嵌入式系统,主要包含机械模块、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以及软件模块。实现系统操作人员现场和远程两种模式下的人机交互操作,满足乳酸菌泡菜的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同时能够对发酵过程状态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泡菜发酵
嵌入
式
系统
发酵工艺
Keywords
direct vat set lactic acid bacteria
pickle fermentation
embedded system
fermentation process
分类号
TS2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
8
7
作者
柳建华
鲍长俊
常惟丹
马庆昱
孙丽平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1456)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15HB023)
文摘
以凉薯为原料,添加小米辣,分别采用自然发酵、母水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对比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有机酸组成、单糖组成和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对其风味物质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凉薯成熟后酸度适宜,色泽洁白,脆性好,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优于自然发酵和母水发酵;3种不同发酵方式泡菜中的有机酸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草酸和乳酸含量较高;凉薯经过发酵后,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醛酸含量有所下降,其他单糖含量有所上升;风味物质主要含有烃类、酯类、醇类和酚类物质,经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100%,能够很好的代表原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关键词
凉薯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品质分析
有机酸组成
单糖组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Pachyrizus erosus
direct vat set fermentation
quality analysis
organic acid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
9
8
作者
贾秋思
何芝菲
罗佩文
何利
周康
胡欣洁
韩新锋
颜正财
刘书亮
胡滨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116,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泡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2013NZ0055)
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效降解亚硝酸盐泡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示范"(14NZ0012)资助
文摘
以卷心芥笋壳青菜Q123为原料,分别采用自然发酵、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老盐水发酵制作泡青菜,分析其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和风味物质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直投式乳酸菌发酵泡青菜成熟后酸度适宜,色泽金黄,咀嚼脆性好,且亚硝酸盐含量低,Vc含量相对较高,风味物质成分较多,优于自然发酵和老盐水发酵泡青菜,并能缩短发酵周期,乳酸菌含量较高,能有效抑制杂菌生长。
关键词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自然发酵
老盐水发酵
泡青菜
品质
分析
Keywords
direct vat set fermentation
natural fermentation
aged brine fermentation
pickle
quality
analysis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
10
9
作者
王立功
李雪雁
黄绍海
王媛哲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技术部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3-194,共2页
基金
兰州市星火计划项目(05-XH-07)资助
文摘
研究了以蕨麻和新鲜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蕨麻果粒酸奶的工艺。通过L9(3^4)正交实验,得出蕨麻酸奶用最佳复配稳定剂组合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7%白砂糖、0.15%明胶、0.4%变性淀粉、0.1%果胶,投入150DCU/t直投式乳酸菌种,在43℃发酵3-5h,然后加入7%处理好的蕨麻果,搅拌冷却后得到风味独特的蕨麻酸奶。
关键词
蕨麻
酸奶
稳定剂
直投式乳酸菌
发酵
Keywords
potentilla anserine
yogurt
stabilizer
DVS lactic acid bacteria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52.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青菜时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与控制
李洁芝
陈功
张其圣
余文华
张颖
吴奇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泡菜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
赵爽
孙娟
刘书亮
黄道梅
韩新锋
颜正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苹果汁饮料工艺优化
宋曦
王菲
王应强
《中国果菜》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直投式乳酸菌剂发酵泡菜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唐雪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直投式乳酸菌菌种传代培养初探
鲁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嵌入式的直投式乳酸菌泡菜发酵系统设计
柏世兵
赵友贵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凉薯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柳建华
鲍长俊
常惟丹
马庆昱
孙丽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发酵方式下泡青菜的品质分析
贾秋思
何芝菲
罗佩文
何利
周康
胡欣洁
韩新锋
颜正财
刘书亮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蕨麻果粒酸奶的研制
王立功
李雪雁
黄绍海
王媛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