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燃烧的大涡模拟研究
1
作者 韦虹 马瑞博 +4 位作者 姬费帆 孟硕 马文中 马俊杰 韩志玉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 为探究直喷氢气发动机分层稀薄混合气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两款不同尺寸的氢气喷射器在相同发动机工况下的氢气射流、混合过程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研究。为了降低计算时间并保持较高计算精度,采用了一种喷射器简化方案。喷射器简化方案的有效性分别通过定容弹和发动机模拟进行了验证。在定容弹模拟中,两款氢气喷射器在不同定容弹背压下的射流贯穿距与试验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均在5.0%以内。在发动机模拟中,分别装有两款氢气喷射器的发动机在燃烧阶段的缸压与试验数据基本相符。发动机模拟结果表明:两款喷射器的发动机混合气形成过程在基本特征上没有实质性区别,但小流量喷射器发动机在点火前的混合气分层效果较好,且燃烧循环变动更小。喷射结束时刻(end of injection,EOI)显著影响氢气分层稀薄燃烧稳定性,过度推迟EOI会造成火花塞附近混合气过稀,从而导致起燃缓慢甚至失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射流 简化喷射器模型 分层稀燃 直喷氢气发动机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燃模式下直喷氢气发动机性能试验
2
作者 王雷 李海玉 +2 位作者 栾阔 赵妞 陈广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为研究氢气直喷发动机在稀薄燃烧下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动力性,进行不同混合气浓度和不同负荷下的氢气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稀薄燃烧可以降低燃烧率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并通过提高工质多变系数降低传热损失,从而显著提高... 为研究氢气直喷发动机在稀薄燃烧下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和动力性,进行不同混合气浓度和不同负荷下的氢气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结果显示稀薄燃烧可以降低燃烧率和缸内压力升高率,并通过提高工质多变系数降低传热损失,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混合气变稀对火焰传播的影响较大,负荷对燃烧持续期的影响较小。过量空气系数λ在1.1~1.6范围时,NO_(X)排放最高,但加浓和稀释混合气均可降低排放。负荷增加也会显著增加NO_(X)排放。在小负荷下(平均有效制动压力BMEP=0.2 MPa),当λ>1.8时,NO_(X)排放低于10-5;而在负荷较大(BMEP=1.2 MPa)时,即使λ=2.0,NO_(X)排放仍超过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直喷发动机 稀薄燃烧 燃烧特性 混合气稀释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策略对直喷氢气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涂展飞 王毅 +2 位作者 邢孔钊 肖刚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1-351,共11页
为了提高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三维软件CONVERGE建立氢气发动机单缸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喷射策略对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喷射持续时间缩短,喷氢持续期内湍动能增大,有利于提高混... 为了提高缸内直喷氢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利用三维软件CONVERGE建立氢气发动机单缸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喷射策略对缸内混合气形成、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大,喷射持续时间缩短,喷氢持续期内湍动能增大,有利于提高混合气均匀性,但喷氢结束后缸内湍动能迅速衰减,对混合气的混合影响作用变小。喷射压力为4 MPa时,缸内形成的分层混合气促进了燃烧进行,使CA50更接近压缩上止点,热效率增大,但升高的燃烧温度使得NO_(x)排放增加。随着喷射正时延迟,混合时间缩短,均匀性呈现下降趋势,利用活塞顶部凹坑可提高混合气均匀性,上止点前100°CA时热效率提高,延迟至上止点前80°CA,均匀性过低,缸壁聚集大量浓混合气使传热损失增加,热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氢气发动机 混合气形成 喷射策略 燃烧 NO_(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优化及热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威龙 陈泓 +3 位作者 杜家坤 李钰怀 吴广权 江枭枭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一台1.5 L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通过试验研究了氢气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深度增压和喷氢时刻对燃烧及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稀燃模式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越来越高且对应曲轴转角提前,放热率峰值逐渐下降同... 基于一台1.5 L氢气缸内直喷发动机,通过试验研究了氢气燃料的燃烧特性,分析了深度增压和喷氢时刻对燃烧及热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稀燃模式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增加,缸内最高燃烧压力越来越高且对应曲轴转角提前,放热率峰值逐渐下降同时放热始点提前,放热时长变长,缸内燃烧温度和压升率下降。深度增压后,有效热效率可提升3%。靠近上止点喷射时,缸内喷射背压增加,喷射流量减小,提前喷射容易出现早燃,优化喷射策略后的有效热效率达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直喷发动机 燃烧 热效率 喷射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