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MSS视角下我国小学数学目标课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烨晖 辛涛 +2 位作者 边玉芳 William H. Schmidt Richard T. Houang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7,共6页
使用TIMSS标准化的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小学部分和目前最为常用的三套小学数学教材及数学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稿的小学六年制部分)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标课程在内容选择上... 使用TIMSS标准化的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小学部分和目前最为常用的三套小学数学教材及数学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稿的小学六年制部分)的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目标课程在内容选择上与TIMSS高成就国家和地区并无太大出入,相比于TIMSS高成就国家和地区的课程内容分布模式,我国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更为聚焦和集中。由于课程标准按照学段对知识内容作出要求,会因为不同的教材而出现不同的分布模式。通过国际比较,为我国目标课程层面的内容设置、改进以及教材编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反思和审视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目标课程 小学数学 内容分析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下教学评价与持续改进措施——以“食品营养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丽丹 赵风云 +4 位作者 王毅 张波 李永才 梁琪 张丽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 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反馈机制,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例,构建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针对2019—2021年连续3年数据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结合课程考核通过率,分析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在授课方法、考核形式等方面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达成 食品营养学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养指向下十国初中数学课程目标比较研究
3
作者 斯海霞 吕坤 程龙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选取强调素养培育的中、新、美等十国最新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价值出发分析十国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特征.发现十国数学课程总目标分强调人文主义或认知过程取向两类;其中社会重建取向目标立足社会公共利益,仅部分国家课程提出发... 选取强调素养培育的中、新、美等十国最新数学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从课程价值出发分析十国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特征.发现十国数学课程总目标分强调人文主义或认知过程取向两类;其中社会重建取向目标立足社会公共利益,仅部分国家课程提出发展学生全球共同体意识,技术学价值取向目标则各有侧重.初中学段整体加强了学术理性、认知过程取向目标要求,弱化了其它3类目标取向,且以“数学推理”“问题解决”等数学学科素养为基础整合跨学科素养,明确数学素养具体表现.建议课程实施中以问题解决为路径强化数学推理与交流,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推动共同利益理念下育人方式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优化学习环境,在多元化课程价值协同下促进素养为本课程理念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目标 课程价值取向 核心素养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的升级
4
作者 别敦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明确并升级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是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伴随研究生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由早期的师徒制演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形式和要求,课程教学制度在... 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明确并升级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是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伴随研究生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由早期的师徒制演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形式和要求,课程教学制度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般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人本目标和社会目标。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准确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完善分类培养目标;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区域和地方导向,助力研究生教育扎根地方;充实AI能力与素质要求,全面赋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研究生教育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的价值导向:从举证到赋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成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内部评价体系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其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全周期,需要从认证体系和人才培养两个视角探究其实质。将外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内化为师范人才内部培养要求,将有助于实现...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产出导向的师范人才培养内部评价体系的起点和重要内容,其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全周期,需要从认证体系和人才培养两个视角探究其实质。将外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内化为师范人才内部培养要求,将有助于实现从举证导向到赋能导向评价的价值转变。在赋能评价建构路径上,建立以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培养体系是赋能评价的基础,以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任务、教师将评价融入教学研究从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师范生将参与评价融入学习是实施赋能评价的切入点,以适切的评价取向实施赋能评价是其评价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 价值导向 举证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方法——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于霞 王琴淋 +4 位作者 刘浩 毕付英 陈梅梅 岳晗 余菊 《贵州农机化》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环境工程专业中基础必修课程——“环境监测”为例,通过合理分解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毕业要求,仔细衡量“环境监测”课程中的若干指标点,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转化为可量化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可准确反映课... 以环境工程专业中基础必修课程——“环境监测”为例,通过合理分解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毕业要求,仔细衡量“环境监测”课程中的若干指标点,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转化为可量化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可准确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对课程教学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课程目标 达成度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以农学类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为例
7
作者 刘树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70-273,共4页
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合理、可信、有效的分析与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结果运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以促进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介绍了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达成... 师范专业认证制度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合理、可信、有效的分析与评价,并将分析评价结果运用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以促进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介绍了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的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期促进非师范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及其他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实验 课程目标 达成度 应用生物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阎松 郭海燕 +2 位作者 柳志刚 孙红 于华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及其对应目标的权重分配。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改进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反馈机制。课程改进后的最近一轮授课成效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可以依据反馈结果提升教学质量,为新工科及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目标 达成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审视 被引量:3
9
作者 阎智力 羊羽 辛艳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共12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在指导体育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地位。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与思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起点,在指导体育教学中具有直接作用和重要地位。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期的课程目标进行分析与思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研究认为:(1)课程目标生成主要受国家意志及社会思潮、课程目标形成理论、学校体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2)2001年版与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行五大领域(四个方面)目标,体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存在概念界定范畴失准、五大领域(四个方面)虚化与泛化现象,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本质特征,难以组织教材与进行教学评价;(3)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三项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学理层级逻辑不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排序存在矛盾,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存有疑问,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炼。针对上述不足,该研究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重点突出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体育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的分立及衔接,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在实施上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芳 罗磊 +3 位作者 于慧春 刘丽莉 丁玥 田萍萍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145-148,共4页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也是“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实践环节。基于OBE教育理念,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确立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借此评价...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也是“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实践环节。基于OBE教育理念,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确立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建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借此评价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OBE 课程目标达成度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学目标制订的困境与出路
11
作者 张心科 姚文晗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5,共10页
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用课程目标的框架来制订、拟写教学目标的现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之后,许多教师直接用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来分项罗列教学目标。这样做,一方面没有顾及... 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用课程目标的框架来制订、拟写教学目标的现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之后,许多教师直接用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来分项罗列教学目标。这样做,一方面没有顾及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抛弃了教材预设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制订的困境可以从生成机制、学科特性等方面来思考。在明确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两步循环法来确定教学目标:第一步,根据教材的预设、教材的内容与体式特征、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心理特点等确定教学目标;第二步,以课程目标的框架或结果来分解、具体化、细化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合理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对接,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可根据第二步的实施效果反观、完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主观感知对非标准答案考核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影响研究——以《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艳琴 宋乃庆 郑洁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以《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目标达成教师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核学生主观感知结果,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稳健OLS回归模型分析和TOPSIS...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以《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目标达成教师评价和非标准答案考核学生主观感知结果,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稳健OLS回归模型分析和TOPSIS法分析,探讨学生主观感知对非标准答案考核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标准答案考核有利于课程目标及其分目标的达成;学生对非标准答案考核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性主观感知对其最终的考核达成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的主观感知下,非标准答案考核形式对课程分目标达成的提升优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观感知 非标准答案考核 课程目标 达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改“施工图”: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的耦合
13
作者 艾兴 崔建萍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25,共4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是将国家育人纲领性“蓝图”细化为地方、学校乃至教师育人“施工图”的过程。其中科学设计教师课改“施工图”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关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实践中打通“最后一公里”。教师课改“施工图”的设计是一个在课程方案逐层转化中落实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高质量耦合的过程,需要基于“双新”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素养化转化,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重构,关键是做好“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以减少课改及课程实施中的落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课改“施工图” 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素养化 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层化分解与教学要求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玉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规约和指导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一目标相对宏观、抽象,需要有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分解,才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 课程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规约和指导作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目标为“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一目标相对宏观、抽象,需要有逻辑、有层次地进行分解,才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实现。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其形成发展以认知为基础、情感为支撑、价值为核心、能力为要件,故可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和能力目标。推动这些目标在教学中落地落实,需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明确课程目标的“红线”地位为前提,以科学设定各科目教学目标为基础,以根据教材内容落实教学目标为关键,以推动教与学两种目标的关联互促为保障,从教学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入手,着力体现和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内涵目标、现实境遇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腊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青少年国际理解素养、培育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向度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社会公民的重要路径。而科学厘清和合理辨析内涵目标是建设新时代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前提,主要表现为立足中华优秀... 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青少年国际理解素养、培育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向度具有命运共同体意识社会公民的重要路径。而科学厘清和合理辨析内涵目标是建设新时代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前提,主要表现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基础,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愿景目标,破解人类可持续发展困境的行动取向。但是其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课程认识偏差、课程目标失衡、课程融合乏力、课程评价滞后等现实困境。为此,应从这四个维度逐一破解,精准定位新时代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为其构建有益的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小学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课程认识 课程目标 课程融合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来我国中小学地理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向
16
作者 刘学梅 程礼明 +1 位作者 李莹 林心愿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5,共5页
课程目标是课程之魂。本研究经梳理我国41部中小学地理课程标准发现,百余年来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稳定期、发展期、成熟期、变革期六个发展阶段,地理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具有渐变性、时代性与循环性的特点,其发展趋... 课程目标是课程之魂。本研究经梳理我国41部中小学地理课程标准发现,百余年来我国地理课程目标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稳定期、发展期、成熟期、变革期六个发展阶段,地理课程目标的历史演进具有渐变性、时代性与循环性的特点,其发展趋向包括:要求更加明确和细化、科学性与思想性与日俱增、内涵不断丰富与更新、目标层次逐步提高、学生主体性日益彰显。总之,地理课程目标的演进结果是地理课程育人价值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目标 历史演进 发展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与实现的途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明学 黄跃庆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根据我国1992年2002年分别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所涉及的课程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121”的体育课程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建立课程体系框架,从而解决了目标普通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中发现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大学 体育教育 课程目标 具体化 121目标课程体系 机理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学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基于18个版本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文本分析
18
作者 杨博谛 李贵安 陈建明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3,共8页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教学目的)蕴藏着政策制定者对数学课程的价值观念,是中学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文本体现.参考Roberts和魏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主题12个二级主题的研究框架,选取1949年至今有代表性...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教学目的)蕴藏着政策制定者对数学课程的价值观念,是中学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的重要文本体现.参考Roberts和魏冰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主题12个二级主题的研究框架,选取1949年至今有代表性的18个版本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研究样本,对其课程目标(教学目的)进行定量统计,以此分析中国中学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研究表明:在中国中学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中,学科发展备受关注且更加多元、社会发展钟摆变化且趋于回落、学生发展逐渐突显且后来居上.进一步分析得到,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价值赋予日趋丰富,其价值取向受知识观转型的影响,并逐步呈现出“数学属性”“人文属性”与“教育属性”并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 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 学科发展 社会发展 学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探究——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教育处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能够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劳动活动激发劳动主体的创造力,进而帮助劳动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环节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劳动教育处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能够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劳动活动激发劳动主体的创造力,进而帮助劳动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作为基础环节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启蒙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作用。由廖辉、王菊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结合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以及多年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历史演进与本质特征,分析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探索了劳动教育校本化的实施策略,进而为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引。首先,凝聚核心理念,明确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劳动习惯 校本化 理论与实践 实施策略 劳动主体 劳动意识 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语境下教师课程话语的内蕴及建构
20
作者 赵佳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教师课程话语是对教师课程认识或理解的一种观念反映,可将其理解为“领悟的课程”、实践的语言或个体价值标准。如今,数智化、素养化时代勾勒出一个现代化的语境,推动教师从规训化的课程言说目的转向课程育人,采用批判性的课程言说方式... 教师课程话语是对教师课程认识或理解的一种观念反映,可将其理解为“领悟的课程”、实践的语言或个体价值标准。如今,数智化、素养化时代勾勒出一个现代化的语境,推动教师从规训化的课程言说目的转向课程育人,采用批判性的课程言说方式勾勒出以“学”为导向的课程言说范畴,形成了锚定学习者发展的课程目标话语、共享众创生活化的课程内容话语、对话性实践的课程实施话语以及指向过程性发展的课程评价话语。顺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要真正提高以学生、学习、学习发展等为导向的教师课程话语影响力、传播力,需要增强教师学本位的课程语境创设,构建本土化的教师课程言说标准,在促进教师个人课程话语资本积累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课程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课程话语 课程理解 课程目标话语 课程内容话语 课程实施话语 课程评价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