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皱鞘双条杉天牛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孙祥水
-
机构
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
-
出处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
文摘
通过昆虫病原斯氏线虫属的5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1个品系对皱鞘双条杉天牛的室内外试验,筛选出异小杆线虫泰山1号为最佳品系,SteinernemafeltiaeBeijing和S.feltiaeMexicam2个品系次之,林间防治选用每头害虫1000条线虫剂量,采用注射法或塑料海绵塞孔法防治效果均可达73.91%以上.
-
关键词
病原线虫
皱鞘双条杉天牛
防治
-
Keywords
nematodes
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t
control
-
分类号
S763.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皱鞘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唐正森
吴熹
杨家贵
邓传芬
-
机构
云南省昭通地区林科所
云南省镇雄县林业局森防检疫站
-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87-191,共5页
-
基金
云南省重点基金资助项目!(95C004Z)
-
文摘
皱鞘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是杉木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 ,在镇雄县 1年发生 1代 ,少数为 2年 1代 ,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 .翌年 3月中旬开始外出活动并寻偶进行交尾 ,平均产卵量为 44粒 .3月中旬至 9月下旬为幼虫期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为蛹期 ,8月中旬至 9月下旬为成虫羽化时期并滞留于蛹室内越冬 .成虫主要产卵于衰弱木或频死木的粗皮下或树缝内 ,单产 ,少数 2~ 4粒 .生命表资料表明 ,天敌捕食、树脂淹死、病原菌侵染等是其自然种群的主要控制因子 .调查得知 :林龄、坡位、营林措施等对该虫发生有影响 ,适时进行透光间伐及虫害木的清理 。
-
关键词
皱鞘双条杉天牛
生物学
生命表
防治措施
-
Keywords
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
Biology
Life-table
Control measure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712.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环境对皖西大别山皱鞘双条杉天牛发生的影响
- 3
-
-
作者
梁修山
刘琪
李多详
何进义
武琦
-
机构
六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林业站
六安市裕安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六安市裕安区石板乡林业站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7,共4页
-
文摘
皖西大别山林区 4月月候气温在 18 6~ 2 0 6℃时 ,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sinoauster (Gressitt)卵孵化率为 74 74 %~ 82 35 %。通过抚育管理的纯林 ,每hm2 在 390 0株以下的 8a~ 16a生林分 ,抽样林分平均种群密度在 0 4 6头以下 ,有虫株率为 0 33%~ 14 5 0 % ,未抚育管理的纯林种群密度每株在 1 1头~ 1 6 1头、有虫株率为 2 1 6 7%~ 2 6 83%。而混交林极少 。
-
关键词
皱鞘双条杉天牛
杉木
环境
种群密度
-
Keywords
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environment:population density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皱鞘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初报
- 4
-
-
作者
吴浙东
何佩民
王政懂
邓玉英
朱朝华
朱国良
-
机构
浙江省武义县森林病虫防治站
浙江省武义县桃溪林业站
浙江省永康市森林病虫防治站
浙江省武义县林技推广中心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44-46,共3页
-
文摘
初步弄清了皱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在浙中地区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几种农药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5%快克乳油防治效果达92%以上。
-
关键词
皱鞘双条杉天牛
生物学特性
农药防治
药效试验
杀虫剂
杉木害虫
-
Keywords
Semanotus bifasciatus sinoauster
bionomics
control test
-
分类号
S763.712.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皱鞘双条杉天牛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 5
-
-
作者
阮圣帛
-
机构
福建省周宁县林业局
-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
文摘
通过林间定期查迹调查、人工饲养和林间定株解剖等方法,对皱鞘双条杉天牛自然种群数量动态规律的研究,组建了自然种群生命表,并采用排除控制指数法(EIPC)对其进行了关键因子和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幼虫期是种群消长的关键阶段。为综合治理皱鞘双条杉天牛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皱鞘双条杉天牛
自然种群
生命表
致死因子
-
Keywords
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t
natural population
life table
mortality factor
-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连续染色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被引量:3
- 6
-
-
作者
郭莉
姚舒林
曾林泉
-
机构
广州南丰印染厂有限公司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东莞鼎丰纺织有限公司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6-28,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连续染色中,如皱条、左右和边中色差、染斑、色变、大小样色差等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要控制好染色质量,必须抓好实验室工作,加强管理,改进设备等措施。
-
关键词
连续染色
皱条
色差
染斑
大小样色差
质量控制
织物
-
Keywords
continuous dyeing
color difference
reason
measure
-
分类号
TS19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棉织物前处理质量控制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曾林泉
-
机构
株洲雪松印染有限公司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4-16,共3页
-
文摘
就棉织物采用传统平幅前处理工艺其常见疵病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克服办法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加强对这些因素控制 ,可减少前处理疵病的产生 。
-
关键词
前处理
疵点
棉织物
质量控制
油污渍
皱条
破洞
-
Keywords
Pretreatment Reason Defect Measure Cotton fabrics
-
分类号
TS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涤棉混纺织物先定形后丝光工艺的试验
- 8
-
-
-
机构
武汉印染厂技术室
-
出处
《印染》
1980年第5期7-9,共3页
-
文摘
涤棉混纺织物经过丝光能提高棉纤维吸收染料的能力、增加布面光泽、降低缩水率,并使布面外观平整、手感柔软。过去我们对于丝光的工艺条件和丝光在前处理工艺流程中的排列程序缺乏足够的重视,除了在去碱温度方面不同于棉织物丝光外,其余都按棉布丝光处理。在上海第五印染厂同志的帮助下,除了对丝光工艺条件进行了一些试验改进外,重点对先定形后丝光与先丝光后定形工艺进行了比较,并在部分品种中推广了先定形后丝光工艺。
-
关键词
涤棉混纺织物
涤棉混纺物
皱条
热溶染色
染色深度
丝光工艺
-
分类号
TS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