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溪鲵皮肤系统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354-3357,共4页
用组织切片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山溪鲵皮肤主要分为表皮和真皮,皮肤表面轻微角化,表皮下微血管丰富,利于皮肤呼吸;真皮中含有大量的皮肤腺,分为黏液腺和... 用组织切片法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山溪鲵皮肤主要分为表皮和真皮,皮肤表面轻微角化,表皮下微血管丰富,利于皮肤呼吸;真皮中含有大量的皮肤腺,分为黏液腺和颗粒腺,黏液腺大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尾部的颗粒腺多而大,尤其尾后侧更为丰富;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同,躯干背部皮肤最薄,尾后侧皮肤最厚;色素细胞主要分布在疏松层近表皮处,在腹中部较少,而在其他部位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 皮肤系统 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免疫学进展(二)皮肤免疫系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学军 翁孟武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皮肤免疫学进展(二)皮肤免疫系统张学军,翁孟武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形成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天然屏障。皮肤不但具有防御功能,还是个有独特免疫功能的组织器官。早在1970年,Fichteliu... 皮肤免疫学进展(二)皮肤免疫系统张学军,翁孟武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形成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天然屏障。皮肤不但具有防御功能,还是个有独特免疫功能的组织器官。早在1970年,Fichtelius就提出皮肤是初级淋巴组织,他们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免疫学 皮肤免疫系统 细胞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评分系统在天疱疮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阳艺 郭宜青 周红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73-274,278,共3页
天疱疮是一类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大疱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其治疗的首选药物,但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一系列天疱疮评估系统,有助于较准确评估病情、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监测病情转归等。本文... 天疱疮是一类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大疱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其治疗的首选药物,但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一系列天疱疮评估系统,有助于较准确评估病情、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监测病情转归等。本文将重点介绍较受公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评分系统,并根据临床实践对其提出思考和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治疗 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对健康个体皮肤及系统免疫功能的调节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吴鲜鲜 张瑾 丁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刮痧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进行刮痧处理后,使用组织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测定局部免疫相关细胞的比例和局部及全身重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测... 目的从免疫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刮痧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进行刮痧处理后,使用组织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分别测定局部免疫相关细胞的比例和局部及全身重要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并通过测定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来评估刮痧处理后机体的免疫响应能力。结果刮痧后的皮肤组织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外渗,局部微循环旺盛,免疫活性细胞比例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上调,调节性细胞因子下降,表明刮痧能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并且刮痧处理能诱导机体产生约3倍高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导致免疫应答倾向于Th1型。结论刮痧可以增强皮肤的微循环,加强其免疫响应的能力,增强和调节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功能,是其产生治疗效果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 免疫活性细胞 细胞因子 疫苗接种 抗体滴度 皮肤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阻抗检测系统隔离刺激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忠 陈新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6期165-167,共3页
隔离刺激器是皮肤阻抗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检测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刺激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LM317HV调整刺激器信号的电压输出幅度,最高可达80 V;通过HV632调整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周期,从而实现一个幅度、脉宽和... 隔离刺激器是皮肤阻抗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检测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一种新型的刺激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LM317HV调整刺激器信号的电压输出幅度,最高可达80 V;通过HV632调整输出脉冲的宽度和周期,从而实现一个幅度、脉宽和周期均可调的高压脉冲发生器。该刺激器具有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精度高和脉冲波形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需要高压可调脉冲的场合,亦可对其进行扩展,满足具体的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器 LM317HV HV632 高压脉冲 程控脉冲发生器 皮肤阻抗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对接触性皮炎大鼠皮肤丝聚蛋白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一梅 艾儒棣 +1 位作者 钟振东 朱晓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2,共3页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 良好的皮肤屏障系统对维持机体对抗湿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疹皮肤屏障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治疗湿疹的有效途径。构成皮肤表皮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主要是角质层、表皮脂质及天然保湿因子等。在角质层中,丝聚蛋白(filaggrin)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14是参与皮肤屏障的重要因子,主要功能是参与表皮细胞的分化及皮肤屏障的形成^([1-3])。它们在分子调节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联系,在皮肤损伤及某些屏障受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马齿苋是马齿苋科植物Portulaca oleracea L.的干燥地上部分。临床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皮炎 接触性 皮肤屏障系统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4 丝象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皮肤中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7
作者 郭英军 赵玉铭 +1 位作者 王雅坤 陈洪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真皮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排列规律,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皮肤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正常皮肤8例,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纵行与水平切片。CD1a和CD68单克... 目的:观察正常真皮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枝状细胞的分布、排列规律,探讨单核-巨噬细胞在皮肤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方法:正常皮肤8例,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纵行与水平切片。CD1a和CD68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朗格汉斯细胞(L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分布形态和密度。结果: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呈网状分布,其密度为361-562个/mm^2。真皮内血管周围及附属器周围亦见CD68阳性细胞。真皮深层CD68阳性细胞多为树枝状,散在分布于粗大的胶原纤维之间。不同解剖部位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密度分别为:四肢远端562个/mm^2,腹部517个/mm^2,面部509个/mm^2,手掌507个/mm^2,四肢近端472个/mm^2,足跖361个/mm^2。真皮浅层CD68阳性细胞在手掌和足跖部位高于相应部位的表皮内CD1a和CD68细胞。结论:在真皮浅层形成数层单核.巨噬细胞网,此网在接近真表皮交界处较致密。真皮内单核-巨噬细胞的这种分布形式说明这些细胞在真皮内有明确的方向性,其防御的方向是穿透表皮进入真皮的入侵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免疫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树枝状细胞 CD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与皮肤免疫 被引量:4
8
作者 梁俊琴 普雄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3-864,F0003,共3页
关键词 皮肤免疫系统 紫外线诱导 免疫学效应 免疫器官 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光谱特性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咏梅 梁路光 张铁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光纤探头式皮肤反射光谱检测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采用精密光栅分光系统和CCD光电接收器件 ,能够快速检测皮肤反射光谱。依据皮肤反射光谱的特征和色度学原理 ,提出表示皮肤颜色的方法 ,给出了三刺激值和色差的计算公式以... 本文介绍了一种光纤探头式皮肤反射光谱检测系统的结构。该系统采用精密光栅分光系统和CCD光电接收器件 ,能够快速检测皮肤反射光谱。依据皮肤反射光谱的特征和色度学原理 ,提出表示皮肤颜色的方法 ,给出了三刺激值和色差的计算公式以及病变皮肤表面颜色的区分界限。在分析了皮肤表面颜色和反射光谱曲线的基础上 ,提出实现客观自动识别病变皮肤的对策。通过比较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的反射光谱和色差 ,实现某些皮肤病的分析和诊断。利用此系统对典型皮肤病例的反射光谱进行测试分析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特性 诊断方法 皮肤 皮射光谱 皮肤 诊断 自动识别 光纤探头式皮肤反射光谱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信息化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10
作者 张慧妍 崔雪莹 +2 位作者 王小艺 孟宏 许继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皮肤指标与人体健康、所关注皮肤领域问题间的相关性,皮肤检测分析系统研发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专家经验等相对以往更容易获取、存储,使得采用信息化技术客观、系统地进行皮肤指标、状态的综合评价、预测、决策等研究成为可能。皮肤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后续可融合机器学习等方法横向挖掘指标与问题间的非线性相关性,纵向提炼指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家与消费者、检测数据协同的智能决策以科学选取化妆品实现对皮肤性能的改善。最后,指出利用方便采集的图像并结合云端服务器,研发高效、快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皮肤检测分析系统将是皮肤化妆品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相关性 评价 预测 决策 图像 皮肤检测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皮肤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管咏梅 王舒慧 +5 位作者 赵氏淳 臧振中 周小梅 杨明 陈丽华 朱卫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5,I0011,共8页
人体皮肤上所寄生的大量皮肤微生物群,与宿主及外界环境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系统,而皮肤微生态平衡与机体皮肤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中药可以通过调控皮肤微生物群去调节皮肤微生态,恢复皮肤微生态平衡。笔者拟从阐述皮肤微生态... 人体皮肤上所寄生的大量皮肤微生物群,与宿主及外界环境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系统,而皮肤微生态平衡与机体皮肤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中药可以通过调控皮肤微生物群去调节皮肤微生态,恢复皮肤微生态平衡。笔者拟从阐述皮肤微生态概念、皮肤微生物群与皮肤疾病的关系、中药调控皮肤微生态机制、中药通过调节皮肤微生态治疗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4个方面去探讨中药对皮肤微生态的调节作用,为明确中药治疗皮肤疾病作用机制和开发中药提供新的思路。未来,学者应致力于从皮肤微生态的角度去开发高效、低毒的皮肤病防治药物,研制临床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和安全性高的中药制剂,为中药在皮肤科的广泛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中药复方 菌群结构 皮肤微生态 皮肤微生物群 皮肤免疫系统 皮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新策略:经皮免疫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晶 胡晋红 +1 位作者 朱全刚 彭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经皮免疫是一种将抗原和佐剂局部应用于皮肤诱导产生全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方法。皮肤不但是组织外源性物质包括病原体进入体内的物理屏障,还是复杂有效的免疫系统,因此皮肤是重要的免疫接种靶标。在人类和多种动物的实验中,经皮免疫的... 经皮免疫是一种将抗原和佐剂局部应用于皮肤诱导产生全身免疫反应的一种新方法。皮肤不但是组织外源性物质包括病原体进入体内的物理屏障,还是复杂有效的免疫系统,因此皮肤是重要的免疫接种靶标。在人类和多种动物的实验中,经皮免疫的效果已经得到了证实。经皮免疫是一种免疫的新策略,有着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免疫 皮肤免疫系统 郎格汉斯细胞 疫苗 经皮给药系统 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