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OH)_(2)D_(3)对小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母兴语 何小解 +3 位作者 黄诒洁 杭倩如 翁于格 丁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7-156,共10页
目的探讨1,25(OH)_(2)D_(3)参与皮肤全层切割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皮肤创伤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受体(VDR)抑制剂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药粉... 目的探讨1,25(OH)_(2)D_(3)参与皮肤全层切割伤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5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皮肤创伤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受体(VDR)抑制剂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受体(VDR)激动剂组、皮肤创伤+维生素D药粉(VD)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拍照并记录创面大小,计算创面愈合率。在创面处理第9天时,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1,25(OH)_(2)D_(3)的浓度;取创缘组织,HE染色检测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组织中VDR、CD31的表达情况,分别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中VDR、Notch1、TNF-α、IL-17A、IL-17F和IL-2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小鼠伤口愈合第9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皮肤创伤组血清1,25(OH)_(2)D_(3)浓度、创面组织VDR、CD31表达降低(P<0.05),TNF-α、IL-17A、IL-17F和IL-22表达升高,Notch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皮肤创伤组比较,皮肤创伤+VDR激动剂组、皮肤创伤+VD组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率、血清1,25(OH)_(2)D_(3)浓度、创面组织VDR、CD31、Notch1表达升高(P<0.05),创面组织TNF-α、IL-17A、IL-17F、和IL-22表达降低(P<0.05),皮肤创伤+VDR抑制剂组小鼠皮肤创面组织TNF-α、IL-22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创面愈合率、血清1,25(OH)_(2)D_(3)浓度、创面组织VDR、CD31、Notch1、TNF-α、IL-17A、IL-17F、IL-22的mRNA和Notch1、IL-17A、IL-17F的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皮肤创伤+VDR激动剂组、皮肤创伤+VD组小鼠的伤口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且血管生成增加、真皮结缔组织较致密,表皮基本完成再上皮化。结论1,25(OH)_(2)D_(3)能够促进皮肤全层切割伤小鼠创面愈合,可能是通过减轻创面炎症因子TNF-α、IL-17A、IL-17F和IL-22的表达,促进Notch1受体和VDR的表达和血管生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维生素D受体 Notch1受体 皮肤创伤愈合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淋巴细胞3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威 杭倩如 +2 位作者 徐腾姣 翁于格 丁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皮肤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凝血、炎症、增殖和重塑等阶段,固有免疫细胞参与期间信号因子的调控。固有淋巴细胞3(ILC3)作为固有免疫细胞的一员,因其独特的组织分布与来源,能够通过产生IL-17、IL-22和GM-CSF等多种细胞因子... 皮肤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凝血、炎症、增殖和重塑等阶段,固有免疫细胞参与期间信号因子的调控。固有淋巴细胞3(ILC3)作为固有免疫细胞的一员,因其独特的组织分布与来源,能够通过产生IL-17、IL-22和GM-CSF等多种细胞因子维持皮肤稳态,并通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上皮细胞迁移,参与伤口组织重建。ILC3是伤口周围环境潜在信息整合者,其功能受到RA-RAR、FFAR2、维生素D受体、DR3、AhR等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目前大量研究提示ILC3在皮肤创伤愈合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望成为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重要治疗靶点。本文总结ILC3的起源、组织分布、功能及其信号受体,并就近年来国内外ILC3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伤愈合 固有淋巴细胞3 先天免疫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药物敷料的构建及其对高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杰 王世勇 +5 位作者 刘阳 李根 赵玲 王九娜 唐俊杰 赵红斌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创伤敷料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以期实现对高海拔地区皮肤创伤修复。方法将独一味与胶原蛋白/聚己内酯(1∶1)混合,用0.1%京尼平交联或不交联材料24 h,部分敷料用质量体积分数0.1%京尼平室温交联1 h,用无水乙醇溶液充分洗...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创伤敷料并评价其生物学性能,以期实现对高海拔地区皮肤创伤修复。方法将独一味与胶原蛋白/聚己内酯(1∶1)混合,用0.1%京尼平交联或不交联材料24 h,部分敷料用质量体积分数0.1%京尼平室温交联1 h,用无水乙醇溶液充分洗涤,再用浓度0.1 mol/L NaOH中和10 min,剩余敷料不交联做为对照,自然干燥、密封后用60钴照射灭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交联前后材料的透气性、吸水性、接触角和降解性能。同时选取40只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鼠龄(3.4±0.3)个月,体质量(180±10)g。对大鼠急进高海拔地区(海拔3 670 m)后复制皮肤创伤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常规纱布治疗,实验组用载药敷料治疗。术后3、7、14 d时,分别利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评价创伤愈合效果。结果交联后敷料可见纤维相互交叉粘连,呈纳米纤维状无序排列、分布,纤维的直径为200~600 nm。载药敷料24 h时药物释放率为(83.62±4.23)%。交联敷料吸水率、透气率高于未交联敷料(51.21%±2.55%vs 40.07%±2.55%,90.60%±3.68%vs 84.30%±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敷料降解率、接触角小于未交联敷料(10.54%±1.73%vs 58.20%±3.62%,10.00°±0.86°vs 128.0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动物实验,实验组创面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组织中CD31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胶原/独一味药物敷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组织相容性,能有效促进皮肤创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独一味 静电纺丝 皮肤创伤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衣治疗急性皮肤创伤30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巩永杰 贾小强 石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皮肤创伤 凤凰衣 治疗 疗效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冉新泽 林远 +3 位作者 程天民 屈纪富 徐辉 阎国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皮肤创伤愈合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与皮肤创伤愈合
6
作者 赵振拴 陈百成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皮肤创伤 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肤伤结湿敷治疗皮肤创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柏志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肤伤结治疗皮肤创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皮肤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创面采用自制肤伤结(由千里光、葫芦茶、地榆、冰片等组成)湿敷创面;对照组采用法国优格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商品名... [目的]观察肤伤结治疗皮肤创伤的疗效。[方法]将80例皮肤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创面采用自制肤伤结(由千里光、葫芦茶、地榆、冰片等组成)湿敷创面;对照组采用法国优格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敷料(商品名:优拓SSD)外敷创面,2组患者创面均外加纱布固定包扎。观察治疗1周。[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5.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肤伤结药液湿敷治疗皮肤创伤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肤伤结 皮肤创伤 湿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创伤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婕然 姜晓文 +1 位作者 于文会 王海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101,共5页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创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伤愈合分子层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中药通过调控与创伤相关细胞因子作用来促进创伤愈合。创伤分为新鲜创和陈旧创,依据中兽医理论治疗方...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创伤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伤愈合分子层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中药通过调控与创伤相关细胞因子作用来促进创伤愈合。创伤分为新鲜创和陈旧创,依据中兽医理论治疗方法是有区别的。现代兽医学研究表明,传统中兽医理论和治疗方法符合现代兽医学理论并有许多相似之处。论文通过结合中兽医治疗皮肤创伤的临床应用,对中药外用促进皮肤创伤愈合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中药治疗皮肤创伤愈合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用 皮肤创伤 创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纳香总黄酮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许罗凤 王丹 +4 位作者 庞玉新 杨全 夏奇峰 李小婷 马青松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75-79,83,共6页
探讨艾纳香总黄酮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取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组和艾纳香总黄酮高、中、低组,建立大鼠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连续给药10 d,测定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于术后的1、3、5、7、10 d检测创缘组... 探讨艾纳香总黄酮对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取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组和艾纳香总黄酮高、中、低组,建立大鼠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连续给药10 d,测定创面面积,计算愈合率;于术后的1、3、5、7、10 d检测创缘组织IL-1、TNF-α表达量并切取创伤边缘皮肤全层,制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艾纳香总黄酮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缩短愈合时间,创伤早期增强创面IL-1、TNF-α的表达。艾纳香总黄酮促进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机制之一可能是增强创伤早期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总黄酮 皮肤创伤 IL-1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皮肤创伤犬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桃 卫朝辉 +5 位作者 蒲辉 张檬 曾梦颖 张迪 高洪 严玉霖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36,共5页
探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犬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建立犬皮肤损伤模型,观察其治疗犬皮肤创伤的临床效果。将皮肤创面为30mm×30mm的9只损伤模型幼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BMSCF)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取BM... 探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犬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建立犬皮肤损伤模型,观察其治疗犬皮肤创伤的临床效果。将皮肤创面为30mm×30mm的9只损伤模型幼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BMSCF)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取BMSCF加于皮肤损伤的犬创面,以平均愈合时间、愈合残留面积为指标,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结果显示,BMSCF治疗组皮肤平均修复时间为27.66d±0.87d,愈合残留面积分别为(8.043±0.124)cm^2/10d、(3.317±0.105)cm^2/20d、0cm^2/30d,相对于其他两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效果好(P<0.05)。皮肤组织切片结果显示,BMSCF治疗组皮肤组织结构愈合完整、快速、瘢痕面积小。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治疗,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犬创面愈合治疗效果显著、疗程短,通过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临床上犬难愈性创面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分泌因子 皮肤创伤 创伤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OA-RD17促进皮肤创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
11
作者 杨新旺 李超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16-216,共1页
皮肤创伤修复是恢复皮肤完整性和功能的一系列复杂协调生物学进程,主要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4个阶段。以往研究表明,两栖动物具有良好的创伤修复能力,其皮肤分泌多肽能促进创伤修复。因此,本研究提取了云南高原地区两栖动物臭蛙... 皮肤创伤修复是恢复皮肤完整性和功能的一系列复杂协调生物学进程,主要包括止血、炎症、增殖和重塑4个阶段。以往研究表明,两栖动物具有良好的创伤修复能力,其皮肤分泌多肽能促进创伤修复。因此,本研究提取了云南高原地区两栖动物臭蛙皮肤分泌的小分子多肽OA-RD17,探究其对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通过HACAT细胞划痕实验验证了该多肽具有促进细胞迁移的能力,在全皮层和烫伤模型中发现多肽OA-RD17具有较强的促进皮肤创伤修复的能力,且HE染色显示其促进了表皮再生、上皮化以及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创伤修复 皮肤完整性 上皮化 细胞迁移 烫伤模型 小分子多肽 OA 分子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皮肤创伤药物治疗方法
12
作者 王德水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5期91-91,共1页
按照形成的原因猪常见外伤可分为咬伤、刺伤、切伤、挫伤等闭合性外伤。易引起继发性感染,出现全身反应,需要及时处理治疗,生产中加强管理,避免外伤发生。
关键词 皮肤创伤 药物治疗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门诊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皮肤创伤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牛军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2期63-63,共1页
目的评价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烧烫伤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小面积烧烫伤病人,0.9%生理盐水清创后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涂抹于创伤部位,根据患者伤口感染情况辅以全身治疗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面积烧烫伤,... 目的评价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烧烫伤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小面积烧烫伤病人,0.9%生理盐水清创后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涂抹于创伤部位,根据患者伤口感染情况辅以全身治疗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结果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面积烧烫伤,效果良好,治愈率达到100%。结论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烧烫伤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面积 皮肤创伤 湿润烧伤膏(MEB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性皮肤缺损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路培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6-7,共2页
搜集近年来关于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的资料,讨论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术的原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皮肤缺损及复杂缺损的应用、治疗效果,发现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建立引流系统,快速... 搜集近年来关于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的资料,讨论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术的原理、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皮肤缺损及复杂缺损的应用、治疗效果,发现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建立引流系统,快速控制炎症,减轻组织损伤,促进创面愈合,适用于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皮肤缺损合并感染的外科治疗,其主要的机制是利用负压的持续吸引祛除创面周围异常物质,改善局部代谢,促进血管长入,肉芽生长。在临床应用的研究中,暂无针对经济效应的研究,如何寻找进一步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下的皮肤代替物成为将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伤皮肤缺损 临床应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引流技术在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阳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VSD引流技术在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VSD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 目的:观察VSD引流技术在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VSD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创口愈合状况及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周、治疗4~5周及治疗≥6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口愈合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引流技术在急诊创伤皮肤缺损患者中应用,可提升治疗成功率及创面愈合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引流技术 急诊创伤皮肤缺损 治疗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蓝岚 蓝海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20期206-20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理创面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 :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理创面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创面换药,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创面处理,分析并评估两组患者创面闭合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闭合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创面感染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可尽早修复其皮肤软组织缺损,闭合其创面,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伤皮肤 软组织缺损 感染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常继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8期28-29,3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2例患者,并按照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负压封闭引流术)和对照组(常规换药),均为2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植... 目的研究分析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2例患者,并按照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负压封闭引流术)和对照组(常规换药),均为26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受伤至Ⅱ期手术时间(10.47±2.13)d,住院时间(22.23±3.41)d,换药次数(4.31±1.52)次,植皮成活率96.15%,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69%均同对照组患者(15.32±4.41)d、(31.65±6.03)d、(18.34±5.17)次、80.77%、30.77%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负压封闭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皮肤过度病理性修复机制探明
18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9年第3期282-282,共1页
关键词 修复机制 病理性 创伤皮肤 干细胞样细胞 国家科技进步奖 第一附属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皮肤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皮肤大面积坏死的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治疗案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艾力·艾尔肯 李巴仑 +6 位作者 张梦菲 谭宁 寇正 张慧敏 吴筱洁 孙亚东 华进联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3月龄田园家犬因咬伤所致皮肤大面积坏死而入院诊治。主人选择使用保守治疗,直接将伤口缝合。缝合后第3天患犬出现组织坏死及局部感染而再次入院诊治。经临床检查其基本生命体征未见异常,经血液检验发现患犬的白细胞数显著升高,视诊可... 3月龄田园家犬因咬伤所致皮肤大面积坏死而入院诊治。主人选择使用保守治疗,直接将伤口缝合。缝合后第3天患犬出现组织坏死及局部感染而再次入院诊治。经临床检查其基本生命体征未见异常,经血液检验发现患犬的白细胞数显著升高,视诊可见其创口感染、组织坏死严重。通过清理坏死组织后用间充质干细胞水凝胶和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注射对患犬进行治疗,病犬治疗6 d后创口基本愈合,其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及血小板数等临床指标均恢复至标准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水凝胶 冻干粉 皮肤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在体伤口间充质干细胞编程产生新皮肤
20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16-616,共1页
据Kurita M 2018年9月5日[Nature,2018,561(7722):243-247.]报道,美国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将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样状态,使开放性伤口的细胞直接转化成新的皮肤细胞。修复大面积皮肤创伤的整形手术在未来或将成为... 据Kurita M 2018年9月5日[Nature,2018,561(7722):243-247.]报道,美国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将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样状态,使开放性伤口的细胞直接转化成新的皮肤细胞。修复大面积皮肤创伤的整形手术在未来或将成为历史。大面积的皮肤创伤,包括严重烧伤、褥疮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的创伤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皮肤溃疡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将现有的皮肤移植到伤口处。然而当溃疡面积太大时,外科医生就很难找到足够的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开放性伤口 皮肤细胞 编程 在体 皮肤创伤 溃疡面积 整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