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PVT1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柳善伟 刘艳芬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孙宪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在首次确诊(T1)、早期强化治疗前(T2)、巩固治疗前(T3)、延迟强化治疗前(T4)、维持治疗前(T5)进行骨髓检查及lncRNA-PVT1检查。收集同期2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ALL组和对照组的lncRNA-PVT1表达情况。将ALL患儿按照T3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统计两组的lncRNA-PVT1表达变化。分析lncRNA-PVT1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L患儿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VT1诊断ALL的AUC为0.919(95%CI:0.863-0.975),最佳截断值为1.465,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8.80%。根据lncRNA-PVT1的中位值2.18将64例ALL患儿分为低表达组(lncRNA-PVT1<2.18)和高表达组(lncRNA-PVT1≥2.18)。高表达组存在更高的Day 33 MRD,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T3、T4、T5时,高危组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均P<0.01);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非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35(9-37)个月,高表达组为25(5-33)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Day 33 MRD(>10^(-2))、lncRNA-PVT1(≥2.18)是影响AL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PVT1参与儿童ALL的发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诊断价值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3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郭佳 朱易萍 +4 位作者 高举 李强 贾苍松 周晨燕 郭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目的:总结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NHL/B-AL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规范化疗的43例B-NHL/B-ALL患儿临床表现和实... 目的:总结儿童成熟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NHL/B-AL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转归,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进一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规范化疗的43例B-NHL/B-ALL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其中按中国小儿肿瘤协作组B-VLH-2010方案化疗26例,LMB-89方案化疗例17例,中位随访时间24月;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不同化疗方案B-NHL/BALL患儿预期2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果:①本组患儿中位发病年龄为7.58岁(2.42-13.67岁),男女比例2.9:1,男女患儿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837);②本组43例B-NHL/B-ALL患儿中Burkitt淋巴瘤34例(79.07%),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ALL-L3型3例,其他成熟B细胞NHL 2例;③临床分期为:Ⅰ期4例(4/43,9.30%),Ⅱ期9例(9/43,20.93%),Ⅲ期23例(23/43,53.49%)和Ⅳ期(包括ALL-L3)7例(7/43,16.28%);④常见原发部位:腹腔(特别是回盲部)11例(11/43,25.58%),鼻咽部10例(10/43 23.26%),颌面部9例(9/43,20.93%),外周淋巴结8例(8/43,18.60%),其他5例如纵隔、骨髓等(5/43,11.63%);⑤本组患儿中位随访时间24月(0.7-105月),2年OS为79.8%±6.5%,EFS为71.0%±7.2%,其中B-VLH-2010方案组2年OS和EFS分别为79.1%±8.4%和74.1%±8.4%;LMB-89方案组2年OS和EFS分别为87.5%18.3%和66.7%1 1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34和0.691);LDH>2N患儿和骨髓浸润B-NHL/B-ALL患儿的2年EF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病人(P<0.05);⑥43例患儿中,1例病情未缓解并进展至死亡,8例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2-9月)死亡/复发/进展组患儿年龄略大于非复发组患儿,以男性患儿多见,常伴有全身症状,乳酸脱氢酶升高明显,骨髓浸润及CNS浸润更为常见,分期多为Ⅲ期和Ⅳ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DH>2N是B-NHL/B-ALL患儿死亡/复发/进展的危险因素(OR=31.129,P=0.02)。结论:短程、强化疗可提高B-NHL/B-ALL疗效,本组患儿2年OS为79.8%±6.5%,EFS为71.0%±7.2%,B-NHL-2010和LMB 89治疗方案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晚期B-NHL及B-ALL患儿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熟B细胞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JWA基因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沈群 盛瑞兰 +3 位作者 陆化 曹海霞 夏薇 周建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07,414,共3页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 目的 :探讨 JWA基因表达与不同病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ANL L )的相关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2 4例不同病期的 ANL L 患者骨髓和 (或 )外周血中 JWA基因的表达。结果 :JWA基因表达在初发 ANL L为13 /13 ( 10 0 %阳性 ) ,完全缓解时为 1/4,复发患者为 3 /4,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 MDS)转化而来为 1/3。结论 :JWA可能参与原发 ANL L 的某个发病过程 ,其与白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WA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香提取物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齐振华 张国平 +3 位作者 朱文辉 谭桂山 任波 唐果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乳香提取物诱导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DNA电泳、DNA片段百分率、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结果:乳香提取物能诱导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细胞凋亡。
关键词 白血病.非淋巴细胞性.急性 乳香提取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及TCRVγΙ-Jγ基因重排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兵 张剑 +1 位作者 周淑芸 孙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0,102,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1例ANLL病人IgH及TCRVγIJγ基因重排。结果:26.8%(11/41)ANLL病人存在IgH或/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3例病人同时存在IgH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病人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41例ANLL病人IgH及TCRVγIJγ基因重排。结果:26.8%(11/41)ANLL病人存在IgH或/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3例病人同时存在IgH和TCRVγIJγ基因重排;基因重排阳性ANLL治疗缓解率低于重排阴性ANLL病人(P<0.05)。结论:①IgH或TCR基因重排并非局限于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发生于部分ANLL病人;②多重PCR技术可以一次PCR扩增同时检测两种重排基因,更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基因重排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17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时昊 朱锋 +3 位作者 张红 肖爱琴 张志瑢 王克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背景与目的:CD117是c-kit受体(c-kit receptor,c—kit R)膜外区分子表面抗原标志。研究表明,CD117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高表达,可作为髓系白血病膜抗原标志物,对诊断ANLL有临床参考... 背景与目的:CD117是c-kit受体(c-kit receptor,c—kit R)膜外区分子表面抗原标志。研究表明,CD117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blastic leukemia,ANLL)高表达,可作为髓系白血病膜抗原标志物,对诊断ANLL有临床参考价值。但是,CD117的表达与ANLL化疗疗效的关系如何及其表达是否可作为判断ANLL预后的指标等问题尚无明确结论。本文旨在研究成人ANLL中CD117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探讨CD117的表达与ANLL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y,FCM)分别检测初诊的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8l例ANLL成人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D117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水平。设立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ANLL的M3亚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其他亚型均采用DA方案或/和HA方案治疗。分析ANLL各亚型CD117表达及其化疗的完全缓解率(CR)。根据CD117表达的阳性与否,将ANLL分为CD117阳性(+)组和CD117阴性(-)组,比较两组ANLL的CR。结果:对照组、ALL和ANLL CD11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3%(5/38)和70%(57/81),ANLL组CD117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LL组(P=0.000)。ANLL组CD117阳性细胞水平与对照组和ALL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0)。CD117阳性细胞水平高低依次为M3/M1、M2/M6/M4、M5;CR高低依次如下:M3:80%(8/10)、M1—M2:73.9%(31/42)、M4-M5:57.9%(11/19)。CD117(+)组和CD117(-)组CR率分别为51%(29/57)和67%(16/24)(P=0.192),两组CR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CD117可作为急性白血病髓系免疫学标记之一。ANLL患者CD117阳性与否及其阳性水平的高低与化疗CR率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D117表达不是判断ANLL的疗效及其长期存活率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CD117 疗效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翠苹 王肖岚 +1 位作者 张卫平 徐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7-238,共2页
报道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4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榄香烯乳200~400m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持续12~15天,同时用HA方案:三... 报道榄香烯乳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4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榄香烯乳200~400mg加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持续12~15天,同时用HA方案:三尖杉酯碱4~6mg/d1-7,阿糖胞苷100-200mg/d1~7;对照组:单用HA方案,用量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CR率80%,对照组CR率60.9%;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3.9%。结论:榄香烯乳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肯定的疗效,此药不良反应轻,无骨髓抑制,在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仍能继续使用榄香烯乳治疗,故榄香烯乳可成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燕 付蓉 +20 位作者 刘文会 程毓倩 宋文秀 杜丽娟 阮二宝 张丽彤 王晓明 梁勇 王国锦 瞿文 宋嘉 张荣莉 关晶 李丽娟 宋妍 高珊 刘惠 江汇涓 王珺 邹鹏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00-1304,共5页
为了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分析,总结疗效并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51.1%;6、12、18、24、36个月总生存率及无... 为了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分析,总结疗效并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完全缓解率51.1%;6、12、18、24、36个月总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68.6%、55.8%、53.8%、46.4%、21.3%及57.9%、38.6%、33.3%、31.6%、0%。经分析年龄<40岁、化疗前白细胞数<10.0×109/L、骨髓抑制期白细胞<1.0×109/L、发病1个月内给予化疗、化疗前输注全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及生存率较高;首疗诱导缓解、获得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复发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p值均<0.05)。结论:了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并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治疗,对提高缓解率及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白血病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凋亡基因livin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娴静 孙慧 +1 位作者 王桂叶 范清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为了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原代细胞l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l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以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livin mRN... 为了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原代细胞livin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livin基因mRNA表达水平,以1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以HL-60细胞株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livin mRNA在初治ANLL患者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缓解后表达明显下降(p<0.05);复发后其表达又升高。在初治ANLL患者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的患者完全缓解率(CR)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livin基因过度表达和ANLL的发病呈正相关;livin基因高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低,预后不良;livin可作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基因 LIVIN基因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K细胞亚群及其NCR受体测定 被引量:9
10
作者 楼瑾 汪明春 +1 位作者 李明 聂李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63-2064,共2页
目的:探讨初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K细胞亚群分布及自然细胞毒受体(NCR)的水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26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细胞亚群、自然细胞毒受体。结果: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目的:探讨初发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NK细胞亚群分布及自然细胞毒受体(NCR)的水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26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NK细胞亚群、自然细胞毒受体。结果: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56bright及CD56d im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Kp30、NKp44、NKp46在CD56+CD3-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可能与NK细胞及亚群减低,自然细胞毒受体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杀伤细胞 天然 受体 自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文艳 涂三芳 +1 位作者 陆志刚 李玉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536-539,共4页
随着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急性白血病(AL)的研究进展中的运用,AL的诊断分型已由1976年提出的以形态学为主的FAB分型发展到2001年的MICM分型,突出体现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在AL诊断分型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 随着细胞与分子遗传学技术在急性白血病(AL)的研究进展中的运用,AL的诊断分型已由1976年提出的以形态学为主的FAB分型发展到2001年的MICM分型,突出体现了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的改变在AL诊断分型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还对急性白血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判断、治疗指导及新药研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将论述染色体异常和融合基因的表达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和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对染色体核型正常的ANLL几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对疾病预后评估做个总结。近年来,对ANLL各型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的进一步阐释有助于开发新的白血病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染色体异常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越菡 李晓文 +2 位作者 黄思茂 龙仕儒 周燕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用si RNA沉默CEM-C1细胞中HOTAIR的表达,CCK-8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活力的影响; Brd U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地塞米松抑制CEM-C1细胞增殖的增效作用; Hoechst 33342染色法和caspase 3/7活性检测法研究si-HOTAIR对CEM-C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骨髓基质HS-5细胞(P <0. 01)。在CEM-C1细胞中干扰HOTAIR表达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发生凋亡,地塞米松抑制CEM-C1增殖的作用被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调(P <0. 01)。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活力,促进其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长链编码RNA HOTAIR 糖皮质激素受体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在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伟红 吴日荷 +1 位作者 方炳木 李琳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建立MBCDI,分别比较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 目的:探讨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及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MBCDI)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初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建立MBCDI,分别比较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初发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化疗后白血病细胞数和MBCDI,分析初发时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MBCDI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不相关(P值分别为0.6200和0.2451),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2778);化疗后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相关(P值均为0.0001),并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98和-0.34373),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化疗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化疗后MBCDI与总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均相关(P值均为0.0001),并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69和0.38607),持续缓解组、复发组、未缓解组和早期死亡组的MBCDI依次下降,相互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与预后无关,化疗后的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和MBCDI均可用于预测患者完全缓解、持续缓解及长期生存的可能性,MBCDI的相关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预后 骨髓白血病细胞 骨髓白血病细胞下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切除术后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海燕 达万明 +6 位作者 高春记 韩晓萍 王书红 靖U 薄剑 靳海杰 李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03-206,共4页
本研究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患者术后施行了清髓性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环... 本研究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患者术后施行了清髓性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环磷酰胺及阿糖胞苷,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为环孢霉素A、霉酚酸酯及短程甲氨蝶呤。收集相关临床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患者移植后第16天造血重建,第30天及第100天STR-PCR法检测为完全供者型嵌合,未发生急性或慢性GVHD,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4个月无病生存。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肾细胞癌是可行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益玲 钟璐 +6 位作者 陈芳源 韩洁英 钟华 宣政华 陈小龙 钟济华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101,共4页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 目的研究核仁形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对评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分化水平的价值。方法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的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观察Ag-NORs形态与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Ag-NORs分数与染色体、荧光分子原位杂交(FISH)检查以及AML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Ag-NORs形状特征的细胞比例与细胞形态学的原幼稚细胞比例有显著相关性。Ag-NORs分数比较,染色体和FISH检查异常组高于正常组;治疗前未缓解组高于缓解组;持续缓解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复发组;生存期1年以上组高于1年内死亡组(均P<0.01)。结论用嗜银染色方法检测AML细胞Ag-NORs分数和形态可观察白血病细胞的增殖状况,可作为白血病细胞动力学研究的一项指标,由于操作简便和易于普及,可为白血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快捷有效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核仁组织区相关嗜银蛋白 嗜银颗粒数目和形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转录因子GATA-2基因插入突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扬秋 杨力建 +2 位作者 陈少华 卢育洪 张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55-260,共6页
采用RT 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和核苷序列分析检测 8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ATA 2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发现绝大多数ANLL都表达了GATA 2基因 (89.4 % ) ,并发现 1例M1病人的PCR产物较正常产... 采用RT PCR ,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和核苷序列分析检测 8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ATA 2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情况。结果发现绝大多数ANLL都表达了GATA 2基因 (89.4 % ) ,并发现 1例M1病人的PCR产物较正常产物大 ,序列分析显示在GATA 2基因第二锌指区出现 18个核苷酸的插入突变 ,使其GATA 2因子的第二锌指增加 6个氨基酸 ,其中含有 1个能与锌离子结合的半胱氨酸。该插入突变可能引起GATA 2的功能改变 ,该结果为首次发现ANLL中的G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转录因子 GATA-2 插入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_2型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侠 刘文 +4 位作者 张凤奎 李峰敏 郭媛媛 李妍 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51-751,共1页
关键词 多发骨髓瘤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uer小体及其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卫 张建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44-644,共1页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uer小体及其临床疗效的分析徐卫张建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Auer小体;临床疗效Auer小体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uer小体及其临床疗效的分析徐卫张建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南京210029)关键词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Auer小体;临床疗效Auer小体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blasticle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淋巴细胞 AUER小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urvivin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孟小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5-1036,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survivinmRNA表达及与疗效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2 8例初发ANLL患者和 6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 :ANLL患者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 75 .0 % (2 1/ 2 8... 目的 :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细胞survivinmRNA表达及与疗效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检测 2 8例初发ANLL患者和 6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mRNA的表达。结果 :ANLL患者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 75 .0 % (2 1/ 2 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的 2 / 6 (χ2 =3.919,P <0 .0 5 ) ;survivinmRNA表达阴性的ANLL患者接受 1个疗程化疗后骨髓缓解 (BMR)率高于阳性者 (83.3%vs 2 5 .0 % ,P =0 .0 2 3)。结论 :survivin基因在ANLL细胞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白血病 淋巴细胞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于虹 付蓉 +11 位作者 阮二宝 瞿文 梁勇 王晓明 王国锦 宋嘉 刘鸿 吴玉红 王化泉 邢莉民 关晶 邵宗鸿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57-657,共1页
背景与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报道3例ANLL合并NHL,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1例患者经兼顾髓淋两系化疗方案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2例患者放弃治... 背景与目的探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报道3例ANLL合并NHL,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1例患者经兼顾髓淋两系化疗方案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2例患者放弃治疗,病情发展迅速均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霍奇金淋巴 霍奇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