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的建立与使用
1
作者 陈敏 施小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7-1010,共4页
癌细胞系是肿瘤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人类细胞系He La建立以来,至今已经有数千种癌细胞系,其中特征性的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有637个。传统癌细胞系的建立成功率低,常需要加入调节因子,"条件性重编程"技... 癌细胞系是肿瘤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人类细胞系He La建立以来,至今已经有数千种癌细胞系,其中特征性的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有637个。传统癌细胞系的建立成功率低,常需要加入调节因子,"条件性重编程"技术可提高成功率。每个新细胞系建立及其表征的描述需符合指南要求。肿瘤细胞系主要用于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药物的开发,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细胞系的组合用于抗癌药的高通量筛选。使用细胞系时,需注意支原体污染和/或来自其他细胞的交叉污染,建立细胞模型护照数据库可防止错误识别。本文就白血病-淋巴瘤细胞系的种类、建立、使用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淋巴瘤 癌细胞系 建立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综合征抑郁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则挚 张晨 +7 位作者 洪武 苑成梅 易正辉 汪作为 吴志国 黄佳 禹顺英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与亚综合征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亚综合征抑郁组(64例)与正常对照组(64例)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17,HAMD17)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34±0.11)vs(0.41±0.13),P<0.01],亚综合征抑郁组Bcl-2表达水平与HAMD17评分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22,P>0.05)。结论 Bcl-2基因低表达可能与亚综合征抑郁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抑郁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玲珑 曾献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期恶性肿瘤,随着个体化化疗的应用,治愈率日渐提高。但由于儿童时期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化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且作用方式复杂。本文对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化疗相关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儿童期恶性肿瘤,随着个体化化疗的应用,治愈率日渐提高。但由于儿童时期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化疗药物可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影响患儿神经认知功能,且作用方式复杂。本文对儿童期急性淋巴细胞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神经功能、MRI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化学治疗 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及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巨勇 牟娜 +3 位作者 牟佳 李伟 张长庚 王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80例AML(包括56例初治患者,16例缓解患者,8例复发患者)及30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中PTEN及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初治和复发组患者骨髓细胞PTE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缓解组(P<0.01)。PTEN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AML患者年龄,性别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AML患者中PTEN与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2,r=-0.569)。结论:PTEN及BCL-2参与AML的发生发展,并对AML的化疗效果起着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蛋白的基因(PTEN) B细胞淋巴/白血病-2(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松梅 张腾龙 +3 位作者 蒋玉梅 吴弘英 郝鲁梅 邢秀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95-3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BMMNC中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并同步收取血浆,检测β2-MG分泌水平;按Durie-Salmon(D-S)分期标准对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①BAFF与BCL-2 mRNA在MM组中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台期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②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初发组与复发/难治组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异。BAFF与BCL-2 mRNA表达与患者病程D-S分期和β2-M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MM患者BAFF与BCL-2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MM初治组、复发/难治组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平台组,提示BAFF和BCL-2可能参与MM的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MM肿瘤负荷呈正相关,提示BAFF和BCL-2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判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多发性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中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崔雨婷 张睿 +4 位作者 陈正礼 罗启慧 祝春梅 孙凤娇 陈梦鹿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 通过130只(雌雄对半)Sprague-Dawley(SD)大鼠进行自发性乳腺肿瘤造模,并研究自发产生的乳腺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mia-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 cell lymphoma/leukmia-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在乳腺肿瘤中的蛋白和m RNA表达变化。造模结果显示共有14只雌性大鼠发生乳腺肿瘤,对总体而言肿瘤的发病率为10.77%(14/130);由于雄性大鼠未见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肿瘤的发病率为21.54%(14/65)。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确定肿瘤分型分别为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腺癌3例,乳腺乳头状癌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结果显示,对照组(n=5)Bax、Bcl-2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9.75±0.04、8.13±0.35和6.60±0.04,而这3个因子在良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8.16±0.16、9.14±0.22和4.43±0.1。另外,其在恶性病变组(n=7)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为6.49±0.32、9.24±0.81和3.03±0.10,与对照组相比,Bax和Caspase-3在病变组的表达极显著减少(P<0.01),而Bcl-2在病变组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5),且正常对照组Bcl-2/Bax比值小于1,而在良性组和恶性组则均大于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FQ-PCR)结果通过相对定量计算显示,Bax、Bcl-2和Caspase-3在各组中的m RNA的表达量变化与蛋白表达一致,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综上所述,自发性乳腺肿瘤在雌性大鼠中的发病率较高,且病变类型多样,而雄性发病率为0;且Bcl-2、Bax和Caspase-3与大鼠自发性乳腺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为临床乳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乳腺肿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B细胞淋巴/白血病-2相关X蛋白 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Bag-l、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美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 目的:探讨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各85例、乳腺导管内癌及其癌旁组织各70例,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ag-l、Bcl-2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ax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及导管内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g-1、Bcl-2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ag-1、Bcl-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高于导管内癌组织,Bag-1、Bcl-2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疾病良、恶性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BAX Bcl-2相关X蛋白(Bax) 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g-1)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Bcl-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b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以及Bcl-2和SP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文健 杨亮 +1 位作者 李坚 阳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06-2111,共6页
目的:研究miR-181b对人肝癌G2细胞(HepG2)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转录因子SP1蛋白及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miR-181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miR-181b相应的双链互补DNA片段,插入miRNASelectTMpEGP-miR载体... 目的:研究miR-181b对人肝癌G2细胞(HepG2)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转录因子SP1蛋白及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miR-181b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人工合成的miR-181b相应的双链互补DNA片段,插入miRNASelectTMpEGP-miR载体中,经测序鉴定后克隆microRNA的高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miR-181b高表达质粒转染进HepG2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该细胞系中Bcl-2和S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的变化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181b能够减少Bcl-2和SP1蛋白质的表达,RT-PCR分析显示Bcl-2和SP1 mRNA表达减少。MTT显示转染后细胞的生长速率比未转染的细胞明显减慢。结论:miR-181b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提示可能与其下调Bcl-2和S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转录因子SP1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抑郁症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Bcl-2 mRNA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洪武 胡莺燕 +11 位作者 李则挚 苑成梅 易正辉 陈俊 吴志国 黄佳 曹岚 禹顺英 刘晓华 彭代辉 江开达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56-661,共6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外周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 Leukemia-2,Bcl-2)的表达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纳入TRD 23例、非TRD 26例与正常对照51名,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外周血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 lymphoma Leukemia-2,Bcl-2)的表达及其在抗抑郁治疗后的变化。方法纳入TRD 23例、非TRD 26例与正常对照51名,抑郁症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用TaqMan探针及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治疗前后抑郁症与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1.845±1.234)vs.(3.422±2.204)](P<0.01);TRD组Bcl-2基因表达低于非TRD组及正常对照组[(1.361±0.731)vs.(2.273±1.431)vs.(3.422±2.204)](F=11.468,P<0.01);TRD组和非TRD组患者经抗抑郁治疗后,HAMD量表平均减分率分别为62.23%和82.97%;TRD组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基因表达(1.797±1.035)显著上升(P<0.01),而非TRD组治疗后(2.623±1.785)基因表达上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cl-2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难治性抑郁症的Bcl-2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明显,经抗抑郁治疗后Bcl-2表达水平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Bcl-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丽娟 阳敏 丁依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3-889,共7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以及TGFβ1和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45例(15例妊娠期高血压,15例子痫前期轻度,15例子痫前期重度)和正常...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的细胞凋亡以及TGFβ1和Bcl-2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45例(15例妊娠期高血压,15例子痫前期轻度,15例子痫前期重度)和正常孕妇对照组4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检测胎盘绒毛滋养层TGFβ1和Bcl-2蛋白的表达;应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胎盘绒毛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凋亡情况,并测定凋亡率。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较对照组胎盘绒毛组织中滋养层细胞凋亡率及TGFβ1表达明显增高,而Bcl-2表达明显减低(均P<0.01)。随病情加重,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组细胞凋亡率及TGFβ1表达呈上升趋势,Bcl-2表达呈下降趋势(均P<0.01)。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胎盘绒毛细胞凋亡发生率与TGFβ1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TGFβ1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TGFβ1在滋养层细胞表达增高,Bcl-2在滋养层细胞表达降低,TGFβ1和Bcl-2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细胞凋亡 转化生长因子Β B细胞淋巴/白血病-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Gal-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东雁 林仲秋 +2 位作者 刘昀昀 黄纯娴 卢淮武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5,共7页
【目的】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蛋白-2(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检验它们作为预测预后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上皮性卵巢癌... 【目的】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蛋白-2(Bc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究二者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检验它们作为预测预后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Gal-3和Bcl-2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98例上皮性卵巢癌中,Gal-3、Bcl-2均为胞浆表达,Gal-3阳性率为76.5%(75/98),Bcl-2阳性率为51.0%(50/98),正常卵巢上皮不表达Gal-3、Bcl-2蛋白。Gal-3与Bcl-2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Gal-3表达与病理类型、铂敏感性相关(P=0.043,P=0.038),Bcl-2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P=0.029)。Cox单因素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Gal-3表达(P=0.008)、Bcl-2表达(P=0.021)、分期(P<0.001)、铂敏感性(P<0.001)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而Cox多因素分析中则只有Gal-3表达(P=0.014)、铂敏感性(P=0.021)、分期(P<0.001)才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Gal-3、Bcl-2可能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Gal-3表达与病理类型、铂敏感性、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判定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半乳糖凝集素-3 B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2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树章 蒋涛 任先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54-45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素-3(NT-3)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T-3对脊髓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和NT-3治疗组(C组),每组35只。B、C组用改良Allen′s法以30g·cm致伤大鼠T8脊髓制作损伤模型,C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于术后即刻、4h、8h、12h、24h、3d、7d注入NT-320μl(含NT-3200ng),B组在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组打开椎板后蛛网膜下腔置管,不损伤脊髓,不给药。术后24h、3d、7d、14d对大鼠进行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于术后4h、8h、12h、24h、3d、7d、14d处死动物(n=5),取T8节段脊髓,甲苯胺蓝(Nissl)染色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和Bax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BBB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Nissl染色C组大鼠脊髓损伤区较B组出血少、残存神经元多,A组正常。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ax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值均显著高于A组(P<0.01),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或0.01);各时间点C组和B组大鼠损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Bcl-2阳性细胞AOD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1),但C组显著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NT-3可能通过抑制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从而保护损伤的脊髓组织,这可能是NT-3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素-3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2 B细胞淋巴/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CL-2、NO、MDA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宇东 王芝芳 +5 位作者 白广禄 雷艳霞 王立新 范中学 耿冬 郭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 目的探讨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硒水平及对血清P53、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煤、水、土、玉米、辣椒、血清、尿、发中砷、硒含量;采用ELISA法、硝酸还原酶法、TBA法分别测定血清P53、BCL-2、NO、MDA水平。结果病区煤、土、玉米、辣椒中砷、硒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病例组血清、尿和发砷、硒含量显著高于内、外对照组;病例组血清BCL-2水平显著高于外对照组,病例组、内对照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外对照组。结论陕南燃煤型砷中毒患者内、外环境砷含量增高,外环境硒含量偏高而内环境硒负荷适宜,其血清BCL-2水平增高,MDA降低,而P53、NO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型砷中毒 P53 B淋巴细胞/白血病-2 一氧化氮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GF-β1、Bcl-2浓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单海燕 徐丹 +1 位作者 胡秋艳 张丽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浓度在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EH患者分别应用依那普利、非洛地平前后...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浓度在依那普利和非洛地平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0例EH患者分别应用依那普利、非洛地平前后血清Bcl-2、TGF-β1浓度,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所有EH患者的TGF-β1、Bcl-2浓度均增高(P<0.01),应用降压药物依那普利及非洛地平治疗10d,两者降压作用相似,且均能使TGF-β1和Bcl-2浓度下降,但依那普利使这两种蛋白浓度改变更明显。结论Bcl-2、TGF-β1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增生、重塑及部分通过凋亡参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依那普利可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部分介导凋亡,减少TGF-β1、Bcl-2的合成。保持一定的细胞凋亡对维持血管正常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阐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依那普利 非洛地平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1;14)易位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新进展
15
作者 张旻 孙春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1173-117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遗传复杂、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易位、拷贝数改变和突变是其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t(11;14)是其最常见的易位,携带该种易位的群体在预后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t(11;1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遗传复杂、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易位、拷贝数改变和突变是其主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t(11;14)是其最常见的易位,携带该种易位的群体在预后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t(11;14)亚群有两种不同的预后。此外,t(11;14)亚群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抗凋亡蛋白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为研究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etoclax)单药及联合治疗t(11;14)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总结t(11;14)易位的MM的病理机制、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亚群患者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11号和14号染色体易位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Bcl-2表达在晚期卵巢上皮癌化疗中的预测评价
16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共3页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上皮癌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后继续行6个疗程以上化疗有... 目的:研究晚期卵巢上皮癌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lymphoma/leukemia-2,Bcl-2)的表达与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8例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手术后继续行6个疗程以上化疗有效者及28例与之相匹配的化疗无效者手术时的卵巢癌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Bcl-2的表达.结果:化疗无效组与化疗有效组PCNA表达强度分别为32.14±19.27,23.18±16.38(P<0.05);Bcl-2表达强度分别为35.65±19.77,47.45±23.12(P<0.05).结论:PCNA、Bcl-2在不同化疗反应的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不同,有可能成为卵巢癌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抗原 B细胞淋巴/白血病-2蛋白 卵巢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与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细胞凋亡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宏斌 葛朝明 +1 位作者 赵翀翀 武国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组(n=8);实验组:HBO-PC+MCAO组(n=32)。实验组再按不同的... 目的:观察不同压力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组(n=8);实验组:HBO-PC+MCAO组(n=32)。实验组再按不同的HBO-PC压力分为1.5ATA(0.15MPa)、2.0ATA(0.20MPa)、2.5ATA(0.25MPa)和3.0ATA(0.30MPa)4个亚组,每组8只。按不同治疗压力,每次吸氧1h、隔天1次、共5次,10d完成。最后一次HBO-PC24h后,根据Zea-Longa线栓法制作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假手术组和对照组不进行HBO或常压氧治疗,10d后处理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动物行为改善,脑梗死灶缩小,脑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不同程度降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不同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0ATA和2.5ATA压力条件相比较1.5ATA和3.0ATA上述凋亡指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但2.0ATA和2.5ATA间,1.5ATA和3.0ATA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下调缺血半暗带神经元线粒体途径的凋亡水平,HBO-PC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内比较2.0ATA和2.5ATA下HBO-PC优于1.5ATA和3.0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 半胱天冬蛋白酶-3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对兔失神经肌肉萎缩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晓兰 张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5-728,共4页
目的:观察弱激光对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失神经肌萎缩组(DM组)和弱激光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组(LDM组),DM和LDM组采用家兔胫神经切断后制作失神经腓肠肌肌萎缩模型,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 目的:观察弱激光对失神经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家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失神经肌萎缩组(DM组)和弱激光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组(LDM组),DM和LDM组采用家兔胫神经切断后制作失神经腓肠肌肌萎缩模型,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检测肌湿重,肌肉横断面面积及Bcl-2表达强度的差异。结果:与DM组比较,LDM组腓肠肌湿重、肌肉横截面面积和Bcl-2表达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弱激光治疗可防治失神经引起的肌肉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激光 失神经肌萎缩 腓肠肌 B细胞淋巴/白血病-2(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介导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文海燕 束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4-87,共4页
药物性牙龈增生(DGO)是临床常见性牙周疾病。硝苯地平(NIF)为第1代钙离子拮抗剂,其副作用可引发DGO。在NIF介导的DGO中,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调节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和c-myc以及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在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 药物性牙龈增生(DGO)是临床常见性牙周疾病。硝苯地平(NIF)为第1代钙离子拮抗剂,其副作用可引发DGO。在NIF介导的DGO中,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的调节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和c-myc以及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在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表面所表达的补体受体具有异质性,与DGO的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和黏附分子对DGO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下文就近年来NIF介导DGO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牙龈过度增生 硝苯地平 B细胞淋巴/白血病-2 叉头框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激光对小鼠皮肤老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亚平 王斌 +4 位作者 鲁健云 陈静 左成忻 谭丽娜 黄进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75-381,共7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激光( IPL)治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PL在一定能量密度照射小鼠老化皮肤,连续照射2次,间隔为2周,观察小鼠皮肤中SOD活力,MDA和Hyp含量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 目的:探讨强脉冲激光( IPL)治疗皮肤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IPL在一定能量密度照射小鼠老化皮肤,连续照射2次,间隔为2周,观察小鼠皮肤中SOD活力,MDA和Hyp含量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IPL可使小鼠皮肤中SOD活力、Hyp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较模型组改变明显(P<0.05)。IPL照射后小鼠皮肤Bcl-2蛋白表达增高,而对Bax蛋白影响不明显。结论:IPL对改善皮肤老化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皮肤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恢复氧化酶的活性及提高凋亡抑制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调节皮肤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强脉冲激光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羟脯氨酸 Bcl-2相关X蛋白 B细胞淋巴/白血病-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