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过表达对大熊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李非平 张梦诗 +5 位作者 王神飞 胡贤彪 刘玉良 侯蓉 刘项宇 蔡开来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一种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组织损伤修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大熊猫等濒危... 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是一种调节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重要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组织损伤修复、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大熊猫等濒危动物的疾病治疗和遗传保护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研究旨在构建大熊猫LIF过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大熊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anda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PDBM‑MSCs),研究LIF对PDBM‑MSC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从PDBM‑MSCs cDNA中扩增LIF基因CDS区,无缝克隆连接至pCDH‑CMV‑MCS‑EF1‑GFP+puro过表达载体上,构建LIF过表达重组质粒,利用Lipo3000转染重组质粒至PDBM‑MSCs中。研究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PDBM‑MSCs表达绿色荧光,转染72 h后分别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经q‑PCR检测发现,转染后LIF过表达组相比阴性对照组LIF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同时,LIF过表达后能够显著上调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CNB2、CDK7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下调凋亡基因cas⁃pase3、P53、P16、P2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转染72 h后流式检测显示转染LIF过表达重组质粒的PDBM‑MSCs细胞活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本研究成功构建大熊猫LIF过表达载体并转染至PDBM‑MSCs中,显著提高细胞活率、抑制凋亡,表明LIF对PDBM‑MSCs起到促进生长抑制凋亡的作用,为LIF在大熊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静东 解飞 +4 位作者 袁倩 郭竑 林江 张婷娟 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0-715,共6页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 目的:探索分化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ID)家族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中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及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的方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和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D2/ID3/ID4表达及ID4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通过分组分析ID家族异常的临床意义。结果:ID2及ID3表达在CML患者中均呈现显著上调(P<0.001,P<0.05),而ID4表达在CML患者中呈现显著下调(P<0.01)。其中,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揭示ID2表达可作为CML鉴别的潜在分子标志物(AUC=0.895,P<0.001)。CML患者中ID4启动子高甲基化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且ID4启动子甲基化与ID4表达呈现负相关(r=-0.424,P=0.002)。通过分组分析发现ID2高表达较易发生于男性患者中(P=0.040);ID4低表达/高甲基化较易发生于加速/急变期患者(P=0.003,P<0.001)。此外,CML加速/急变期患者ID4表达水平低于慢性期患者(P<0.001),而ID4甲基化水平高于慢性期患者(P<0.001)。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D4高甲基化是CM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结论:ID家族在CML患者中表达态势不同,其中ID2/ID3表达上调;而ID4表达下调,与ID4启动子高甲基化相关。ID4表达/甲基化与CML疾病进展相关,其中ID4甲基化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分化抑制因子 表达 甲基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视网膜视锥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淑倩 李秋明 刘双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损伤条件下,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视网膜视锥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视锥细胞(661W细胞株),根据干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IF干预组、H_2O_2干... 目的研究氧化损伤条件下,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对视网膜视锥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视锥细胞(661W细胞株),根据干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IF干预组、H_2O_2干预组、S3I201干预组、H_2O_2+LIF干预组、H_2O_2+S3I201干预组、H_2O_2+LIF+S3I201干预组。采用MTT比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LIF预处理对氧化损伤后视锥细胞活性及其相关信号转导通路因子STAT3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运用S3I201阻断STAT3信号通路后,采用MTT比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TAT3信号通路阻断对氧化损伤后视锥细胞活性以及抗凋亡因子bcl-2和bcl-xl mR NA的表达影响。结果与H_2O_2干预组相比,H_2O_2+LIF干预组p-Tyr705-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H_2O_2+S3I201干预组pTyr705-STAT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H_2O_2干预组相比,H_2O_2+LIF干预组661W细胞的细胞活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_2O_2+LIF干预组相比,H_2O_2+LIF+S3I201干预组661W细胞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IF干预组、H_2O_2干预组和H_2O_2+LIF干预组bcl-2 mR NA和bcl-xl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H_2O_2+LIF干预组相比,H_2O_2+LIF+S3I201干预组bcl-2mR NA和bcl-xl mR 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结论 LIF对视锥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道刺激抑制凋亡因子bcl-2和bcl-xl的表达增加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损伤 白血病抑制因子 视锥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的人工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林 王全忠 +2 位作者 吴无畏 龙綮新 王珣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6-89,共4页
根据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的c D N A 序列, 通过合理的引物设计、链延伸反应、 P C R 反应以及分子克隆等步骤, 成功地合成出编码成熟 L I F 蛋白的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 U C18 载体质粒上. 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显... 根据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的c D N A 序列, 通过合理的引物设计、链延伸反应、 P C R 反应以及分子克隆等步骤, 成功地合成出编码成熟 L I F 蛋白的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至p U C18 载体质粒上. 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显示 L I F 基因得到了正确合成和克隆, 同时还就基因人工合成的优越性和特殊序列的甲基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因 人工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靶向治疗策略
5
作者 钟昊 尹双双 于海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属IL-6家族,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最早被发现能够抑制小鼠髓系M1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终末分化而得名。LIF广泛参与器官、神经发育与再生和免疫调节等反应,对于肿瘤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白血病细...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属IL-6家族,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因最早被发现能够抑制小鼠髓系M1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诱导其终末分化而得名。LIF广泛参与器官、神经发育与再生和免疫调节等反应,对于肿瘤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的作用相反,LIF通常促进多种类型实体瘤的发展,高表达的LIF能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和肿瘤免疫逃逸等,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聚焦LIF生理和病理的功能作用及其所调控信号通路的整体性,寻找新的靶向药物,对于LIF通路靶向治疗策略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肿瘤免疫 靶向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第29位氨基酸突变导致其功能完全丧失(英文)
6
作者 宁红秀 陈钺 +4 位作者 张原江 戎煜 吴晓君 张秀芳 常智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生物发育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IF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某些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保持不变. LIF中29位氨基酸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是Q. 为了研究Q对LIF功...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生物发育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IF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某些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保持不变. LIF中29位氨基酸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是Q. 为了研究Q对LIF功能的重要性,利用随机PCR的方法将29位氨基酸突变为R,并将突变后的LIF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 同时以克隆到的野生型LIF作为对照. 将分泌到细胞培养基中的野生型和突变LIF因子收集,通过EMSA实验以及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野生型LIF因子具有激活STAT3信号通路的生物学活性. 同时,3H-TdR掺入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LIF因子能显著抑制鼠骨髓白血病细胞系M1的增殖。而29位氨基酸突变的LIF因子则完全丧失了以上功能,但所发现的突变没有显性负的作用. 结果充分说明,LIF中高度保守的29位氨基酸对LIF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突变 功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调控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邱芬 郗雪艳 杜伯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26-1833,共8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分子标志物CD44的表达增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细胞干性特征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和RNAscope原位杂交方法分析LIF基因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慢病毒感染系统构建稳定敲减LIF的CRC细胞系(HCT116和Caco2细胞);实验分CRC细胞对照组、CRC细胞添加LIF组、CRC细胞敲减LIF对照组和CRC细胞敲减LIF组;应用干细胞成球实验、MTT、RTCA、平板集落及迁移实验检测LIF对CRC细胞的影响;应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LIF对CRC肿瘤球细胞干性相关标志物CD44和转录因子ELF3表达的影响;应用RT-qPCR检测敲减LIF后CD44剪接变异体的表达变化。结果:CRC组织中LIF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LIF高表达的CRC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P<0.05),外源性LIF可增强CRC细胞的成球、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敲减LIF可抑制CR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外源性LIF可上调CRC肿瘤球细胞CD44的表达(P<0.05),而敲减LIF可抑制CD44的表达(P<0.01),同时CD44剪接变异体的转录水平降低。外源性添加LIF和敲减LIF可分别增强和降低转录因子ELF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LIF通过上调转录因子ELF3,增强CRC细胞CD44的表达,进而增强CRC细胞的干性特征,促进CRC细胞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结直肠癌 干性 CD44 EL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莫显红 陶庆华 +4 位作者 房义 梁婧 张佳音 梁小航 徐振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2-469,共8页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多潜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COCs)分为4组,对照组: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牛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及多潜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 COCs)分为4组,对照组: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 IVM)和胚胎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 IVC)过程中均不添加LIF溶液;处理组1(T1组):IVM过程添加25 ng/mL LIF,IVC过程不添加LIF;处理组2(T2组):IVM过程不添加LIF,IVC过程添加25 ng/mL LIF;处理组3(T3组):IVM和IVC全过程均添加25 ng/mL LIF。用Fluo-3荧光指示剂检测卵母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挑选有第一极体排出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统计各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囊胚中多潜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培养8 h后,T1组牛卵母细胞胞内[Ca2+]i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培养24 h后,T1组牛卵母细胞胞内[Ca2+]i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T1和T3组孤雌激活后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T3组囊胚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3组囊胚中POU结构域5类转录因子1(POU5F1)和同源框蛋白(NANOG)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VM过程中添加LIF可提高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在IVM+IVC全过程添加LIF对早期胚胎发育和多潜能基因的表达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多潜能基因 钙离子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
9
作者 从雅琪 郭冬花 +4 位作者 祝雨茜 黄璟 张宇 周毅 张佳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IF在出生后2天(post-natal 2,PN2)小鼠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建立小鼠切牙机械损伤模型,统计切牙生长速率;通过微计算机断... 目的:探究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IF在出生后2天(post-natal 2,PN2)小鼠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建立小鼠切牙机械损伤模型,统计切牙生长速率;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显微硬度计、电子探针测量Lif-/-小鼠及其对照切牙的牙本质密度、硬度及钙磷比(Ca/P);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LIF对成牙本质细胞矿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成牙本质细胞Ⅰ型胶原α1(Col1α1)、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表达情况。结果:LIF随着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程度增加表达含量升高。Lif-/-小鼠切牙新生速率减慢。Lif-/-小鼠切牙近釉牙本质界侧牙本质密度、硬度及Ca/P均降低。ALP及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Lif敲低的成牙本质细胞ALP水平降低、矿化结节数量减少,而加入LIF外源性刺激后可以逆转这一现象。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if-/-小鼠成牙本质细胞Col1α1、DMP1表达含量降低。结论:LIF缺失抑制小鼠牙齿牙本质形成与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牙本质 矿化 成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黎刚 王应雄 +3 位作者 刘学庆 翁亚光 何俊琳 陈雪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1-253,共3页
为了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的表达与其病因的关系 ,本文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2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 (病例组 )和 36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子宫蜕膜LIFmRNA进行... 为了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基因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子宫蜕膜的表达与其病因的关系 ,本文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32例原因不明性习惯性流产患者 (病例组 )和 36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子宫蜕膜LIFmRNA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LIFmRNA表达水平为 1.314± 0 .45 7,病例组表达水平为 0 .5 12± 0 .2 19,两组相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病例组中有 3例患者完全缺乏LIF基因表达。这些研究结果提示LIF基因表达缺失或减弱 ,可能是导致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原因之一 ,妊娠早期子宫蜕膜LIF基因表达检测可作为诊断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病因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性流产 子宫蜕膜 白血病抑制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中gp130细胞内区诱导白血病细胞Meg-01内c-myc的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厚奇 汤淑萍 +2 位作者 刘善荣 胡世杰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 Meg- 0 1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α亚基 (gp190 )和另一亚基 gp130细胞内区与 c- m yc的关系 ,以探明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和晚期分化异常的机制。 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两基因细胞内区互换以构成两嵌合体... 目的 :观察人白血病细胞系 Meg- 0 1白血病抑制因子 (L IF)受体α亚基 (gp190 )和另一亚基 gp130细胞内区与 c- m yc的关系 ,以探明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和晚期分化异常的机制。 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两基因细胞内区互换以构成两嵌合体受体 (190 /130 ,130 /190 ) ,并分别在 Meg- 0 1表达 ,其与野生型受体竞争性结合 L IF,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受体细胞内区形成同源性二聚体 (190 cyt- 190 cyt,130 cyt- 130 cyt)后的细胞状况和细胞内 c- m yc的表达。结果 :转染 p ED 190 /130后用 L IF作用 6 h,Meg- 0 1细胞 c- myc表达量增加 ,细胞增殖明显 ;而另一嵌合体受体对 Meg- 0 1细胞 c- myc的表达无影响。 结论 :L IF受体中 gp130亚基的细胞内区参与白血病 Meg- 0 1细胞内增殖信号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抑制因子 免疫 受体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药方案对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及胞饮突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艺红 孙莹璞 +3 位作者 乔玉环 苏迎春 张轶乐 董悦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对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胞饮突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去势雌鼠及36只雌性未孕动情期小鼠分为激素替代治疗(HRT)组、超排卵组、控制性超排卵(COH)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小鼠种...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方案对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胞饮突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只去势雌鼠及36只雌性未孕动情期小鼠分为激素替代治疗(HRT)组、超排卵组、控制性超排卵(COH)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 mRNA的表达;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表达的变化。结果:4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978,4.788,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HRT组、COH组和超排卵组LIF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HRT组高于COH组和超排卵组(P<0.01);COH组高于超排卵组(P<0.01)。HRT组小鼠种植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在形态上与对照组类似,时相上较对照组发育略延后;COH组胞饮突的发育形态上较对照组受到抑制,时相上延迟于对照组;超排卵组胞饮突的发育明显受到抑制,时相上远远滞后于对照组。结论:3种用药方案均可使子宫内膜LIF和胞饮突的表达受到影响,使内膜容受性受到损害;在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方面,HRT优于COH和超排卵,COH优于超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胞饮突 控制性超排卯 激素替代治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 被引量:8
13
作者 阮晓红 钟媚共 +4 位作者 刘婉敏 刘琼茹 陆文洁 郑焱 张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LIF的表达。利用CCK-8观察LIF过表达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和JC-1法观察LIF过表达后,顺铂及紫杉醇诱导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情况。利用免疫印迹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中Bcl-2家族及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STAT3转录活性的变化。在过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以无义小干扰RNA序列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观察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过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较对照组表达更高水平的HLF mRNA及分泌更多的HLF蛋白(P<0.05)。LIF的过表达不影响两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P>0.05),但能增加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过表达LIF能增加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cl-2、Bcl-xL和p-STAT3的水平,降低Bax和Bad的水平,而不影响STAT3的水平;同时STAT3的转录活性增强(P<0.05)。在稳定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能显著增加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环境中,稳定高表达LIF能增强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白血病抑制因子 顺铂 紫杉醇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液白血病抑制因子浓度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苗本郁 方丛 +2 位作者 周灿权 庄广伦 李俐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检测卵泡液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浓度,探讨LIF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在取卵时留取第1管清亮无血染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卵泡液内LIF浓度。并对LIF和年龄、性激... 目的检测卵泡液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浓度,探讨LIF和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接受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在取卵时留取第1管清亮无血染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卵泡液内LIF浓度。并对LIF和年龄、性激素、移植胚胎质量以及妊娠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64个IVF-ET周期(164个病人)的卵泡液。66例妊娠,妊娠率40.2%。卵泡液LIF浓度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无显著性差别。但在找到卵子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低于未找到卵子的卵泡液组(P=0.034)。正常妊娠妇女的卵泡液内LIF水平显著高于异常妊娠(流产和宫外孕)妇女(P=0.006)。年龄在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8)。结论卵泡液内LIF浓度并不影响IVF-ET妊娠结局。正常妊娠妇女卵泡液LIF浓度显著高于发生早期流产和宫外孕的妇女。年龄会显著影响IVF-ET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卵泡液 IVF-ET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早期完整胚胎诱导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整合素β_3表达并提高子宫容受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婷婷 方丛 +1 位作者 贾磊 岳超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的空间结构,确定胚胎各个部分能否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改变。方法:选用6~8周昆明雌鼠,体外实验分为子宫内膜培养前组、子宫内膜单纯培养组、子宫内膜全胚... 目的:探讨小鼠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变的空间结构,确定胚胎各个部分能否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β3改变。方法:选用6~8周昆明雌鼠,体外实验分为子宫内膜培养前组、子宫内膜单纯培养组、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子宫内膜卵裂球共培养组、子宫内膜透明带共培养组,各组培养2 d后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体内实验分为胚胎移植前组、单纯培养液移植组、全胚胎移植组、卵裂球移植组、透明带移植组及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移植后2 d收集子宫内膜行下一步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整合素β3和LIF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整合素β3和LIF的蛋白表达部位及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实验子宫内膜全胚胎共培养组中子宫内膜的整合素β3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体内实验正常妊娠未干预组的整合素β3和LIF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结论:完整胚胎可显著提升小鼠孕早期子宫内膜容受性因子整合素β3和LIF的表达,而单纯透明带或卵裂球则不能明显增加整合素β3和LIF的表达。早期胚胎诱导子宫内膜容受性可能需要完整胚胎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整合素Β3 白血病抑制因子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积水术后可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瑾 钟依平 +5 位作者 张祖威 吴海涛 应瑛 周灿权 徐艳文 齐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手术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6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阻塞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手术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6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阻塞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整合素αvβ3在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阻塞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与阻塞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LIF和整合素αvβ3可能是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子,手术治疗可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白血病抑制因子 整合素ΑVΒ3 种植窗期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抑制因子及其在胚胎发育和胚泡着床中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春雨 段恩奎 曾国庆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哺乳动物妊娠早期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胚源和母体白血病抑制因子可作为胚胎营养因子促进胚胎的发育;母体白血病抑制因子可能通过调节子宫接受性和/或激活胚泡从而启动胚泡着床。
关键词 白血病抑制因子 胚胎发育 胚泡着床 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灌胃在白血病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白血病抑制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龙 詹其林 +1 位作者 王飞娟 邱晓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214,I0034,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灌胃在白血病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4月参与实验的SD大鼠40只作为对象,随机取SD大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30只SD大鼠采用...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方灌胃在白血病大鼠中的作用机制及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4月参与实验的SD大鼠40只作为对象,随机取SD大鼠10只,设为空白对照组。剩余30只SD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FFP)-LT12细胞构建髓细胞性白血病(BNML)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阿糖胞苷组及益气养阴方组,每组SD大鼠10只。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灌胃;阿糖胞苷组建模后7 d经腹腔注射阿糖胞苷;益气养阴方组采用益气养阴方灌胃,4周干预后对各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4组炎症因子水平、LIF水平、HE染色结果。结果益气养阴方组干预后4周炎症因子IL-2、IL-4、IL-6、IL-10、IL-17及TNF-α水平,均低于阿糖胞苷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益气养阴方组干预后1、2、3及4周LIF水平,均低于阿糖胞苷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方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结构层次清晰,表层细胞与周围组织表面近似平行,细胞排列、形状规则,中间细胞层排列垂直于表层;模型对照组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可观到核-质比异常高的巨化细胞;阿糖胞苷组HE染色组织结构出现紊乱,但是多数细胞正常,仅出现零星的白细胞。结论益气养阴方灌胃用于白血病大鼠中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LIF水平,减轻白细胞组织浸润,能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方灌胃 白血病 炎症因子水平 白血病抑制因子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对HL-60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冰 朱道银 唐恩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 :观察rh -LIF对HL - 6 0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的rh -LIF作用HL -6 0细胞 3- 6天 ,观察细胞生长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P2 1蛋白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法检测P5 3mRNA... 目的 :观察rh -LIF对HL - 6 0细胞生长与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的rh -LIF作用HL -6 0细胞 3- 6天 ,观察细胞生长 ,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 3,P2 1蛋白表达的变化 ,原位杂交法检测P5 3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rh -LIF可诱导HL - 6 0细胞向单核 /巨噬细胞分化 ,抑制HL - 6 0细胞的增殖 ,使细胞停滞于G1期 :P5 3,P2 1蛋白和P5 3mRNA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rh -LIF对HL - 6 0细胞具增殖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G1期阻滞及P5 3,P2 1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 诱导分化 生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经方对控制性超促排卵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翠淼 李志丽 +5 位作者 杨江霞 傅天 徐华洲 马惠荣 杜惠兰 段彦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组、正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补肾组腹腔注射醋酸丙氨瑞林(GnRHa,400μg/kg)连续9 d后,第9天注射尿... 目的观察补肾调经方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小鼠卵巢组织形态学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组、正常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补肾组腹腔注射醋酸丙氨瑞林(GnRHa,400μg/kg)连续9 d后,第9天注射尿促性腺激素(HMG,400 IU/kg),48 h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 000 IU/kg),并且补肾组在注射GnRHa的同时灌胃给予补肾调经方至注射HCG日;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并灌胃给予蒸馏水。注射HCG48 h后处死小鼠,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LIF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1);卵巢中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明显减少,可见多个黄体,LIF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小鼠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水平明显降低(P<0.05);卵巢有较多次级卵泡和少量初级卵泡,可见黄体,LIF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补肾调经方可改善COH小鼠内源性激素的失衡及卵巢储备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卵巢组织LIF表达而促进卵泡发育、成熟,改善卵母细胞发育潜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调经方 控制性超促排卵 卵巢组织形态学 白血病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