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酸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吴志敏 孙晓燕 王玉莹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4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26),根据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 目的分析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7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126),根据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及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及输血前后Eos、WBC、CR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输血后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及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度。结果发生组输血次数、Eos、CRP、WBC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输血前后Eos、WBC、CRP水平联合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0.788,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输血前血清Eos、WBC、CRP高水平患者发生输血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236、2.542、2.188倍,输血后血清Eos、WBC、CRP高水平患者发生输血不良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3.000、3.960、3.436倍(P<0.05)。结论Eos、WBC、CRP水平联合检测可对评估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警,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输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早期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琼 张笑玮 刘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95-802,共8页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探究WMR、PLR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因胸痛、胸闷首次诊断为ACS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391例患者数据。根据临床分型,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14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14例,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30例。进一步按照是否出现院内MACE分为MACE组106例和无MACE组285例。依据Gensini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重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6例和轻度病变组(Gensini评分<53分)19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WMR、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WMR、PLR及其联合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MACE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 WMR和PLR与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r=0.336,P<0.001;r=0.374,P<0.001)。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MR和PLR均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WMR、PLR及两者联合预测院内MACE的AUC分别为0.748、0.722和0.792;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AUC分别为0.694、0.716和0.770。结论 ACS患者入院早期WMR和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具有预测院内MACE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其联合使用在诊断效果上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联合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对早期预测成人血流感染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郐晓东 于勇 陈玉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3期127-132,共6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P)对早期预测成人血流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威海卫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年龄≥18周岁,未经过抗生素治疗且同一针采集PCT和血培养、3 h内采集血常规的1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P)对早期预测成人血流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威海卫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收治的年龄≥18周岁,未经过抗生素治疗且同一针采集PCT和血培养、3 h内采集血常规的11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235)、阴性组(n=931)。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间PCT、WBC和NP的差异,并对阳性组检出前2位的细菌进行PCT、WBC和NP差异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PCT、WBC和NP的相关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PCT、WBC、NP及PCT联合NP检测对血培养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有效数据中血培养阳性235例,血培养阴性931例。血培养阳性组PCT中位数为2.036μg/L,阳性率为85.10%,WBC中位数11.31×109/L,NP中位数89.60%。血培养阴性组PCT中位数为0.134μg/L,阳性率为20.41%;WBC中位数9.35×109/L,NP值80.60%。将血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PCT、WBC和NP做Mann-whitneyU检验,分别为U=34828.5、P≤0.01,U=86187.5、P≤0.01,U=42352.0、P≤0.01,两组间的PCT、WBC和NP值差异显著(P<0.05);对阳性组中阳性菌和阴性菌的PCT、WBC和NP做Mann-whitney U检验,只有PCT差异显著(P≤0.01),WBC和NP在阳性菌和阴性菌中差异不显著(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113例、39例,在所有细菌中检出前两位,PCT中位数分别为2.350μg/L、4.161μg/L,阳性率分别为78.76%、76.92%;WBC的阳性率为69.91%和61.54%;NP的阳性率为96.46%和94.87%。将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PCT、WBC和NP做Mann-whitney U检验,PCT、WBC和NP差异均不显著(P>0.05)。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WBC不作为影响血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CT和NP为影响血培养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CT:OR值=1.095,95%CI=1.062~1.128,P<0.05;NP:OR值=1.165,95%CI=1.13~1.201,P<0.05;WBC:OR值=0.965,95%CI=0.93~1.002,P>0.05)。PCT、WBC和NP对于评估和预测血培养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95%CI:0.813~0.869,P<0.01)、0.606(95%CI:0.565~0.647,P<0.01)和0.806(95%CI:0.777~0.836,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WBC并非血培养阳性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只做PCT与NP的联合诊断ROC曲线,其联合预测的AUC为0.847(95%CI:0.819~0.874,P<0.01)。结论:PCT和NP较WBC能更好地早期预测成人血流感染,尤其PCT联合NP对早期预测成人血流感染的应用价值更加值得关注和重视,WBC的辅助诊断作用依然不可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 早期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李彬 钟春兰 龙志兵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12期883-884,88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24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WBC)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 目的:探讨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24 h内,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WBC)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WBC<10×10^(9)个/L,n=54)、升高组[WBC为(10~15)×10^(9)个/L,n=36]和显著升高组(WBC>15×10^(9)个/L,n=30)。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对患者发病21 d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正常组的预后明显好于增高组及显著增高组(P<0.01),增高组预后好于显著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预后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为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病情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基底节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P联合白细胞计数检验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5
作者 黄杰 高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采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研究对象为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患者入院后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传统组(n=50)、评估组(n=50)两组,分别给予白细... 目的:分析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采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研究对象为1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患者入院后以等量随机电脑法分为传统组(n=50)、评估组(n=50)两组,分别给予白细胞计数检验与CRP+白细胞计数检验,并对比诊断效果。结果:评估组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传统组(P<0.05);评估组的CRP与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评估组的误诊率及漏诊率低于传统组(P<0.05);评估组的检验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联合检验CRP与白细胞计数,可进一步保证感染性疾病的检出率,给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白细胞计数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李丹 孙振威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2-13,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计数(PLT)及血脂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病例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治疗30 d后,按照患者的影像学检测显示结果与预后结局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两组的例数分别为64例、34例。将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WBC、NEUT、PLT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比,将预后良好组患者和预后不良组患者各项血脂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比,将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采用相关性分析软件分析患者血脂相关指标、血常规参数及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WBC、NEUT相较于预后不良组患者下降,而预后良好组患者PLT指标水平则相较于预后不良组上升(均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TG、LDL-C指标水平均相较于预后不良组下降,而预后良好组患者HDL-C指标则相较于预后不良组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TC指标进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相较于预后良好组升高(t=22.264,P<0.05);相关性软件分析得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TG、LDL-C、NIHSS、WBC、NEUT与预后表现为负相关关系,而HDL-C、PLT指标与预后则表现为正相关关系(r=0.481、0.441,均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WBC、NEUT、PLT及血脂指标水平和预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上述指标水平出现异常是导致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临床可通过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周血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计数 血脂指标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联合检测用于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顾笑泓 吴晓立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32例作为细菌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共24例)、重症组(共8例);选择同期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者35例作为病毒组;选择同期来无锡市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NLR、WBC、CRP及ESR指标情况,并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肺炎的价值。结果:细菌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病毒组(P<0.05);病毒组WBC、ESR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NLR、WBC、CRP、ESR指标均高于轻症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NLR、WBC、CRP及ESR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的灵敏度为0.985,特异度为0.967,曲线下面积(AUC)为0.989,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结论: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NLR、WBC、CRP、ESR指标存在差异,可用于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NLR、WBC、CRP、ESR联合检测还可有效诊断细菌性肺炎,并进一步判断细菌性肺炎病情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细胞沉降率 检测 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微、大血管病变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军 陈影 +2 位作者 刘芳 徐东丽 姚庆姑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 6 4 1例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和 6 5例正常对照组 (D0 )体脂参数、血压、血脂、血糖、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 ,采用稳态模式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和胰...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 6 4 1例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和 6 5例正常对照组 (D0 )体脂参数、血压、血脂、血糖、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 ,采用稳态模式 (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功能。结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 (D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 (D3 )和糖尿病同时合并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组 (D4)的体重指数 (BMI)、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空腹血糖 (FBG)、甘油三酯 (TG)和稳态模式评价的胰岛素抵抗 (HOMA I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D0 ) (P <0 .0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稳态模式评价 β细胞功能 (HOMA β)低于D0 组 (P <0 .0 1)。D2 、D3 和D4组白细胞计数 (WBC)水平高于D0 组 (P <0 .0 5 )。D2 与D0 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白细胞计数与SBP(r =0 .195 ,P <0 .0 5 ) ,DBP(r =0 .14 6 ,P <0 .0 5 ) ,TG(r =0 .2 0 5 ,P <0 .0 0 1) ,体重指数 (r =0 .15 8,P <0 .0 5 ) ,组别 (r =0 .195 ,P <0 .0 0 1) ,尿蛋白排泄率 (r =0 .2 38,P <0 .0 0 1)呈正相关。D3 与D0 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白细胞计数与SBP(r =0 .2 11,P <0 .0 5 ) ,BMI(r =0 .2 16 ,P <0 .0 5 ) ,TG(r =0 .2 90 ,P <0 .0 0 1) ,HOMA IR(r =0 .2 4 2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炎症 并发症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外周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被引量:22
9
作者 魏汝云 王淑贞 +1 位作者 宋晓玲 徐婧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外周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脑梗死组),分别测定其发病后24 h内、51、4天的血清MMP-9、外周WBC,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空腹血清MMP-9和外周WBC,...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外周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脑梗死组),分别测定其发病后24 h内、51、4天的血清MMP-9、外周WBC,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空腹血清MMP-9和外周WBC,分析其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24 h内血清MMP-9、WBC明显升高(P<0.05),5天达高峰(P<0.01),14天已明显下降,脑梗死组中大面积梗死表现最为明显;血清MMP-9、WBC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7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及外周WBC明显升高,并与病灶大小呈正比;MMP-9与WBC在动态变化中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计数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多糖对脂多糖免疫应激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玉兰 郭广伦 +4 位作者 吴志锋 洪宇 朱惠玲 侯永清 丁斌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8,41,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选用48头(28±3)d、体重(8.45±0.14)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因子分别为不同日粮处... 试验旨在探讨牛膝多糖(ABPS)对脂多糖(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选用48头(28±3)d、体重(8.45±0.14)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采用2×2因子设计,两个因子分别为不同日粮处理(0或500mg/kgABPS)和免疫应激(注射LPS或生理盐水)。试验期28d。在第14天和第21天,每日粮组的一半猪注射100μg/kgBW的LPS,另一半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注射后3h,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LPS刺激提高了第14天和第21天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及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P<0.05),并降低了第21天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P<0.05);ABPS提高了第14天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在第14天,LPS刺激降低了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及单核细胞比例(P<0.001)。在第21天,LPS刺激降低了白细胞、淋巴细胞的含量及比例,而提高了中性粒细胞比例(P<0.001)。ABPS提高了白细胞(14d:P<0.10)和中性粒细胞(14d:P<0.05;21d:P<0.05)的含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14d:P<0.05;21d:P<0.10),降低了淋巴细胞比例(14d:P<0.05;21d:P<0.10)。结果提示,LPS可引起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发生显著变化,ABPS在一定程度可缓解上述现象,表现出一定的改善免疫和缓解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多糖 脂多糖 仔猪 血液生化指标 白细胞分类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心血管病死率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倩 张梦 +1 位作者 张惠雯 李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参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1299例,将随访中因心血管死亡的307例为事件组,无事件存活的992例为无事件组。入院后患者均检测白细胞计数(WBC... 目的探讨不同白细胞参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病死率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年龄≥65岁的AMI患者1299例,将随访中因心血管死亡的307例为事件组,无事件存活的992例为无事件组。入院后患者均检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N)和淋巴细胞(LYM)水平,计算NEU/LYM比值(NLR)、MON/LYM比值(MLR)和(MON+NEU)/LYM比值(NMLR)。平均随访2.2年,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与无事件组比较,事件组WBC、NEU、NLR、MLR及NMLR水平显著升高(P<0.01)。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EU、LYM、NMLR和NLR对老年AMI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具有独立预测价值(HR=1.65,95%CI:1.17~2.33,HR=0.58,95%CI:0.42~0.80,HR=1.97,95%CI:1.37~2.83,HR=2.05,95%CI:1.40~2.99,P<0.01)。结论NEU、LYM、NLR及NMLR对老年AMI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死亡率 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12
作者 赵玲玲 陈响亮 +6 位作者 徐骁盟 李施展 石瑞峰 俞书红 杨昉 熊云云 张仁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炎症反应易出现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但炎症反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早期临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635例急... 目的炎症反应易出现在急性脑梗死病理过程中,但炎症反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早期临床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6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症状开始到入院3d以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ore,NIHSS)进行评分及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情况采用出院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mRS〉2分时为预后较差。分析入院NIHSS、入院第3天NIHSS评分及出院mRS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性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出院mRS(mRS〉2)的影响因素为白细胞总数(OR=1.147,95%CI:1.038-1.268)、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27,95%CI:1.100-1.369)、淋巴细胞计数(OR=0.508,95%CI:0.342-0.753)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OR=1.150,95%CI:1.008-1.314)。入院时NIHSS评分与早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相关(r=0.078,P=0.024;r=0.083,P=0.019;r=-0.010,P=0.004);同时,入院第3天NIHSS评分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LR相关(r=0.238、0.335、-0.269、0.423,P均〈0.001)。在ROC曲线中,NLR预测出院较差的功能预后(出院mRS〉2)的最佳诊断值为2.59(曲线下面积0.709,特异度为70.81%,敏感度为62.84%,P〈0.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早期不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引起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异常警告 被引量:18
13
作者 沈瀚 王以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8,共2页
环境温度引起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异常警告沈瀚王以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室温白细胞分类计数CoulterJT-IR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内定警告功能,在WBC、R... 环境温度引起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假性异常警告沈瀚王以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08)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室温白细胞分类计数CoulterJT-IR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内定警告功能,在WBC、RBC、PLT计数时,如有异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析仪 室温 白细胞分类 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被引量:24
14
作者 高芳 刘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3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0例)和普通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7例(对照组)。分别采用Sysmex XT-4000i血...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3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30例)和普通组(33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7例(对照组)。分别采用Sysmex XT-4000i血细胞分析仪、TOSHIBA-120全自动生化仪、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外周血WBC、空腹血糖、hs-CRP,并观察上述指标诊断手足口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和普通组WBC、空腹血糖、hs-CRP水平升高;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WBC、空腹血糖、hsCRP水平升高;P均<0.05。WBC、空腹血糖、hs-CRP及三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手足口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4.60%、77.37%、80.12%、88.62%,特异性分别为75.68%、86.49%、85.12%、90.11%,AUC分别为0.78、0.80、0.87、0.91。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WBC、空腹血糖、hs-CRP水平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而变化,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白细胞计数 空腹血糖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球蛋白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计数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杜秀敏 王海燕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冷球蛋白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T峰值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翔宇 严松彪 +1 位作者 李虹伟 陈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入院即刻WBC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峰值的相关性,及WBC作为心肌坏死面积大小指标的可靠性。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2011...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入院即刻WBC计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峰值的相关性,及WBC作为心肌坏死面积大小指标的可靠性。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2011年6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的初发STEMI患者212例,按入院即刻外周血WBC水平分为正常组(WBC〈10×109/L)120例,升高组(WBC≥10×109/L)92例。比较2组患者CK—MB及cTnT峰值的差异,并分析WBC与CK—MB、cTnT峰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升高组患者舒张压、TG、cKMB及cTnT峰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BC与CK-MB和cTnT峰值呈正相关(r=0.636,r=0.539,P〈O.05)。结论STEMI的入院即刻WBC水平与CK—MB及cTnT峰值升高程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WBC是反应STEMI患者心肌坏死面积大小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肌钙蛋白T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晴晴 华琦 +6 位作者 张迎花 司瑾 王云飞 李小明 薛淞 江大川 李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患者545例,依据白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274例(白细胞≤10.0×10~9/L)和B组271例(白细胞>10.0×10~9/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患者545例,依据白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274例(白细胞≤10.0×10~9/L)和B组271例(白细胞>10.0×10~9/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病死率及长期MACCE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63.8±11.4岁)vs(60.4±11.4岁),P=0.001];A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5.1%vs 10.3%,P=0.013)。随访28个月,A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2.9%vs 16.9%,P=0.018),全因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2.6%vs 5.7%,P=0.045)。白细胞计数是STEMI患者长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1.166,95%CI:1.104~1.231,P=0.036)。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预示STEMI患者近、远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住院病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热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2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方明 麦柏坚 萧翠萍 《现代医院》 2014年第8期46-47,50,共3页
目的:总结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38例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经过等资料。结果238例... 目的:总结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38例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经过等资料。结果238例患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占73.8%;其中尤以病毒性感染最多,占总人数的41.2%,占感染人数的58.7%;恶性肿瘤占7.2%;结缔组织疾病占2.5%;其它疾病占14.8%;原因不明占1.7%。结论此类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相应检查,大部分可确诊。病因仍以感染为主,但以病毒性感染居多,所以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应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病因分析 白细胞计数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散点图分析及其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关系和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宇华 郑均 +1 位作者 方蓉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55-556,共2页
关键词 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分析仪 光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佳 徐玲 蒋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和100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 目的评价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高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和100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者5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者50例)血清MMP-9、hsCRP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WBC计数和其他临床指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MP-9、hsCRP、WBC明显升高(P<0.017),合并大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17)。三者呈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以MMP-9与hsCRP的相关性更强(r=0.738)。3指标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MMP-9、SBP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因素。结论外周血MMP-9、hsCRP、WBC 3项指标的联合测定更有助于临床上认识DM大血管病变、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从而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糖尿病 2型 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