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白细胞介素36γ水平升高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崔晓珊 李英兰 赵统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纯化CD8^(+)T细胞。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4种IL-36亚型表达。使用重组人IL-36γ刺激CD8^(+)T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重组人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与NCI-H1882细胞直接接触或Transwell TM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结果COPD组和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血浆IL-36α、IL-36β、IL-36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血浆IL-36γ水平在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高于COPD组[(200.11±99.95)pg/mL vs(153.03±87.18)pg/mL,P=0.023],血浆IL-36受体拮抗剂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感染部位BALF中IL-36γ水平高于非感染部位[(305.82±59.60)pg/mL vs(251.93±76.01)pg/mL,P=0.011]。IL-36γ刺激后CD8^(+)T细胞分泌IFN-γ、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高于无刺激组。IL-36γ刺激后的CD8^(+)T细胞与人肺癌细胞系NCI-H1882直接混合培养后,细胞死亡比例升高[(16.06±3.67)%vs(11.47±2.36)%,P=0.002],但使用Transwell TM平板进行非接触培养时,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与无刺激比较无明显变化[(4.77±0.78)%vs(4.99±0.92)%,P=0.554]。结论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血浆和感染部位IL-36γ水平升高,可增强外周血和感染微环境中CD8^(+)T细胞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真菌 白细胞介素36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2
作者 杨蕊 靳家鑫 +4 位作者 张泽 时文健 张广智 丁家波 鑫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30-3837,共8页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 【目的】白细胞介素-8(IL-8)是重要的趋化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其水平升高与多种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密切相关,也被鉴定为活动性肺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牛结核病的检测靶标。本研究旨在制备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开发牛IL-8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用于牛血清或血浆中IL-8的定量检测,为牛结核(bovine tuberculosis,b TB)及其他炎症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免疫学指标检测提供工具。【方法】将牛IL-8基因分别连接至p GEX-6P-1和pc DNA3.1载体,并利用大肠杆菌与293F细胞进行表达,以GST亲和柱和镍柱纯化重组蛋白;采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并筛选针对牛IL-8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法筛选最佳抗体对并建立夹心ELISA检测方法;定量检测排菌期结核病牛、非排菌期结核病牛和健康牛血浆中IL-8水平,评价单克隆抗体对天然牛IL-8的识别能力及其对结核病牛的检测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IL-8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纯化的蛋白纯度高于90%;经3轮亚克隆筛选共获得2B8、2F5等5株稳定分泌牛IL-8抗体的单克隆细胞株,亚型鉴定均为Ig G1型;棋盘法筛选结果显示,4G10和3D5-HRP为最佳配对抗体;以4G10和3D5-HRP建立的ELISA方法对不同感染状态的结核病牛血浆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结核病牛血浆中IL-8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结论】成功制备抗牛IL-8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牛IL-8夹心ELISA检测方法,可实现对天然牛IL-8的定量检测,有潜力用于结核病牛的筛查和牛免疫学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单克隆抗体 ELISA 牛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景熙 范韵鑫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0-487,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初诊或未进行规范化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12例,根据血清IL-8水平将其分为高IL-8组(≥62 pg/m L)和低IL-8组... 目的探讨血清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初诊或未进行规范化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12例,根据血清IL-8水平将其分为高IL-8组(≥62 pg/m L)和低IL-8组(<62 pg/m L),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呼出气一氧化氮以及肺功能检查指标。随访1年,记录患者自随访开始至第1次出现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时间及随访期间急性加重次数。血清IL-8和各变量间的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用Cox回归分析两组患者急性加重的相对危险度(RR),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随访12个月两组无急性加重患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和风险比(HR)。结果高、低IL-8组患者分别为47例和65例,IL-8水平[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70.00(111.00,472.00)pg/m L和22.40(7.90,34.45)pg/m L。高IL-8组过敏性鼻炎患者比例高于低IL-8组[51.06%(24/47)vs 10.77%(7/65),P<0.01],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高于低IL-8组(24.81±5.10 vs 19.38±4.27,P<0.01),既往急性加重次数多于低IL-8组[1.5(1.0,2.5)vs 1.0(0.0,1.5),P<0.01]。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前,高IL-8组用力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FEF25%-7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呼气75%用力肺活量流速(FEF75%)、FEF7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均低于低IL-8组[(0.73±0.55)L/min vs(1.26±1.15)L/min、(23.89±16.64)%vs(35.21±26.88)%、(0.32±0.19)L/min vs(0.57±0.53)L/min、(25.32±13.27)%vs(39.97±29.42)%,P均<0.05]。患者血清IL-8水平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呈负相关(r=-0.402 1,P=0.001 8),且高IL-8组DLCO%Pred低于低IL-8组[(51.52±26.41)%vs(72.98±18.70)%,P=0.029]。随时间累积高IL-8组急性加重的风险高于低IL-8组,RR为3.750(95%CI:1.200~11.716,P=0.029);高IL-8组距第1次发生急性加重的中位时间较低IL-8组短,HR为3.066(95%CI:1.053~8.927,P=0.039)。结论血清IL-8水平增高对COPD急性加重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能与COPD急性加重患者合并过敏体质和小气道功能、弥散功能受损加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微环境中CXC趋化因子配体8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彦权 殷悦 唐焕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51,共8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情阶段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AML患者临床病情及预后的关联性,探索骨髓微环境中CXCL8对白血病发生、发展及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为AML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不同病情阶段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ELISA检测CXCL8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不同AML细胞系中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情况;选取U937细胞为AML疾病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外源性rCXCL8干预U937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检测CXCR1/2表达变化;将初诊AML患者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CXCL8变化差异;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CXCL8、anti-CXCL8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揭示其间伴随的分子机制。结果:初诊及复发AML患者CXC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复发阶段CXCL8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情阶段(P<0.01),而与健康者相比,CR阶段且无感染的AML患者CXC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MSC与U937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XCL8含量及其共培养体系下U937细胞CXCL8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加入BM-MSC的单培养Mono组(P<0.05)。利用rCXCL8干预U937细胞可通过上调Bcl-2表达并下调Bax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并上调CXCL8特异性受体CXCR1/2表达。通过拮抗CXCL8(anti-CXCL8)后,上调Bax表达并下调Bcl-2表达同时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诱发U937细胞凋亡。结论:CXCL8与AML病情、预后转归密切相关,是AML患者疾病进展、预后评估的有效监测指标。骨髓微环境中CXCL8是介导白血病细胞恶性增殖、免疫逃逸的重要趋化因子,通过拮抗CXCL8可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变化、抑制ERK1/2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xc趋化因子配体8 cxc趋化因子受体1 cxc趋化因子受体2 恶性生物学行为 致癌机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彭素芬 韩泉洪 +1 位作者 李丽华 南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观察LED光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增生及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ARPE细胞分别置于500 ... 目的观察LED光源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细胞增生及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ARPE细胞分别置于500 lux、1000 lux的LED白光、蓝光、绿光中分别照射6 h、12 h、24 h,并分别设置对照组避光培养。采用MTT法检测RPE细胞的增生值(A_(460)),分别使用Real-time 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RPE细胞MCP-1和IL-8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检测细胞增生值显示:蓝光、白光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白光500 lux 24 h和1000 lux 12 h、24 h,蓝光各照度6h、12 h、24 h,RPE细胞增生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细胞增生值随着白光和蓝光光照强度及光照时间的增加逐渐下降。RT-PCR结果显示,各组RPE细胞中MCP-1和IL-8的mR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白光500 lux 24 h和1000 lux 24 h,蓝光500 lux 12 h、24 h和1000 lux 12 h、24 h,绿光500 lux 24 h和1000 lux 24 h,各组RPE细胞中MCP-1和IL-8的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结果显示,白光500 lux 24 h和1000 lux 12 h、24 h,蓝光500 lux 12 h、24 h和1000 lux 12 h、24 h,绿光500 lux 24 h、1000 lux 24 h,与对照组相比,RPE细胞MCP-1、IL-8分泌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蓝光在500 lux 24 h和1000 lux 12 h、24 h,MCP-1和IL-8分泌量较白光、绿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ED白光、蓝光和绿光能以照度和时间依赖性影响ARPE细胞增生及分泌MCP-1和IL-8,以蓝光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白细胞介素-8 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1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8样化学趋化因子
6
作者 苗燕玲 曹良弦 +1 位作者 刘祝公 陈慰峰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7-67,72,共2页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1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8样化学趋化因子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苗燕玲,曹良弦,刘祝公,陈慰峰在研究胸腺微环境在T细胞发育过程的选择作用中,发现本室建立的BALB/C小鼠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株MTEC...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株MTEC1自发分泌白细胞介素8样化学趋化因子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苗燕玲,曹良弦,刘祝公,陈慰峰在研究胸腺微环境在T细胞发育过程的选择作用中,发现本室建立的BALB/C小鼠胸腺髓质区上皮细胞株MTEC1在体外能自发分泌对嗜中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 细胞 MTEC1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8促进结直肠癌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趋化及浸润 被引量:6
7
作者 高书华 柴欣悦 +4 位作者 刘杭丰 成敏蓉 郑锦秀 邵莹 杨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 ligand 8,CXCL8)在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微环境中有大量M2型巨噬细胞浸润,但CXCL8是否影响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可知。本文旨在探讨CXCL8...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 ligand 8,CXCL8)在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微环境中有大量M2型巨噬细胞浸润,但CXCL8是否影响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可知。本文旨在探讨CXCL8对结直肠癌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趋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样本中CXCL8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在临床组织中进行验证。随后Western印迹及qRT-PCR检测5种结直肠癌细胞株CXCL8的表达情况。佛波酯(PMA)及IL-4诱导THP-1至M2型巨噬细胞后,与HCT116、SW480细胞及过表达CXCL8的HCT116(CXCL8/HCT116)、SW480(CXCL8/SW480)共培养,检测M2型巨噬细胞趋化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HCT116、SW480细胞,检测CXCL8表达情况,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分析趋化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癌组织CXCL8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XCL8高表达癌组织中存在更多M2型巨噬细胞浸润;IL-1β作用于HCT116或SW480后,CXCL8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P<0.05)。Transwell实验证实,CXCL8趋化M2型巨噬细胞(P<0.05)。综上所述,结直肠癌细胞中CXCL8可由IL-1β诱导产生,CXCL8表达增加能够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趋化,结直肠癌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可能与CXCL8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 巨噬细胞 趋化 结直肠癌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8/IL-8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墨林 方龙 +2 位作者 付红勇 康志杰 李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趋化因子CXCL8(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 趋化因子CXCL8(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征时外周血IL-8含量显著升高;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表达IL-8受体,但不表达IL-8。研究发现具有ELR序列的IL-8与肿瘤发生、发展、治疗的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IL-8及其受体形成的趋化因子轴已经成为新的生物治疗热点及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L-8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8受体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和类糜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谢华 何韶衡 +2 位作者 魏继福 孙丽 陈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活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痰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Chymase活性测定使用琥珀酰-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硝...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活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痰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Chymase活性测定使用琥珀酰-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硝基酰苯胺(SAAPP)作底物,采用酶标仪以410nm波长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结果Chymase活性测定12/32(37.5%)的哮喘患者痰液中水解SAAPP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类糜蛋白酶抑制剂SBTI、α1-AT可分别抑制这种酶活性的71.9%和72.1%;急性期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和eotaxin值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IL-8与IL-16(r=0.55,P<0.05)和eotaxin(r=0.41,P<0.05)之间存在弱正相关;IL-18与IL-16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P<0.01);IL-18与IL-16均与eotaxin有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6和0.64,P<0.01);eotaxin、IL-18、IL-16、IL-8与嗜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痰液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及chymase活性增高,表明它们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糜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6 白细胞介素8 趋化因子 嗜酸细胞 哮喘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8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新 许才绂 +4 位作者 陈岳祥 赵国宁 王庆莉 杨琨 金伯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用RIA法测94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表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与其血清胆红素(BIL)... 用RIA法测94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表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且与其血清胆红素(BIL)和ALT呈正相关(P<0.05)。IL—8的阳性检出率及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与其血清总胆红素(TB)亦呈正相关(P<0.05)。另外,患者血清TNF-α和IL—8定量明显相关(P<0.05)。提示TNF-α和IL—8参与了慢性肝脏炎症损害过程,并能反映病情活动程度,且TNF-α可能诱导IL—8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调节脂多糖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亚清 严建平 +1 位作者 许武林 王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HBE4-E6/E7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p38MAPK、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量效实验中,分别以0、0.1、1、10、100μg.L-1 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 h;在时效实验中,以10μg....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HBE4-E6/E7细胞IL-8表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p38MAPK、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在量效实验中,分别以0、0.1、1、10、100μg.L-1 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 h;在时效实验中,以10μg.L-1 LPS分别刺激HBE4-E6/E7细胞0、8、12、16、24 h。以100μg.L-1 TAK-242、10 mg.L-1SB202190、50 mg.L-1 PDTC预处理HBE4-E6/E7细胞,以100μg.L-1 LPS刺激24 h。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8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8蛋白水平;凝胶阻滞分析实验检测NF-κB活性。结果 HBE4-E6/E7细胞IL-8 mRNA的表达随LPS刺激剂量的增加明显增加(P<0.05);在24 h内,以10μg.L-1 LPS刺激时,IL-8 mRNA的表达随刺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P<0.05)。TAK-242、SB202190和PDTC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HBE4-E6/E7细胞IL-8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TAK-242和PDTC均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NF-κB的活性(P<0.05);SB202190不能抑制LPS诱导的NF-κB活性(P>0.05)。结论 LPS能诱导HBE4-E6/E7细胞IL-8的表达,TLR4、p38MAPK、NF-κB均参与调控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IL-8的表达,且p38 MAPK是通过不依赖NF-κB信号途径来参与调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8 因子-KAPPAB P38 气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兴年 刘奇栋 +2 位作者 王泓 叶志坚 吴妹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对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1例(活动性肺结核组...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对于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71例(活动性肺结核组)和既往明确诊断为肺结核,经过正规方案抗结核完成治疗后,同期门诊随访复查的陈旧性肺结核患者21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应用SSP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呈非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TNF-α中位数分别为11.5 pg/ml和8.8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9.6 pg/ml,14.7 pg/ml)和(7.6 pg/ml,11.2 pg/ml),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69.5,P〈0.001)。(2)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6中位数分别为7.8 pg/ml和2.0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3.1 pg/ml,15.9 pg/ml)和(1.5 pg/ml,5.4 p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9.5,P=0.001)。(3)活动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血清中IL-8中位数分别为8 pg/ml和8 pg/ml,四分位数间距(P25,P75)分别为(5 pg/ml,15 pg/ml)和(6.5 pg/ml,13 pg/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31.5,P=0.896)。 结论 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活动性肺结核的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大;检测患者的TNF-α和IL-6分泌水平或许有助于判断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血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及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兰 李树人 +6 位作者 韩曙君 臧运金 雷志礼 马宁 杨国山 李长燕 刘多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50-75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无肝期30 min 开始,Ⅰ、Ⅱ组分别恒速泵入盐酸戊乙奎醚0.1、0.2 mg/...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肝移植患者围术期白细胞介素-8(IL-8)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移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无肝期30 min 开始,Ⅰ、Ⅱ组分别恒速泵入盐酸戊乙奎醚0.1、0.2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速率1.5 ml/min),C 组等容量生理盐水等速泵入。三组分别于无肝期30 min(T_0)、再灌注后60min(T_1)、120 min(T_2)、180 min(T_3)及24 h(T_4)上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 IL-8的水平。T_3时取移植肝组织,测 NF-κB蛋白表达量、与靶基因的结合活性,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C 组 IL-8T_2时开始升高并达峰;Ⅰ、Ⅱ组 T_2~T_4时明显低于 C 组(P<0.05或 P<0.01)。Ⅰ、Ⅱ组 NF-κB蛋白表达及其与靶基因的结合活性较低,且 T_3时与 IL-8水平呈线性正相关。Ⅰ、Ⅱ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较轻。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 NF-κB蛋白表达量及其结合活性、降低 IL-8水平、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肝组织中的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肝移植 白细胞介素-8 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活血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及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检测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伟凡 王萍 娄卫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70-771,共2页
140例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服用凉血活血汤治疗,8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率53.57%,总有效率86.43%。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所下降。
关键词 凉血活血汤 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超贤 秦咏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64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不...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水平。结果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溃疡性结肠炎中度和重度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性结肠炎轻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8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反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炎症损害程度的较为灵敏的指标,对于判断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低能量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丽 马一铭 +4 位作者 李琳 胡钊 郭涛 肖践明 蔡红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试管置于震波仪器中但不进行震波处理,实验组以0、0.03、0.09、0.18、0.24 m J/mm2震波能量冲击,每孔加CCK8溶液,用酶标仪测定在波长450 nm处的A值。对体外培养的HUVECs细胞株施予0.09 m J/mm2能量的震波处理,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低能量超声波处理后细胞因子VEGF、IL-8 mRNA表达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1CCK8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只有0.09 m J/mm2能量A450值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0±0.04 vs0.54±0.09,P<0.05),而其他能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 mRNA的表达(7.93±0.90、7.34±1.67)均较对照组(1.07±0.40、1.00±0.09)明显升高(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蛋白表达(39.89±4.79、31.33±5.61)均较对照组(20.98±3.30、22.60±3.76)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低能量震波可促进HUVECs增殖和增加VEGF、IL-8的表达,VEGF、IL-8的表达增加可在体外震波促进血管新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低能量震波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流产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江涛 龙凤宜 李建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48,158,共2页
关键词 先兆流产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8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雪松 王吉元 +1 位作者 李树斌 陈冬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2709-2714,共6页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9例,中药组完成40例。...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9例,中药组完成40例。其中中药组给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根据病情分级给予常规西药吸入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ACT评分、肺功能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8水平。结果:2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评分、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中药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改善更明显。经治疗后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应用大柴胡汤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考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大柴胡汤 中医药治疗 痰瘀互结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临床观察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强 尹忠歆 +2 位作者 封其华 余孔贵 唐临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N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征分成隐匿型组、急性型组和慢性型组,每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儿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IgAN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特征分成隐匿型组、急性型组和慢性型组,每组15例。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MCP-1及IL-8的水平。结果:IgAN患儿尿MCP-1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慢性型组升高最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急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MCP-1水平与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系膜增生程度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56,P<0.05;r=0.58,P<0.05;r=0.53,P<0.05)。IgAN患儿尿IL-8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急性型组升高最为明显,与隐匿型组和慢性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IL-8水平与血尿程度及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呈正相关(r=0.62,P<0.05;r=0.59,P<0.05)。IgAN患儿尿MCP-1水平与尿IL-8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59,P>0.05)。结论:MCP-1和IL-8参与了IgAN不同阶段的发病过程,两者可作为IgAN活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8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2及其配基GROα、IL-8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晗(综述) 狄根红 杨恭(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4,共6页
CXCR2是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CXCR2及其主要配体生长调节性癌基因-α(growth-regulated oncogene-α,GROα)和白介素-8(IL-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形成,而且可以通过增... CXCR2是趋化因子受体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研究发现CXCR2及其主要配体生长调节性癌基因-α(growth-regulated oncogene-α,GROα)和白介素-8(IL-8)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形成,而且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CXCR2及配体还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和独立预后因子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目前,抗CXCR2的各类药物正在进行各种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因此作为新的靶向分子有望成为特异性药物作用靶点,从而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趋化因子 cxcR2 生长调节性癌基因-α 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