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对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张捷 王德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实验中,我们对AML细胞在rhIL-3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体外悬浮培养,并作<sup>3</sup>H-TdR掺入,细胞周期分布,培养上清溶菌酶含量测定和细胞形态学分析,以便了解IL-3对 AML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2/14例AML和2例慢性... 本实验中,我们对AML细胞在rhIL-3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体外悬浮培养,并作<sup>3</sup>H-TdR掺入,细胞周期分布,培养上清溶菌酶含量测定和细胞形态学分析,以便了解IL-3对 AML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2/14例AML和2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CML-BC)白血病细胞在IL-3刺激下,<sup>3</sup>H-TdR掺入量较对照组高。对5例AML和2例CML-BC进行的细胞周期分布和溶菌酶产量测定结果显示:在IL-3作用下,S期细胞比率较对照组增高,G<sub>0</sub>/G<sub>1</sub>期细胞比率下降,而G<sub>2</sub>/M期细胞比率则无明显变化。溶菌酶产量如果按单位细胞数,则有所下降。另外,IL-3对培养细胞形态学分类各阶段的比率无明显影响。因此,我们认为IL-3在体外是AML细胞增殖的有效刺激因子,而无明显的分化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急性髓性白血病 增殖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增强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被引量:4
2
作者 华梦晴 高培宇 +2 位作者 方芳 苏浩宇 宋传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MH-S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经气道滴入激发构建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含量。体外培养MH-S细胞,在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STAT3)抑制剂Stattic(5μmol/L)存在与否的情况下,再加入IL-6(10 ng/mL~500 ng/mL)刺激6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Janus激酶2(p-JAK2)、磷酸化的STAT3(p-STAT3)、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Arp2)、纤维型肌动蛋白(F-ac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鼻腔滴入LPS后,小鼠BALF中IL-6含量显著升高。随着IL-6刺激剂量的增加,MH-S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作用增强,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100 ng/mL IL-6刺激MH-S细胞后,p-JAK2和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阻断MH-S细胞STAT3信号后,IL-6促进细胞吞噬的效应完全消失,IL-6诱导的Arp2、 F-actin蛋白表达增加被抑制。结论 IL-6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MH-S细胞Arp2、 F-actin蛋白的表达增强吞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il-6) MH-S细胞 吞噬功能 Janus激酶2(JAK2)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肺泡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与γ干扰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呈负相关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朝菊 高伟 +2 位作者 霍丽静 赵培 周利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9-1111,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机体淋巴细胞功能失调,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发病机制复杂。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激素,在血中主要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25(OH)VD,],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25-二羟维生素D3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白细胞介素13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肖莉 敖然 +2 位作者 李振华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3T3细胞的作用,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3T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rIL-13(80μg/L)及DMEM培养液,作用24h、48h,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用Hoechst试剂盒观察细胞DNA...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3T3细胞的作用,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3T3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rIL-13(80μg/L)及DMEM培养液,作用24h、48h,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用Hoechst试剂盒观察细胞DNA形态;用MTT法测细胞增殖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成纤维细胞分泌Ⅰ型胶原以及用放免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6、IL-8水平。结果:实验组细胞DNA合成增加,细胞核增大,细胞质中可见较多核糖体及线粒体;rIL-13呈剂量依赖方式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当rIL-13浓度在40-160μg/L时,细胞增殖率几乎呈直线式增长。对照组及实验组均可检测到Ⅰ型胶原(CoⅠ),对照组分泌胶原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培养上清中,实验组IL-6、IL-8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IL-13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炎性介质和Ⅰ型胶原,可能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3 3T3细胞 胶原Ⅰ型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9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7
5
作者 黄秋兰 雷荣娥 +3 位作者 覃沁怡 覃山羽 姜海行 胡榜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8-1233,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实验组予(5、10、20)ng/m L IL-9处理24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ANC-1细胞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的m RNA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PANC-1细胞,实验组予(5、10、20)ng/m L IL-9处理24 h,对照组不予处理。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ANC-1细胞白细胞介素9受体(IL-9R)的m RNA水平,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及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水平。STAT3抑制剂AG490预处理前后,进行IL-9处理,再采用以上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及细胞中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结果 IL-9处理后,PANC-1细胞IL-9R m RNA水平增高、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且这种促进作用随着IL-9剂量的升高而增强,但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IL-9处理后PANC-1细胞中的p-STAT3蛋白水平显著增加,但STAT3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使用AG490预处理后,IL-9对PANC-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减弱,且p-STAT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IL-9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与STAT3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PANC-1细胞 白细胞介素9(il-9)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增殖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涛 徐岩岩 +3 位作者 宫婷 邵宜 刘刚 钟殿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0-7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激活及表达,包括白血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黑色素瘤、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但其在大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少见。该研究旨在探索大细... 背景与目的: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IL-6/STAT3)信号通路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存在过度激活及表达,包括白血病、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多发性黑色素瘤、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等,但其在大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少见。该研究旨在探索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中IL-6/STAT3信号通路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外源性IL-6设立5个浓度梯度(终浓度分别为0、1.0、5.0、10.0和20.0 ng/mL),分别对NL9980细胞系进行干预。运用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改变,并确立IL-6干预的最佳浓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IL-6/STAT3相关基因及其下游调控基因Bcl-2、VEGF和CYCD1的m RNA表达量,并将IL-6/STAT3相关基因与下游基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外源性IL-6可促进NL9980细胞系的增殖,其最佳干预浓度为5 ng/mL(F=8.11,P<0.05)。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L-6及STAT3的m RNA表达量均以5 ng/mL组最高,分别为4.78±0.09和5.17±0.05(P<0.05);下游调控基因中,Bcl-2、VEGF及CYCD1的m RNA表达量均在5 ng/mL组最高,分别为4.52±0.14、4.12±0.12和3.98±0.17,其余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下游基因中Bcl-2、VEGF、CYCD1与IL-6(r=0.952,r=0.836,r=0.880)和STAT3(r=0.995,r=0.746,r=0.800)呈正相关性。结论:IL-6可促进大细胞肺癌NL9980细胞系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IL-6/STAT3信号通路并上调相关基因Bcl-2、VEGF和CYCD1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细胞肺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及其与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顺龙 卢宏昌 +1 位作者 许恩超 李荣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特应性皮炎(AO)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皮疹呈多形性,可伴有渗出倾向。AD多自婴儿期起病,约50%患儿〈1岁前发病。AD病情迁延反复.发病与环境、遗传及免疫关系密切。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是AD的主要特点,目前认为主... 特应性皮炎(AO)是一种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皮疹呈多形性,可伴有渗出倾向。AD多自婴儿期起病,约50%患儿〈1岁前发病。AD病情迁延反复.发病与环境、遗传及免疫关系密切。免疫调节功能异常是AD的主要特点,目前认为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Th)1及Th2之间平衡失调。AD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可见CD4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CD4淋巴细胞可分化为Th1和Th2,但主要转化为Th2。而Th2反应占优势时,免疫球蛋白(Ig)E生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25-羟维生素D3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介素-17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宫静 罗雅玲 +2 位作者 张旃 王慰盈 李俊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1(IL-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肺组织IL-21、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 目的研究慢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1(IL-21)、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对小鼠肺组织IL-21、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33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1只。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IL-21和p-STAT3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分析小鼠肺组织中IL-2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明显增加(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IL-21蛋白、p-STAT3蛋白的表达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抑制了慢性哮喘小鼠模型IL-21、p-STAT3的表达,IL-21/STAT3细胞信号通路可能为地塞米松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白细胞介素21 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基因疗法和白细胞介素6基因疗法的联合造血调控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蔡荣 曹雪涛 +3 位作者 于益芝 杨如俊 杨志锋 叶天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研究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IL-3基因疗法、IL-6基因疗法以及两者联合后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用IL-3基因疗法的小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骨髓CFU-GM、CFU-MK等显著上升,但血小板上升程度软弱;单用... 研究了成纤维细胞介导的IL-3基因疗法、IL-6基因疗法以及两者联合后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单用IL-3基因疗法的小鼠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骨髓CFU-GM、CFU-MK等显著上升,但血小板上升程度软弱;单用IL-6基因疗法的小鼠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骨髓CFU-GM、CFU-MK等显著上升,但白细胞总数上升不明显;当两者联合后可使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骨髓CFU-GM、CFU-MK上升更为显著;且达高峰时间提前。表明联合应用成纤维细胞介导的IL-3基因疗法和IL-6基因疗法能比单一疗法更显著增强机体骨髓造血功能,使外周血细胞升高,从而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机体造血功能低下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白细胞介素6 基因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3受体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亮 罗雅玲 赖文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3(IL-3)受体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火把花根片治疗组。后3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BALF)白介素-3(IL-3)受体mRNA的表达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火把花根片治疗组。后3组制作成哮喘豚鼠模型,再激发用药。测定BALF的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进行BALF的IL-3受体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结果火把花根片治疗组BALF的Eos数较正常组和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火把花根片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但Eos肺组织浸润较哮喘组有明显减少。BALF的IL-3受体mRNA 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火把花根片治疗组与地塞米松治疗组无显著差异,但与正常组和哮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火把花根片能显著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炎症,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把花根片 哮喘 豚鼠 肺泡灌洗液 白细胞介素3受体 mRNA表达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浸润 白细胞介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鸿飞 郑连杰 杨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于伤后1h、8h、24h、72h处死,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TUNEL法标记凋...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损伤组,于伤后1h、8h、24h、72h处死,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假手术组仅表达少量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损伤组两者均在8h表达最多,24h减少,72h减少至略多于假手术组水平。TUNEL标记阳性细胞的时间分布特点与IL-1β和caspase-3相似;IL-1β、caspase-3阳性细胞率和细胞凋亡指数三者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IL-1β和caspase-3表达增强,凋亡细胞大量出现,三者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卵巢大鼠骨钙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萍 马戎 +4 位作者 常小霞 吴洁 翟青新 沈小志 刘宝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雌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大剂量ω-3 PUFA组和假手术(...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雌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大剂量ω-3 PUFA组和假手术(Sham)组。用药90 d后,采血测定血清BGP和IL-6。结果:OVX组大鼠血清BGP有升高趋势,IL-6显著升高。E2组和ω-3 PUFA小、中、大剂量组BGP均有显著下降,IL-6均有下降趋势。结论:ω-3 PUFA能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BGP水平,从而改善骨质的高转换状态,减少绝经后的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卵巢大鼠 骨钙素 白细胞介素-6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非他明对小鼠白细胞介素-10释放的影响及多巴胺D3受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艳炯 朱俊艳 +5 位作者 张洪波 魏曙光 阎春霞 郑海波 任会勋 陈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9-282,300,共5页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 目的研究安非他明(AM)对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小鼠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释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D3受体在此过程中参与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Ⅰ:采用多巴胺D3受体基因敲除小鼠(D3RKO)以及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野生型小鼠(C57BL/6J),腹腔注射AM(5 mg/kg)10 min后再注射LPS(150μg/kg)刺激,在LPS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30、60、90、120、240 min)心脏穿刺抽血进行IL-10测试,观察上述不同时间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的分泌情况。实验Ⅱ:在实验Ⅰ所确定的小鼠IL-10分泌最高时间点,观察不同剂量AM(0、2、5、10 mg/kg)对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的影响。结果实验Ⅰ:AM5 mg/kg在LPS注射后可以引起D3RKO和C57BL/6J小鼠IL-10分泌增多,其中60 min达最大值,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Ⅱ:C57BL/6J小鼠以AM5 mg/kg作用后IL-10增多最为显著,D3RKO小鼠以AM2 mg/kg作用后IL-10升高最为显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AM对小鼠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增加IL-10分泌而起作用;小剂量AM即可引起D3RKO小鼠血中IL-10升高,提示多巴胺D3受体可能参与了AM对小鼠免疫功能抑制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非他明 白细胞介素-10 多巴胺D3受体 细菌脂多糖 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对破骨细胞骨吸收效应及MMP-3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永明 林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5-157,I001,共4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IL - 6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剂量效应及对破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3表达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阐明IL - 6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的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破骨细胞溶骨模型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IL - 6对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剂量效应及对破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3表达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阐明IL - 6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中的病理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破骨细胞溶骨模型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不同浓度IL - 6对破骨细胞溶骨活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 3表达的影响。结果 :当IL - 6 >10U/ml时 ,培养上清中Ca2 + 浓度显著增加 ,牙本质片上骨吸收陷窝数目明显增多 ;当IL - 6浓度为 10 0U/ml、5 0 0U/ml时破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 - 3表达的阳性信号显著增强。结论 :在IL - 6作用下 ,破骨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 - 3。IL - 6对破骨细胞具有激活作用 ,低浓度主要诱导破骨细胞形成 ,较高浓度刺激破骨细胞的溶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破骨细胞 骨吸收效应 MMP-3 实验研究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LX3与白细胞介素-6诱导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荣 黎燕 +2 位作者 冯建男 兰炯采 沈倍奋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新基因LX3[1]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为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反转录-PCR(RT-PCR)分析不同浓度IL-6处理的U937细胞及同一浓度IL-6诱导不同时间的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的表达差异;NorthernBlot分...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新基因LX3[1]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为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反转录-PCR(RT-PCR)分析不同浓度IL-6处理的U937细胞及同一浓度IL-6诱导不同时间的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的表达差异;NorthernBlot分析IL-6诱导前后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表达的变化。结果LX3基因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随IL-6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IL-6浓度为500ng/ml时表达量最高,而在0ng/ml时不表达;时间表达谱分析显示在IL-6刺激8h时新基因LX3的表达量最高;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新基因LX3在IL-6诱导后的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LX3是与IL-6诱导紧密相关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LX3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髓核内注射对金属蛋白酶3及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登鲁 李健 +1 位作者 高梁斌 张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2831-2834,共4页
目的:探讨髓核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IL-1β组(IL组),椎间盘内(L3~4、L4~5、L5~6)注射20μL(10ng/mL)IL-1β;力学组(ME组),咬除椎体棘突及一侧上下... 目的:探讨髓核内注射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IL-1β组(IL组),椎间盘内(L3~4、L4~5、L5~6)注射20μL(10ng/mL)IL-1β;力学组(ME组),咬除椎体棘突及一侧上下关节突。IL组动物T12~L1、L1~2、L2~3椎间盘作为对照组(SH组)。术后6周及12周分批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椎间盘髓核内MMP3表达及纤维环内SP表达。结果:IL组与ME组中均发现MMP3及SP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SH组各阶段很少发现MMP3及SP免疫反应阳性物。在6和12周时MMP3表达水平IL组与ME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IL组与SH组、ME组与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6与12周组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6和12周时SP表达水平IL组与ME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IL组与SH组,ME组与S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6与12周组内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IL-1β可使髓核中MMP3阳性细胞及纤维环中SP阳性细胞表达且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椎间盘白细胞介素 金属蛋白酶3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丝毛乌鸡组织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8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思明 唐艳强 +3 位作者 谷德平 肖海红 韦启鹏 欧阳玲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7-20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3对丝毛乌鸡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丝毛乌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处理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处理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3对丝毛乌鸡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只丝毛乌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处理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处理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800、1 600、3 200和6 400 IU/kg维生素D3的试验饲粮。常规笼养6周。采集胸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法氏囊,检测IL-2和IL-18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6 400 IU/kg的维生素D3上调了IL-2基因在十二指肠、法氏囊和盲肠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而未见其在胸腺、空肠和回肠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上调;6 400 IU/kg的维生素D3上调了IL-18基因在丝毛乌鸡胸腺、回肠、盲肠和法氏囊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提示,饲粮维生素D3添加水平与丝毛乌鸡体内IL-2和IL-18基因相对表达量相关,但作用存在组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毛乌鸡 维生素D3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原益肾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敏美 荣晓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8-762,共5页
目的:观察复原益肾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探讨复原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方法:以Ⅱ胶原诱导大鼠RA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ethotrex... 目的:观察复原益肾汤对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探讨复原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方法:以Ⅱ胶原诱导大鼠RA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组、复原益肾汤高中低剂量组,测算大鼠足肿胀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和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足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复原益肾汤高剂量组及MTX组的RA大鼠关节炎症积分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F=156.671,P=0.000);中药高、中剂量组及MTX组血清中TNF-α、IL-17均有显著降低(TNF-α:F=20.233,P=0.000;IL-17:F=205.412,P=0.000),中药高剂量组与MTX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NF-α:P=0.952;IL-17:P=0.142);中药高剂量组和MTX组中软骨层及滑膜层MMP-3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F=14.867,P=0.000),中药高剂量组与MTX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结论:复原益肾汤可改善关节炎大鼠的病理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IL-17、MMP-3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密切相关,为复原益肾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复原益肾汤 白细胞介素-17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3的制备及其检测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秀娟 邵力 +1 位作者 林云璐 卢家祥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95-99,共5页
从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分泌细胞株WEHI-3获取了IL-3,同时用小鼠IL-3依赖细胞株32-D检测IL-3和滴定标本中IL-3的活性单位,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WEHI上清中含高活性IL-3,不含IL-2,其最佳收集条件是5×10~5/ml细胞浓... 从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分泌细胞株WEHI-3获取了IL-3,同时用小鼠IL-3依赖细胞株32-D检测IL-3和滴定标本中IL-3的活性单位,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WEHI上清中含高活性IL-3,不含IL-2,其最佳收集条件是5×10~5/ml细胞浓度培养48h。32-D细胞生长依赖于IL-3。检测细胞的浓度、培养时间及同位素加入时间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最佳检测条件是(5~10)×10~5/ml细胞浓度、培养36h、终止前12h加~3H-T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白细胞介素13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莉 李振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4-576,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NIH3T3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NIH3T3细胞分为rIL-13组和不含rIL-13的对照组r,IL-13组加入不同浓度的rIL-13,作用24及48h。透射电镜观察3T3细胞的超微结构,Hoechst试剂...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3(rIL-13)对NIH3T3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方法:NIH3T3细胞分为rIL-13组和不含rIL-13的对照组r,IL-13组加入不同浓度的rIL-13,作用24及48h。透射电镜观察3T3细胞的超微结构,Hoechst试剂盒观察细胞DNA形态变化,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结果r:IL-13呈剂量依赖方式刺激3T3细胞细胞生长。经rIL-13 80 ng/ml孵育的细胞DNA合成增加,细胞核增大,细胞质中可见较多核糖体及线粒体。rIL-13组细胞增殖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IL-13可能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白细胞介素13 NIH 3T3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