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陈晨 李竹蓉 +4 位作者 吕思学 郭地 武嘉文 杨娜 刘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 目的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 10000 U IL-2,给药频率为1次/d,连续12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造模8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 8/9/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AS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reg、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reg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升高(P<0.01),Th1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reg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IL-2可有效缓解AIH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Tregs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TH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通过IL-9对Treg及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杨蕊雪 曾雪娇 曲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白细胞介素9(IL-9)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了解ILC2通过IL-9对调节性T细胞(Treg)、CD8^(+)T细胞及CLL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初诊CLL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白细胞介素9(IL-9)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了解ILC2通过IL-9对调节性T细胞(Treg)、CD8^(+)T细胞及CLL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初诊CLL患者及2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ILC2、Treg水平,检测其中28例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8^(+)T细胞内颗粒酶B及穿孔素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9水平。免疫磁珠分选患者与健康对照者ILC2细胞后分别培养,ELISA测两组培养上清中IL-9水平。磁珠分选CLL患者ILC2与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加入人慢性B细胞白血病(MEC-1)细胞共培养,其中一组加入IL-9抗体,另一组不加。培养72 h后流式细胞术分别测两组Treg比例、Treg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8^(+)T细胞内颗粒酶B、穿孔素;ELISA检测培养上清的IL-9水平;AnnexinⅤ-PI法测MEC-1细胞凋亡。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L组ILC2、Treg、IL-9水平增加明显;CL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颗粒酶B及穿孔素水平呈正相关;分选ILC2培养后CLL组培养上清IL-9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上升。细胞实验中,加入IL-9抗体组Treg上PD-1、TIGIT水平明显下降,CD8^(+)T细胞内颗粒酶B水平明显上升;加入IL-9抗体组培养上清ELISA结果提示IL-9水平明显下降。加入IL-9抗体组MEC-1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在CLL中,ILC2通过IL-9对CD8^(+)T细胞及Treg均有影响,可减弱CD8^(+)T细胞抗肿瘤作用,增强Treg的免疫抑制作用,在CLL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白细胞介素9(il-9) 调节性T细胞(Treg)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与IL-2联合检测在HIV感染者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及漏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周莉萍 黄树庭 +2 位作者 杨燕清 李繁 黄宛香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3-959,共7页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结核病(TB)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9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接受TB相关... 目的探讨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结核病(TB)的诊断价值及漏诊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9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接受TB相关检查的HIV感染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HIV感染合并TB患者组(HIV/TB组)和排除TB的HIV感染者组(对照组),评估双因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根据检测结果将HIV/TB组分为真阳性组和假阴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306例,平均年龄(55.69±14.02)岁,HIV/TB组105例,对照组201例。双因子联合检测在所有HIV感染者中TB检测灵敏度为72.4%(76/105),特异度为87.1%(175/201)。三个CD4^(+)T淋巴细胞计数梯度间,双因子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88,P=0.009),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46,P=0.054)。其中,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双因子检测灵敏度(58.8%)低于≥200个/μL(88.9%)和100~199个/μL(81.5%)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HIV/TB共感染患者中,双因子联合检测的综合灵敏度为85.2%(46/54),特异度为82.0%(91/111)。多因素分析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HIV/TB组患者双因子联合检测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病原学结果、有无TB等因素对双因子联合检测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核特异性细胞因子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HIV感染者TB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HIV感染者中,可为临床HIV感染合并TB的诊断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2 艾滋病 结核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抗炎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爽 崔淯夏 +1 位作者 陈红 宋俊贤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5-378,共4页
抗炎治疗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心血管残余风险的重要策略。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其功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更多研究证实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A... 抗炎治疗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心血管残余风险的重要策略。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通过增加调节性T细胞和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其功能,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更多研究证实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ASCVD抗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有望成为ASCVD抗炎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白细胞介素2 调节性T细胞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M2炎症小体激活释放白细胞介素-18介导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泽豪 王景 +3 位作者 高翔宇 蒋昌宇 李陈广 肖礼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5,共8页
目的:探索在带状疱疹病人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和释放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情况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收集并分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2... 目的:探索在带状疱疹病人不同时期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和释放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情况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收集并分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67名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acute herpetic neuralgia,AHN)、58名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subacute herpetic neuralgia,SHN)、38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病人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及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炎症小体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上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IM2和IL-18的基因表达在带状疱疹不同时期均显著上升(P<0.05),且在PHN期差异尤为明显(P<0.001)。GSDMD蛋白被切割活化,产生具有细胞膜成孔活性的GSDMD-NT片段,诱导细胞焦亡。不同带状疱疹时期病人血清中IL-18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尤其在PHN时期,上升最为显著。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AIM2炎症小体激活,释放的IL-18参与带状疱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AIM2炎症小体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焦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孤啡肽、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萍 高朝 +1 位作者 陈茹 代瑞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孤啡肽(Orphanin-FQ,OFQ)、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治为抑郁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孤啡肽(Orphanin-FQ,OFQ)、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影响。方法收集诊治为抑郁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联合疗法,给予疏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及血清OFQ及IL-2变化,对治疗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饮食、精神、大小便、夜寐、舌脉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下降(对照组t=19.104、33.773、22.839、18.861、17.178,试验组t=43.690、48.830、45.737、39.032、31.847),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32.593、15.532、20.189、23.032、1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分下降(对照组t=5.531,试验组t=8.930),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5.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OFQ及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OFQ及IL-2水平下降(对照组t=7.099、4.204,试验组t=13.099、7.411),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6.677、5.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解郁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能明显降低HAMD评分及血清OFQ、IL-2水平,治疗疗效优于单用阿戈美拉汀,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解郁胶囊 阿戈美拉汀 抑郁症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孤啡肽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33/血清刺激素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鲁霞 吴洁 +2 位作者 党银霞 王生霞 王凡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720,F0003,共8页
缺血性卒中因其损伤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一直是脑血管病研究领域棘手的问题,寻找新型有效的干预及神经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白细胞介素33(IL-33)作为IL-1家族新发现的成员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清刺激素2(ST2)是其作用的主要... 缺血性卒中因其损伤机制复杂且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一直是脑血管病研究领域棘手的问题,寻找新型有效的干预及神经保护策略至关重要。白细胞介素33(IL-33)作为IL-1家族新发现的成员之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血清刺激素2(ST2)是其作用的主要受体。作者就IL-33/ST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梳理该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中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包括扩增调节性T细胞、调节炎症和改善白质损伤等,以期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白细胞介素33 il-33/ST2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L-2R联合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林萍 张雅兰 +1 位作者 谢若腾 张学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gG、IgA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初诊且治疗的MM患者108例,最终确定符合诊断标准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MM复发为研究终点事件,随访至终点事件的发生或本研究随访截止日期。根据是否复发,将MM分为复发组(RG)和非复发组(NRG)。在初诊时和随访后(终点事件的发生或研究终止时)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中IgG、IgA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各因子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初诊时和随访后sIL-2R与TNF-α、IgG、IgA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在治疗完全缓解时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中sIL-2R水平,比较初诊时、完全缓解时和复发时sIL-2R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血清sIL-2R、TNF-α、IgG、IgA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分析sIL-2R、TNF-α、IgG、IgA在MM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MM患者初诊时和复发时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完全缓解时(P<0.05)。复发组初诊时的血红蛋白(Hb)含量低于未复发组,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高于未复发组(P<0.001),两组间的其他临床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组初诊时和随访后的sIL-2R、TNF-α、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sIL-2R与TNF-α、IgG和IgA在初诊时和随访后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sIL-2R、TNF-α、IgG和IgA预测MM的AUC分别为0.919、0.850、0.766和0.795,随访后预测MM的AUC分别为0.890、0.815、0.760和0.794(P<0.001)。结论:血清sIL-2R对MM复发的预测价值最高,可在特定的时间检测TNF-α、IgG和IgA水平来推断sIL-2R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IGG IGA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抗家禽病毒病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金艳 郭晶 +3 位作者 孙晓虹 王丙敬 李文溪 李旭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家禽病毒病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 interleukin-2,ChIL-2)是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抗病毒作用,在动物疾病防治、新型免疫佐剂研发、... 家禽病毒病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 interleukin-2,ChIL-2)是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重要的抗病毒作用,在动物疾病防治、新型免疫佐剂研发、提高动物抗病能力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ChIL-2的结构、ChIL-2介导的免疫信号通路及其在家禽病毒病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研发新型家禽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佐剂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家禽病毒病 信号通路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发龙 岳华 贾文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7-20,共4页
为研究鸡IL-2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方面的试验。①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鸡IL-2能明显提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HI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ANAE+细胞百分数;②对雏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 为研究鸡IL-2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方面的试验。①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鸡IL-2能明显提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HI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ANAE+细胞百分数;②对雏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IL-2与否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③人工感染法氏囊病的防治试验。在攻毒前后注射IL-2,均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鸡IL-2可明显提高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与疫苗共同注射可作为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对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巨噬细胞 传染性法氏囊病 白细胞介素 免疫功能 雏鸡 il-2 腹腔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2激活Nrf2通路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
12
作者 刘杏 许晓娟 +4 位作者 卫彦芳 闫虹佑 霍俊燕 李珂 许翠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3-1739,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2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及与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IL-22组、IL-22+ML385组(ML385为Nrf2抑制剂),每组10只,造模周期为8周。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含乙醇的...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22对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的影响及与Nrf2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IL-22组、IL-22+ML385组(ML385为Nrf2抑制剂),每组10只,造模周期为8周。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含乙醇的液体饲料及四氯化碳橄榄油腹腔注射;IL-22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L-22;IL-22+ML385组于IL-22处理前1 h腹腔注射ML385。造模结束,对肝脏进行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染色,明确是否发生纤维化;收集小鼠粪便,检测球菌与杆菌的比值,观察肠道菌群生长情况;对结肠进行HE染色、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Nrf2通路蛋白(Nrf2、HO-1、NQO1)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小鼠肝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肠组织出现炎细胞浸润、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P<0.05),粪培养基未见各种致病菌过度生长,球杆比值无明显差异。与MOD组比较,IL-22组肝脏及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Nrf2、NQO1、HO-1表达水平亦升高(P<0.05),IL-22+ML385组无明显改变。结论IL-22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结肠屏障功能,其机制与Nrf2抗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2 肝纤维化 结肠屏障 Nrf2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cDNA的分子克隆和表达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满良 李惠 +4 位作者 武梅 王丽焕 吴凯源 宁健可 高荣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克隆牦牛免疫基因并研究其免疫特性。方法以伴刀豆球蛋白A(Con A)激活的体外培养的牦牛血液淋巴细胞,提取激活淋巴细胞的总RNA,用RT-PCR方法,从中克隆出白细胞介素2 cDNA,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并亚克隆到pGEX4T-1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 目的克隆牦牛免疫基因并研究其免疫特性。方法以伴刀豆球蛋白A(Con A)激活的体外培养的牦牛血液淋巴细胞,提取激活淋巴细胞的总RNA,用RT-PCR方法,从中克隆出白细胞介素2 cDNA,连接到T载体上测序,并亚克隆到pGEX4T-1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进行了重组表达,纯化融合表达YIL2产物,MTT比色法测定其体外刺激牦牛血液淋巴母细胞增殖的免疫活性。结果YIL2 cDNA序列分析显示:在其编码区442位点的一个碱基发生突变(由C突变为T),从而导致终止密码子(TAA)出现,使YIL2蛋白表达提前终止,与其它牛IL2蛋白相比少了8个氨基酸。MTT比色法测定结果表明重组牦牛IL2蛋白体外能显著促进牦牛淋巴母细胞的增殖。结论本实验成功克隆了牦牛IL2基因,其原核表达产物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这为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来提高牦牛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增强牦牛疫苗的免疫保护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白细胞介素2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新明 张敏 +2 位作者 游孟高 卢永德 张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4-416,共3页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ZR)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IL-Z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与临床分期有关,病期越晚,sIL-2R水平越高;s...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了30例喉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ZR)水平。结果表明:喉癌患者血清SIL-Z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与临床分期有关,病期越晚,sIL-2R水平越高;sIL-2R水平超过1000U/ml者,多预后不良;9例术后2~8月再次采血检验,6例无癌生存者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1),3例复发的患者血清sIL-2R升高。提示:喉癌患者血清sIL-2R的测定对预后判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中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FIL_2R)测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明秋 黄祖汉 +1 位作者 骆抗先 杨守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1-62,共2页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HBeAg(+)、HBsAg(+)慢性无症状携带者和单纯HBsAg(+)携带者血清中FIL2R,结果:两者血清中FIL_2R均明显高于抗-HBs(+)及抗-HBs(-)的健康人(P<0.01);而健康人血清中FIL_2R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调控胆囊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
16
作者 赵向阳 江博文 +1 位作者 陶滔 谈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 目的:探讨M2型巨噬细胞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影响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方法:将人单核细胞株THP-1在体外诱导成M2型巨噬细胞,利用RTqPCR检测相应标记物和IL-10的表达情况;利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表达情况。将GBC细胞株NOZ和GBC-SD分组为Control组(无血清培养基)、M2-CM组(M2型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2-CM+anti-IL-10组(含IL-10中和抗体的M2-CM)和M2-CM+IgG组(含IL-10同型对照抗体的M2-CM)。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变化状况,再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M2型巨噬细胞在体外诱导成功;与诱导前的THP-1相比,IL-10在M2型巨噬细胞内和上清液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M2型巨噬细胞可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和促进Vimentin表达,阻断IL-10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这一影响(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IL-10促进GB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M2型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患者白细胞介素-2受体(IL 2R)表达及白细胞吞噬力的变化
17
作者 徐庸定 陈菊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7-18,共2页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细胞膜上表达出的糖蛋白分子,其表达是淋巴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前提,研究IL-2R表达及其调控机理对探讨IL-2介导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疾病、肿瘤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妇科肿瘤...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细胞膜上表达出的糖蛋白分子,其表达是淋巴细胞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前提,研究IL-2R表达及其调控机理对探讨IL-2介导的免疫应答及其在疾病、肿瘤等方面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妇科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L-2R表达及在ConA、虫草多糖免疫增强剂作用下,IL-2R表达的变化,为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估计提供帮助。本文同时作了白细胞吞噬力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学 肿瘤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链(IL-2R_α):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迅 田志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IL-2 R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阐明有助于揭示机体免疫应答及调节的机制。自1984年IL-2R_α链cDNA克隆建立以来,该领域研究已有很大突破,本文概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Α链 基因结构
全文增补中
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
19
作者 朱永朝 李莉 +5 位作者 王拯 谭希鹏 陶金 丁璐 董辉 叶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CD200表达及其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CD90、CD105、CD14、CD34、CD45、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的表达,确定间充质干细胞属性;20 ng/mL IL-1β处理hUC-MSC 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阳性细胞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佛波酯(PMA)诱导THP-1巨噬细胞活化,并与IL-1β处理感染CD200过表达慢病毒的hUC-MSC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和CD206阳性细胞比例;IL-1β联合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hUC-MSC,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分子与CD200的表达。结果IL-1β显著下调hUC-MSC CD200蛋白表达与CD200阳性细胞率;过表达CD200显著上调hUC-MSC CD200表达,且CD200过表达hUC-MSC提高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IL-1β激活hUC-MSC的ERK1/2信号通路,PD98059上调IL-1β处理后hUC-MSC中CD200的蛋白表达。结论IL-1β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抑制CD200的表达,进而抑制hUC-MSC对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 CD200 巨噬细胞极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水平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美民 李文娟 +3 位作者 张雪红 杨丽晖 何娟 谭永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 14,TNFSF14)、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及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按照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和预后不良组(15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NFSF14、sIL-2R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2.55±1.20)ng/L,sIL-2R水平为(255.80±25.15)pmol/L,均高于对照组[(3.80±0.53)ng/L和(100.96±10.10)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434,P<0.001;t=8.166,P<0.001)。化疗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痊愈10例(12.50%),有效55例(68.75%),无效15例(18.75%);预后良好合计65例(81.25%),预后不良合计15例(18.75%)。预后不良组血清TNFSF14水平为(14.35±1.51)ng/L,sIL-2R水平为(275.64±27.10)pmol/L,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2.09±1.18)ng/L和(253.33±25.13)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01;t=3.055,P=0.003)。预后不良组的痰菌阳性比例为93.33%(14/15),高于预后良好组的58.46%(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1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TNFSF14水平升高(OR=8.913,95%CI:1.993~48.002)和sIL-2R水平升高(OR=7.132,95%CI:1.054~35.172)、痰菌阳性(OR=9.947,95%CI:1.233~80.253)均是导致老年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TNFSF14、sIL-2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肺结核患者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703(95%CI:0.549~0.857)、0.726(95%CI:0.579~0.873)和0.901(95%CI:0.818~0.999)。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TNFSF14、sIL-2R均呈高表达,TNFSF14、sIL-2R表达升高会增加患者短期不良预后发生的风险,临床应密切监测二者表达,以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肿瘤坏死因子类 受体 白细胞介素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