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盛夏季节栽培白毛木耳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丹 江枝和 +2 位作者 杨佩玉 陈淑贞 陈其煌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37,共2页
白毛木耳是毛木耳在特定条件下的突变白色型菌株。经试验观察,它的种性稳定,不易退化,耳片朵形,质地、口感如同毛木耳,因其色白,凉拌后形似海蜇皮,更易被人们接受。该品种适温较广,适合栽培季节长,特别是可在夏季栽培,弥补了市场上食用... 白毛木耳是毛木耳在特定条件下的突变白色型菌株。经试验观察,它的种性稳定,不易退化,耳片朵形,质地、口感如同毛木耳,因其色白,凉拌后形似海蜇皮,更易被人们接受。该品种适温较广,适合栽培季节长,特别是可在夏季栽培,弥补了市场上食用菌鲜品的短缺,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在盛夏条件下的栽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类 白毛木耳 栽培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式超微粉碎处理时间对白毛木耳多糖提取率及体外抗氧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家威 郝征红 +3 位作者 岳凤丽 付建鑫 刘莹 仇荟然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3期34-38,共5页
利用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白毛木耳进行处理,研究粉碎时间对多糖提取率及多糖抗氧化性的影响。超微粉碎3min的白毛木耳粉,分别用热水浸提法、索氏提取法、超声微波联用法提取多糖,得率分别为3.8%、4.7%、11.0%。对超微粉碎0~20min的白毛木... 利用振动式超微粉碎对白毛木耳进行处理,研究粉碎时间对多糖提取率及多糖抗氧化性的影响。超微粉碎3min的白毛木耳粉,分别用热水浸提法、索氏提取法、超声微波联用法提取多糖,得率分别为3.8%、4.7%、11.0%。对超微粉碎0~20min的白毛木耳粉,用超声微波联用法提取多糖,发现超微粉碎20min时多糖得率最高为48.0%。对不同超微粉碎时间制备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性质的研究,结果发现,超微粉碎20min后提取的多糖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到29.4%;超微粉碎8min后提取的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到79.7%;超微粉碎15min后提取的多糖对O^(2-)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达到92.5%。振动式超微粉碎时间与白毛木耳多糖提取率呈正相关关系,对OH^-自由基、DPPH自由基、O^(2-)自由基的抗氧化性无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超微粉碎 粉碎时间 白毛木耳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3
作者 卢慧 曾芳芳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白背毛木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是南靖县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方面分析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强化政策扶持、扩大种... 白背毛木耳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是南靖县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运用SWOT分析法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方面分析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强化政策扶持、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快品牌建设方面提出南靖县白背毛木耳产业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产业发展 现状 对策 SWOT分析 食用菌 南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丹凤 郑丽珠 +2 位作者 陈国平 潘裕添 郑仕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461-17462,共2页
[目的]对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进行提取和纯化。[方法]利用液体深层发酵进行培养,水提-醇析法分级提取胞外多糖,通过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胞外多糖。[结果]提取得到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粗多糖得率为2.4%... [目的]对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进行提取和纯化。[方法]利用液体深层发酵进行培养,水提-醇析法分级提取胞外多糖,通过DEAE-cellulose 5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纯化胞外多糖。[结果]提取得到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粗多糖得率为2.4%,总糖含量为54.67%;胞外多糖粗提物经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后分成酸性和中性多糖,这2种多糖分别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后,酸性多糖分离成大分子酸性多糖AP5和小分子酸性多糖AP6 2个组分,中性多糖只有AP7 1个组分。[结论]成功提取得到白背毛木耳43-28胞外多糖并进行了纯化,为对白背毛木耳多糖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43—28 胞外多糖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丹凤 郑仕栋 +2 位作者 陈国平 郑丽珠 潘裕添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白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43-26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g/L):土豆20、玉米粉20、蛋白胨10和磷酸二氢钾5;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胞内粗多糖,多糖含量为75.5%;多糖粗提物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白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43-26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g/L):土豆20、玉米粉20、蛋白胨10和磷酸二氢钾5;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胞内粗多糖,多糖含量为75.5%;多糖粗提物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200层析分离纯化,分别得到4个相对均一的纯多糖组分AP1、AP2、AP3和A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43-26 胞内多糖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菌丝体深层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冀宏 李智 郑丽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04-209,共6页
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对白背毛木耳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基于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试验,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影响白背毛木耳菌丝体... 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对白背毛木耳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基于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试验,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影响白背毛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发酵温度、摇瓶转速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白背毛木耳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00g/100mL、酵母膏0.20g/100mL、磷酸二氢钾0.25g/100mL、硫酸镁0.15g/100mL,当发酵温度为26℃、转速为182r/min、发酵时间为6.07d(145.7h)时发酵菌丝体干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93g/100mL,较优化前提高了1.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深层发酵 菌丝体干质量 正交试验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多糖APP3a羧甲基化修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慧 陈义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8-262,274,共6页
以白背毛木耳多糖APP3a为原料,用碱性氯乙酸法制备羧甲基化白背毛木耳多糖(CM-APP3a),研究其羧甲基化的工艺。以羧甲基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Box-Be... 以白背毛木耳多糖APP3a为原料,用碱性氯乙酸法制备羧甲基化白背毛木耳多糖(CM-APP3a),研究其羧甲基化的工艺。以羧甲基取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羧甲基化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APP3a羧甲基修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介质为异丙醇,多糖APP3a 60 mg,氯乙酸用量1.45 g,氢氧化钠用量2.48 g,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5 h。在该优化条件下,羧甲基白背毛木耳多糖(CM-APP3a)的取代度达为0.892,与理论预测值0.895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33%。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出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多糖APP3a 羧甲基化 取代度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丹凤 陈国平 +1 位作者 潘裕添 郑仕栋 《食用菌》 2014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了探讨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将昆明种小白鼠接种S-180实体瘤后随机分组,饲喂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 mg/kg)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分别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低、中和... 为了探讨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将昆明种小白鼠接种S-180实体瘤后随机分组,饲喂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 mg/kg)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分别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和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低、中和高剂量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率分别是36.84%、46.78%和56.73%,均能显著地提高荷瘤小白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和显著地延长S-180腹水型荷瘤小白鼠的存活时间。白背毛木耳胞内多糖AP1可以有效地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可通过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胞内多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县白背毛木耳的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勇 汪彩云 《食药用菌》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根据调查,从以下8个方面总结江苏省丰县毛木耳高效栽培技术:选用优质菌种,配制培养料,严把接种关,稳定发菌,不同品种分棚摆袋,加强出耳管理,综合防控病虫害,及时采耳等。
关键词 毛木耳 大棚栽培 节本 优质 高效 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枝条菌种的制作
10
作者 徐兵 戴蔡荣 +2 位作者 郑丽雪 汤文 冀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12-115,共4页
用3种不同材质的枝条为材料制作白背毛木耳枝条菌种,然后用制作的枝条进行菌种扩大栽培。以菌丝长满袋时间为指标,考查菌丝对不同材质枝条的吃料深度,确定了经过打毛处理的竹筷为白背毛木耳袋栽的最适宜枝条,枝条接种根数为2根。在培养... 用3种不同材质的枝条为材料制作白背毛木耳枝条菌种,然后用制作的枝条进行菌种扩大栽培。以菌丝长满袋时间为指标,考查菌丝对不同材质枝条的吃料深度,确定了经过打毛处理的竹筷为白背毛木耳袋栽的最适宜枝条,枝条接种根数为2根。在培养温度26℃下,以竹筷为枝条菌种的菌包平均生产周期为21 d,相比传统栽培方式缩短了1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枝条菌种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白背毛木耳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梦鸽 华丽君 +3 位作者 汤怡 尹洁 李家祺 陈义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5,共6页
以白背毛木耳为原料,利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白背毛木耳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Auricularia polytricha,APPs),分别对传统热风干燥多糖(APPs-H)、真空干燥多糖(APPs-V)和冷冻干燥多糖(APPs-F)的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以白背毛木耳为原料,利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白背毛木耳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Auricularia polytricha,APPs),分别对传统热风干燥多糖(APPs-H)、真空干燥多糖(APPs-V)和冷冻干燥多糖(APPs-F)的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背毛木耳多糖为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的酸性多糖,不同干燥方法将会影响其单糖组成和糖醛酸含量。APPs-H,APPs-V和APPs-F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亚硝基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糖与抗氧化活性及还原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干燥方法对白背毛木耳多糖抗氧化活性造成不同影响,其中APPs-F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APPs-V和APPs-H,冷冻干燥是制备APPs适宜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法 毛木耳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背毛木耳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圆圆 薛美云 +5 位作者 宫浩兵 徐珂盼 刘苏婷 焦晓佳 陈玉玲 陈义勇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以白背毛木耳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热水浸提、超声辅助、微波辅助)提取白背毛木耳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经过冷冻干燥后得到3种方法提取的白背毛木耳多糖APS-W、 APS-U和APS-M.探讨了... 以白背毛木耳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3种不同的提取方法(热水浸提、超声辅助、微波辅助)提取白背毛木耳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聚酰胺树脂柱层析法进一步纯化,经过冷冻干燥后得到3种方法提取的白背毛木耳多糖APS-W、 APS-U和APS-M.探讨了3种提取方法得到APS的化学性质、红外光谱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白背毛木耳多糖APS-W、 APS-U和APS-M均为非淀粉多糖,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及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呈现剂量依赖关系.基于白背毛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是白背毛木耳多糖适宜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多糖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978及其栽培要点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海清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16,共2页
笔者于1989年7月8日在绥宁县河口乡境内的白蜡界山枯乌桕树木上,采集到一丛呈菊花形、直径18.50cm的野生毛木耳。经分离驯化培育获得新菌株,编号为白背毛木耳978。1990年进行段木栽培试验,木耳长满杆;代料栽培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每百... 笔者于1989年7月8日在绥宁县河口乡境内的白蜡界山枯乌桕树木上,采集到一丛呈菊花形、直径18.50cm的野生毛木耳。经分离驯化培育获得新菌株,编号为白背毛木耳978。1990年进行段木栽培试验,木耳长满杆;代料栽培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每百公斤湿段木,一般可产干耳4~5kg,高产7kg;袋装干料450g,平均袋产鲜耳450~650g,高产达700g以上。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表明,该菌株性状稳定,抗杂菌力强,耐高温,生长迅速,产量高,段木和代料栽培均可发挥它的优良特性。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品种 毛木耳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美珍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5,共1页
白背毛木耳是从台湾引入的一个木耳品种,也称台毛,属于中偏高温型,适应性广、抗杂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易推广。我县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总结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经验,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毛木耳 技术经验 高温型 适应性 产量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渣栽培白背毛木耳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志鸿 袁滨 +2 位作者 陈文德 柯丽娜 赖志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漳耳43-28为材料,按不同比例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研究了添加杏鲍菇菌渣对白背毛木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和辅料在第1次翻堆前添加到木屑中进行堆料发酵较好,若菌渣添加时间推迟,堆料易产生过多氨... 以漳耳43-28为材料,按不同比例在常规栽培料中添加杏鲍菇菌渣,研究了添加杏鲍菇菌渣对白背毛木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和辅料在第1次翻堆前添加到木屑中进行堆料发酵较好,若菌渣添加时间推迟,堆料易产生过多氨味;添加杏鲍菇菌渣后,耳基形成较少,较易形成单片耳,但耳片比常规栽培料组的要薄;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在10%~50%时,均适宜栽培白背毛木耳,并能获得比常规栽培料组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渣 毛木耳 堆积发酵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滨 吴尚钦 柯丽娜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21-24,36,共5页
对2011~2015年连续4年开展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加入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会导致污染率急剧增加,添加6%豆粕的菌包废包率高达32.5%;在常规栽培料建堆时,将豆粕与麸皮... 对2011~2015年连续4年开展的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试验与示范结果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料发酵结束后加入豆粕栽培白背毛木耳,会导致污染率急剧增加,添加6%豆粕的菌包废包率高达32.5%;在常规栽培料建堆时,将豆粕与麸皮、轻质碳酸钙等辅料一起加入到木屑中进行充分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木耳产量和品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对常规料栽培白背毛木耳,添加豆粕的栽培料发酵时间和翻堆次数需要适当增加,必须确保培养料发酵充分,否则容易出现培养料氨味过重,以致菌丝不吃料或吃料困难,影响栽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基质 豆粕 发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栽培应对特殊气候的措施 被引量:8
17
作者 柯丽娜 袁滨 +1 位作者 林秀芳 张志鸿 《食药用菌》 2016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白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食用菌品种之一,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漳州市是国内白背毛木耳的主产区,年出口量约占全国的90%。白背毛木耳是福建省最主要的出口创汇食用菌品种。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毛木耳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柯丽娜 姚绍能 +1 位作者 袁滨 张志鸿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9-31,共3页
介绍白背毛木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如绿霉、卢西螨、菇瘿及菇蚊的主要为害特征,并从生产环境、菌种、培养料、灭菌技术、安全用药等方面总结白背毛木耳病虫害综合防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毛木耳 病虫害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模式白背毛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柯丽娜 袁滨 +2 位作者 连燕萍 吴振强 张志鸿 《食用菌》 CAS 2022年第3期44-46,共3页
阐述白背毛木耳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环境条件,漳州模式毛木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选择、季节安排、基质配方及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出耳阶段管理、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关键词 毛木耳 生长环境条件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巨桉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袁滨 柯丽娜 +2 位作者 方捷生 张志鸿 赖碧梅 《食用菌》 2017年第2期37-39,共3页
利用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等食用菌时一般都需要将木屑先在室外长时间堆积放置,并反复淋水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单宁、树脂等溶出去除,之后方可用作培养料。试验将尾巨桉木屑少量淋水,在室内堆积发酵约2个月,期间翻堆3~4次,之后用于制作... 利用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等食用菌时一般都需要将木屑先在室外长时间堆积放置,并反复淋水以使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单宁、树脂等溶出去除,之后方可用作培养料。试验将尾巨桉木屑少量淋水,在室内堆积发酵约2个月,期间翻堆3~4次,之后用于制作白背毛木耳原种和栽培料。试验结果表明,尾巨桉木屑经过发酵预处理后可以替代常规的阔叶树杂木屑栽培白背毛木耳,毛木耳菌丝长势和产量不会受到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尾巨桉 预处理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