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蔗白条病及其病原菌黄单胞杆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春燕
宋修鹏
+5 位作者
张小秋
韦金菊
黄玉新
李德伟
覃振强
张保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6,共8页
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全球主要甘蔗种植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综述白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系统侵染甘蔗后的病症表现、发生和危...
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全球主要甘蔗种植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综述白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系统侵染甘蔗后的病症表现、发生和危害、病原的鉴定及检测技术、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研究难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白条
病
病原菌
白条黄单胞杆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新品种(系)苗期白条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傅华英
张婷
+4 位作者
彭文静
段瑶瑶
许哲昕
林艺华
高三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1-1539,共9页
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蔗白条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国内甘蔗新品种(系)对白条病菌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选用抗白条病品种LCP 85-38...
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蔗白条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国内甘蔗新品种(系)对白条病菌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选用抗白条病品种LCP 85-384和感白条病品种新台糖20号为对照种,对我国各育种单位新选育的4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白条病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从白条病菌Xa-FJ1菌液接种后第7天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蔗品种白条病病情指数不断提高,到接种后21~28 d时,各品系的病情指数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对接种后的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叶片总DNA的提取,利用甘蔗白条病菌特异性引物XAF1/XAR1进行PCR检测和鉴定,结果证实白条病菌Xa-FJ1通过人工接种方式成功侵染供试材料。基于病情指数评价甘蔗抗病性水平,将51份供试材料划分为抗、中抗、感、高感4个不同抗病等级。抗病至中抗水平的品种(系)有19份,占37.3%,其中抗病等级只有3份,分别为粤甘50、福农09-7111和中蔗10号;感病至高感水平的品种(系)有32份,占62.7%。上述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参试国内新选育的甘蔗品种(系)苗期对白条病的抗性水平没有达到高抗的品种(系),建议加强甘蔗白条病抗病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系)
白条
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光光度计法在甘蔗白条病致病菌菌液浓度测定上的应用
3
作者
孔春艳
毛钧
+7 位作者
刘新龙
林秀琴
魏春燕
徐超华
李旭娟
刘洪博
李纯佳
陆鑫
《中国糖料》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首先在4个波长下,以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不同稀释浓度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悬液光密度值(OD值)为自变量x,以平板计数法获得的对应稀释浓度菌悬液细菌浓度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首先在4个波长下,以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不同稀释浓度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悬液光密度值(OD值)为自变量x,以平板计数法获得的对应稀释浓度菌悬液细菌浓度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二者间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最大化、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最小化原则筛选出最适波长和最优线性回归方程,最终实现菌悬液浓度的快速估算。结果表明,在4个波长下,平板计数法测定的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0.5×10^(8)~12.5×10^(8) cfu/mL)与分光光度计测定的OD值(0.03~1.95)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中在600 nm波长下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y=11.263x+0.117为最优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967,绝对误差RMSE为0.26×10^(8) cfu/mL,相对误差NRMSE为4.93%。通过进一步应用验证,该回归方程预测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靠准确,可作为测定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的标准方法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白条
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分光光度计法
平板计数法
线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白条病及其病原菌黄单胞杆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春燕
宋修鹏
张小秋
韦金菊
黄玉新
李德伟
覃振强
张保青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YFD1000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760415、31660356、31901594)
+4 种基金
广西科技计划(编号:桂科AA17202042-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8GXNSFAA294041)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桂农科2018JZ16、桂农科2018JZ31、桂农科2017JZ1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甘蔗创新团队专项(编号:gjnytxgxcxtd-03-01)
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编号:桂科AD17195100)。
文摘
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在全球主要甘蔗种植国家或地区普遍发生并对甘蔗产量和糖分造成很大损失。主要综述白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系统侵染甘蔗后的病症表现、发生和危害、病原的鉴定及检测技术、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以及病原菌的致病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中尚未解决的研究难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甘蔗
白条
病
病原菌
白条黄单胞杆菌
致病性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研究进展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新品种(系)苗期白条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
8
2
作者
傅华英
张婷
彭文静
段瑶瑶
许哲昕
林艺华
高三基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1-1539,共9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糖料)建设专项(CARS-170302)
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2017.3.2)项目资助。
文摘
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蔗白条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国内甘蔗新品种(系)对白条病菌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选用抗白条病品种LCP 85-384和感白条病品种新台糖20号为对照种,对我国各育种单位新选育的4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白条病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从白条病菌Xa-FJ1菌液接种后第7天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蔗品种白条病病情指数不断提高,到接种后21~28 d时,各品系的病情指数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对接种后的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叶片总DNA的提取,利用甘蔗白条病菌特异性引物XAF1/XAR1进行PCR检测和鉴定,结果证实白条病菌Xa-FJ1通过人工接种方式成功侵染供试材料。基于病情指数评价甘蔗抗病性水平,将51份供试材料划分为抗、中抗、感、高感4个不同抗病等级。抗病至中抗水平的品种(系)有19份,占37.3%,其中抗病等级只有3份,分别为粤甘50、福农09-7111和中蔗10号;感病至高感水平的品种(系)有32份,占62.7%。上述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参试国内新选育的甘蔗品种(系)苗期对白条病的抗性水平没有达到高抗的品种(系),建议加强甘蔗白条病抗病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系)
白条
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抗病性鉴定
Keywords
Saccharum spp.hybrid
newly-released varieties
leaf scald
Xanthomonas albilineans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光光度计法在甘蔗白条病致病菌菌液浓度测定上的应用
3
作者
孔春艳
毛钧
刘新龙
林秀琴
魏春燕
徐超华
李旭娟
刘洪博
李纯佳
陆鑫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出处
《中国糖料》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0500)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生物资源数字化开发应用”(202002AA100007)
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9210151)资助。
文摘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的方法。首先在4个波长下,以分光光度计测定的不同稀释浓度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悬液光密度值(OD值)为自变量x,以平板计数法获得的对应稀释浓度菌悬液细菌浓度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二者间的标准曲线和线性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最大化、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NRMSE)最小化原则筛选出最适波长和最优线性回归方程,最终实现菌悬液浓度的快速估算。结果表明,在4个波长下,平板计数法测定的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0.5×10^(8)~12.5×10^(8) cfu/mL)与分光光度计测定的OD值(0.03~1.95)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中在600 nm波长下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y=11.263x+0.117为最优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967,绝对误差RMSE为0.26×10^(8) cfu/mL,相对误差NRMSE为4.93%。通过进一步应用验证,该回归方程预测结果与平板计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靠准确,可作为测定白条黄单胞杆菌菌液浓度的标准方法进行应用。
关键词
甘蔗
白条
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分光光度计法
平板计数法
线性相关
Keywords
sugarcane leaf scald disease
Xanthomonas albilineans
spectrophotometry
plate counting method
linear correlation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蔗白条病及其病原菌黄单胞杆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魏春燕
宋修鹏
张小秋
韦金菊
黄玉新
李德伟
覃振强
张保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蔗新品种(系)苗期白条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与评价
傅华英
张婷
彭文静
段瑶瑶
许哲昕
林艺华
高三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分光光度计法在甘蔗白条病致病菌菌液浓度测定上的应用
孔春艳
毛钧
刘新龙
林秀琴
魏春燕
徐超华
李旭娟
刘洪博
李纯佳
陆鑫
《中国糖料》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