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祖才 刘华 +2 位作者 李雨芹 薛涛 陈阳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研究"无镁细胞外液"诱导海马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形式,建立离体癫痫模型。方法:采用24h新生Wistar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体外培养至第9d时... 目的:研究"无镁细胞外液"诱导海马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形式,建立离体癫痫模型。方法:采用24h新生Wistar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荧光鉴定神经元。体外培养至第9d时,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在相应时间点的放电情况。结果:通过鉴定可见,所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纯度接近100%。在"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h后致恢复正常细胞培养液培养24h,神经元仍存在自发的"癫痫样放电"。结论:采用本方法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在"无镁细胞外液"的作用下可形成稳定的癫痫样放电,为今后进行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原代培养 膜片钳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镁诱导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的实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秀鹤 迟兆富 +1 位作者 尚伟 迟令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在换用无镁培养液后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的情况,以建立一种人胚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模型。方法:取12-20周龄引产的胎儿,分离海马神经元培养,采用NSE鉴定神经元。培养至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人胚海马神经元的方法以及在换用无镁培养液后神经元产生癫痫样放电的情况,以建立一种人胚海马神经元的癫痫模型。方法:取12-20周龄引产的胎儿,分离海马神经元培养,采用NSE鉴定神经元。培养至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在无镁液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放电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凋亡的发生。结果:形态学上,神经元贴壁后随时间延长突起逐渐增多,神经元突起间互相接触形成网络。体外神经元存活时间约为28d。无镁液处理后神经元不发生显著的凋亡。电生理学上,神经元经无镁培养液处理0.5h开始出现癫痫样放电,3h后产生稳定的放电,持续至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96h。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胚胎海马神经元的体外培养,经无镁液处理后可以产生反复的自发的惊厥样活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人类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胚胎 细胞元 膜片钳术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祖才 王学峰 +2 位作者 雷显泽 徐忠祥 徐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参与癫痫的发生,但其与抗癫痫药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文中旨在观察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磷酸化ERK1/2(p-ERK1/2)的影响。方法取24 h内新生Wis... 目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参与癫痫的发生,但其与抗癫痫药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文中旨在观察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磷酸化ERK1/2(p-ERK1/2)的影响。方法取24 h内新生Wistar大鼠,雌雄不拘,迅速断头取脑。建立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将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丙戊酸钠组,量效实验中,于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前30 min时加入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50 mg/L、75 mg/L、100 mg/L),运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p-ERK1/2在不同浓度时的表达;时效实验中,分别于癫痫样放电前30 min,放电后0 min、30 min、2 h和6 h加入50mg/L丙戊酸钠,采用Wester blot观察p-ERK1/2的变化。结果量效实验中,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均能降低ERK1/2的磷酸化水平,且无显著性差异。时效实验中,于放电前30 min时加入丙戊酸钠对ERK1/2的磷酸化水平抑制最明显,与以后各时间点间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ERK1/2被过度持久的激活,在早期小剂量有效浓度的丙戊酸钠能显著抑制此反应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神经元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上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与发作性事件潜伏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先 杨博文 余巨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4-1016,共3页
脑电图上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s)与发作性事件,在癫痫的诊治中有重要意义。而IEDs、发作性事件的检出率与脑电图监测时间有关。
关键词 发作性事件 癫痫样放电 发作间期 脑电图 潜伏期 监测时间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样放电对癫痫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黄铁栓 李冰 +1 位作者 胡雁 廖建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909-910,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癫痫样放电对癫痫患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4年来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患儿按EEG慢波睡眠期放电指数(NREM睡眠期棘慢波发放的时间/全部NREM睡眠期的时间)多少分为两组:放电指数≥70%为A组,共28例;放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癫痫样放电对癫痫患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4年来在我院治疗的小儿良性癫痫(BECT)患儿按EEG慢波睡眠期放电指数(NREM睡眠期棘慢波发放的时间/全部NREM睡眠期的时间)多少分为两组:放电指数≥70%为A组,共28例;放电指数为<30%为B组,共39例。另设年龄、性别匹配的20名正常儿童做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其认知功能和事件相关电位。结果:A组智商明显低于B组和C组;A组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均较B组明显延长和降低、B组又较C组明显延长和降低。结论:睡眠期持续癫痫样放电可损伤患儿的脑功能,应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样放电 癫痫 儿童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胶质瘤切除后皮层脑电癫痫样放电增多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超 但炜 +4 位作者 谢延风 石全红 方升 刘福英 姜代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护下幕上胶质瘤切除后癫痫样放电增多的相关因素,寻找导致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至2011年11月皮层脑电监护下行幕上胶质瘤切除195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护下幕上胶质瘤切除后癫痫样放电增多的相关因素,寻找导致幕上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9月至2011年11月皮层脑电监护下行幕上胶质瘤切除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性别、术前癫痫史的有无、术前是否预防应用抗癫痫药术、肿瘤是否累及皮层、术前是否伴瘤周水肿、肿瘤切除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组,通过对组间进行χ2检验、并计算C值(Pearson列联系数)及OR值,探讨上述因素与肿瘤切除后ECoG癫痫样放电增多的关系。结果 195例患者中肿瘤组织切除后癫痫样放电增多者53例,占27.2%。术前癫痫史、术前应用抗癫痫药物、肿瘤累及皮层、术前瘤周水肿、肿瘤非全切等因素组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值依次增强。术前癫痫史、肿瘤累及皮层、术前瘤周水肿、肿瘤非全切OR值>1,术前应用抗癫痫药OR值<1。年龄、性别等因素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癫痫史、术前应用抗癫痫药、肿瘤累及皮层、术前瘤周水肿、肿瘤非全切与幕上胶质瘤切除后癫痫样放电增多的关联性依次增强;术前癫痫史、肿瘤累及皮层、术前瘤周水肿、肿瘤非全切为危险因素,术前应用抗癫痫药为保护因素。年龄、性别与肿瘤切除后癫痫样放电增多的发生率则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胶质瘤 皮层脑电 癫痫样放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判断脑电图中有无癫痫样放电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书朋 陈俊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患者有头痛或抽搐等症状时 ,医生怀疑为癫痫 ,就要记录其脑电图 ,并分析其中有无癫痫样放电(EpileptiformDischarge ,ED)。尽管对ED的自动检测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但无法避免因为伪差和类似ED的脑电波造成的假阳性。因此在全自动分析... 患者有头痛或抽搐等症状时 ,医生怀疑为癫痫 ,就要记录其脑电图 ,并分析其中有无癫痫样放电(EpileptiformDischarge ,ED)。尽管对ED的自动检测已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但无法避免因为伪差和类似ED的脑电波造成的假阳性。因此在全自动分析时 ,对于该类脑电图往往容易被误判 ,本来没有ED的脑电图被误判为含有ED。本文根据对 41份脑电图中用人工神经网络交叉识别网络输出峰值分布曲线的分析 ,建立一套全自动判断脑电图中是否有ED的方法 ,即使存在一定量的假阳性的情况下 ,仍能作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样放电 人工神经网络 自动检测 脑电图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P-CREB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华 徐祖才 陈阳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磷酸化腺感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P-CREB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新生鼠,迅速断头取脑,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神经元癫痫...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磷酸化腺感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P-CREB1)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新生鼠,迅速断头取脑,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建立神经元癫痫样放电模型,将神经元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丙戊酸钠低剂量(50mg/L)组、丙戊酸钠高剂量(100mg/L)组,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P-CREB1在神经元癫痫样放电后在细胞内的表达部位,采用wester blot技术测定P-CREB1在不同分组中的表达强度。结果: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在各组中都可以看到P-CREB1在细胞核内表达,以模型组最明显;运用Western blot,发现表达趋势与免疫荧光一致,并且,给予丙戊酸钠后,P-CREB1表达减弱,且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无镁处理后呈癫痫样放电,同时P-CREB1被过度激活,而有效浓度的丙戊酸钠可抑制此反应P-CREB1的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P-CREB1 神经元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检测癫痫样放电过程中阈值的自动确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书朋 陈俊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5-330,共6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检测脑电图中癫痫样放电 (EpileptiformDis charges,ED)具有识别率高和假阳性低的优点。在自动识别过程中 ,当脑电波使ANN的输出超过阈值 ,即判定该波为ED。阈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检测脑电图中癫痫样放电 (EpileptiformDis charges,ED)具有识别率高和假阳性低的优点。在自动识别过程中 ,当脑电波使ANN的输出超过阈值 ,即判定该波为ED。阈值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都利用有经验的医生确定的ED标准来确定阈值 ,或根据经验设定一个阈值范围。本文根据自动识别的网络输出峰值分布曲线上ED和非ED的分布特征 ,找出自动确定阈值的算法 ,能够针对不同的患者算出其阈值 ,从而避免因阈值的误差而使识别率下降或使假阳性率上升。通过与利用医生ED标准确定的阈值以及固定阈值的方法进行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癫痫样放电 阈值 脑电图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自动检测癫痫样放电的研究
10
作者 刘书朋 严壮志 +1 位作者 何煊 谢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3-437,共5页
根据对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识别脑电图 (EEG)的网络输出峰值分布曲线的分析 ,建立了一套利用ANN自动检测癫痫样放电 (EpileptiformDischarges,ED)的算法 ,即由计算机自动挑选ED模式 ,提取特征参数对网络进行训... 根据对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NeuralNetwork ,ANN)识别脑电图 (EEG)的网络输出峰值分布曲线的分析 ,建立了一套利用ANN自动检测癫痫样放电 (EpileptiformDischarges,ED)的算法 ,即由计算机自动挑选ED模式 ,提取特征参数对网络进行训练 ,计算阈值 ,然后用训练好的网络和阈值对EEG进行识别。通过对典型的三种类型的癫痫患者的ED进行全自动识别 ,其平均识别率为 90 .9% ,平均假阳性率为 1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样放电(ED) 人工神经网络(ANN) 自动检测 脑电图(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全身性癫痫、癫痫样放电与HLA的相关分析
11
作者 周列民 刘焯霖 +1 位作者 梁秀龄 伍金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6-358,共3页
本文通过对60例原发全身性癫痫(PGE)病人的HLA-A,B位点的分型及脑电图检查,以探讨PGE易感性的遗传性,以及两种遗传标志—脑电波与HLA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癫痫 HLA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电极记录技术研究海马切片癫痫样放电的起始点和传播方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宫新伟 杨帆 +4 位作者 刘建盛 陆钦池 龚海庆 梁培基 张溥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0-1247,共8页
弄清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对研究癫痫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微电极阵列对低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痫样放电进行记录.分别用癫痫样放电的两种成分:场电位和多单元... 弄清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对研究癫痫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微电极阵列对低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痫样放电进行记录.分别用癫痫样放电的两种成分: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来确定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首先计算并比较了海马切片锥体细胞层位置电极记录的癫痫样放电场电位的起始时间,由起始时间的先后关系确定癫痫样放电在锥体细胞层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然后用整个切片上记录的癫痫样放电的多单元信号动作电位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癫痫样放电在整个海马切片内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结果显示,CA3区的癫痫样放电具有比CA1区更高的幅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表明CA3区有更高的兴奋性.对于记录到的同步癫痫样放电,CA3b区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均比CA3c和CA1区出现更早,起始位置和其随后位置之间的传播延时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正相关.因此,在低镁模型的大鼠海马切片中,癫痫样放电起始于CA3b区并分别向CA3c和CA1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海马切片 低镁癫痫模型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PG和BMI诱导的癫痫样放电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荆里 陆钦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在离体大鼠海马脑片上,通过激活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或阻断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诱导癫痫样放电。方法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暴露于Ⅰ型mGluR特异性激动剂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或GABA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MI),利用全细胞... 目的在离体大鼠海马脑片上,通过激活Ⅰ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或阻断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诱导癫痫样放电。方法将离体大鼠海马脑片暴露于Ⅰ型mGluR特异性激动剂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或GABAA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MI),利用全细胞记录模式记录海马CA3区域单个锥体细胞的电活动。结果暴露于DHPG或BMI中的海马脑片CA3区域的锥体细胞均产生癫痫样放电,且两者的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离体情况下,破坏神经兴奋性和抑制性系统的平衡可以诱导产生癫痫样放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甘氨酸 荷包牡丹碱 海马 震荡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伴发临床下癫痫样放电临床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军 王珂 +1 位作者 侯梅 王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4期338-340,共3页
临床下癫痫样放电对脑瘫患儿的影响不容忽视。据来自医院或康复机构的报道,脑瘫患儿临床下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18%~40%,尤其见于痉挛型偏瘫和双瘫患儿,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占多数,中央颞区、顶区多见。皮质损伤及存在合并症是脑瘫伴发... 临床下癫痫样放电对脑瘫患儿的影响不容忽视。据来自医院或康复机构的报道,脑瘫患儿临床下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18%~40%,尤其见于痉挛型偏瘫和双瘫患儿,局灶性或多灶性放电占多数,中央颞区、顶区多见。皮质损伤及存在合并症是脑瘫伴发临床下癫痫样放电的危险因素。阵发性或长期大量的临床下癫痫样放电会导致皮质神经元死亡,引起一过性或慢性认知损伤,影响脑瘫患儿的预后。丙戊酸、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对癫痫样放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对抑制癫痫样放电有很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临床下癫痫样放电 临床特征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对大鼠海马脑片癫痫样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张康辉 李成双 +2 位作者 东磊 王慧泉 郑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7-958,共12页
本文采用电极阵列检测技术,在大鼠海马脑切片上诱导出稳定的癫痫样放电,分析、研究130 Hz的高频电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 CA3区时,海马切片在癫痫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discharges,IID)和发作期放电(ictal discharge... 本文采用电极阵列检测技术,在大鼠海马脑切片上诱导出稳定的癫痫样放电,分析、研究130 Hz的高频电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 CA3区时,海马切片在癫痫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discharges,IID)和发作期放电(ictal discharges,ID)的各项参数、癫痫样放电地起始位点、传播方向和传输速率以及各频段的功率谱密度.结果显示:高频电刺激可以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期的幅值、减少持续时间、增长潜伏时间、抑制癫痫样放电由IID向ID的转变等.提示高频电刺激抑制癫痫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神经元之间的抑制性传输系统,并且抑制海马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性连接,从而达到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刺激 癫痫样放电 海马切片 电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中神经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文元 刘建民 +2 位作者 周晓平 张鑫 卢亦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后的细胞凋亡,旨在探讨颞叶癫(?)病人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凋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 目的通过检测体外海马神经元癫(?)样放电后的细胞凋亡,旨在探讨颞叶癫(?)病人海马神经元丢失的机制。方法 首先制备Sombati神经元癫(?)样放电模型,然后采用Tunel标记、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技术对模型中的凋亡神经元作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 发现神经元癫(?)样放电后出现细胞凋亡,且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增加。结论 反复癫(?)样放电导致神经元凋亡,其发生可能与癫(?)样放电的兴奋性毒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癫痫样放电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部分性癫痫患儿脑电图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杜雅坤 陈芳 +3 位作者 王磊 赵登艳 刘静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89-1695,1701,共8页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左乙拉西坦(LEV)控制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是安全有效的,但在改善脑电图(EEG)放电数量、背景活动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不全面,另外关于EEG生理与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目的探讨LEV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 背景大量研究证明左乙拉西坦(LEV)控制儿童部分性癫痫发作是安全有效的,但在改善脑电图(EEG)放电数量、背景活动和认知方面的研究不全面,另外关于EEG生理与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目的探讨LEV单药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EEG放电数量、脑电波相对功率改变和智力测试,并分析脑电波相对功率改变、智力测试与认知功能的联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和病房诊治的部分性癫痫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OXC)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LEV口服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监测患儿EEG,记录患者治疗前后EEG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A),计算δ、θ、α、β波段脑电波相对功率以及EEG放电指数,采用韦氏儿童智力测试量表(WISC)测试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依据发作频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依据治疗后IEA情况评价EEG,依据FIQ划分智力等级。结果对照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0%(43/50),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2.0%(41/50)。两组总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8,P=0.720)。观察组总EEG有效率为78.0%(39/50),高于对照组的52.0%(26/50)(χ~2=7.429,P=0.006)。治疗后观察组δ、θ波段相对功率低于对照组,β波段相对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δ、θ波段相对功率均低于治疗前,α波段相对功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β波段相对功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β波段相对功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VIQ、PIQ、FIQ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VIQ、PIQ、FIQ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IQ与EEG放电指数呈负相关(r=-0.286,P<0.05),ΔFIQ与Δα波段相对功率、Δβ波段相对功率均呈正相关(r=0.285,P<0.05;r=0.296,P<0.05)。结论 LEV单药治疗儿童各类型部分性癫痫发作均有效,在改善EEG放电数量、背景活动和认知方面疗效显著,部分性癫痫患儿神经电生理指标改变与认知功能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癫痫样放电 脑电图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雅静 吕宪民 +2 位作者 王海英 孙茜 袁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3785-3787,共3页
目的利用视频脑电图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情况,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早发性及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259例,进行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 目的利用视频脑电图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情况,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早发性及迟发性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的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259例,进行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记录脑电图异常类型及脑梗死部位,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 2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27例(88.0%)脑电图监测异常,早发性癫痫发作12例,25例患者监测到癫痫样放电而无临床发作。分水岭梗死组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为29.0%(9/31),部分皮层及皮层下梗死组的发生率为13.4%(21/157),完全大面积脑梗死组的发生率为9.9%(7/71);3组患者早发性癫痫和癫痫样放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8,P<0.05)。随访1年,有10例(4.1%)患者出现迟发性癫痫,均为视频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其中2例患者为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存在癫痫样放电,8例为半球弥漫性慢波或局限性慢波;脑梗死急性期癫痫样放电患者与其他脑电图异常患者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3,P=0.426)。结论连续视频脑电图监测能够早期发现癫痫和癫痫样放电,迟发性癫痫可能出现在脑梗死急性期脑电图监测异常患者中,对该类患者应加强出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癫痫 癫痫样放电 早发性癫痫 迟发性癫痫 视频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脑电图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湛 梁少辉 肖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0-2321,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电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EEG异常35例,异常率为58.3%,主要表现为变异性缺乏12例、低电压18例、暴发抑制4例、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高...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脑电图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电图检测。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EEG异常35例,异常率为58.3%,主要表现为变异性缺乏12例、低电压18例、暴发抑制4例、癫痫样放电1例。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脑电图异常,高胆红素血症轻重程度与脑电图改变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脑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脑电图分析 脑电图检测 EEG异常 癫痫样放电 脑电图异常 脑电图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癎与睡眠及睡眠障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秀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0-35,共6页
睡眠、睡眠障碍与癫痫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睡眠及睡眠剥夺可能活化癫痫发作或活化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可能只发生或主要发生在睡眠中;而癫痫发作本身又可干扰睡眠,改变睡眠模式;睡眠中的同一种异常... 睡眠、睡眠障碍与癫痫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睡眠及睡眠剥夺可能活化癫痫发作或活化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可能只发生或主要发生在睡眠中;而癫痫发作本身又可干扰睡眠,改变睡眠模式;睡眠中的同一种异常行为可能是癫痫发作的表现,也可能是睡眠行为障碍(parasomnias),睡眠障碍本身会影响对癫痫发作的控制,而癫扪发作又可能以一种睡眠异常(如微唤醒)为唯一表现。睡眠、睡眠障碍与癫痫的这些复杂关系在早期研究中,仅限于对临床特征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样放电 睡眠障碍 癫痫发作 睡眠行为障碍 相互影响 睡眠剥夺 睡眠模式 异常行为 唯一表现 睡眠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