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沃替尼诱导MET扩增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学完全缓解1例
1
作者 鲁蒙 张然 +4 位作者 李百玮 徐海迪 郭永宽 尤健 孙冰生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3-877,共5页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常见的一类基因突变,包括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MET 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METex14m)和MET扩增(...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常见的一类基因突变,包括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MET 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METex14m)和MET扩增(MET amplification,METamp)等类型。针对具有METex14m的晚期NSCLC,赛沃替尼(Savolitinib)这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METam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NSCLC中的基因突变类型,可以作为驱动基因介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TKIs的原发性耐药和后期药物获得性耐药。对于EGFR-TKIs诱导产生的继发性METamp突变晚期NSCLC,临床多采取在EGFR-TKIs基础上联合MET-TKIs进行治疗,而针对原发性METamp突变晚期NSCLC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未确定。对于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METex14m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通过新辅助靶向治疗获得良好预后已有相关病例报道,但目前尚未有METamp突变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进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案例。本文报道了1例存在双驱动基因突变(EGFR L858R合并原发METamp)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经过吉非替尼单药治疗1个月后肿瘤未见缩小,更换为赛沃替尼单药治疗4个月诱导后肿瘤明显消退,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病理结果提示肿瘤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术后患者对持续赛沃替尼治疗反应良好,至今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本文首次报道了原发METamp突变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原发METamp突变局部晚期NSCLC的围手术期治疗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新辅助靶向治疗 MET扩增 赛沃替尼 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学完全缓解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毕钊 宋现让 +5 位作者 陈鹏 谢丽 蒋伟 宋兴国 丛斌斌 王永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简单、客观且廉价的实验室指标,其疗效预测价值已在其他类型的癌种中得到验证。整合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来预测NA... 背景与目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简单、客观且廉价的实验室指标,其疗效预测价值已在其他类型的癌种中得到验证。整合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来预测NAT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学完全缓解(axillary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apCR)率,以期指导临床决策。方法:入组2016年4月—2020年4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连续收治的416例接受NAT的临床淋巴结阳性患者。入组患者接受完整疗程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类药物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NAT前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实验室指标。临床病理学特征作为分类变量,年龄及实验室指标作为连续变量,其cut-off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约登指数来确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AT后apCR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构建NAT后apCR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入组的416例患者中,37.3%(155/416)的患者达到apCR。单因素分析显示,apCR与年龄、穿刺病理学分级、分子分型、血糖、血小板、NLR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0.528,95%CI:0.343~0.814)、穿刺病理学分级(OR=1.846,95%CI:1.187~2.872)、分子分型(OR=2.791,95%CI:1.780~4.377)和NLR(OR=0.302,95%CI:0.105~0.867)是NAT后apCR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构建了NAT后apCR的logistic预测模型:logit(P)=0.613×病理学分级+1.027×分子分型-0.638×年龄-1.196×NLR-0.244(模型检验χ2=54.478,P<0.001),该模型的AUC为0.702。结论:除了传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作为简单、廉价、客观的实验室指标,NLR水平也可以作为NAT后apCR的预测指标。整合NAT前临床病理学特征及NLR水平可以帮助预测NAT后apCR,进而基于NAT疗效选择个体化腋窝降阶梯手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腋窝淋巴结 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完全缓解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戟玭 毛蕾 +3 位作者 周雪婷 马文莉 谢转红 王祥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1期1010-101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MRI诊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搜集MR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疗效的... 目的系统评价MRI诊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搜集MR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疗效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使用QUADAS-2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的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等性能指标,绘制森林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SROC曲线)并计算S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35个诊断性试验,包含2674例患者。MRI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的Sen合并、Spe合并分别为[0.75,95%CI(0.70,0.80)]、[0.86,95%CI(0.82,0.8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DKI-MRI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的敏感度最高[0.84,95%CI(0.73,0.91)]。T2WI联合DCE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特异度最高[0.96,95%CI(0.89,0.99)],相较于其他序列T2WI联合DWI的DOR、AUC最高,分别为[47.56,95%CI(23.64,95.72)]、[0.94,95%CI(0.92,0.96)]。间接比较结果显示:在不同序列中,T2WI联合DWI诊断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最高。1.5 T和3.0 T磁场强度诊断效能相似。结论T2WI联合DWI诊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最高,而目前不同磁场场强的诊断效能相似,需更多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完全缓解 疗效评估 META分析 间接比较 诊断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二次活检诊断病理学应答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炳琦 张国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342,共8页
随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发展,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对于已经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使用局域放疗替代手术治疗在理论上可行,因此术前准确判断病理学完全缓解至关重要。新辅助化疗后二次活检因其对病理学完全缓解预测准确率较... 随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发展,病理学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对于已经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使用局域放疗替代手术治疗在理论上可行,因此术前准确判断病理学完全缓解至关重要。新辅助化疗后二次活检因其对病理学完全缓解预测准确率较高而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手术诊断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方法。最近发表的几项国外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后二次活检具有相对较高的假阴性率,对新辅助化疗反应极好的患者豁免手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二次活检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并将国外已发表的临床研究分为小型可行性研究和大型前瞻性研究,对其主要结果及特点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二次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丹 张胜潮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166,共4页
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无法直接切除病灶,在实施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部分人群反应较敏感,会出现完全的肿瘤反应,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局部切除或“观察等待”疗法有望取代手术切除,从而可以保留患者肛门和避... 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无法直接切除病灶,在实施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部分人群反应较敏感,会出现完全的肿瘤反应,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局部切除或“观察等待”疗法有望取代手术切除,从而可以保留患者肛门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发症。因而需要一种无创且可靠的评估方法判断nCRT后的肿瘤反应。MRI在直肠癌的初次分期和重新评估肿瘤对nCRT的反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评估手段主要有常规MRI、功能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以及基于MRI的人工智能预测模型。本文就以上三种评估方式在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nCRT后肿瘤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反应 病理学完全缓解 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预测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免疫治疗对微卫星高度不稳定胃肠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病例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哲宁 程思远 +6 位作者 龚继芳 陆明 周军 张小田 李健 沈琳 彭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现已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胃肠肿瘤的晚期姑息治疗。然而新辅助形式的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被阐明。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现已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胃肠肿瘤的晚期姑息治疗。然而新辅助形式的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被阐明。错配修复缺陷(deficient mismatch repair,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患者群体是否能从术前ICIs联合手术治疗中获益,有待进一步探索。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患有高分期、可切除、MSI-H胃肠肿瘤的6例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和后续手术。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接受完整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每例患者的活检标本均通过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检测以获得各自的分子病理学信息。结果:新辅助免疫治疗dMMR/MSI-H胃肠肿瘤是安全且有效的。在6例患者均观察到病理学缓解,其中包括5例(83%)完全缓解,另1例患者也被证实在ICIs治疗后肿瘤TNM分期下降。3例患者(50%)发生了1~2度不良反应。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及时接受了手术,无特殊的围手术期或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截止到目前尚无肿瘤复发者。结论:新辅助免疫治疗在MSI-H胃肠肿瘤的患者中有良好的病理学缓解率和轻微的不良反应(trAEs)。这种术前治疗措施并不会妨碍手术治疗,需要开展大样本临床试验,以便于进一步验证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可切除dMMR/MSI-H胃肠肿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新辅助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微卫星不稳定性 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全卷积网络模型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方 庞晓琳 范新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605-612,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MRI影像图像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模型,以辅助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 目的建立基于MRI影像图像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模型,以辅助患者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订。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nCRT治疗且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组织病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的LARC患者。按1∶2的比例将患者依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Data A与Data B 2个数据集。其中Data A数据集用于语义分割模型训练,Data B数据集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pCR预测模型训练与评价。收集Data A数据集病例的T2加权MRI影像资料,采用改进的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FCN)模型对肿瘤区域进行语义分割,建立语义分割模型并提取最终卷积层中的影像特征。采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法对提取的影像特征进行筛选,构建可预测pCR状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预测模型)。以Data B训练集数据为基础,对该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训练,进一步在Data B验证集中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LARC患者304例,nCRT治疗后82例判定为pCR,222例为非pCR。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的103例患者为Data A数据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201例患者为Data B数据集。Data B数据集中,训练集140例、验证集61例。改进的FCN模型对Data B数据集图像分割的Dice值为0.79(95%CI:0.65~0.81),灵敏度为80%(95%CI:77%~83%),特异度为72%(95%CI:64%~85%)。语义分割模型共提取最终卷积层中512个影像特征,经LASSO回归筛选后保留7个,用于pCR状态预测。预测模型在Data B训练集中预测pC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5(95%CI:0.61~0.71),在Data B验证集中的AUC为0.69(95%CI:0.59~0.74)。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的FCN模型,对MRI图像进行语义分割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基于该方法构建的模型预测LARC患者接受nCRT治疗后pCR状态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19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安莉 沈浩元 +5 位作者 阳仕雄 邓春燕 胡超华 刘汉忠 王舒 钱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27-735,共9页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及耐药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且lncRNA H19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浆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相关临床病理学特...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及耐药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且lncRNA H19在乳腺癌组织及血浆中均有较高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相关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lncRNA H19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45例行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根据其病理学类型及一般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及周期,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动态检测新辅助治疗前,新辅助治疗2、4、6个周期后及手术后外周血lncRNA H19的表达水平及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在新辅助治疗不同时间段以及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lncRNA H19表达量的差异及动态变化,并于手术后根据病理学特征评估新辅助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可在外周血血浆中检测到lncRNA H19的表达。入组的45例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有20例(44.4%)患者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pCR),25例(55.6%)患者未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al-complete-response,non-pCR),且达到pCR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前H19水平显著高于non-pCR患者(P<0.05);pCR组的H19表达随着新辅助治疗的进行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而non-pCR组的H19表达水平在新辅助治疗后无明显下降趋势;在新辅助治疗动态变化中,lncRNA H19的表达量在新辅助治疗2、4和6个周期后及手术后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血浆H19表达量显著高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P<0.05),但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NBC患者显著低于激素受体阳性型(P<0.05);在新辅助治疗动态变化中,lncRNA H19的表达量在新辅助治疗2、4和6个周期后及手术后均明显下降(P<0.05);乳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TNM分期与lncRNA H19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残余负荷与lncRNA H19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19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0,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50%。结论:HER2+乳腺癌患者血浆H19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亚型,血浆中的lncRNA H19表达量在新辅助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且下降更明显的患者更容易达到pCR,因此血浆H19可作为预测不同分子亚型新辅助治疗效果的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H19 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梦龙 王亚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2-856,共5页
近年来,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临床试验,大部分采用45 Gy的放射剂量。联合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等胃癌的基础化疗药物行同期增敏。部分试验在同期放化疗前先行诱导化疗。试验的有效性通过R0切除率、病理学完全缓解... 近年来,胃癌及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术前同期放化疗的临床试验,大部分采用45 Gy的放射剂量。联合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等胃癌的基础化疗药物行同期增敏。部分试验在同期放化疗前先行诱导化疗。试验的有效性通过R0切除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及生存期等指标进行评价。安全性采用放化疗不良反应、治疗相关病死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予以评价。结果表明,术前同期放化疗可以显著提高R0切除率,为患者预后带来获益。同时,其安全性及其对手术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Ⅱ期,大部分有理想获益,但缺乏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若要全面开展术前同期放化疗这一治疗手段,仍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及远期疗效指标等予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临床研究 术前同期放化疗 R0切除 病理学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低表达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及其预后特征: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若曦 吉芃 +1 位作者 龚悦 陈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6-692,共7页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标志物之一,也是乳腺癌病理学分型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HER2低表达(HER2-low)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 背景与目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标志物之一,也是乳腺癌病理学分型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HER2低表达(HER2-low)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其在新辅助化疗中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相关信息,并将患者区分为HER2-low及无表达(HER2-0)组,分析其特征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新辅助化疗后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不同HER2表达组的预后差异。结果:入组的772例患者中激素受体(hormonal receptor,HR)阳性患者的HER2-low比例显著高于HR阴性患者。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01)、HR(P=0.026)及HER2表达(P=0.018)是pCR的独立预测因素。亚组分析提示,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HER2-0与HER2-low的p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而在Luminal型乳腺癌中,HER2-low患者pCR率为9.4%,显著低于HER2-0的19.3%(P=0.003)。在非pCR(non-pCR)患者的生存分析中,HER2-low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HER2-0患者(P<0.001),其5年生存率达72.2%,而HER2-0仅为56.0%。结论:HER2蛋白表达不同的HER2阴性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与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学完全缓解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