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清筠 陈姣 +2 位作者 周谦 侯亚义 曹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1148,共8页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理解中药干预病毒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内涵,系统解析中药复方抗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策略。为未来防控病毒风险储备候选中药提供参考,对有效支撑我国新发突发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与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呼吸道 病毒感染性疾病 温病 新药研发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G2A-HLA-E轴介导NK细胞应答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薛鳗玲 许晓悦 +8 位作者 张希越 唐康 张宇丝 张春梅 庄然 金伯泉 张赟 岳昌武 马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自然杀伤(NK)细胞主要通过迅速释放细胞毒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K细胞表面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的平衡以及靶细胞上相应配体的表达均参与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其中NK细胞2组成员A(NKG2A)是NK细胞上备受关注的... 自然杀伤(NK)细胞主要通过迅速释放细胞毒性介质以及细胞因子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NK细胞表面抑制性和活化性受体的平衡以及靶细胞上相应配体的表达均参与调控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其中NK细胞2组成员A(NKG2A)是NK细胞上备受关注的抑制性受体之一,通过与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的相互作用,可抑制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细胞表面HLA-E表达上调,并且可与病毒蛋白来源的多肽结合形成复合物,通过与NKG2A的相互作用调控NK细胞功能,从而参与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本文总结了NKG2A与HLA-E分子互作特点,以及NKG2A-HLA-E轴参与调控NK细胞的功能机制,有助于了解NK细胞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A(NKG2A) 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 自然杀伤(NK)细胞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春芳 韩一芳(综述) 汪春晖(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近二十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多次新发和再发的病毒性传染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多肽药物由于其特异性好、毒性低安全性好、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其在抗病毒中具... 近二十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多次新发和再发的病毒性传染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在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尤为重要。多肽药物由于其特异性好、毒性低安全性好、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其在抗病毒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多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病毒感染性疾病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艳红 贾美云 +2 位作者 梁桂娟 关海山 闫安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 目的评价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2次/d静脉输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环醇片3 mg/kg·次,2次/d口服;均连用2周,观察效果。结果两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谷氨酰转肽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抗CMVIg M转阴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降低胆汁酸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肝炎 双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仲瑛教授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学术思想探析(一) 被引量:8
5
作者 郭立中 金妙文 +5 位作者 王志英 周学平 叶放 朱垚 金路 李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7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先后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病毒性肝炎"湿热毒瘀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感引动伏邪论"... 就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70余年临床实践基础上,先后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提出"三毒论"、病毒感染性高热"到气就可气营两清论"、病毒性肝炎"湿热毒瘀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感引动伏邪论"及甲型H1N1流感重在"芳化宣透,分层预防论"等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对周仲瑛教授关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感染性高热、病毒性肝炎)的理论认识、临证经验及防治规律进行了系统概括,强调中医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不单纯针对病毒,而是更重视人体整体机能的调整及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出血热 病毒感染性高热 病毒肝炎 传染非典型肺炎 甲型H1N1流感 周仲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气凉营法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金妙文 周仲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6-1418,共3页
病毒感染性高热,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及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其感受温邪疫毒致病,具有较强的流行性、传染性,属于瘟疫范畴。由于感邪深重,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往往卫分证短暂,迅速传入气分,... 病毒感染性高热,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及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其感受温邪疫毒致病,具有较强的流行性、传染性,属于瘟疫范畴。由于感邪深重,故来势凶猛,传变迅速,往往卫分证短暂,迅速传入气分,导致卫气同病证、气营两燔证,因此,认为气营两燔为其病理特征。据此,提出清气凉营法为其基本治疗大法,故研制成清气凉营注射液,用本品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疾病,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抑制多种流感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等作用,并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说明清气凉营注射液是通过祛邪而达到扶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高热 气营两燔证 清气凉营法 清气凉营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国内外文献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苏娜 刘颖 +2 位作者 陈小艺 魏春燕 何治尧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检索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评价法匹拉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检索Ovid EMBase、Ovid Medline、Ovid CENTRAL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纳入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 目的检索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评价法匹拉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法匹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提供参考。方法检索Ovid EMBase、Ovid Medline、Ovid CENTRAL和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纳入法匹拉韦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初检文献265篇,覆盖23种病毒,筛选后纳入11篇法匹拉韦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涉及5种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4篇,埃博拉(EBO)出血热3篇,严重发热和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1篇,拉沙(LAS)出血热1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1篇,安全性相关研究1篇。研究结果显示,法匹拉韦用于流感、EBO、SFTS、LAS、COVID-19临床疗效较好,其中用于COVID-19的研究结果显示法匹拉韦治疗组病毒转阴时间中位数4 d(IQR:2.5~9),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1 d(IQR:8~13)(P<0.001)。结论法匹拉韦临床研究的报道较少,动物和细胞研究较多,临床研究显示其有良好疗效,可推荐用于治疗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匹拉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毒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感染性cD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伟 刘光清 +4 位作者 倪征 云涛 陈柳 余斌 张淼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11,共5页
【目的】构建操作更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性cD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前期构建的RHDV感染性克隆基础上,将其全长cDNA分子分为3段,利用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其依次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RHDV感染性cDNA真核... 【目的】构建操作更简便的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性cDNA真核表达载体。【方法】在前期构建的RHDV感染性克隆基础上,将其全长cDNA分子分为3段,利用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将其依次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RHDV感染性cDNA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染BHK-21细胞,传3代后,对产生明显细胞病变的细胞冻融液进行RT-PCR检测。【结果】RHDV感染性cD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构建质粒转染的BHK-21细胞出现明显细胞病变,RT-PCR检测结果表明,RHDV拯救成功。【结论】利用真核表达载体可以很方便地拯救出RH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感染性cDNA PCDNA3.1(+) BHK-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9
作者 白玉 赵立红 +2 位作者 连鹏敬 李静云 乔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60,共4页
Neddylation是一种与泛素化修饰相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构象、降解和定位等,从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以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运用抑制剂MLN4924特异性抑制Neddylation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近些... Neddylation是一种与泛素化修饰相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通过影响蛋白质的构象、降解和定位等,从而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以及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运用抑制剂MLN4924特异性抑制Neddylation可阻止肿瘤细胞增殖。近些年研究发现,Neddylation还能通过调控病毒复制或宿主免疫反应而影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调节Neddylation在未来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手段。本文介绍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讨Neddylation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及其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免疫反应 病毒复制 泛素化修饰 特异抑制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眼病
10
作者 郑日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眼病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风梅 李润峰 +3 位作者 袁兵 杨子峰 张荣平 张云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病毒感染是我国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一种能有效模拟人类感染病毒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近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突... 病毒感染是我国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建立一种能有效模拟人类感染病毒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树鼩作为灵长类动物的近亲,是近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动物模型,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研究中突显优势和潜能。本文从树鼩的分类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等生物学特征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的优势,并对树鼩在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多种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模型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比较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病毒感染性疾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样品中诺如病毒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磊 余玮 顾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探索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由嘉定区中心医院采集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样品共572份,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 目的了解本地区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诺如病毒感染情况,进一步探索诺如病毒流行规律和流行因素,为制订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从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由嘉定区中心医院采集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样品共572份,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RT-PCR)检测病毒核酸。结果 572份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肛拭样品中RT-PCR检测核酸阳性53例,阳性率为9.27%。结论嘉定区病毒性感染腹泻中有近10%的患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冬季可能为流行高峰,65岁以上为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病毒感染性腹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唾液检测病毒感染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舒星 邹静 李雨庆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唾液具有清洁、消化和抑菌等多种功能,其成分可因病毒等感染而发生变化。唾液成分可包含多种病毒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如DNA、RNA、抗体和抗原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各种生物标志物的检出使得利用唾液样本辅助诊断病毒感染成... 唾液具有清洁、消化和抑菌等多种功能,其成分可因病毒等感染而发生变化。唾液成分可包含多种病毒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如DNA、RNA、抗体和抗原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各种生物标志物的检出使得利用唾液样本辅助诊断病毒感染成为可能。唾液样本具有无侵入性、方便易取的优势,逐渐成为了病毒感染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围绕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病毒感染性生物标志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试行) 被引量:6
14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 感染腹泻 防治 非细菌腹泻 传播速度 肠道传播 托儿所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解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欢 张芳霞 +1 位作者 段淼 黄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276-3280,3294,共6页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 近年来,多个国内外研究相继发布了常见抗病毒药物及其合理使用范围,但多数研究只是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并没有针对抗病毒药物在儿童这一类特殊人群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综合阐述。2020年中国医院协会联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共同制订了《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指南》,该指南的发布对治疗儿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诊断和病原学检测、感染的控制、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及使用等几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旨在为国内儿科同行理解该指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 病毒药物 儿童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5/NKG2D轴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希越 王萌 +6 位作者 张宇丝 唐康 张春梅 庄然 金伯泉 张赟 马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8-1142,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中CD8^(+)T细胞可在细胞因子诱导下,通过T细胞受体(TCR)非依赖的方式被活化,这种活化方式被称为旁路激活。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可能途径之一是由白细胞介素15(IL-15)介导并通过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 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中CD8^(+)T细胞可在细胞因子诱导下,通过T细胞受体(TCR)非依赖的方式被活化,这种活化方式被称为旁路激活。参与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可能途径之一是由白细胞介素15(IL-15)介导并通过自然杀伤细胞2组成员D(NKG2D)激活记忆性CD8^(+)T细胞发挥杀伤功能,被称为“固有样细胞毒作用”。目前发现IL-15/NKG2D轴可通过旁路激活CD8^(+)T细胞参与急性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研究IL-15/NKG2D轴参与介导CD8^(+)T细胞旁路激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是阐明多种感染性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旁路激活 IL-15 NKG2D 免疫记忆 病毒感染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研讨会
17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40-140,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 实验室诊断 儿科临床 诊断方法 临床治疗 手足口病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研讨会
18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11-211,共1页
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主办的“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研讨会”将于2010年6月上旬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拟邀请国内知名儿科临床和病毒学专家、国家CDC有关病毒学专家,就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病原学、诊断方法... 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主办的“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研讨会”将于2010年6月上旬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拟邀请国内知名儿科临床和病毒学专家、国家CDC有关病毒学专家,就儿科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在病原学、诊断方法、临床治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介绍,包括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病毒感染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性疾病 首都儿科研究所 实验室诊断 儿科临床 诊断方法 临床治疗 手足口病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慢性病毒感染及其相关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梦苑 叶传涛 +1 位作者 张颖 贾战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67-1571,共5页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的组织损伤,病毒蛋白的表达将造成宿主细胞生存、生长状态持续性的紊乱,诱导DNA损伤反应,从而增加宿主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利于细胞的癌变...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的组织损伤,病毒蛋白的表达将造成宿主细胞生存、生长状态持续性的紊乱,诱导DNA损伤反应,从而增加宿主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利于细胞的癌变。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疗法以病毒蛋白为识别靶点,赋予T细胞特异性识别病毒抗原的能力,从而杀伤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肿瘤细胞,可较大程度缓解靶向/非肿瘤毒性。我们针对近年来病毒相关肿瘤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病毒感染性疾病 过继细胞免疫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发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立飞 周凯 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71-14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EBI)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4组。结果:婴儿组24例(7.27%)、幼儿组172例(52.12%)、学龄前期组88例(26.67%)、学龄期组46例...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原发性EB病毒感染(EBI)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3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婴儿、幼儿、学龄前期、学龄期4组。结果:婴儿组24例(7.27%)、幼儿组172例(52.12%)、学龄前期组88例(26.67%)、学龄期组46例(13.94%)。季节分布幼儿组秋季高发,其余各组春季高发。各年龄段临床表现中均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发生率最高(43.6%),呼吸道感染(41.2%)次之,其中婴儿组咳嗽、皮疹发生率最高(P<0.05),学龄前期组肝脾大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8.2%、59.1%;检验方面血CD4+/CD8+随着年龄增加逐渐降低(P<0.05),婴儿组肝损最大ALT(241±101.85)IU/L,婴儿组血清EBV-DNA阳性率为87%,EBV-CA-Ig M阳性率为13%,相差最大。结论:不同年龄组EBI在发病高峰、季节分布、临床表现、检验方面不完全相同,血清EBV-DNA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EB病毒感染 小儿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